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野味

蘇婉兒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時不時的偷偷瞄牛遠一眼,心想,村裏面都說這牛遠是個癡傻的,今日一看其實也就是跟個小孩子一樣,很單純,倒是挺可愛的,果然流言不可信吶!

牛遠本是十分委屈,但是見自己的小媳婦老是看着自己,還對自己笑,牛遠瞬間不委屈了,撒了歡似的滿院子跑,蘇婉兒看着又是一陣好笑。

而孟氏見蘇婉兒對自己的兒子并沒有厭惡,心裏也松了一口氣。

牛家人回來都是吃午飯的,下午緊接着還要去田裏面忙活。蘇婉兒自從來牛家,就一直都沒有出過房間,所以來了有兩日了也只見過孟氏。

眼前看着那個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小男孩,一臉的精明相的應該就是牛家二弟牛福兒,還有個五六歲,皮膚黑黑的,穿着補丁打補丁的男孩衣裳的小女孩,便是牛家小女兒牛蘭兒了。至于那個身姿挺拔,身高大概有一米八的中年男子就是牛獵戶,牛宏章了,雖然很瘦但是看得出來精神不錯,只是走路一拐一拐的,倒是可惜了。也不知道以後能不能治好,蘇婉兒心裏暗暗地想到。

眼看着孟氏已經收拾東西洗了手進了廚房,蘇婉兒也趕忙跟了進去一塊兒幫忙。

很快午飯便做好了,一大鍋稀稀的棒子面糊糊,一大碟鹹菜,還有剛剛才從菜園裏摘的一把小青菜,也炒了一小碟。午飯也是這麽的簡陋,不過相比剛來的那天,糊糊稍微濃稠了一點,但在蘇婉兒看來還是稀的不行。

農戶人家沒有那麽多講究,是以蘇婉兒和牛家一家都坐在桌子上一起吃午飯,蘇婉兒是第一次和大家一起吃飯,這中間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

原來是那牛遠飯量特別大,自從家裏情況逐漸衰落後就一直沒有吃飽過,家裏人也都知道,所以每次給牛遠準備的都是三人份的飯,可還是喂不飽他。

今天可能是因為做活費了不少的力氣,眼看着牛遠傻乎乎的連着喝了半鍋的糊糊肚子還在叫,牛遠雖然傻了點卻也是個懂事的,拿着碗去倒了兩碗水喝了。孟氏舍不得兒子挨餓,要把自己的那份給牛遠,說是自己盛多了,喝不完,牛遠便高高興興的喝了孟氏的那碗糊糊。牛福兒和牛蘭兒見狀,趁着牛遠不注意又把自己碗裏的撥了一些給孟氏。

蘇婉兒只覺得萬分心酸。

中午吃完飯,牛家一家又去田裏幹活了,蘇婉兒因為爹爹是秀才,娘親也是鎮上人家的小姐,因此蘇婉兒在家從來沒有下地幹過農活,牛家人顯然是知道這點的,再加上蘇婉兒現在身體還沒有好利索,家裏田裏面的活計又的确是不重,便要蘇婉兒在家看家,做做雜事。

蘇婉兒等大家都吃完飯,便自覺的拿着碗去廚房洗碗了,等到洗完碗出來院子裏早就沒有了牛家人的身影,想來應該都去田裏面幹活去了。

蘇婉兒在家也沒有閑着,看着屋頂上雜亂的茅草,蘇婉兒雖然沒辦法自己爬上屋頂去修繕房子,但是她可以割一點長長的茅草回來啊!前世自己就是從小生活在農村的,家裏的牛棚豬圈的屋頂當時就是用那種茅草鋪的。蘇婉兒也正好去田野間找找看有沒有什麽鮮嫩的野菜,抓個野味兒什麽的改善改善一下夥食。

說幹就幹!蘇婉兒找了一把彎刀,拿了一小捆麻繩,背着一個小竹簍子就出發了。

蘇家村這裏四周都是大大小小的山脈,地勢較高,而牛家更是在蘇家村的最裏面,最偏僻的地方,四周都是山,牛家就在這些山的山腳下,幸虧對面的山都不是很大,所以能夠曬得到太陽,只不過和屋後的一座小山緊連着的名為黑風山,黑風山是這一塊兒最大的山脈,周圍幾個村裏面的人都從來不敢進入黑風山的範圍,因為還傳說這黑風山裏面有吃人的山怪。

Advertisement

蘇婉兒也不敢進入黑風山的範圍,倒不是因為山怪,而是蘇婉兒怕遇到些什麽大型的猛獸,那自己的小命可就要交代在這兒了,況且蘇婉兒只是想割一點茅草,順便找找有沒有什麽可以吃的東西,沒必要進入傳言這麽兇險的黑風山。

不過,等自己的身體好一點的倒是可以在這黑風山的外圍轉轉!

蘇婉兒先是去了院門口的池塘,池塘邊上就有一塊草地,也有不少的茅草。蘇婉兒忙活了大半天,終于割了一堆的茅草,全部攤開在院子裏面的空地上,晾晾水分。

除此之外還采摘了滿滿一竹簍子的嫩野菜,這會兒正是野菜鮮嫩的時候,但是村裏面大多數人都要去田裏面做活,只有幾個小孩們在摘野菜。

這會兒天還早,蘇婉兒估摸着牛家人回來還要一會兒,不如趁着這段時間去山裏面看看去。

這樣想着,便把竹簍子裏面的野菜倒在廚房的地上,稍微的灑了一點點的水在上面,省的它們蔫吧了。

蘇婉兒背着竹簍子,往屋前的山裏面走去。一進山,蘇婉兒便看到了許多野生的香椿樹和蕨菜,這可是好東西!只不過村裏面的人現在都不知道香椿樹和蕨菜能吃,這山上倒是長得非常茂盛。

這時候要是有雞蛋就好了,香椿炒雞蛋,可是蘇婉兒的最愛啊!

蘇婉兒摘了一大把的香椿和一大把的蕨菜放進竹簍子裏,又繼續向着山林深處進發,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鳥蛋之類的。

林子裏面有許多的鳥叫,而且四處都是荊棘刺條,蘇婉兒沒有帶什麽工具,所以前行的很是困難。蘇婉兒專挑一些低矮的灌木叢裏,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鳥蛋,野雞蛋什麽的,果然不負所望,蘇婉兒找到了許多的鳥窩,野雞窩,兜了一大兜的蛋,大一點的野雞蛋,小一點的鳥蛋,鹌鹑蛋,背了好多個,足足有半簍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