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紅樓(二十二)

吃飽了飯, 夏安然将紗布直接丢到一邊,他剛剛在吃飯時候直接将紗布自蒸籠提出, 在放進飯碗前用了葦葉隔離開, 等等只要直接丢棄就好,大大省下了洗碗的時間。

每日考生的水供應都是限量的,一個人就一桶, 估摸着有個四五升,喝水是夠了,但是用來洗碗什麽的就有些緊張,這是林如海傳授的方法,他同期的一個同門就是這麽做的, 并且以此為豪得告訴了林如海。

林大人表面不以為意,等自己的學生參加了科考立刻就用上了。當然, 他不說, 夏安然自然不知道他的老師将這事足足記了十多年,他還在佩服老師居然如此的深謀遠慮呢。

吃飽飯之後血液進入胃部,這個時候要做題效果自然是不好的,夏安然站了起來在小間裏面雙腿一分, 開始做舒緩運動,放松肩椎頸椎, 左扭扭右扭扭, 還将手肘坳過來,他放松的毫無壓力,苦了對面間的考生, 一擡頭就看到小少年在那裏把自己扭成各種姿勢。

這位老先生非常淡定,他見狀想了想,站起了身雙手平舉,做了個太極的起手式,等巡考的衙役走過來的時候就看到這兩個考生隔着長長的走廊似乎在做着肢體交流,他當時就臉一黑,以為遇到了舞弊的,正待上前呵止,等走近後一看就哭笑不得了。

原來是夏安然見對面考生也起身做起了太極動作,有些擔心兩人這樣做會引起考官的注意,古代考試可沒有監控探頭,也不和你講道理,而且這樣的動作有嫌疑人家可不會說人贓并獲,現在說的還是屈打成招……于是,他很機智得背過身去了,見到夏安然背過身,老先生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麽,借着一個姿勢的轉換,也側過身去,因為考間是長長的一條,他幅度又比較大,自然不好像夏安然這樣完全背過去,便面朝牆壁打起了太極,遠遠看不清,走近了巡考見他們這樣又不能說什麽。

但是也的确擔心這是什麽新的作弊方法,索性找了個巡考,又拉了一個,三個北方壯漢手挽手将兩個考間間給堵了個嚴嚴實實。

等夏安然感覺身體有些微發熱,腦子也清楚了些正準備轉身做題時候,就看到三個衙役正黑着臉等着他。

夏安然被唬了一跳,差點就原地蹦高了,

夏安然:?????

不是,大哥你們在幹嘛?

很吓人的啊!

他窘了窘,在大哥們犀利的眼神中默默坐了下來,打開了卷子,一邊磨墨一邊打腹稿,很快,他就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維裏。

巡考大哥們:媽噠,更氣了有沒有!

夏安然這一答卷便是答到了日西斜,貢院點亮了零散幾盞燈,這些燈不是給考生照明用的,而是為了方便巡考,考生若要看清卷子就必須點蠟燭,一支蠟燭可以燃燒一個時辰多一些,若無風差不多可以燒一個半時辰。

也就是說,在春闱的時候,撇除掉白天并不算太穩定的日照時間,每個人被賦予的夜間時間,一共就是三到四個時辰。

Advertisement

科考雖說是三天兩夜,實則第三天的午時就要收卷,加上蠟燭延長的時間,差不多實際是三個白天。

如果考試時候遇到陰雨天氣,那真的得拼運氣看自己所在的考間透光度怎麽樣了。

不過夏安然這次運氣顯然不錯,是個大晴天。他看了看天色,差不多是傍晚五六點,現在用日光寫卷子已經有些勉強,他合上了自己的卷子放到一邊,用原本蓋在考籃上的粗布将卷子蓋上預防弄污,就着夕陽開始做自己的晚飯。

夏安然到了這裏的這些年,一開始家裏條件不好,他就跟着夏母吃二餐,但是等稍微有些盈餘後,他實在改不掉一日三餐的習慣,便帶着夏母也變成了一日三餐。

他一共帶三小袋白米,午飯吃過米飯了晚上當然就不想吃,他額外準備的是雞蛋面。

在揉面時候加入雞蛋,面條色澤自然發黃,帶着雞蛋的香味,為了增加保存時間和口感,在裝袋時候雞蛋面被煮熟後用豬油炸過,所以等等一下鍋煮了的時候,面條上裹挾的豬油散到水裏,就成了低配版的底湯。

因為就一個人吃,夏安然并沒有多放水,鍋裏的水僅能淹沒雞蛋面,本就是熟制的面,滾開了就能吃,夏安然喜歡是糊爛一些的,就放着它多煮了一會,他在準備另一碗下飯醬。

和中午為了搭配寡淡米飯所準備的濃厚滋味不同,搭配本就香噴噴的雞蛋面的下飯醬他用了稍微清淡些的醬料。

豬裏脊、冬筍、香菇幹、木耳、豆腐幹、花生米、豆瓣醬、甜面醬、年糕。

極其易得的食材,組成的這道菜卻不算一般。

所有食材均被切成了又易入味又能保持口感的丁狀,做法也非常的簡單,豬肉先行翻炒,再将豆瓣醬甜面醬炒熟後混入所有材料等均勻上漿即可。

這道菜正是滬派菜頂有名的八寶辣醬,耐放、料足、各種食材混在一起,伴随着豆瓣醬和甜面醬一口下去就讓人滿足到想要托腮幫助自己咀嚼。

裏脊鮮嫩,冬筍花生米脆爽,木耳豆腐幹韌性十足,年糕則是軟糯,這些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食材在人的嘴裏通過醬的領導凝聚成特殊的力量。

正所謂醬者,百味之将帥,率百味而行。

豆瓣醬和甜面醬一個鹹口,一個甜口,炒在一起之後就像華夏人民一樣,雖有南北之分,但是底子是一樣的,能夠輕易的融合,甜給了鹹鮮味,鹹給了甜淳味,二者互補,互相扶助,裹挾着食材的力道将美味沖至巅峰。

這道菜同時兼具口感和味感,且冷熱均可食,夏安然自然不必将八寶辣醬放在鍋裏一同煮,他将辣醬先倒進了碗裏,然後将面湯一古腦倒進了碗。

這樣的辣醬外頭吃起來入口是熱的,芯子卻是涼的,和滾燙的面湯混在一起別有一番滋味,且因為醬在下,面在上,醬料的鹹會被湯和面化解掉一部分,入口時候鹹淡适宜,非常的美味。

在他為了準備科考時候做出這道菜之後,因為做起來方便他就多做了些放着,誰知等一夜過去,第二天裏面的辣醬便少了大半,問誰誰都不承認,個個架子都端得極高,一臉“我怎麽可能會去竈間取東西吃?你莫要侮辱我人格”的模樣,問仆役們也沒人告訴他,這最後只能成為無頭懸案。

夏安然倒是沒猜是自家那位吃的,因為這人已經失蹤好些天了留言本上的字停留在了前些日子他說要遠行。

沒有通訊工具的時代,夏安然總免不了會對遠行的友人多一些思念和擔憂。

他将最近做出來的一些東西放在了自己房內,他不在家,奴仆并不會進來打掃,也不知道那人能不能在東西壞了前回來。

吃完了飯,夏安然将瓷碗洗了洗,考籃翻過來就是個最好的晾幹架子,今日已經結束,明早便會有新水送到,他自然也不必摳着用水了。

現在天色已經完全暗了,往外一看他能隐約看到一些考間燭光已亮,他卻并不打算在這夜就用了蠟燭,在白天時候,他已經寫完大綱,稍加潤色即可成稿,再加斟酌謄抄即可。

第一場考試為五題史論,以史為題,談談你對歷史的看法。

第二場考試就要更雜一些,出題不再僅限于史書,會考各國的政治,這一些題目考的就是學生對周邊國家的熟悉程度,以及對于一些國家和國家之間政策的熟悉度,要求言之有物。

第三場考試就是今次改革,三題,均考策論。

策論就是皇上向下問策,若是考上了進士,就是要做官的,既然要做官,自然要考考你怎麽做官了,對于皇上準備怎麽考策論,現在只考過一次,并沒有人能摸透,只是可以想見的,定然是和如今政局有關的,夏安然之前被林如海帶在身邊,自然知道如今新的政令情況,也知道各地實行情況。

這是他的優勢,至于劣勢……

這點林如海也表示無可奈何,學生腦洞太大,誰也不知道他到時候能想到些什麽,這點林先生表示無能為力啊。

他就着月光,坐在了床上,撐開薄薄的被子往身上一裹合衣躺下,閉着眼思索着最後兩題的答案。

農歷二月,雖已過了立春,但是上京的夜晚寒氣任然很重,薄被禦寒能力不足,只能說勉強,夏安然當然不敢脫衣服,雖有暖爐,但在為了透明而四處走風的考間內,也沒什麽用。

他坐在房內的一個背風角落,閉目養神。

巡考經過這間事情特別多的考間時候沒忍住往裏頭看了一眼又一眼,就見到這考生居然在大家還在奮筆疾書時睡着了,他搖搖頭,心裏頭想:事兒倒挺多,心也挺大,就是不知道學問怎麽樣。

不過這書生做出來的東西香是真香,就剛剛那陣,恰巧無風時候,這面條子的味道就在整個考場蔓延,雖然比不上中午那陣子的霸道,但是豬油湯多香啊!巡捕又是個肉食愛好者,根本就忍不住想要吃的欲望啊!

等三場考完……

他面無表情得想,

等三場考完,沒了舞弊之嫌,定要問問這考生買的是哪兒的醬子,嫩香!

第二日,胸中有了譜的夏安然并未多做猶豫,早早吃完稀飯,研了滿滿一硯的墨汁,天光一亮便翻卷落筆。

心已有稿,寫出來之時自落筆有神助,他洋洋灑灑除了沾墨并不停歇,接連寫完了第三題、第四題。

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也。

三日眨眼而過,他将器具收入考籃中,靜待鐘響收卷。

夏安然剛剛走出考場,他就被考生包圍了。

“在下粵州朱遜。”一個年齡稍長的學子對他作揖,夏安然忙還禮自我介紹,表情困惑。

這個學子非常認真的看着他說。

“吾癡長幾歲,勉稱一聲兄,”他板着臉,神色非常嚴謹可靠“可否告知愚兄,夏弟的醬自何處購入?”

“……”

“……啊?”

作者有話要說:

==

文中的月份都是農歷,其實應該是陽歷三月左右,兩月的北京還在封凍呢。

話說!!!作者君是南方人,有一次冬天去北京玩,雖然沒有遇到下雪但是有冰啊冰啊!整條河都結冰可以在上頭走(北海)還有,冬天旅游的人很少,天暗的早,天一暗拍故宮照片就特別有感覺!還有火鍋,可能是游客少所以我吃東來順覺得很好吃!還有便宜坊,還有烤肉季!嗷!咳,當然還有糖葫蘆啦。

豆汁……別嘗試了。

對了北京的鮮芋仙菜單似乎和上海的不太一樣(摸下巴)

特別推薦冬天去B市旅游?啊?你問我冷不冷,呵呵,我身為一個南方的沒有集中供暖的大魔都人告訴你,我估計,只要不下雪,同樣着裝下,我能扛到北京-10度都不貼暖寶寶!

冬天特別推薦去古建築群,我有去頤和園,等到沒有人的時候,花木凋零河面封凍的頤和園拍出來的照片非常好看!都不用P就是古韻。然後南方的小夥伴推薦十月銀杏樹黃了的時候去明孝陵,那也是非常非常好看的。(一定要去得早,頭班車就去)南京博物院很有意思,周邊小産品也很多,是國內博物館做的周邊比較精致的了。

故宮博物院的周邊……那個,你們知道他們的特産——故宮的貓咩?本文就有一只特産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