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60章

京都內城, 忠勇侯府。

次日。

朱弘光醒來後,他見到妻子的奶娘來禀話,說是四奶奶想見一見四爺。朱弘光簡單的洗漱後,他去媳婦兒的産房一回。

“你一早尋我可有什麽事情?”朱弘光問道。杜綿綿指着不遠處的桌上, 那裏擺着厚厚的一摞書籍。杜綿綿笑道:“這些全是咱們書鋪裏的各類小說與游記。這是我專門尋着目錄讓嬷嬷挑好的。”

“我準備當禮物贈人。這一回還要勞煩四郎你親自走一趟。”杜綿綿挺是歉意的說道:“秦王府的賞花宴時, 寧王妃贈一話予我,說是咱們孩子洗三宴一定記着給寧王府下請貼。如今府上不舉辦七姐兒、七哥兒的洗三宴, 滿月宴, 咱們這等人家自然要向寧王府表示出歉意。”

杜綿綿停頓一下話語,她在丈夫朱弘光瞧着那一摞的書籍時, 她才又說道:“吶,這些全是我親自挑的書籍,裏面都有配着我自己做的插畫。這算是我的一份心意。當初做插畫時,我是想給自己留一點意趣。如今瞧着贈給寧王妃,只算得禮輕情意重,以此聊表我的道歉。”

“王府的善意, 我們自然當是珍重。如今也确實應該去道歉一回。”朱弘光同意妻子的話。龍子龍孫的寧王府的善意,朱弘光這等忠勇侯府的庶子一旦受着一分半點兒的, 那得表示感激。甭管心頭感激不感激,面上一定得表示出對皇家的敬重。

“成,我今天就去寧王府遞上貼子,送上這一份道歉的禮物。”朱弘光應下這一樁事情。

得着丈夫的應話, 杜綿綿這才把寧王妃當初給的一點子善意是擱置下來。

其時真說起來這等小禮物, 差下面的人去送就成。只是為何讓丈夫去一趟?純粹是杜綿綿覺得丈夫在王府的諸人跟前露一個臉。萬一能在寧王又或是寧王身邊人涮出一點印象分也不錯。

畢竟杜綿綿和丈夫朱弘光是要準備養珠大業的一對創業夫妻。一旦創業成功,這變現的問題在挑選藩王時, 這人選真不多。不外乎最合适的就是人選, 要麽是晉王, 要麽是寧王。

至于秦王?這一位的跟前有朱二爺這一位長史在,已經夠代表忠勇侯府的态度,朱弘光自然不會想上前繼續去湊一個數。

乾元帝的嫡子就這麽四人,太子最先排除掉。秦王也是次之排除掉。剩下來的人選可不就剩下晉王、寧王二人。總之有打算,如今早早的做一些小準備總不會錯的。

朱弘光帶着妻子的致歉信以及賠禮道歉的禮物去寧王府求見。寧王妃當然沒有召見朱弘光。寧王妃只是收下杜綿綿的一點子心意,甭管是致歉信,還是賠禮的一摞子書籍。

寧王妃的态度不錯,她讓陪嫁嬷嬷親自給朱弘光又是回一份禮物。這當然明面上是給杜綿綿這一位侯府四奶奶的。

Advertisement

至于朱弘光這兒,寧王妃請着王府上的長史做一回陪客。

朱弘光也是在見着寧王府的長史時,他突然福臨心至,他想到妻子與他談過的攀附藩王府一事。

這人選嘛,當初夫妻二人沒明說。可秦王府那兒絕對不會選擇後。眼下的寧王府可是在朱弘光的名單上。

于是在寧王府的長史問尋話,朱弘光頗是擺出一幅低姿态來。朱弘光在外頭的身份是侯府公子,哪怕是庶子,那也是朱侯爺的兒子,他代表的是一座能世襲罔替的侯府。

寧王府的長史可不敢真的高高在上的指點朱弘光。這一位長史客氣,朱弘光态度更客氣。一時間二人談話的氣氛頗好。

直到朱弘光得着寧王妃的回贈之禮。然後,他才是在長史的客套裏告辭離開。

寧王府的正院。

寧王妃在與陪嫁李嬷嬷說着話,她說道:“忠勇侯府的四奶奶倒是一個謹慎的性子。侯府不舉辦洗三宴,未給王府上下請貼,又怕着我會覺得怠慢王府,這就是眼巴巴的送上致歉的書信。”

“王妃給予侯府四奶奶一份體面,對方自然是投桃報李。奴婢瞧着,四奶奶倒是真得朱四爺的敬重。這等事情還能讓爺們親自走一遭。”李嬷嬷卻是覺得這一位侯府的四奶奶有本事。這攏絡住自家爺們的能耐,這真是讓人覺得有本事。

“自然是有幾分本事的,若不然如何能從商賈人家一躍而嫁進高門侯府。”寧王妃是見過忠勇侯府的杜四奶奶,對于這一個小婦人,她覺得不像表面上看去的一派溫柔小意,倒是一個有主張的小婦人。

“算了,這些于我而言本是小事情,也不需要計較什麽。”寧王妃對于這等小事情是沒擱在心上。

李嬷嬷聽着寧王妃這般講,這時候自然是附合一句,道:“王妃慈悲。”

寧王妃聽着陪嫁嬷嬷的一計小馬屁,她就是笑一笑。

又次日,朱弘光去杜宅參加杜赦的長子洗三宴。

杜綿綿在坐月子呢,她自然是好好的待在侯府裏養身子骨。賴床榻上的杜綿綿能做的事情很少。

她最多的就是陪着自己生下來的兩個小孩兒。她想逗弄他們,卻又瞧着兩個醜巴巴的孩子磕睡多。

杜綿綿怕吵醒孩子,那會讓雙重奏哭聲是吵得叫一個驚天動地。于是杜綿綿的樂趣就是換一樣。

杜綿綿讓稻香軒的大丫鬟小紅、秋月、秋紅是輪着來她這屋中,讓大丫鬟是給她念一念書籍。

聽一聽小說,聽一聽游記,杜綿綿覺得養生的日子挺不錯,還是頗有一些滋味的。

今個兒給杜綿綿念着《風塵俠客》第二卷 的是小紅。這一位是朱四爺身邊的大丫鬟,也算得稻香軒裏最有體面的大丫鬟。

“小紅,我記着你的年歲不小了。”在小紅念完一個章回時,杜綿綿擺擺手,她示意小紅停下。待小紅停下念書的聲音後,杜綿綿是突然尋問着這一話。

“回四奶奶的話,奴婢今年二十。”小紅的年歲擱着民間自然是大齡未嫁女。可擱着侯府這等奴仆的年紀裏,就是将将合适。依着忠勇侯府的規距,丫鬟得着體面的一般就是十九、二十左右配的人。

“倒是合适的年紀。小紅,你應該說上一門親事了。”杜綿綿臉帶笑容,她問道:“對于你的未來婆家,小紅你有什麽樣的想法沒有?”

小紅一下子紅了臉,她低頭,她是沉吟一下後,她才說道:“奴婢是侯府的人,一切自然聽從主子的吩咐。”

小紅這話是萬金油。一般主子問話時,丫鬟們當然不敢真的提自己的意見。在主子跟前提,那就叫沒眼力見的。

“小紅,你侍候四爺這些年,我和四爺瞧着你,就覺得你最忠心不過。關乎你一輩子的終身大事,我這兒不專斷,還要讓你配着一門合心意的婚事才成。沒得配一段姻緣,最後倒成孽緣,那就是造孽。”杜綿綿輕輕搖搖頭。

杜綿綿的目光是望着小紅,她說道:“我想保一門媒,就想着積一份子陰德。總要撮合出一對美滿姻緣才成。”

“小紅,你有什麽想法,你可得與我說清楚。這關乎你的一輩子,你自個兒就不能馬虎。”杜綿綿的意氣是溫溫柔柔,她勸話一般的說道:“小紅,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麽一個道理。”

小紅又是沉默下來。

對于一個未婚的女子而言,成婚這當然是一件人生大事。女子一輩子的人生,投胎是命運的第一次下注,這沒得選擇。那麽嫁人就是命運的第二次下注,這一回有得選擇。

“我就想求着四奶奶一件事情。四奶奶如果能賞給奴婢一份恩典,奴婢覺得嫁什麽樣的人家都不重要。”小紅謹慎的想一想後,她是給出這樣一個答案來。

“你且說說。”杜綿綿來一點子興趣,她想知道小紅是想求什麽恩典。

“奴婢便是嫁人後也想繼續回到侯府,回到稻香軒來侍候四爺、四奶奶。就盼着四奶奶莫要趕奴婢出府去。”小紅是跪下來,她是對着杜綿綿磕頭求話。

小紅是給爹娘賣掉的。要說怪爹娘嗎?

小紅是不怪的。主要是賣她的時候家中的光景真不好。爹娘就是盼着賣掉長女後家中能得一點銀錢,能買些粗糧填一填家裏人的肚皮。好歹挨過那一段青黃不接的時間。

至于小紅被賣掉後,她在主家總會得着一口吃食。人活着,總好過守在家中挨餓。

因為幼年的遭遇,小紅并沒懷念那些挨餓的日子。小紅覺得她最幸福的日子就是被賣到忠勇侯府之後。在侯府裏能吃飽穿暖,過着比小紅幼年時,她想像中地主家姑娘們過得日子還要的美好。

“你快起來,你這般稱心的人,我和四爺怎麽會舍得你離開稻香軒。哪怕你成婚後,自然也要留在稻香軒裏做嬷嬷。”杜綿綿安慰着小紅。

“謝謝四奶奶。”小紅再磕一個頭,又是謝過話後,她方是起身。

“我這兒是得着奶娘的求話,我的奶兄到婚配的年記,奶娘仔細的一琢磨,還就認定你。奶娘覺着你哪都好,想聘你回家做兒媳婦。這事求到我這裏,我就想問一下你個人的意願。我做事,從不喜歡勉強人。”杜綿綿把來胧去脈都是講一遍。

小紅當然聽懂了。

作者有話說:

電腦壞了,哭,明天去修。今天手機上手指寫的,手疼。只可能這麽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