第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丹鳳揉揉眼睛,如果她沒看錯,綠色小點應該是綠豆。有綠豆就可以做綠豆粥、綠豆湯、豆芽菜、綠豆糕,綠豆餅……

她小心翼翼地撿起地上的綠豆。

“姐,你撿雞絲藤的籽幹什麽?”二寶一回來看到他姐蹲地上撿得正歡,他回來都沒注意到,不由好奇。

“吃啊!”丹鳳順口答道。原來綠豆苗在這叫雞絲藤。

二寶卻連連擺手:“不能吃,不能吃,姐你忘了我上次吃掉牙的事了?”

這還真不知道,應該是她來之前的事了。丹鳳也吓到了,吃了掉牙,不會是這個不是綠豆,或者是這個世界的綠豆不相同,帶有毒性?

“這雞絲藤籽太硬了,生吃不了,煮也煮不熟!我那顆牙齒本來能多留幾天,就是吃了這個就掉了。”二寶拍拍胸口,很是後怕的樣子,“上次隔壁大虎他娘用綠豆喂雞仔,雞仔死了。”

聞言丹鳳噗嗤笑了。換牙期小孩,吃了硬物,把牙折騰掉了,卻來怪綠豆。

時人因為打柴費事,柴都是省着燒,按煮飯時間煮綠豆,由此綠豆沒煮熟。

至于雞仔吃綠豆死了,應該是不消化的原因,“我不給雞吃,我自己吃。我昨晚又夢到白胡子神仙啦,他告訴我雞絲藤籽叫綠豆,用綠豆煮湯可以治我的喉嚨痛。還告訴我怎麽煮綠豆才不硬,綠豆能煮粥,能做豆芽菜、綠豆糕和綠豆餅……”

其實綠豆糕和綠豆餅她并不會做,只記得大概配料。胖胖公司就有這兩個産品,她在電腦裏看過配料表。

二寶糾結了,希望大姐能快點治好病,又怕跟他一樣吃出什麽問題。

正好喻氏家來了。

對于把女兒從鬼門關拉回來的白胡子神仙,喻氏很是信服,二話不說幫女兒收集綠豆,連飯也顧不上做,二寶看到只得跟着幫忙。丹鳳把收集綠豆分成三份,一份用來吃,一份種豆芽,一份留種。

當晚,除了照常的野菜粥,多了一道綠豆稀,雖然沒放糖,還是喝個精光。綠豆是用罐子放在火坑裏煨熟的,不費柴。

第一次做綠豆稀就成功了,韓丹鳳信心大增。

飯後丹鳳拿出蚯蚓喂雞仔,喻氏和二寶都很感興趣,丹鳳這才知道,這個年代,沒人知道雞可以吃蚯蚓。丹鳳眼前一亮——或者她可以養雞致富。二寶很是支持,拿出了徐夫子給的一文錢,讓丹鳳去買雞仔。更是放言,挖蚯蚓的事也包在他身上。

“一個月買四只雞仔,加上現有的,一年下來就能有五十只雞仔,一只雞仔每兩天下個蛋,就能有二十五個,能賣八文三分錢了,一月下來二百五十文,一年能有三兩銀。”二寶給他們算賬,他現在不知道有個詞叫無本的買賣,在他看來用蚯蚓喂雞就是無本的買賣。

“有這麽多?”喻氏被驚到了。

“可不是,我這還只算每月拿四文錢買雞仔,到時蛋賣了錢也可以買雞仔,雞仔大了又能下蛋。”二寶簡直看到了一個金燦燦的聚寶盆。

丹鳳聰明的沒出聲,有夢想是好事。事實上雞不是一年四季都會下蛋,而且在這缺醫少藥的時代,從雞仔到能下蛋,能有一半活着就不錯,還要考慮雞多了挖蚯蚓忙不過來……

一句話,夢想是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第二天就是每七天一次的趕集。丹鳳雖然很想去,無奈身體不允許,只能等叫二寶送完柴,匆匆趕去買了只雞仔回來。

二寶眼看天色已經不早,也就沒有去砍柴,改而在家挖蚯蚓。

二寶年紀雖小,卻是慣常用鋤頭的,約莫片刻,幾個雞仔就被他喂得飽飽的,還把丹鳳找出來用來裝蚯蚓的罐子填滿了,猶嫌不足又找來個裂了縫的廢棄罐子裝滿。

丹鳳感覺喉嚨痛減輕不少,中午依然煨了罐綠豆稀。烈日下曬了半天的二寶,上桌就喝了一碗,直喊舒服,連吃了兩碗,待要盛第三碗被丹鳳攔住了:“二寶,綠豆稀可以解暑,但是性寒,喝多了要鬧肚子。”

二寶這才噘着嘴罷了。

“下午我跟二寶一起去後山吧。”丹鳳主動說,她想去後山淘淘寶,說不定能有什麽收獲。

聞言喻氏第一個反對:“大妞,你身子沒好透,出去吹了風不好,先呆家裏多養養吧。”

二寶也不吃粥了,“姐,你是不是要去找綠豆?我看到就幫你割回來,你就甭去了。”

眼看是去不成,丹鳳只能放棄。倒是二寶說到做到,下午打柴順便背了半捆雞絲藤回來。

日子如流水般滑過,半個月後,喻氏恢複了每天上午去漿洗的日子。

在丹鳳和二寶的努力下,雞仔變成了五只,蚯蚓也變成了十罐,罐子來自丹鳳去鄰家收集的廢品。

眼看存的綠豆也有五十來斤,丹鳳蠢蠢欲動,開始發豆芽。

第一次的豆芽并不順利,七天過去了,丹鳳揭開竈房角落的木箱上的破布,不由搖頭,這胖胖的僅有寸長的真是豆芽嗎?與她用豆芽機做出來的完全兩樣。天知道她每天澆水,早上看一次晚上看一次,比起丢豆芽機完全不管,可謂是十分盡心。

看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晚上的桌子上,喻氏和二寶見到了一道菜——豆芽菜。

喻氏不由驚奇,“我家又沒菜地,你這個豆芽菜是種在哪的?”

秀才村地少,糧食都沒地方種,鮮少有人舍得種菜。韓丹鳳到了這裏才知道,吃菜是有錢人的特權,像他們這種窮人,能勉強糊弄住肚子就不錯了。

二寶笑而不語,丹鳳用來生豆芽的木箱,就是他幫着倒騰出來的。

丹鳳笑着解釋,“娘你不知道吧,這豆芽不用地。”

喻氏跟着到了竈房,看到木箱裏還沒拔完的豆芽,直呼驚奇。

丹鳳自覺廚藝不行,加上缺少調料,更是沒發揮好,結果出乎意料豆芽竟菜被吃了個精光。

二寶一邊幫着收碗筷,一邊錯眼看着丹鳳,“姐,我們以後是不是經常能吃到豆芽菜了。”

丹鳳含笑回答,“當然,你幫我多弄點綠豆,想要天天吃豆芽菜都可以。”

“沒問題。”

自此,二寶對找綠豆更盡心了。

丹鳳經過幾次嘗試,也摸到了門道,種出來的豆芽菜漸漸像個樣。

眼看這次的豆芽長到了正常長度,晚飯時候丹鳳拔了一把拿給喻氏炒了。

二寶還是小孩心性,看到豆芽菜就歡呼,“又有豆芽菜吃了。”

喻氏今天剛領了工錢,心情好,聞言給二寶夾了一筷子,“喜歡就多吃點。”

吃得正盡興,恍惚聽到柴門響,三人也沒在意,只當是風吹的,結果片刻,韓十三垂頭喪氣,背着個碩大的包裹進來了。

喻氏有些驚喜,“當家的,還沒吃晚飯吧,快過來坐,我去給你添飯。”

“我不做捕快了。”韓十三立在門口沒動,丢下一個爆炸消息。

喻氏向來以夫為天,聞言不由懵了,愣愣地看着韓十三,“當家的,你不當捕快,那我們以後咋過活?”

二寶靜靜地放下筷子,眼前這盤讓他充滿期待的豆芽菜,也變得不那麽誘人。

韓十三每月的一百文已經是這個家最大的收入,少了這一百文別說還債,便是想不要挨餓也困難。

韓十三沉默了,劍眉緊擰,“我也沒想到會這樣,前後就一個月沒去衙門,縣太爺也準了假的,結果我這次一去,才發現已經被人頂了缺。那人據說是師爺的小舅子,我找了縣太爺也沒用……”

沒了地,韓十三又丢了活,一下子,仿佛又回到了丹鳳病重那會,愁雲慘淡。

韓丹鳳微微吐槽,難道這被解雇也會傳染?她被解雇,才上了劉睿老頭這艘賊船,才來多久,這麽快就輪到韓十三。

看一家子都哭喪着臉,飯也不吃了,丹鳳不由扯了扯嘴,強作笑容,“爹,你也別喪氣。我們現在在養雞,二寶算了賬,一年能賺三兩銀,您這麽大個人,相信你總不至于比不過我們!還是先吃飯吧。”

“還是閨女心疼爹。”韓十三露出笑容,“琴娘,你也不用太擔心,船到橋頭自有路。”

喻氏嘆氣,“只能如此了。”

傍晚起了風,到了晚上,下起了雨,微風變成了狂風,嗚嗚地吹着。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層茅。

韓丹鳳睡到迷迷糊糊驚醒,摸到一臉水,等到點起燈,才發現屋頂已經破了個大洞,茅草不知吹到哪了,風夾着雨直灌進來,地上已經是一層水,泥土的地板已經泡成一片泥。眼看是睡不了。

“去竈房湊和一夜吧。”韓十三打着呵欠。

結果到了竈房一看,情況也好不了多少,茅草做的屋頂掀起一大塊,豬舍也塌掉一半,幸好沒砸到豬。把豬趕到沒淋濕的一邊,韓十三一咬牙,“先去你祖父家吧。”

家裏只有兩件蓑衣,深更半夜也不好意思敲別人家的門借蓑衣。韓丹鳳大病初愈,分到一件,另一件都不肯穿。喻氏讓二寶披着,因為二寶還小。二寶讓韓十三披着,他是家裏頂梁柱,不能生病。韓十三又讓喻氏穿。

韓丹鳳心酸,“這樣推來推去天要亮了,爹你跟二寶一件,我跟娘一件吧。”

只能如此,不可避免的,等冒雨到了韓長庚家,多多少少都淋濕了。

韓長庚家漆黑一片,顯然好夢正酣。韓十三上前敲門,敲門聲混着風聲,雨聲,敲打在衆人的心裏,沒人應門。

“爹,我來。”二門上前,把門拍得砰砰響。

良久,韓奶奶的聲音響起,“誰呀?”

“娘,是我,韓十三。”韓十三一邊抹着臉上的水作答。

“這麽晚什麽事?”這回換成韓長庚的聲音。

“我屋裏漏水,住不得人。”韓十三已經發抖,晚上溫度低,寒風吹到濕衣上,八月的天凍得幾人牙齒顫。

“來啦。”屋內終于亮起燈。等進了屋,韓奶奶驚呼,“這都濕透了!”

韓長庚皺着眉看着他們,仿佛看到一堆麻煩,“把你的衣服拿件給大妞吧,你們幾個……”他突然啞口,顯然也不知道怎麽安排。

“娘,你把竈房打開,我們烤下火把衣服烤幹吧。”韓十三的嘴唇已經凍得有些青紫。

韓奶奶望向韓長庚,韓長庚皺着眉,“家裏沒多少柴了。”

人不比柴重要,二寶有些生氣,“等天晴了我送一擔過來。”

“好吧。”韓長庚終于同意開了竈房。

生了火,一家四口圍着火烤。騰騰地熱氣從幾人身上升起,偶爾聽到柴火噼噼啪啪的聲音,幾人都沒有心情說話。他們的心有點沉,這麽大的動靜,韓大牛一家五口沒一個人起來,韓長庚也沒叫人。

烤幹衣服,韓長庚房間已經開了一個地鋪,讓他們湊合湊一晚,沒有蓋的被子,扔給他們兩件衣服。四人只好擠在一起,互相取暖,起初覺得冷,漸漸地抵不住困意來襲睡着了。

醒來是已經日上山崗,昨天還狂風驟雨,今天又豔陽大照。他們三個還好,二寶卻是發起了熱。大伯娘葛氏在竈房把鍋碗瓢盆弄得砰砰響,卻拖着不做飯。

“娘,飯熟了沒有。”韓繼宗伸着懶腰出來。

“沒呢!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也不看看我家還剩多少糧食,欠了你的!”葛氏恨恨地罵着。

明知道葛氏指桑罵槐,韓十三默默把二寶背起,帶着妻女回家。

--------------------

作者有話要說:

求收藏,打滾地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