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濁河水患(二)
肯定是這家夥貪污了,不過他說補齊那就先饒過他,“五十萬兩确實不夠,我想了個辦法,洪大人,你來發帖明天請當地的富商們吃飯,到時候請他們捐款,底限是兩萬兩,那二十五個人就是五十萬兩,自願的還好,不自願的刀斧手伺候!當然,也不是讓他們白捐,我會建一座豐碑,将這些捐款人的名字刻上去,他們的善舉将名垂青史。洪大人,沒問題吧?”
“沒……沒問題。”媽呀,這哪裏來的瘟神啊!這個小子長得漂亮的不像話,可手段狠辣的不像話,偏偏又是為了百姓而來,複雜啊!
“那就這麽定了,明天就能籌集到一百萬兩銀子,下面該說說補救的措施了,古山,說說你們調查到的情況。”
“是。”古山袅娜地走過來,手裏的真絲手帕随着他的動作晃啊晃,有種病态的美,還真像是東施效颦,“公子,我查到引起這次水患的原因是濁河,濁河剛好在小名府境內,靠近小名府和赫連國的閉封府的交界處,因為濁河的河水沒有其他的河水清澈,裏面多少會帶有細沙,所以當地人稱這條河為濁河。”
花若愚長嘆一聲,“濁河水患難治是一方面,依老夫看,私心又是另一方面,濁河雖然在小名府境內,但一旦發生水患波及的是兩國的百姓,而治理卻要我們軒轅國負責,可能有人就不平了,治理起來也就沒那麽用心。”
“爹說的對。”聞心語也贊成他的觀點,很少有人像老丞相這樣做到完全的無私,在他面前,她都覺得自己太卑微了,這次,就算是為了他老人家的這份難得的無私,她也要不計個人得失把濁河水患治理好。
她思考了下,單單憑小名府的努力根本不可能根治,還需要閉封府百姓的共同合作才行,因為濁河的另一側靠近閉封府,他們的灌溉也是引的濁河的水。
“洪大人,你想辦法請閉封府的府尹過來議事,濁河水患嚴重,必須兩國合作才能根治。”
洪中見她小小年紀做事有條有理,而且她那雙碩大而迷人的眼睛充滿智慧,讓人折服,于是不再懷疑,辦事去了。
翌日,筵席擺好,各大富豪鄉紳陸續到來,洪中向衆人介紹,“這位是聞心語公子,這位是慕容公子,這位是花老。”
衆人紛紛抱拳,“聞公子,慕容公子,花老。”
花若愚禮貌地站起身向衆人颔首,“叨擾各位了。”
慕容淩霄只是拿魅惑的桃花眼掃了他們一眼,大咧咧地坐着讓冬兒倒酒。
聞心語摸摸鼻子,讪笑道:“我代替慕容公子向各位問好,非常感謝你們能賞臉來洪大人這裏吃頓便飯,各位請坐。”
衆人做好,丫鬟仆人開始倒酒上菜,聞心語首先端起酒杯,“各位,你們能來我真是太高興了,待會你們會幫我個大忙,我先敬各位一杯。”說着仰頭喝光了杯中酒。
“多謝聞公子。”衆人雲裏霧裏摸不着頭腦,他們好像不認識啊,他們能來他高興個什麽勁啊?
Advertisement
酒過三旬,聞心語高深莫測地朝衆人笑笑,“各位,你們好像不清楚我和慕容公子跟洪大人的關系是吧?我來告訴各位好了,實際上我和慕容公子是洪大人的上賓,我們是他請來負責治理濁河水患的,各位對這次水患有什麽看法?”
衆人互相看了看,交換了個眼色,然後其中一個灰衣男道:“這次的水患真是百年難得一見,眼看着鄉裏鄉親們食不飽腹,衣不蔽體,我這心裏真是深表同情。”
“是啊,我也有類似的想法,”一個藍衣男嘆一口氣,“可惜我不是很富有,否則真想捐些糧食給鄉裏鄉親們。”
一個穿的很漂亮的綢緞男也發表了自己的感想,“我和三個小老婆也挺可憐這些無辜受苦的百姓們的,所以我們把一年都穿不到三次的衣服都捐獻給了他們,再多我也無能為力了。”
聞心語心道,虛僞,真是太虛僞了!但越哭窮的人越能攢住錢,既然家裏有攢住的錢,那她就有辦法讓他們掏出來!
“呵呵,各位,既然你們都表示同情,那就拿出點實際行動來吧。我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吧,今天請各位來,是想請各位略盡綿薄之力,捐點銀子出來。”
綢緞男看了看洪中,見他畏縮了下,明白了怎麽回事,“聞公子,我們的錢那也是我們辛辛苦苦一個銅板一個銅板掙回來的,那也是我們自己的錢,想做慈善得找自願的人,我不會捐一個子兒的。”
“我看這是鴻門宴!”藍衣男一拍桌子,“姓聞的你從哪裏冒出來的?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老子就算有錢也不給!”
“就是,”灰衣男也橫了起來,“我看你們比強盜還厲害,強盜敢明目張膽地搶,你們倒好,不敢明目張膽地搶劫,利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逼我們交錢,我還就告訴你,一文錢都沒!”
花若愚一生為人正直,女兒的這種手段他本不贊成,但他也沒有更好的主意,見人家發飙,他心虛地垂下了頭。
慕容淩霄依然慢條斯理地品菜品酒,好像這些事跟他無關似的。
“呵呵,各位先請坐聽我說幾句。”聞心語陪着笑臉給他們每人倒了一杯酒,“各位,你們都是做大生意的,有的是開布莊的,有的是開糧店的,有的是開日用品店的,還有的是經營酒樓客棧的等等,但你們想想,你們的收入是從哪裏來的?還是消費者嘛對不?這消費者是誰?還是老百姓嘛對不?說白了,你們的生意要想經營下去,就得靠老百姓,人家皇帝還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水就是老百姓,這個舟就是咱們軒轅王朝,對于生意人來講,你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那就是顧客就是佛祖,你把顧客們都當佛祖一樣供起來沒有一個不發達的。你們認為我說的對不對?”
衆人互相看看,這小子年紀輕輕怎麽說出來的話這麽有哲理?這經商之道的精髓他們都明白,可很少有人能完全把顧客當成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