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初見
賀蘭家雖然算不上商賈巨家,但也是殷實的小商戶,庭院的設計也是別有特色,特別是賀蘭恺之的院落,很多布景是他親自完成的。
他有自己單獨的院落,一個長廊通向那裏,現在正是夏季,長廊上覆滿的紫藤開的很好,一串串的紫花垂落下來,遮住了陽光,散發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細聞的話根本發現不了,但微風拂過,傳來的似有似無的氣息卻讓人非常欣喜。院子裏種着一顆桂花樹,看起來有年月了,長得很高大,只是還未到開花的時節,只有綠油油的葉子,看上去倒也清涼,除了這棵顯眼的樹之外還有一方花圃,種的應是山茶花,現在已經過了花期,倒是到了抽芽的時候,茂密的枝葉間新生的嫩芽看上去非常可愛,總之是一個充滿生機的院落。
紫蘇就被種在這些山茶邊上,雖然他長得在紫蘇裏算大棵,但是在這些花之中就顯得小了很多,更何況這些是花,他只是一棵不會開花的草,對比之下就覺得相形見绌了,有些蔫蔫的自我嫌棄着,賀蘭恺之看着有些萎靡不振的紫蘇,有些好笑,明明之前還一副昂首挺胸的樣子,現在就一副打不起精神的委屈相。要說賀蘭恺之怎麽看出來,主觀上可能是他對這個植物格外敏感,客觀上當然就是紫蘇表現的那麽明顯,作為一棵植物的實在是太“活潑”了些。
“不喜歡新家麽?”賀蘭恺之捏住了紫蘇耷拉着的嫩芽,用指尖輕搔,感受到了手指似有似無的微微顫動,笑了出來,“別變扭了,我要去作畫了。”
紫蘇看着賀蘭恺之離開的背影,回味着自己頭頂傳來的溫度,又一次不争氣的紅了臉。
晚上青裳如約來找紫蘇修煉,因為賀蘭恺之喜靜,晚上就寝後不許下人到院中伺候打擾,所以這兩個缺根筋的妖怪也不知道避諱,就在賀蘭恺之的院落內的沐浴着月光修煉,完全沒有想過要是賀蘭恺之起夜會如何。
“紫蘇,明天是人類的觀蓮節,想不想去看看?”臨走時青裳問道。
“嗯?觀蓮節是什麽?”紫蘇顯然是很有興趣的,現在的他就像是涉世未深的孩子一樣對外界的一切充滿了好奇。
“是這裏的人設的一個節日,在這天會泛舟賞荷,消暑納涼,吃荷葉飯,放河燈什麽,挺有趣的,你應該會喜歡。”青裳循循善誘道,還有一項他沒有說,觀蓮節時,青年男女有了親密接觸的機會,便借此來表白心中的愛情,他想在這個時候像紫蘇表露心跡,這樣也可以在紫蘇和賀蘭恺之生出什麽旁的感情之前拴住紫蘇的心。
“好啊,那就一起去吧,下午?咱們可以一直玩到晚上。”紫蘇爽快的同意了。
“那就這麽定了,未時我來找你。”說完青裳便告別了紫蘇離開。
觀荷節這天,從早上開始賀蘭府上就彌漫着淡淡的荷香,消暑的荷葉粥,清新的荷葉飯一樣不少,不過賀蘭恺之剛用過午飯就被父母拉出去了。大戶人家總是在這天結伴一起去湖上泛舟,附庸風雅一番,賀蘭恺之以畫出名,被奉為才子,這時候正是抛頭露面的時機,無論他自己願不願意。
下午青裳如約來找紫蘇,兩個人來到湖邊,租了一條小船,船夫在船頭撐舟,他們在後面賞荷,他們要求走的這面荷花極為茂密,只有似有似無的小徑,這種小船也才堪堪過去,往往要船夫要一邊前進一邊用杆子撥開簇擁的荷葉。
可這讓兩個人極近距離的接觸到了荷花,鼻翼間都是荷花的香氣,青裳不時手疾眼快的折下幾個蓮蓬,在紫蘇好奇的目光下剝開,取出蓮子給他吃,兩個都是草木成精,這樣清新的氣息令兩個人都很舒服,一直到船夫再三催促才回去,這時已經夕陽西下了,青裳便帶着紫蘇去嘗嘗荷葉飯的味道。成精的他們是不需要吃東西的,飲清水足以,但是若是要滿足口腹之欲就另當別論了。
兩個人吃完的時候,天已經黑盡了,相攜出來的男女也多了起來,河岸上簇擁的人尤其多,已經有放蓮燈的人了,多是孩子和含羞帶怯的少女,紫蘇因為好奇也想去湊熱鬧,和青裳說了一聲就朝人多的地方擠了過去,青裳沒來及抓住他,又被突然湧來的一陣人流擠開,再向前看去,已經沒有了紫蘇的身影。青裳在原地愣了一會兒,突然感到了一絲落寞和無措,似乎紫蘇就要這樣融進夜色,離開自己。
紫蘇興奮的擠了過去,回頭才發現青裳沒有跟過來,心裏想着待會他就找到自己了吧,畢竟腕子上帶着他給的手鏈呢,也就沒有在意,反而仔細觀察起燈來,以天然長柄荷葉為盛器,燃燭于內,或将蓮蓬挖空,點燭作燈,或用竹簽搭架子,糊上紙做成蓮花的樣子,蓮心點燈,許多荷燈沿河施放,随波逐流,閃閃爍爍,仿佛天上流動的星星一般。
Advertisement
一旁賣着荷燈的小販看着紫蘇專注的樣子,以為他想買這燈,不由得湊了過去,“公子喜歡,不如買一盞,可以許願的。”
“這許願靈驗麽?”紫蘇很認真的問道。
小販似乎從來沒被這麽詢問過,愣了一下,便又堆起笑容說,“應當是靈的,不然怎麽會這麽多人放呢?”
紫蘇若有所思,若是神仙滿足了這麽多願望,該有多忙。可是這燈,很漂亮……“給我一盞吧。”
“好的,公子要哪種?”小販眉開眼笑的說。
“這種吧。”紫蘇指着荷花樣子的燈說道。
“十文錢。公子拿好。”說着遞了過去。
紫蘇接過卻愣住了,他身上沒有錢,他以為這個人這麽熱情是要送給他燈,臉一下子紅了,慌張的搖了搖頭,支支吾吾的要把燈遞過去,卻被一雙修長的手按住了動作,耳畔是清朗而熟悉的聲音,“再給我一盞這樣的燈,兩盞一起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