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取出诏書

身為帝王栖居之所,紫宸殿是為整座紫微宮中,除大慶殿外最威嚴恢弘的殿宇。同別處比起來,要更為寬闊亮堂許多。

禦案下首兩只銅雀散着霧氣,沉榆香的氣息緩緩在殿宇中彌漫開。

顧祯阖目靠在隐囊上,聽姜嘉言同他河內情況,凝聲問:“刺殺之人可抓住了?”

“回陛下,已經審過一輪了。”姜嘉言連忙回了句,又略皺着眉頭說,“一路上審了幾日,招供了些許東西,用處卻不大。”

姜嘉言是他欽派去河內的人,刺殺姜嘉言,與刺殺他有何異?

顧祯面上忽而浮現了三分笑,這笑意叫人肝膽下意識顫栗,片刻後道:“既如此,那就将人拎下去好生審訊,再将消息傳到河內去。”

這好生二字飄蕩開,叫人覺着莫名的陰冷。

片刻後,兩位宰相入內觐見,幾人商量了一會丈量田地的事,時值午時,顧祯便留了幾人用膳。

在官署裏頭,午膳并非各用各的,照例是一邊用膳一邊讨論政事,因此,這兩位宰相也将此習慣帶到了紫宸殿中。還未等倆人說開,姜嘉言瞥見食案上的菜式後,倏爾笑道:“春日正是吃鳜魚的時候,這道鳜魚粥,倒是應景。”

聞言,顧祯逐漸從公文上挪開視線,擡眸随意掃了眼,只見食案上果然擺着碗鳜魚粥。

他稍怔了怔神,眸色一點一點冷下來,逐漸轉了沉。一整頓飯下來,他未曾動過那鳜魚粥。

姜嘉言微有些驚奇,陛下在食物上沒什麽明顯的偏好,饒是他自幼随在陛下身邊,也從未了解透徹過。這還是頭一回,見陛下将喜惡表現得如此直白。

“陛下不喜食鳜魚粥麽?”姜嘉言忍不住問。

顧祯握着玉箸的手微頓,旋即雲淡風輕地回:“吃膩了。”

趁着從偏殿出來的工夫,吳茂薅過自個幹兒子,拉到一旁冷着聲問:“誰讓你備了那碗鳜魚粥的?”

今日午膳是吳南傳的,他愣了一下,讪讪道:“阿爹,我瞧着陛下前幾日喜歡,膳房那邊恰巧有今兒新送來的鳜魚,就吩咐人做了。”

Advertisement

“你個蠢東西!”吳茂深吸口氣,暗罵怎麽教了這麽個蠢玩意兒出來,“你上之前怎的不去打聽打聽?不知道陛下心裏頭不痛快呢?”

吳南被罵懵了,愣在那兒不敢出聲。看着他那傻呆呆的樣子,吳茂忽然想起來,他昨晚并未跟去椒房殿。

又罵了幾句,才道:“昨兒早上,陛下同皇後娘娘說晚膳想用鳜魚粥,誰知娘娘竟忘了這事,晚膳雖豐盛,偏就沒有那鳜魚粥,陛下可不看着那碗粥就來氣?”

吳南不知還有這一茬,冷汗霎時從後背冒了出來:“阿爹,我知道錯了,陛下那邊……”

“陛下沒發作。”吳茂沉聲回了,而後又道,“陛下沒發作是陛下的事,你以後給我警醒着些,別又辦砸了事!”

吳南連聲應是,又告了幾句饒,才灰溜溜的回去了。

-----

皇帝走了以後,筵席一掃先前的莊嚴氣氛,變得輕松了不少。

趙懿懿心知妹妹若是跟左連枝坐到一塊,等會怕是又要吵起來,便将她叫到了自個身邊坐着。

太後見趙端端剛才哭得那樣可憐,又看她跟臨川差不多大,便讓女官拿了些果子給她。

“多謝太後娘娘。”趙端端低垂着頭道了謝,仿佛還沉浸在悲傷中沒走出來。

趙懿懿凝着她看了會子,才柔柔笑道:“端端自幼性子腼腆、膽子也小,從來沒被人這樣質問诘難過,這才失了态。”

太後還未有所反應,何太妃卻聽得分明,皇後這是秋後算賬來了。雖未指名道姓,然剛才質問诘難趙端端的,卻只有她一個。

何太妃随即起身請罪:“方才一時情急,誤會了二姑娘,還望娘娘莫怪。”

趙端端停下用果子的動作,怯怯地擡眸看了她一眼,随後又往趙懿懿懷中靠了靠,一副極為害怕的模樣。

趙懿懿趁勢攬着她拍了拍,溫聲道:“太妃多慮了,是她自個膽子太小,這才會被吓住,小孩子家哭兩聲,不妨事的。”

她在衆人面前這樣為難趙端端,輕則叫她丢臉,重則叫她毀了名聲,斷沒有一句誤會,事情就能翻頁的理。

不說身為皇後的面子,她也不會讓自個妹妹将委屈和着血咽下去,一雙潋滟杏眼望向何太妃,眸中隐有暗流湧動。

一衆官眷尚在,太後突然覺得這樣有些丢人,方才何太妃追着個小姑娘刁難也很是過分。想到這兒,她略有些不耐地說:“行了行了,你要道歉就好好道,這像個什麽話?”

何太妃聽出她這是煩了,皇後這招以退為進,也是掐準了太後不喜人争鬥的心思。她叫人去取了幾樣首飾過來,親自放在匣中遞過去:“剛才委屈趙二姑娘了,這幾樣小玩意,還望二姑娘能留着賞玩。”

趙端端又看了看趙懿懿,似乎是不敢擅自做主,在征求阿姐的意見。

幾樣首飾都是好東西,趙懿懿便摸了摸她的頭,輕聲道:“接着吧,這是太妃的一片心意,快給太妃道謝。”

臨川同這個姨母最是要好,見她被皇後欺負成這樣,當面她不大敢對皇後不敬,便偏頭去瞪趙端端。

倆人視線相觸,趙端端先是愣了片刻,随後扯着唇,朝她綻開了一個柔柔的笑。

那個笑明明溫柔甜美,乖得不像話,臨川卻突然覺得毛骨悚然。又用力瞪了一眼,她飛速轉過頭,悄悄地撫了下心口。

今日來的人不少,女郎們正值妙齡、嬌媚動人。可太後眼光高,又有皇後這個名動洛陽城的美人珠玉在前,愣是沒有看中的。

看過一圈以後,太後有些意興闌珊,宴席還未散就回了內殿休憩,又派人喚了何尋芳進來,柔聲說:“你難得進宮一次,今晚住一晚再回去吧?”

何尋芳沒回話,垂首看着裙擺上的纏枝芍藥,想起父親說姑母只她這一個親侄女,是真心待她好。卻也叮囑過她,姑母是太後之尊,讓她不要跟姑母過于親近,以至于失了分寸。

她緩緩搖了搖頭,輕聲道:“尋芳自是想陪着姑母的,只是阿娘身子骨也不好,尋芳還得回去侍奉。”

太後也想起了這回事,雖有些不舍,到底沒強留,最終道:“你回去同你阿爹說一聲,叫他尋個空閑,來萬春殿見哀家。”

進了趟宮,非但沒叫女兒被太後、陛下瞧中,還平白丢了回人,徐氏心裏頭有些急,正巧見着趙懿懿親送趙端端出宮,她咬咬牙,迎上前道:“娘娘……”

趙懿懿于此時停住步子,望向了左連枝,輕聲說:“旁人與我無幹,左姑娘既然一日在趙家,我就不能瞧着你給趙家丢人。左姑娘話多,該靜靜心,就回去抄十遍清靜經吧。”

回去路上,徐氏用力打了左連枝手心,惱道:“你平時也沒這麽不穩重,什麽時候不好,非要當着皇後的面去招惹趙端端?你該慶幸那妮子心眼多,要是她出了事,你以為還是抄十遍經書這麽簡單?”

----

皇帝勤政,每日批完奏章後,仍會翻閱以往的政務出來看,偶爾興起,會召朝臣過來議事。故而紫宸殿的燈燭,一向熄得很晚。

眼瞅着皇帝擱下了朱筆,奏章應當是處理完了,吳茂上前取過筆墨,觑着他的神色問:“陛下昨晚沒看完的那份卷宗,可要奴婢去取來?”

顧祯雙目微阖,擡手捏了捏眉心。他向來極注重儀态,無論何時都是一副儀容嚴正、舉止沉穩之态。今日許是有些累,身子竟向後輕靠着。

上方半晌未有動靜傳來,吳茂便也低着個頭等着。

“明早,你去将朕封存在門下省的那封诏書取出來。”顧祯突然啓唇吩咐,淡聲道,“拟好已有月餘,再不取出來,都快發黴了吧。”

吳茂猛地一驚,這麽久過去,他還以為……還以為陛下都已經忘了這回事。

封存在門下省的诏書,可不就是、就是那封将淮安侯罷官的旨意?

作者有話說:

今日份更新!啾啾啾!!!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