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低價收了紅釉杯

端着那個小杯子,張成仔仔細細的鑒定了起來。

剛剛他只是通過那個人在手裏把玩的時候看了一下而已,十分的粗糙。

這會兒自己親手端詳這東西,感覺自然十分不錯。

紅釉小杯看起來品相很好,發色純正,而且并不是單色釉那樣顯得略十分單調。

上面的山水很有特點,線條簡單,卻能夠傳達出坐着适情山水的情感,用簡單的筆觸更是彰顯了一股返璞歸真的氣質。

“這是大清乾隆年制胭脂紅描金山水馬蹄杯。”攤主看着張成的樣子,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麽,但是對手上小杯子很有興趣,開口介紹到。

張成仔細的看着馬蹄杯,器型這麽小巧的注定他的價值也不會很高,即便是官窯燒制而成的,也不可能賣到上萬的價格。

除此之外這個,這個小杯子的其他情況都很好。

底部的這點兒破損,露出的釉質的更好的印證了它系出名門,是純響當當的官窯制品。

當然,在砍價的時候,張成也絕對不會放過這一點缺點來使勁的壓價。

他也能想到,如果這小杯如果沒有這點破損的話,恐怕會比現在更貴才行。

看見這張成還在想,攤主緩緩開口:“如果你誠心想要的話……”不知道在找什麽,那塘組竟然又拿出了一只一模一樣的小杯子。

“這胭脂紅描金山水馬蹄杯其實是一對。”

說着一對杯子放到了一起,張成激動的心快從嗓子眼蹦出來!

這對杯子他勢在必得!

那麽接下來,就是和攤主讨價還價的時間。

在張成開口說出低價的理由的時候,那攤主一臉見怪不怪的表情,習以為常的表示這點小缺陷根本就不影響這杯子的賣相。

對于張成來說,還真是如此。只要他想,他自己都可以修複這個問題。

但是張成說的也是事實,但凡是個瓷器,只要品相保持完整沒有其他特別大的缺陷,都會影響其中的價值。

不過因為瓷器本身就是易碎品,所以只要有一點的磕磕絆絆,上面就可能會出現無法修補的小傷痕。

前世張成除了幫忙倒騰一些文物野外,也學習了一些修複技術,雖然不能和一些大拿相比,但是在這個時代也屬于頂尖了,要修複這個小東西還不在話下。

想當年,他連全部摔碎的瓷片都可以修讀,何況這點小小的問題呢。

但是當張成開口,說這類雖然不是單色釉,但是上面的山水圖案好像并不是現在人們追崇的主流,所以價值注定不會特別高的時候,那攤主臉上也有了一點遲疑,看來他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現在講究實幹的時代,就算收古董也很少選擇這些寄情山水,快意人間的圖案,反而那些表現實幹和現世的圖案會受到歡迎。

“我是單純的喜歡這瓷器的配色,但是也會考慮他的收藏價值,不能白白花費了冤枉錢,所以,一千六,你覺得如何?”張成砍價的火候似乎也變的純熟。

“一千六……有一點低啊。”那攤主摸了摸下巴,作出一個思考狀态,“這可是純正的官窯出品,少于兩千,就免談了!”

看着那攤主的态度十分的堅決,張成卻不着急,表現除了足夠的真誠想要這對馬蹄杯,但是有只是緩慢的加價,很明顯是要和攤主耗到底。

因為他敏銳的注意到,身邊其他攤子上的人,因為連續兩個人愛詢問紅釉,紛紛把自己儲存的壓箱底的寶貝給拿了出來,再等一會兒,如果人家拿出什麽比他的玩意兒好的,他在想這個價把東西給賣出去,那難度可就大了。

而且按照行規,要是倒騰古董文玩出手的話,肯定是要盡快變現才是硬道理,千萬不能等到繼續用錢的時候在出手,畢竟世事難料,一方面不一定能遇到喜歡這些物件的買家,另一方面你急需用錢的時候不管人家是否壓價你都得接受着。

是事實勝于雄辯,張成是個策略通,那攤主最後也沒耗的過他,态度也沒有那麽堅決。

最後,甚至是張成變的大氣又豪爽,直接說了一句“一千八!”,成功拿下了這對馬蹄杯。

再起身,張成蹲的已經眼冒金星了,想要撿漏,那可不單單是對眼力和運氣的比較了,還要看你的魄力、體力以及之力全方位綜合素質的比拼。

從兜裏拿出了準備好的現金,放在信封裏面,直接數出了一部分交給了攤主。

這攤主也是一個實在人,拿過了一個紅盒給張成裝了起來。

此刻張成的歡呼雀躍難以言表,眼看着就要中午了,金牙也沒回來。

沒心思繼續逛下去,收好了瓷器以後,直接朝會走。

“哪有哪有,姜還是老的辣!你看看老先生你不是一眼就看中這寶貝麽?”譚江邊的聲音傳來,看着那老人的态度十分誠懇,他自然也就謙虛了起來。

老人心想着這臭小子态度還不錯,對古玩也算是有些門道,所以這單生意說不定真的能談成。

只不過這件鎮紙,品質确實不錯,雕工也很精美,但是确實不是名家之作。

而且他現在還看不出這具體是什麽年代的東西,所以不能第一時間花這麽大價錢買這玩意兒。

誰知道這小子竟然真的一分錢都不讓價,搞得他在這兒耗了這麽長時間。

老人拿着那個鎮紙不肯放手,這金絲楠木的質感屬實不錯,而且上面雕刻的圖案活靈活現的,一邊是那牧童騎牛吹橫笛,另一個上面是杏花村內老者下棋,讓他忍不住想起了小時候在村子裏的時光。

譚江邊吹的那是口幹舌燥,這老頭子就是沒有當下就要買的意思。

他不是一個懶的主兒,那鎮紙已經是上游處理過的,所以看起來額外的漂亮。

這也是為什麽,這麽多攤子上,老頭子一眼看中了這東西。

在自然光下,這對鎮紙也十分完美,特別的讓他心生歡喜。

看着張成拿着小盒子回來了,老人家似乎覺得事情還有轉機,笑眯眯的問道:

“不知道這位小兄弟你怎麽稱呼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