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三國(三十三)

排在前的學子在名冊上登記了自己的名字, 由小吏同他們的戶籍核對後,印上了自己的手印, 然後他們向小吏說出了自己想要的書, 小吏将書取出,交給學子核對書冊并無破損污穢後,便算是完成了一輪交接, 此後這本書被放到了邊上保管,學子去廳堂旁邊淨手,直到确定其手掌幹淨,才可從另一小吏手中取走這本書。

前頭的學子顯然都已熟練,故而隊伍很快到了司馬徽, 他同樣拿出了自己的戶籍,又說了自己想要的書, 為他登記的小吏見是他, 知曉他是新來的,便提醒了一句,“老先生,亭午之時有飯食供應, 若是要去用膳,還勞煩先生先将書籍還到這兒, 留了印後再去。待到用完膳食過來再取即可。”

“吾曉得, 有勞郎君了。”

“先生不必客氣,”小吏将戶籍還給他,指點他在登記冊上留下手印, 又給他指了淨手處。

司馬徽慢悠悠走到了洗手之處,他到能理解這一舉動,此舉都是為了保護館中藏書不要被弄污,他心中對此贊賞。

剛走了幾步,就見一極為樸素的石壇子,只是上頭用青翠的竹子做了一個交叉的筒狀物,這,這是何物?正當他困惑之時,一擡頭就看到了牆上貼着的紙條。

他按紙上所說,右手一擰稍短的那一節竹,剛一旋動,便有水流自中而出。

這倒很是有趣!

老先生就着這水将手洗幹淨了,又用左手将那一節短竹原路擰了回去,水便停止了流動。

他摸了摸下巴,有些想要研究這東西是怎的回事,就見那紙條下頭還有一句話,說了使用原理向西走十步便有。

這是怕人堵着這兒研究呢,水鏡先生心中如同明鏡一般,他笑着走了這十步,果真看到了一截與方才一般無二的兩節竹,以及貼在牆頭的說明。

原來這中間橫插入的一節竹子被挖了個小孔,水自上頭來,扭動竹筒之時便會将有孔的那一段扭出,如此便可出水,再擰動,有孔的去了旁邊,自然就不會出水了。

非常簡單的設計,卻雅意十足。

他慢悠悠得回了大堂,這一路他便能看到淨手處至廳堂的左右牆壁都貼着若幹文,最為醒目的就是一則招賢令。

曹孟德用詞極為真摯,措辭用句均可顯得其誠意十足,只是此刻這篇令文在司馬徽看來完全就是一個大魚餌。

他自是不會上鈎。

司馬先生拿了自己要看的書便去了閱覽室,尋了一光線好的角落,便細細品讀了起來,見到絕妙處更是将其摘抄。

他自不會明白,這每一日的登記名冊,都會在名額發放完畢後,立刻被送去荀攸那兒讓他過目,可以說每天有哪些大魚來了圖書館,荀攸都是一清二楚。

果然,一見到司馬徽的名字出現,荀攸當即去尋了荀彧,二人一合計,當天下午司馬徽心滿意蘇得離開圖書館之時,便見到了那小吏在牆上貼了一張新的告示,他湊過去一看,立刻雙目瞠大。

原來這是一張新到圖書的告示,上頭正有幾冊他尋了很久的圖書。

身旁的小吏還在細細為他解釋,我們圖書館每隔幾日便會有新書上新,老先生若要借明日一定要趕早雲雲。

而此時,司馬徽耳中全然聽不進這一些話,不知為何,仿佛就看到自己面前的魚餌變得極為極為誘人。

方才招賢令上頭的那一句“若被征為賢才可借閱館內全部圖書”仿佛就像打着金光一般。

可以,可以借閱!!

若能坐于宅中,燃一株靈香,引一尊明月,再于榻上讀此顯現直言,豈不美哉?

————————————————

就在司馬徽各種糾結的時候。

夏安然一行人已經到達了颍川,并且和帶隊的小徒弟彙合。

諸葛亮能以如此稚齡便能帶隊的原因自然不是因為他是夏安然的徒弟,而是因為這鑽地機是他和夏安然二人一手策劃制作,沒有人比他們二人更為清楚這機器的問題。

之前在兖州時候夏安然也跟着看過幾次現場,也對機身做出了改進,這次去颍川便由諸葛亮跟着去,他要記錄下這臺機子在遇到各地形下的反應,同時也要負責維修、改進。

跟随他而來的匠人都知道他的能力,當然不會小瞧了他去。

夏安然剛到了這兒,便被帶去看了第一塊成功挖出來的鐵礦石,他本人不懂礦,但是到達颍川的二十多個匠人中,就有一位識礦的行家。

這位老人仔細捏了捏礦石,又放在鼻端嗅聞了一下,接下來又拿了一堆工具敲打礦石的各個部位,聽了片刻回音後很肯定得的告訴他,這是一塊好礦。

夏安然微笑點頭,然後他又聽諸葛亮将出礦的過程說了說,這塊鐵礦石是在打鑽的第四日發現的,當時的深度大約有一百多步的樣子,因為是在從下往上舀泥土的時候将他們所攜帶的磁石引發了偏轉,從而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正如老工匠所判斷的,這塊土含鐵量可能非常的高,當時還未清理雜質,裹挾泥土的時候,就能在舉起的時候引來被懸挂在洞口的磁石偏轉了方向,後來諸葛亮将磁石垂入縫隙中,也感覺到了明顯的牽引力,他便判定此處當有鐵礦,且絕非僅有幾塊礦石。

至今還有一塊磁石扯斷了麻繩留在了下頭。

夏安然認可了他的判斷,他當即帶上親衛去尋了舞陽縣縣令。

要說這舞陽縣縣令此刻內心也是複雜萬分的。

本來這縣令以為他們是過來挖井的,雖然不覺得有什麽必要,因為舞陽縣河流衆多,并不缺水資源,但是白白多一口井也沒什麽不好。

誰知井還沒出來,在自己的屬地挖出了鐵礦。

對于每一個縣來說,自己的屬地發現的礦産有好有壞,好處自然是作為礦産所占用的縣,上頭會考慮開礦占用了他們的可耕種的田地還有當地的壯勞力,所以征稅時候會有所降低。且為了秘密開采,也是為了降低成本,挖礦的工人一般都是在當地招募,這也能解決了一部分的就業問題。

但同時,麻煩的點在于,一旦有了鐵礦,尤其如果是富鐵礦,他們現就将成為衆矢之的,尤其舞陽縣本就在豫州和荊州的交界處。這對于一個縣令來說并非好事,更何況挖礦,本來就是帶有一定危險情況的一種行為,因為誰也不知道地底下有些什麽,就曾有人挖出來過奇臭無比的氣體,當上幾個人就撅了過去,據說醒來後腦子就不好了。

原本鐵礦的開采并不算難,因為大部分鐵礦都是裸露在地面,開采位于地表表層的鐵礦經常是農人的一個副業,農人在閑下來的時候常去礦區這兒鑿鑿那兒挖挖,得了的礦石再市予礦工,也能賺個酒錢。

這位縣令在得知自己縣中發現鐵礦的時候,自然也是高興過的,但是後來就發現這鐵礦埋藏的位置,并不亞于煤礦。

但是按照如今的情況看來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哇,埋在地下的資源,很多時候都是靠人命去疊出來的,礦工們需要挖洞,在裏頭開采,進來地動頻繁,上一次地動時候就聽說一個礦洞就這麽塌了,裏頭的人一個都沒跑出來。

但是這位縣令心裏也清楚,曹孟德不可能放過這一塊鐵礦。

不僅僅是曹孟德,無論誰知道這裏有的鐵都不會放過。他只能在心中期待,這塊地最好是一個貧礦,或者幹脆就這麽幾塊鐵礦。

如此,才可不打破此地的平靜。

出于各種心緒糾纏的原因,這位縣令在見到夏安然的時候,并沒有表現出過多的熱情,但他的這種态度,反而讓夏安然更加自然了一些,

蓋因嚴格來說,夏安然并不是這位縣令的上峰,因為他們一個屬于兖州一個屬于豫州,

但是夏安然帶來了曹操的谕令。這邊代表他不再是兖州主簿夏安然,而是豫州刺史曹操派來的下屬。

這二者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見到這位縣令,表情莊肅,眉頭緊鎖的模樣,夏安然自然也猜到了他的想法,事實上,當得知當真挖出了鐵礦石,還是地下近兩百米的地方,夏安然內心也是十分沉重的。

就連現代的礦洞,也就這幾年安全系數算是高了些,在他小的時候,幾乎每隔幾日就能看到報紙上煤礦出事的新聞,一直到後來10年左右規定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成員要輪流現場帶班,同上同下,這樣的狀況才好了許多。

……所謂的好了許多,是指沒有大規模的死傷情況,但是小規模一直不曾停止過。

為什麽以前會如此,因為采煤是暴利,很多煤老板有錢,他小時候就聽說過挖煤工賺的就是賣命錢,活着時候賺得多,若是死了,只要家屬不鬧,一次性就能拿個四五十萬。這個可是九十年代的物價。

而且若是科學開采,所需要耗費的成本遠遠高于死掉幾個人所要付出的代價。若是“運氣好”遇上幾個工人家屬消息滞後的,更能幹脆躲過了這筆賠款,那時候可不流行簽合同,也沒有天眼佐證,若工地不承認,家人也拿不出什麽證據來。

現代如此,更不用說古代。

只是他還是寬慰道,“賈縣令,且放寬心,曹刺史并非是會做出竭澤而漁之事的人。”

這位縣令自然不好說:他對此持深深的懷疑态度,他只是面上露出了輕松之色,并表達了對曹操的信任。

事已至此,他也沒有什麽選擇的權利,只希望曹操真如他在外頭傳聞所言一般,是一個仁善之人吧。

夏安然拒絕了留飯的邀請,他來這兒的目的,一來是為了問他調用一些小吏護衛煤礦安全,礦坑很深,夜裏又沒燈,就怕有不知情的村民掉落進去,如此便需要有小吏負責值夜。

二來也是來換些米面,他為了保證出行速度,便不曾多帶麥糧,僅攜帶了路上食用的那一部分。

諸葛亮他們倒是帶足了糧,但是夏安然短時間內走不掉,他們這一隊也有二十多人,時間長了也不是個辦法,只能來尋南陽縣商讨市糧一事,對此,南陽縣縣令十分爽快,當下就按着曹操頒布下來的物價同他換了些,并且十分客氣的表示餘下的糧食屆時他會讓小吏一同帶去。

也可免了夏安然等人的搬動。

如此周到,讓夏安然多看了他幾眼,在心中默默記下了一筆,這似乎是個不錯的官,他準備回去之後打聽打聽這位賈縣令,接下來如果舞陽确定含鐵,這位舞陽縣令的位置就很重要了。

來之前他也是帶了查探一下此處縣令的任務的。

歷史發展至今,如何開采地下的礦石已經有了一套稱得上行之有效的方法。

既然已經基本能夠肯定鐵礦石的埋藏之處,便不再需要這個鑿地基了。

按照工匠的話來說,就理論上來說,鐵礦不應當會埋入如此之深的地下,他們更傾向于這一百多步的深度是最深點,或者是相對最深點,所以他們還是打算自上而下逐層掃蕩,争取不放過一塊鐵礦石。

但是夏安然還是想了下,在他的理解裏面,鐵礦石在地底下三四百米都是正常的,更何況如今約莫兩百米,但是他也的确不是這個專業的人,更不了解東漢時期的礦石掩埋深度,所以他提了個建議,既然鑿地機在這,不用也就是放着,不如讓鑿地機将周圍的土層沖散,如此可方便挖掘。

否則在沒有鐵鍬的時代,靠着農具來挖掘地面,得挖到什麽時候喲!

于是工匠們緊急将原本的固定式鑿地機改成了更方便移動的式樣。

在此期間,夏安然又去了別的地方。事實上他會往這裏跑的原因,不僅僅只是為了鐵礦石。

舞陽縣位于豫州和荊州的南陽郡交界之處。此地發現鐵礦石的消息,很快就會傳播出去。

荊州牧劉表,雖然有好名聲,又是當代八及和八顧之一。

這裏的及,便是言其能導人追宗者,顧,是指他能以德行引人者。

這可以說是對一個人非常高的評價了,就是說他德行高尚,又很會領導人。他也的确算是諸侯間坑蒙拐騙事情做得比較少的那一類領導人,但是夏安然并不會對其放松警惕。

南陽這個地方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做過這兒太守的全都是名人,上上任就是孫堅,上一任是袁術,現在劉表把袁術趕走了,新任的南陽太守還沒上任,這兒便是一片亂,到時候出了什麽事劉表也完全可以推脫說是亂民幹的。

戰亂時期,只要有個能說得過去的理由就可以了,哪有人會秉持正義給弱者發聲呢

如此,便不得不防了。

劉表手中本就握有不止一個鐵礦區,而且産量頗豐。

在小皇帝被挾持的第一瞬間,劉表就同曹操一樣,借口處理了鹽官鐵官,他雖還正常納稅,但是沒了鹽官鐵官繳納多少還不是他說的算?

就理論來說,他應該看不上這一個還不知道産量多少的鐵礦,但誰也不敢打包票,他就不會過來。

所以夏安然,确定了當地情況,留下跟來的匠人,邊帶着幾個護衛去尋找颍川郡太守去了,被曹操派來駐守颍川郡的,正是曹純的兄長曹仁。

咳,就是夏安然的大伯(噓)

夏安然同他熟悉,兩人見面都不多寒暄,直接進入了正題,此時颍川郡作為曹操的人才大本營,為了保護心愛的謀士們的老家,也為了預防隔壁鄰居,這裏本就有駐軍三千,還有一千材官(預備軍)和諸多民夫。

原本四千人守城已是足夠,何況颍川東、南均是自己地盤,背部是免戰區司隸,唯一的敵人也就是西邊來的荊州兵。

在如今荊州兵人馬均乏,又是擅長守城的曹仁,這四千人足夠用了。

但是現在有了鐵礦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他們只得乘着鐵礦如今還未被開采的相對安全時間,抓緊時間将守城的重心向南邊遷移,并且開始修築防禦措施,以便遇到緊急狀況颍川的兵士可以快速沖至舞陽。

在夏安然抵達颍川的十日後,孫策帶軍兩千步卒并兩臺投石機到了舞陽,他拿着曹操的手谕,表示主要目的是來幫助當地縣令們幫忙清繳山匪的。

騙鬼呢!清個山匪還要帶兩千士兵?

賈縣令裝作自己相信的樣子,并且化身熱心群衆為他們指點了幾處有可能藏匿山匪的地方,這些山匪極其擅長躲避,他雖然知道那兒可能有,但是每每發兵過去都是空手而返,縣丞手下的兵士有限,自然不好大規模運動,但若像孫策這樣待人圍剿,那些匪賊定然一個都逃不了啦!

賈縣令其實早就聽說在兖州那兒,因為曹軍總是出兵圍剿,那兒的山頭都是幹幹淨淨的,一個賊窩都沒有,他可羨慕了。

現在可總算輪到自己了,吾甚喜也!

孫策私底下和夏安然說,總覺得的賈縣令看人的眼光怪滲人的,對此夏安然和周瑜只能安撫這個被看炸了毛的孫将軍,勸慰他這是錯覺錯覺。

此次圍剿效果顯着,不用多久在舞陽鐵礦所在地晃悠着詢問是否要幫忙的“熱心群衆”就少了不少,可見盯上了鐵礦的怕不僅僅是外頭人,自己人也有不少。

有了鑿地機将土面砸松,人工挖開土層的速度就快了不少,尤其是遇到巨大石塊的時候,基本沒有能撐得過鑿地機兩下的石塊。

雖然搬運鑿地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但是比起工匠們敲敲打打碎石塊還是剩了很大的力氣,但在如此進度下,挖出第一塊鐵耗費了他們近一個月的時間。

這一個月裏面,孫策不光光掃蕩了舞陽的賊匪,他還在曹仁的授權下去了平頂山一帶晃悠了一圈,如今的平頂山還不叫平頂山,所以夏安然根本不知道這裏就是平頂山區。

他是有一日聽孫策周瑜閑聊時候說起那山長勢奇特,居然沒有鋒一片平坦,才猛然醒悟那山是什麽地方。

這個也完全是因為歷史因素,平頂山這個地名完完全全是建國後被叫出來的,所以哪怕夏安然知道平頂山是國家礦鐵資源大産之地,也沒有和東漢末年這個叫巾車鄉、父城這一塊聯系上來,畢竟現在的平頂山市還只是在別人附屬下過日子的一個郊區,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呢!

這大概就是一夜暴富的感覺。

幸福的都要冒泡的夏安然這一夜愣是翻來覆去沒睡着覺,第二天他眼下青黑,神情卻極為亢奮,他天沒亮就醒來了,洗漱完了之後就坐在了廳堂裏頭等着大家起床。

他成功的吓到了第一個起床的工匠。

此時蠟燭是極為昂貴的,因為蠟燭的原材料基本全靠進口,現如今照明全靠燈,燈使用的是豆油,通過虹吸的原理将燈油吸上來,用豆大那麽點光芒照明,所以工匠看到的就是,乍一看就是完全漆黑的室內,一小點浮在空中的光,還有兩只綠油油的眼睛,

媽耶!!吓死老頭子了!!

老人被驚得後退了好幾步,他定睛看去,哪裏是什麽綠眼睛喲!這不是夏主簿嗎?還以為是什麽野獸跑進來了呢。

乖乖,夏主簿這是做甚呢?

夏主簿的眼睛當然不會發綠光,人類的眼睛都不會噠,夏主簿,夏主簿只是興奮得快要飛起來啦!

當日他便命人裝起鑿地機,奔赴平頂山區,此後,鑿地機連連發威,在豫州幾乎是打一個洞就能發現些什麽,且其在開采資源上簡直有着極高的效率,尤其是在它的幫助下,開采礦産可謂輕松,無論是民夫還是衙役都給了一個大大的好評。

此一月內,夏安然相繼開出了煤礦、還有一個鹽鹵井,如此收貨,不光光是他,就連豫州刺史曹操都被驚動,他在夏安然傳信過去又發現了一個精鐵礦之後終于忍不住将兖州事物交給了他心愛的軍師們,自己帶着虎豹營的精銳部隊快行軍到了豫州。

他們到得突然,本地官員并沒有得到通知,颍川太守曹仁此刻也在挖掘現場看熱鬧,并且不嫌事大得正在地圖上劃拉看看哪裏還能再打個洞。

這一刻的曹仁感受到了類似于賭石的樂趣,當然此時還沒有賭石這種說法,他揮舞着毛筆就感覺自己揮舞的是挖出財寶的武器,看着自家颍川郡的輿圖就和在看一個大寶貝一樣,哪哪都想戳一下,就像看看這次還能挖出來了個啥。

和他的輕松心态不同,夏安然就糾結得多,他忍不住在想,後世這裏還能留着豐富的礦産,應該是因為當初這裏的礦産還沒有被發現吧,畢竟他記得平頂山這一塊的礦産資源完全是建國後才被勘探出來的,哎呀,現在被我挖出來了,以後可咋辦?……不是都說要給後人留一條後路咩?

不……仔細想想當我把鑿地機弄出來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沒有給後人留後路了……

但是又想想,應該沒問題,鑿地機也就差不多地下一公裏,指不定到了宋朝科技發展了,那個發明鑿地機的人才又能在這個基礎上弄出個地下兩公裏的,還能搞個發動機啥的……畢竟科技之輪只有滾滾往前走的哪有後退的喲!

哎呀,這樣想一想以後我會不會留個發明家的名頭呀!真是怪慚愧的,其實我都沒搞出什麽發明都是照搬的後世來着。

于是等曹操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熱火朝天的挖掘現場,一臉“我要揮斥方遒”的族弟,表情有些呆滞的小謀士,還有圍觀的諸多颍川人士。

這是怎麽了?

他忍不住調高了一邊的眉毛。

他沒去管這兩人,反倒是走到邊上看了看還在工作的鑿地機,因為目前的鑿地機主要工作改為了松土,以便于挖掘,所以它的高度被調整到了只有一半,但僅僅如此也有數丈高,一眼看過去,高高的鐵錐在民夫們的吶喊之中被拉到最高處,然後被松開,其挾千鈞之勢沖至地面。

只聽巨大的撞擊聲後,鐵錐深深刺入地面,在這個鐵錐所制造出的孔洞前方,還有很多個類似的孔洞,那裏的民夫正以其裂縫為中心點翻開周圍的泥土,這是與曹操平日所見的礦坑現場完全不同,堪稱情緒高漲。

有民夫拿着口哨示意,還有民夫在挖到無法被破除的巨大石塊時候高喊一聲,不一會那兒就會被插上一面彩色的小旗子,這一塊的民夫立刻退開先去別處幫忙。

曹操可以看到地上有許多個類似的小旗子,顏色還不一樣,這是要作甚?

他揮揮手,招來了終于回魂了的夏安然,後者屁颠屁颠湊到了他身邊,看小謀士的樣子,真是全身的每一根毛發都抖了起來,就差沒明說“主公快來誇獎我了!”

曹孟德看了眼默默走了過來的族弟曹純,看了看毫無知覺的族弟曹仁,頓時感覺有一點糟心。

對于小旗子夏安然解釋說,因為只有一臺鑿地機(夏安然那說到這忍不住用小眼神瞟曹操)鑿地機又較難搬運,所以工匠們便會用小旗子插在地上表示哪些地方需要施力,又用不同顏色的作為标注此地土地的情況,根據土地情況,會有專門的工匠排列使用鑿地機的順序,還有高度。

只有如此才能更大效率得使用鑿地機,曹操默默看了他一眼,直接忽略小謀士的暗示,他細細問了問此地的發現,以及約莫的産出,頓時感覺自己一夜爆富.

曹操深深得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在拍了拍小謀士的肩膀,表達了自己的誇獎然後他迫不及待去看了被挖掘出的一小批礦石,其中尤以鐵礦為重。

等摸過了幾個黑得發亮的鐵礦石之後,他在心中默默得排了一下接下來的任務規劃,先得把虎豹營的裝備換一下,然後得鑄造幾套甲胄,之前說的馬蹄鐵實驗結果不錯,還得把鑄一批馬蹄鐵……之前已經試過了青銅的不好用……

哎,這麽一算鐵還是不夠喲!

他想到這便擡起頭,恰巧看到了曹純正捏了捏夏安然的耳垂,低垂着眉眼用柔和的音調說了一聲“黑了”。

小謀士還沒什麽反應,他的從弟曹仁就湊了上去用力拍了幾下夏安然的小肩膀給他親弟弟誇耀最近夏主簿的功夫長進不少,每天都能蹲上一個時辰馬步雲雲。

曹操:……糟心,太糟心了。

就就在曹營陷入了歡騰中的時候,有一群人,正在絕望之中。

這群人正是大漢最為尊貴的那一批人。

作者有話要說: 曹操:搖晃魚鈎,晃呀晃…哎呀媽呀那裏有大鯨魚啊!!!(啪得丢掉了魚竿)

司馬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