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九月下旬,連綿陰雨,老天爺像發了狠似的下暴雨,黃河及下游支流河段水位暴漲,聳立在岸的河堤決了幾處,災情嚴重。為了安置下游河段受災的災民,康熙每日召見諸臣,一道道的旨意和赈災官員從京城趕往災區。
康熙伏案疾書時,梁九功見桌上茶杯裏的茶水要沒有了,他腳步輕輕往茶水間走去。
茶水間伺候的宮女見到梁九功,忙上前問道:“梁公公,你整日在皇上身邊不見停歇,最近更是因着黃河決堤一事跟着皇上忙着腳不沾地,你不如閉眼在我們這兒歇一會兒。”
聽了她的話,梁九功長長地嘆氣道:“唉,皇上都沒有歇,我一個奴才怎麽敢歇。”他沖着康熙所在的正殿做了個拱手禮,“皇上一心為民,和朝堂諸公商量大事,我能做的只有小心伺候好皇上,讓皇上能夠後顧無憂。”
“你也別站着了,皇上那的茶水快喝完了,你快泡一盅碧螺春,過會兒我就要端過去。”
宮女:“我馬上就泡。”茶水間的水是運的山中清泉,火上一直有燒開的泉水,宮女從櫃子裏拿出碧螺春茶葉放在茶壺裏,直接就能用熱水沖。
宮女泡茶的手很穩,水流潺潺不斷。
泡好茶,宮女将茶壺遞給梁九功,梁九功拿着走了。
路上,一個小太監殷勤的湊到梁九功身邊,從袖子裏摸出一個裝得鼓鼓的荷包打開道:“公公,文貴人那又來找奴才了。”
梁九功看了一眼荷包:“這麽點銀子,你拿着便是。”
小太監高興的應聲說是,梁九功不要,他就能全部拿了。小太監把荷包重新放回袖子裏,他沒有離去,而是跟在梁九功後面。
梁九功回過頭看他:“你跟着我是要幹什麽?”
小太監一臉讨好地說:“公公,文貴人來了,她就在殿外等着,奴才不知該怎麽處理,想找公公讨個主意。”
梁九功沖着他呸了一聲:“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傻玩意,皇上又沒有叫她伺候,她來了你不能随便找個理由把她打發走嗎?你倒好,不把她送走反倒是來我面前問,怎麽,你還想讓我将她請進來見一見皇上?”什麽文貴人馬貴人的,聽都沒有聽過......哎等等,文貴人他好像在哪裏聽說過。
至于是在什麽時候聽說過的這個人,梁九功沉吟想了想,腦子裏一點印象都沒有,既然如此,文貴人不是個重要的人,于是他很快就将文貴人抛之腦後。
被梁九功怼了一頓,小太監神情讪讪:“是,公公說的對,奴才這就讓她離開。”他是收了文貴人不少的銀子,又被文貴人央求,覺得自己是個人物,再則文貴人長相不錯,她的打扮又跟沈綿綿相似,他才想着來梁九功這裏替她說個好話。
反正皇上最近也沒有召見妃嫔,說不定今天皇上就有興致了。
梁九功冷哼了哼,一甩衣袖走進乾清宮正殿,提起茶壺小心的往茶杯裏倒茶,倒滿後他再将茶杯放回桌上。剛一放下,旁邊的康熙拿着一本奏折大聲笑了出來。
康熙的笑聲裏再無之前河水決堤的陰霾:“好啊,于成龍做得好!”
于成龍是康熙調往災區的官員,由于他治理河水修建河堤的經驗豐富,康熙特地将他升為黃河下江防道道員。于成龍沒有辜負康熙的期望,到了災區後他一邊安置流民施粥設棚,一邊巡查決堤兩岸調用百姓挖渠引流。自從他到了災區,那邊的情況是一天比一天好。
梁九功跟着笑道:“于大人盡忠職守,功勞甚大,實乃大清之福,皇上之福。”
康熙哈哈道:“他是不錯,等他回京了朕再重重的賞他!”可以說于成龍送來的這本奏折成功的解了康熙這段時間的煩惱,令他一直皺起的眉頭舒展開來。
康熙端起茶杯,右手揭開茶蓋,似是想起什麽,杯口只沾了沾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