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瑪格麗特厲聲道:“伊曼紐爾爆發你居然現在才來報!”

霍雷肖抖着身子說:“陛下,我不知道會這樣!真的不知道!”

他神情恍惚:“平時一年都是風調雨順!就是這幾年……對!這幾年一年旱,一年澇,我以為沒什麽的!因為那麽多年了,都那麽多年了!伊曼紐爾沒出過任何狀況!”

伊曼紐爾是奧利維亞的農業中心,它每年生産的糧食占整個奧利維亞糧食總量的百分之三十,它擁有全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最為肥沃的黑土地,有着奧利維亞糧倉的美譽,是名副其實的富饒之地。

而就是這片沃土,居然爆發了将近三個多月的饑荒,餓死的人不知凡幾,竟然至今都無人問津。

照這樣發展下去,伊曼紐爾将會是座死城!

當今五大公爵,其中以巴特利特和奧斯汀兩家最受克裏希看重,奧斯汀與曼斯菲爾德有長久以來的聯姻關系,是靠他與皇族千絲萬縷的血緣深受皇族信任,巴特利特則是以獨特的政治見解和絕對聰明的文人頭腦,在政治場合混得如魚得水。

其他三家,排名從高到底分別是霍雷肖、西番雅和王爾德公爵,王爾德公爵不必說,他家的爵位完全是靠錢買的,在老貴族中并不受人待見,西番雅和王爾德差不多但又不同。

西番雅也很有錢,但他的錢大多數來源于西番雅遍布奧利維亞的拍賣行,以此多年和貴族交易財寶換取得到的政治地位。

霍雷肖公爵則完全是靠伊曼紐爾這個關系着整個奧利維亞口糧的巨大糧倉,他在五大公爵的排名不高不低,但卻絕對沒人會故意招惹,除非他們家的屬地以後想斷糧。

糧食對于每個時代,每個國家都尤其重要,民生社稷需要糧食,士兵打仗需要糧食,有時候與他國外交貿易也需要糧食。

如今伊曼紐爾出事,糧食減産,今年奧利維亞的糧食産量肯定會有非常明顯的下降,要是到那時候被人查出來,霍雷肖公爵的腦袋百分百是要沒了,他倒是聰明,在事情成死局前先認錯,然後再找個機會将功補過,如果再加上別的貴族助力,确實可以平安度過。

但這所有的前提是,當政的必須是克裏希·曼斯菲爾德親王。

而不是瑪格麗特女皇。

瑪格麗特不是克裏希,從被砍了雙手失去生育能力的沃爾特·奧斯汀就能看出,她對那些罪惡深重的貴族沒有任何同情心,因此霍雷肖只能寄希望于克裏希和貴族們來保他。

正如霍雷肖所想,要不是瑪格麗特現在受限于人,重要權力不在她手中,她确實有要砍了霍雷肖腦袋的意圖。

Advertisement

因為要不是事情發展過于嚴重,他實在掩蓋不住,她不信霍雷肖會如此主動地上報。

霍雷肖現在唯一可以慶幸的是,瑪格麗特手中沒有可以處決他的權利。

他試圖辯解:“陛下,這一定是鹿神降下的災難!不然為什麽伊曼紐爾幾十年沒出過任何狀況,偏偏這幾年災難頻發,唯一能夠解釋的只有鹿神降下懲罰,要洗禮污濁的人間!”

瑪格麗特是瘋了才會信霍雷肖的鬼話,他現在已無可救藥,于是她道:“迪克·霍雷肖,伊曼紐爾是你的屬地,如今出現如此重大的災難你卻不管不顧,但凡在得知災難剛開始的那年,做一些防範措施,也不會造成今天的大禍!”

“你說是鹿神降下的懲罰,這确實是鹿神為你的失職降下的對你的懲罰!”

霍雷肖本想甩鍋,沒想到鍋沒甩成反而更黑了,他百口莫辯:“陛下!我……”

瑪格麗特制止他繼續為自己争辯,“所以迪克·霍雷肖,我派你去解決伊曼紐爾的饑荒,解決的話你不是将功贖過,因為這本就是你的職責。”

“但如果解決不了……”

瑪格麗特話鋒一轉,“你就不用回來了。”

這話一出,不僅霍雷肖吓得癱倒在地,其他貴族紛紛詫異,就連一直沒出聲的克裏希也說:“瑪格麗特,這過于嚴重了。”

之前奧斯汀公爵的事,只是打壓了奧斯汀家族的嚣張氣焰,但并沒有徹底把他踢出政治之外,畢竟大兒子不行了,奧斯汀公爵還有二公子可以繼承爵位,繼續壯大家族勢力。

但霍雷肖這事,女皇是要把霍雷肖家族給一鍋端了啊。

權力中心一直以五大公爵為首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要是突然消失一個公爵,平衡必然被完全打破,政治的動蕩必會引起國家社稷動亂。

身處權力圈的每一個人都不會樂意見到這種畫面。

因為他們的利益會從根本上受到影響。

“陛下,霍雷肖公爵勞苦功高這麽多年,這麽做會讓每個為奧利維亞付出的人寒心啊!”

“對啊,陛下,伊曼紐爾的事确實是公爵的失職,不如等公爵把事情解決回來後再做定奪。”

“陛下,霍雷肖公爵罪不至此。”

附屬于霍雷肖公爵的貴族們此時全都出來替霍雷肖公爵求情。

克裏希也說:“瑪格麗特,你太沖動了,我理解你的怒火,我和你的心一樣憤怒,但不能讓它蒙蔽我們的理智。”

瞧瞧這些人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她下令要宰了霍雷肖。

但她實際上只是讓霍雷肖做了他該做的事而已。

瑪格麗特便問道:“那諸位大臣認為該怎麽處理?”

最後克裏希和瑪格麗特商議後決定,派遣霍雷肖公爵去處理伊曼紐爾的饑荒,等一切塵埃落定後再定奪霍雷肖的懲罰。

雖說是商議後的結果,但誰都能看出女皇對此結果的不滿意。

瑪格麗特道:“還要選出一位協助霍雷肖公爵,不知各位有沒有推薦的人選。”

之前可沒說還要選人去,一時間大臣們議論紛紛。

大家不約而同地看向克裏希,但克裏希并沒有拒絕,畢竟剛才瑪格麗特做出了讓步,要是這時候再否認,不利于皇權的穩定,再說只是加個人而已,就當那位公子出去歷練,回來再随便賞點別的就過去了。

因此他默認了女皇突然提出的決定。

貴族們讨論許久,大家都想要這份差事,說是協助但明眼人知道其實是監督,但對于貴族來說,除了皇室還真沒誰敢去監督一國公爵,因此這就是讓小輩出去鍍金的機會,各家都想争一争。

争到最後誰都不讓誰,瑪格麗特說:“霍雷肖畢竟是奧利維亞的公爵,地位低的并不服衆,韋伯·巴特利特公子和謝裏登·王爾德公子,舅舅您覺得哪個好?”

一個是風頭鼎盛的巴特利特,一個是默默無聞的王爾德。

克裏希沒想到瑪格麗特會讓他決定,以為是瑪格麗特在向他示弱,沉思許久道:“謝裏登在騎士團的時候我就聽聞他表現優異。”

這意思就是選謝裏登了。

大家以為克裏希會選擇韋伯·巴特利特,因為都知道克裏希殿下給陛下選的丈夫是韋伯·巴特利特,這是個很好積累功績的機會,最後卻給了透明人王爾德家族。

瑪格麗特和衆人一樣做出微微驚訝的模樣,但心裏想的卻是:

成了。

她從一開始就知道有克裏希和貴族在,她根本不能把霍雷肖怎麽辦,但如果她提出一個衆人無法接受的決定,又遺憾妥協,提出一個大家都接受的條件,而大家會為了平息她的怒火同意。

以退為進,實現她真正的目的。

奧斯汀現在不宜重用,西番雅家的兒子年齡太小,她給克裏希的選擇從始至終只有謝裏登一個人。

她辭了宮裏的所有人,讓謝裏登選人,克裏希為了在她身邊安插人,肯定會想辦法把人掉走,與其被動不如主動,而且這可是個好差事。

有了這個她就可以更方便讓謝裏登在宮裏走動,甚至夠到更高的地方。

再則克裏希也準備用王爾德壓一下巴特利特,物極必反,巴特利特已經有女皇未來丈夫的候選,再來點別的就太多了。

巴特利特他不能完全掌握,需要再壓一壓,畢竟狗只有敲打過後才會害怕,才會更加忠誠。

至于王爾德家族,他根本不相信會掀出什麽浪,還可以賣給瑪格麗特一個人情,何樂而不為。

默爾曼宮內,實現目的的瑪格麗特卻并不高興,她坐在花園的亭子裏,望着天上那輪孤獨的圓月。

尼娜不敢出聲,她怕再說錯什麽,因為她是克裏希殿下派到陛下的人,她無法對她的陛下發誓她對她絕對的忠誠,她只能在她身邊默默地陪着她,陪她思考。

許久後,瑪格麗特終于收回她望向月亮的藍眼睛,裏面滿含悲傷與自責,她道:

“尼娜,我有罪。”

以前她從沒想過她會拿人命當做政治鬥争的籌碼,她無法為伊曼紐爾死去的人們主持正義,她無法讓罪人伏法,她利用他們,她有愧于他們。

她有罪,她是個無能的國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