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叫太子進宮
桌上擺着熱乎乎的珍珠湯圓, 上頭點綴着幾粒芝麻,一碟梅花香餅,一份翡翠芹香蝦餃, 還有兩碗顏色鮮亮的南瓜粥。
“早膳吃得太甜,午膳就別用甜食了。”周寒執心細如發。
榮瀾語從來沒想過一個男人前後轉變會這麽大, 點點頭道:“你別總操心,我能照顧好我自己的。”
周寒執想到婚前冒冒失失去酒樓找自己敘話的人, 搖搖頭不信。
“醫士都說了, 我的身子極好, 肚子裏的孩子也極好。”榮瀾語摸摸自己日漸圓潤起來的肚皮, 卻又愁道:“人都說, 生了孩子會變醜的。”
“那不錯。”周寒執毫不猶豫。“省得我總惦記別人把你搶走。”
“那你要是不喜歡了怎麽辦?”榮瀾語擡眸問他,渾然不知自己的一雙眉眼有多撩人。自有孕之後, 她的容貌非但沒有變醜,反而變得比從前更加柔媚。
周寒執幾乎整日都要忍着不去吻她, 就怕勾起天雷地火。
“不會的。”他的聲音有些嘶啞。
“萬一呢。”
“沒有萬一。”周寒執毫不猶豫。
“那要是我遇上邱成業那件事,你會不會救我?”榮瀾語孕中多思, 比從前的問題更多。
周寒執搖頭。“我不會讓你遇上那種事。”
說罷, 他又鎖住榮瀾語的面龐:“即使遇上了,我也會用性命保護你。”
“我才不要你的性命。”榮瀾語得到滿意的答案,笑着繼續扒碗裏的湯圓吃。一邊吃着, 一邊又念叨道:“我自己知道照顧好自己。你放心便是, 從前一個人在榮府的時候, 我什麽事沒經歷過?”
二人說說笑笑,很快周寒執到了去上值的時辰,于是一人出府,把周平等人都留在了院裏。
榮瀾語本想看看話本打發時間, 沒想到小厮來傳話,說是通政使夫人相邀,說府裏有貴客,請您務必過去。
“貴客?還有比通政使更大的官?”新荔疑問。
榮瀾語心裏卻有個猜測。之前通政使夫人曾與自己念叨過,她與太子妃有舊。或許今日,是太子妃來了。
自從周寒執榮升三品後,通政使夫人與自己的來往愈發密切。榮瀾語也不抗拒,畢竟郎君身處官場,她既然身為诰命,就該報團取暖。
不過,通政使夫人能把見太子妃的機會送給自己,卻還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如今聖上正值壯年,可總有一天,江山是太子的。若能與太子妃交好,自然于周寒執的前途有益。更重要的是,或許能為爹娘争取一下提早回盛京。
榮瀾語心裏十分躍躍欲試。新荔清韻自然不答應。
眼瞧着是六個月,肚子越發大了。萬一磕着碰着都不是玩的。
“通政使夫人明知道我有孕,卻還執意相邀,肯定機會難得。你們說呢?”榮瀾語把決定權抛給二人。
果然兩個人臉上都有些猶豫。
“你們兩個都陪我去,總沒問題吧?”榮瀾語又道。
好說歹說,二人總算答應下來。
幾人很快便往通政使府上去了。而榮瀾語猜得沒錯,她果然在這見到了太子妃。因皇帝獨斷,其實太子如今并不受寵,就連能分得的差事也是寥寥無幾。
也正因此,太子妃的性格并不張揚,相反她低調謙和,十分容易相處。更重要的是,她此刻也身懷六甲,才剛剛到四個月。所以她與榮瀾語相處甚歡。
另一邊的大理寺裏頭,周寒執正與幾位大人商讨近來的一件案子。可還沒等說上幾句話,便有人喊聖上傳召大理寺卿。
幾位大人聞言臉色都不太好,拉着周寒執道:“這些日子皇帝為了那些貪官的事氣壞了。今日無端召見,肯定還是這些事。你小心些吧。”
周寒執嗯了一聲,朗然面聖。
“寒執,你瞧瞧。”皇帝把一本奏折重重摔在他面前。“這群臣子莫不是瘋了?正三品,朕,給了他正三品的官位,卻還不知自愛!”
周寒執打開迅速掃了一遍,見裏頭赫然寫着通政司郭木林的名字,不由得眉心一跳。他在通政司呆得日久,不是不了解郭木林的為人。其實他為人還算不錯,只是總會被自家夫人的耳旁風所害。
此刻果然,裏頭寫得并不是郭木林收受賄.賂一事,而是寫得其夫人大量收刮珠寶首飾玉器字畫,以權謀私,為國之蛀蟲等語。
“你怎麽說?畢竟你與他共事過。”皇帝挑眉,故意想看看周寒執是否心虛。
□□瀾語做事從來滴水不漏。她早跟自己說過,她送禮,從來都合乎律法。大盛律法,官眷走動,禮數不可超過三十兩。
“臣鬥膽,敢問這些事郭大人可知情?”
“方才已經問過了,他都知道。”皇帝用鼻子冷哼一聲。
周寒執不再問,俯首道:“既然知曉,便是罪無可赦。”他不會因為自己與郭大人關系不錯就徇私枉法。
皇帝略顯滿意。“郭木林已經被朕囚禁。你親自帶着人去郭府。不過,要圍而不入。”
瞧着周寒執不解,皇帝冷冷一笑:“朕,要殺雞儆猴。郭氏既然收了那麽多的財寶,就讓她坐在那財寶堆裏餓死。朕倒要看看,賄.賂收了這麽多,能不能保住她一條命。”
皇帝一向雷霆手段,周寒執也不意外。不過,他想到郭氏好客的性格,便多問一句道:“若是府中有客?”
“朕已經找人着手開始查了。郭木林位高權重,牽扯的自然是還有不少朝廷大員。在查清楚之前,郭府之人,哪怕是客,也都有嫌疑。你盡管帶兵去,記着,一只蒼蠅都不許放進去,否則,便是抗旨。”
“是。”周寒執領命。
郭府裏依然熱熱鬧鬧。
通政使夫人着一身蜜合色細碎灑金桃花紋長衣,鬓邊的厚金紅瑪瑙簪子閃着珠光,輕笑着對榮瀾語道:“聽說那四錦時是你賣的?可是賺了不少?怎麽不拿一箱過來讓我瞧瞧。”
如今相處熟了,再加上榮瀾語跟她已經同為正三品诰命,故而她說話也不再似從前一樣端着架子。
榮瀾語笑說下回來定然帶着,那通政使夫人才算有些滿意,扭頭恭敬對太子妃道:“您別小瞧了咱們這位大理寺卿的夫人,很是有本事呢。”
太子妃說話輕輕柔柔的,很欣賞地看向榮瀾語道:“模樣生得好,又有本事,夫人很是厲害。”
榮瀾語來的時候是抱着交際的态度來的,沒曾想太子妃這樣好相處,怪不得以通政使夫人區區三品官的身份也請得動。
面對這樣的人,再虛僞客氣就沒意思。所以她笑着道:“臣妾擔不上太子妃的誇贊,就是會動些小心思罷了。要是說厲害,太子妃您手裏的繡活,才是一等一的厲害。”
太子妃是先皇後欽點,所以自小就知自己的前程,故而從不抛頭露面,只是苦練繡工詩書。可真正嫁了人,才發現這些東西一點用都沒有。
她心裏不舒坦。
難得遇見榮瀾語慧眼識珠,一時不由得喜道:“你說說看。”
榮瀾語開了多年綢緞鋪子,對很多繡紋十分了解,于是細細道:“這繡活雖然不是時下很流行的雙面繡,但是反面所有針腳的方向一致,又是藍色的,有一種波濤雲紋之感。再說這顏色搭配也極好,清涼喜人,最适合夏天。”
果然太子妃臉上更高興了。這塊手帕是她最得意的手藝,偏偏很少有人誇。
她的臉上顯出親昵道:“周家夫人眼光真好。”
通政使夫人正要再開口也跟着湊熱鬧,便聽見外頭一片吵嚷之聲。“什麽人在府門口鬧事?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她掐着腰問。
可來人的回答讓所有人臉色都白了。
“有人狀告郭府收受珠寶等賄.賂。”
“郭大人下獄。”
“皇帝有令。”
“圍住郭府,任何人不得入,不得出。”
“生死不管。”
“直至查明朝廷內所有牽連官員為止。”
……
心跳得要湧出胸口,通政使夫人連話都聽不全了。她耳邊嗡嗡作響,又聽見外頭的刀兵之聲,之後就聽太子妃垂眸道:“壞了,朝廷查事,至少要月餘。也就是說……”
通政使夫人跌坐在椅子上,臉上一點血色都不見。“府裏的吃食,只夠兩三天。”
“那些奴才……定然要鬧事……”
“這,怎麽這麽突然。”
太子妃趁機拉了榮瀾語的手,起身擺出威嚴,冷聲道:“陛下知不知道郭府裏還有客人?難道父皇要我和我腹中的孩兒為郭府一起陪葬嗎?”
“陛下有旨,客随主便。”
……
太子妃愣在那。
她了解父皇的性子。最恨這些貪官污吏。
而且在他眼裏,什麽親情血脈都是不要緊的。且不說當今繼後已經誕下得寵的麟兒,光說當年皇帝登基之時,腳下就踩了多少兄弟的白骨。
“周大人有令,府中之人不可違抗,不可想法子出入,否則遵帝令,殺無赦。”
“周大人?”太子妃忽然擡眸看向榮瀾語。
榮瀾語莫名心念一定,反握住太子妃道:“寒執不會徇私,但也不會放棄你我。”
她有這個底氣。
太子妃随着她點點頭。“我相信你。”
外頭,周寒執剛剛知曉榮瀾語也在郭府。
大夥都知道周寒執将他那夫人捧成了掌上明珠。所以眼下大夥誰都想看熱鬧,都想瞧瞧周寒執在皇命和女人之間會選哪個。
甚至有一大半的人都覺得周寒執會選擇夫人。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周寒執像是沒聽見這個消息一般,神色如常地給衆人安排值守的位置和彼此交班的時辰。
一板一眼。
三品大員叱咤風雲的風采展露無疑。
大夥不敢不遵命,但心裏卻看得明白。看來這人也不像傳說中那麽疼夫人。
果然,患難見真情。
衆人漸漸散開,按照周寒執的安排輪值。
誰也沒注意到,這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周寒執便将看守之責交給了大理寺少卿,自己則孤身一人進宮面聖。
皇帝正在用晚膳,聽說周寒執來了,随口便叫人進來。
“禀陛下,臣求進郭府。”周寒執開門見山。
“什麽意思?”皇帝不明白。
“陛下不許郭府之人外出,臣不敢違抗聖命。但臣的愛妻亦在郭府,臣必須要進去陪她。”周寒執的語氣十分堅定。
旁邊的老太監适時湊過來道:“陛下,是有兩個人在郭府裏頭。還有一個是太子妃。”
“太子妃?”皇帝擦擦嘴,但很快将那塊帕子扔到一邊:“太子妃也不成。為以儆效尤,朕已經放出話去,囚禁郭府所有人等,一律不得出。朕要讓群臣看看,我大盛治貪,誰也不是例外。太子妃…誰讓她與臣子家眷來往的?”
聽見皇帝這話音,老太監不敢再勸。要是再勸,非但救不了太子妃,恐怕還落得埋怨。他看了一眼周寒執,心道老奴幫不了你了。
可周寒執跪在那,直挺如松,幾乎把不達目的不罷休寫在了臉上。
老太監吓壞了,這麽多年,誰也不敢把這一套搬到皇上面前來呀。他沖着周寒執不停地使眼色,可周寒執滿臉寫着擔憂,根本沒有畏懼。
皇帝吃了兩根筍子,瞧着他還在那跪着,不由得嗤笑:“一個女人罷了。太子還沒來求,你先來了,像什麽話。”
“臣不敢與太子相提并論。”周寒執跪得紋絲不動。
皇帝撂下筷子,淡淡看着周寒執。
殿內的氣氛頓時一片肅殺。連皇帝跟前的老太監都出了一身的冷汗。
但周寒執的脊背不彎,意志不改。
皇帝不耐煩了,擺擺手道:“你要是不珍惜你的官帽,就盡管進去。只不過朕要提醒你,一旦進去,就是與罪臣為伍,将來再別做官了。”
下頭的人果然沒有動靜了。
皇帝便跟身邊的老太監笑:“瞧瞧,也就這點本事。”
那老太監不敢擡頭,低聲道:“陛下……您往地上瞧。”
皇帝擡臉看去。
見那黃地雪山獅子馬鞍軟毯上,靜靜立着一頂烏沙官帽。
正三品的官帽。
天下之人無不向往的一頂官帽。
……
“作死。”皇帝罵了一聲。
可老太監感覺得到,他并沒有想象中的怒氣。
老太監不理解,奓着膽子過去布菜,可皇帝似乎沒有食欲。半晌,才聽得他幽幽道:“當初我與先皇後初識,也曾這樣,不管不顧。”
如今皇後是繼後,但二人感情甚篤,老太監沒想到皇帝會在這個時候還能想起先皇後來。
“罷了,叫太子進宮。那孩子……”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