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有點失落的唯一男主角

正如郝恬說的,事情都結束了,完美得好像什麽也沒發生過。劇組又恢複了正常的拍攝,因為邊秋的手,導演調整了拍攝的計劃,連着拍了四天的各種特寫以及不需要露手的鏡頭。而在受傷一周之後,邊秋再次發揚了拍戲不要命的勞模精神,提前拆了石膏,全線複工。

雖然依舊每天對戲,但是蘇哲和邊秋這對“朋友”的對話除了臺詞,再無其他。蘇哲知道,依邊秋惜字如金的風格,肯定不會先開口。而他自己,也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放下所有敏感神經的蘇哲,腦子裏蕩氣回腸的懸浮着兩句話,一句是“大恩不言謝”,一句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于是他也一門心思的投入到了緊張的拍攝工作中。

一個月後,電影殺青。當蘇哲帶着關佑以及大包小裹回到上海的時候,只覺得自己仿佛再一次投生為人。洗去已經成為身體一部分的黃土之後,蘇哲瞬間感覺輕了兩斤。而他輕松的心情,除了來自母親痊愈和時光出院的喜悅,不能說與下車時受到的媒體采訪完全沒有關系。雖然記者的發問,一大半是圍繞他和邊秋的關系,一小半是圍繞電影,但是不管怎樣,蘇哲終于不再是媒體透明人。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雖然霍熙在明裏暗裏沒少施加壓力,但公司對蘇哲還是采取了一種暧昧的處理态度。就像當初發生暴力事件後公司為了穩住投資方對蘇哲果斷打壓,後來随着霍熙的竄紅公司又為了配合霍熙的好惡掐斷了三人的翻身之路。到如今,因為還沒有完全摸清楚蘇哲和邊秋真正的關系,以及這部自開拍起就備受關注的電影的前景,公司選擇了不遠不近,又可以最大限度保護其利益的方式去處理與蘇哲的關系。

蘇哲的工作和生活也因此得到了充分的喘息。其間他回老家陪了大病初愈的母親幾天,其餘的日子居然也不松不緊的排滿了事情,當然其中最主要的還是配合劇組的宣傳工作。

用關佑的話說,這真是天賜的絕佳機會。因為雖然這部影片的主角是蘇哲和邊秋兩個人,但邊秋拍戲的慣例是,他的工作只從開機到殺青為止,所有的宣傳活動都與他無關,所以當影片進入宣傳期,蘇哲理所應當的成為了本片的唯一男主角。

采訪活動中,記者們還是會不斷提出關于邊秋,關于他們友情的問題,不過久經沙場的安茉莉,早在拍攝還沒結束時,就貼心的給了蘇哲一本标準答案集。所以話筒前的蘇哲,每次都表現得游刃有餘,而所有的場面也都像他當下的生活一樣平靜有序。

這一天,蘇哲的電話再次響起,接起電話的他有點詫異,因為話筒裏傳來的居然是高導的聲音,語氣裏還洋溢着一股喜悅,“蘇煥啊,樣片已經過審了,有沒有興趣先睹為快呀?”

蘇哲的答案自然不言而喻,這可是由他主演的第一部電影。

坐進那間迷你放映廳,蘇哲的思緒随着熒幕的畫面,回到了那段黃土中摸爬滾打的日子。跳出第一人視角,用這樣一種方式去看自己,蘇哲突然有一種錯覺,影片中的徐簡完全是另一個人。有些東西,叫做當局者迷,諸如蘇哲不知道自己說出那些臺詞是居然是那麽一副口氣,諸如蘇哲不知道自己在演繹那些心緒時居然是那麽一副表情。

影片的結尾處,徐簡一臉絕望的喊出“我TM就是不想看你去送死。”的臺詞,因為天衣無縫的剪輯,讓人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跡。但蘇哲的記憶卻無法被剪去,反而在這一刻變得異常清晰。

燈光亮起,對着高導一臉得意地笑容,蘇哲居然又搭錯線的問了一句,“邊秋也看了麽?”

高導本來以為會等來什麽歡呼雀躍的誇贊,被這麽沒頭沒腦的一問,也頗有些無奈,“據說他從來不看自己拍的戲。”看到蘇哲失落的表情,高導又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蘇煥啊,我不知道你是怎麽看邊秋,可能也會像別人那樣覺得他的脾氣做派有點孤僻,但是作為一個導演,我真的覺得能和他這樣的演員合作,是我畢生的榮幸。”

呆坐在自己的床上,蘇哲腦中不斷回放着電影的畫面和高導的話語。也許正是因為親眼看到了這部電影的落幕,才讓他突然從每天的“充實生活”中驚醒,然後意識到一個事實:他和邊秋,正如電影裏的蘇簡和劉東強,原本生活在平行世界裏的兩個人,短暫的相逢,然後還沒來及好好道別,就又各自邁入了分叉的人生裏。

作者有話要說: 下午茶奉上~

話說今天雞血打得有點過量,說不準還會有個宵夜什麽的。。。

Advertisement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