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汀煙雨杏花寒11
“吳有說得太過,幾位聽過就算了,有些事還是得靠自身。”石柔忙說道,可不想被人誤會了。
“沒錯……”吳有接過話,接着忽悠,“若是心不誠,上天就算看你可憐也不願出手相助。要想得天庇佑,平常上香貢奉是最少的,年節各種祭品也不能簡陋……”
“得了吧,我可不聽你說。”
徐二嬸說着把吳有拔到了一邊,各種神棍見得多了,就是鄉下婦人也不是那麽好騙的,她只相信別人用過有效的。
擠到石柔面前,徐二嬸好聲好氣地問:“石觀主,大娘那符是你畫的?聽說你好像是白送的。”
難道重點是白送?石柔感覺這話題的走向不太對,笑笑應道:“是呀,那時湊巧在路上遇到大娘,也算是有緣。我見她命宮晦暗,這才給了她靈符,也算是結個善緣。”
事實與石柔所說的相差不大,她的确是在趙大娘要回村前覺得她的面色有些晦暗,心下似有所感,就把早上畫的符給她了。
黃符有沒有效,趙大娘是不是真會出事……她一概不知,就是順從心意那麽做,也是她們來了她才知後來的事。
現在再看趙大娘的面色,石柔看不出有什麽晦暗之氣。當然,也有可能是那日她們分別時天色近暮而現在天光正亮。她也沒在旁人臉上看出過什麽不妥,不知要怎麽算。
“觀主你給看看,我跟你有緣嗎?”徐二嬸忙不疊問,白給的符誰不想要呀。
石柔笑了笑,說:“善信還是別跟我有緣的好,不必什麽符箓相護,就是一種福氣。你若心中不安,就去燒個香。”
“也行……”
徐二嬸覺得石柔說的在理,越發信她是真有本事。只有真有本事的,才不會見着人就讓她們買藥買符。
她和趙大娘過來本來也是為了拜神還願,兩人到了女娲娘娘殿前,發現殿上也多了牌匾。
兩人皆不識字,不知上面寫的是什麽,驢蛋也是一樣。他年紀小,心裏好奇也就問了。
Advertisement
“上面的字怎麽比外面的長?”
徐二嬸假裝沒有聽到,趙大娘倒是努力編了個理由。
“外面是三個字,裏面有好幾個字。”
她想「水月庵」可不就是三個字,至于神殿前有幾個字,她自己也沒數,她連廟裏供的是哪尊神都不知道。
徐二嬸卻是知道的,便假裝高深地解釋道:“是四個字,寫着女娲娘娘。”
“咳……”吳有輕咳一聲,他認得的字雖不多,但自家觀上寫着什麽還是知道的,“外面的牌匾寫着「水月」二字,我們這裏是水月觀,以後不要叫混了。神殿上寫的是「女娲殿」,裏面供的是大地之母女娲娘娘。”
“女娲殿,那不是三個字嗎?”驢蛋掰着手指數完,發現字數跟徐二嬸報的不對。
徐二嬸嘴角一抽,幹笑一聲,說:“是我剛剛數差了。”
趙大娘不由朝驢蛋瞪了一眼,幹笑道:“原來是女娲娘娘,我一直以為供的跟水雲庵一樣是觀音娘娘呢。”
“也就你們現在的姑娘才會這樣想,我們這個年紀的都知道這是女娲娘娘廟。”
在水雲庵建立之前,供奉女娲娘娘的水月觀在當地還算有點名氣,如今是不行了。
不只武陰縣一處是這樣,自佛寺盛行後,道觀就冷清了下來,加上大啓朝不再對佛寺道觀免稅,道觀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朝中貴人信奉佛教的多,佛寺自是不差那點稅銀,不像道觀接待的多時普通百姓,一年也收不到多少錢糧,敗落也是早晚的事。
水月觀的雖有些破凡,但屋舍建的用的都是好料,框架都還在。
石柔正好想從別人口中問些水月觀的往事,見徐二嬸知曉,在她上過香後就多問了幾句。
“以前的觀主是怎麽樣的人?可有過其他弟子?”
徐二嬸知道的也不清楚,只知道觀裏一向沒幾個人,最多的時候也就三四個,最少就留一個人看門。
“我聽老一輩的人說過,水月庵的老道長好像活了一百多歲,附
近都叫他老神仙。他有好幾個弟子,有個似乎腿腳不好,走路一扭一扭的。後來他們都走了,老神仙死之後,水月庵就剩下素音道長一個人。”
徐二嬸是本地人,知道的事情比吳有還多。吳有也聽素音道長提過他有幾個師叔師伯師姑。
但素音道長卻叫不出他們的名字,連他們的長相她都有些記不清。吳有只當是素音道長年紀大了的緣故,也沒有想太多。
“我家師祖這般能耐,後來你們怎麽還往水雲庵去了?”吳有不禁替自家不平。
“那能一樣呀。水雲庵裏住的是什麽人,那是前朝的公主皇妃,還有本朝的貴人們,能遠遠瞧上一眼,都是福氣。”
“我們觀裏還有老神仙和他的徒子徒孫呢。”吳有不服氣,一些沒福氣的女人怎麽跟他的師祖比。
“可你不是也沒學幾年,學的還不怎麽樣。”
徐二嬸也沒跟吳有客氣,住得這麽近誰不知道誰,就連吳有是從隔壁鎮子燒了房子逃出來的,她都知道。
吳有被踩了痛腳,氣得臉上通紅。他也就跟萱草鬥鬥嘴還行,對上徐二嬸這樣的,他還不夠格。往常這種時候都是吳為頂上,現在吳為還在養傷,他只能看向石柔。
可惜石柔也不會替他挽尊,說:“他們前些年是有些不像樣,以後就好了。”
吳有心下冷哼了一聲,轉身去搬架在門口的梯子裝勤快,不想再跟她們多說。
徐二嬸本來也不是沖着吳有來的,也沒有繼續逗他,轉而問石柔:“觀主,你那還有沒有能幫趙大娘的靈符?要是有效,我們可以出錢買。”
趙大娘也期待地看向石柔,沒有否認會出錢這事。
“事情還沒有過去?”石柔問,心下其實也不知道趙大娘到底出了什麽事,從她臉上也頂多看出她心有郁結,其他的她也看不出來。
這事也沒什麽不能說的,村裏的人都議論好幾天了,徐二嬸正想跟人再說說呢,聽石柔問起,立馬幾句話把事情倒了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