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清姐兒的野望

第九十三章 清姐兒的野望

韓氏停靈七日後出殡,場面很大,只略遜于當年的親王妃王氏。

雖然只是個親王側妃,但皇甫潇顯然對她很重視,對喪禮很上心,于是大部分官員和女眷都出來設棚路祭,燕京可謂滿城槁素,披帛挂白的祭棚一個挨着一個,從親王府外一直排到城門口。

皇甫潇親自送葬,老王妃和王妃因病未去,陳孺人也仍在養病,其他側妃、夫人、孺人都乘轎前往,跟在王爺身後,送韓氏靈柩至親王府陵園。

這片陵園在皇家陵寝之側,乃先帝賜予的風水寶地,第一代勇毅親王和皇甫潇的原配王妃都葬在這裏,其餘側妃、夫人、孺人、妾侍、姨娘另有墓園,并不在此。按照王府規制,若側妃想要葬入王陵,必得經王府當家人準許方可,這是給予死者莫大的殊榮,因此,韓氏能葬入此地,待王爺百年後相從于地下,對于韓家人來說是很大的安慰,也是王府中除王妃之外的姬妾的夢想。

皇甫潇一襲爵,就開始修建自己和王妃的陵寝,沒想到王氏早逝,她的陵寝早早就用上了。王氏的病故讓皇甫潇深感人生無常,于是又派人修建兩個側妃的陵墓,如今已是修好了地宮,地面建築也在按部就班地修建。皇甫潇與韓氏和楊氏都算是少年夫妻,只要她們不犯大錯,他都打算讓她們葬入王陵。只是沒有料到,一向康健的韓氏會猝然去世,讓他措手不及,幸好陵墓已修好大半,現在可以将韓氏送入建好的地宮,地面上繼續栽花種樹,将餘下的建築修好。

因為王陵離京城較好,必須在那裏住一夜,第二天才能回來,所以事先已經派過去大批婢仆,途中也跟着不少仆從下人侍候。出殡的隊伍出城後,王府裏便一片清靜,園子裏基本見不到人,就連那些盛放的鮮花都蔫蔫的,仿佛沒了精氣神。

無雙在屋裏也有些待不住,便去外面散步。她的情形已基本穩定下來,不再腹痛,幾處小傷也都已結痂,雖然被孕吐折騰得恹恹的無精打采,但是力氣卻已經恢複,走起路來步子很穩,所以趙媽媽也就放她出了門。

韓氏的喪事差不多辦完了,府裏留下的婢仆都在打掃整理廳堂,挂着的白幡都取下,燈籠也恢複成了紅色。雖然無雙沒有過問,但榮媽媽非常嚴厲,因此留在府中的管事都不敢馬虎,人人親自督促,反複檢查。不過,喧鬧聲主要在前院,後院仍很安靜,無雙出了門,周圍跟着一群丫鬟媽媽,将她護得滴水不漏。

無雙走了一會兒,笑着對趙媽媽說:“我去萱草堂給母妃請安,陪她說說話。”

趙媽媽點了點頭,“請王妃稍待,奴婢讓人擡轎過來,送王妃過去。”

“不用。”無雙擺了擺手,“我覺得精神挺好的,就這麽走着去吧。”

趙媽媽看她精神頭很足,便沒有反對,但還是派人去喚轎子來備着。一行人穿過花園,慢慢走到萱草堂。

這裏的丫鬟婆子也少了一些,都叫到前院去幫忙了,只有餘媽媽和幾個大丫鬟在。見到無雙,在外面侍候的幾個小丫鬟都趕緊迎上前來,小心翼翼地服侍她走進門去。

屋子裏除了老王妃外,還有窈娘和清姐兒在,姨甥倆陪着老王妃說話。在這裏的日子很舒坦,兩人臉上都不再有抑郁憂憤,多了幾分笑容。

看到無雙,老王妃連忙招手,“不要行禮了,快過來坐。怎麽就出來了?這幾日都天氣不好,陰沉得很,你可仔細別受了涼。”

無雙還是行了常禮,然後笑着走到她身旁坐下。

窈娘和清姐兒都上前行禮,神情很恭敬。

無雙虛扶了一下,“不必多禮。”然後看到清姐兒已經沒穿孝服,便随口問道,“清姐兒已經出孝了嗎?”

“是啊,前日除的服。”老王妃微笑着說,“因府裏在辦韓氏的喪事,便沒有驚動別人,就在我這裏給她母親上了香,完了禮。另外,窈娘也不再守那什麽望門寡了,她那繼母簡直不是東西,若不是顧着我大哥的面子,我就派人去訓斥她了。現下好了,可以給她們倆張羅親事,你也幫我琢磨琢磨。”

“好。”無雙也來了興趣。

窈娘和清姐兒的臉都紅了,羞得擡不起頭來。餘媽媽在旁邊打圓場,“表姑娘和表小姐都還沒出閣呢,老王妃就這麽說出來,可不是成心讓表姑娘和表小姐坐不住嗎?”

窈娘和清姐兒也覺得待不下去了,立時起身告辭。

老王妃呵呵笑着,讓餘媽媽攔住她們,“婚姻大事,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們來了我這兒,當然就是由我這個長輩替你們張羅,不過,這是終身大事,我又不是那拘泥成規之人,還是想問問你們的意思,打算找個什麽樣的夫婿?”

窈娘想了想,臉更紅了,随即又一白,低着頭道:“侄女不想嫁人,就想一輩子陪着姑母。”她因夫婚夫病故,吃了多少苦,被人指着說克夫,每一想起就痛不欲生,從此對婚姻之事萬念俱灰,再也不敢提及。

老王妃嘆了口氣,“你還年輕,哪能就這麽過一輩子?你知書達理,我都知道,親事上頭就不問你了,讓姑母替你做決定吧。”

窈娘眼圈泛紅,起身行了一禮,感動地說:“多謝姑母,侄女真的不想嫁人,還請姑母體恤。”

老王妃嘆息道:“你何必這般固執?別說你沒嫁過人,就算嫁過,現下要改嫁,也沒人敢嫌棄你。我們親王府便是你的娘家,有我給你撐腰,看誰敢欺負你?你想想,清姐兒也到年紀了,總得先把你的親事定了,才好定清姐兒的親事。”

窈娘淚如走珠,滾滾而下,确是不想嫁人的樣子。老王妃好言相勸,無雙也憐憫她的遭遇,也附和着安慰勸說。

清姐兒沒有經歷過窈娘那樣的事,在婚事上頭并無阻礙,因而比她要大方很多。在座的都是她的長輩,她便低着頭沒有說話,心裏卻在盤算着要找個什麽樣的丈夫。她見過的外男極少,眼前很快就浮現出皇甫潇的身影。那種天生的尊貴、偉岸的氣度、內斂的驕傲是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還要王府的宏大規制、富貴氣象,也是讓她震撼并迷戀的。天下間,除了皇上外,大概再也沒有人比得上這位年輕的攝政王了。老王妃又和藹可親,是世上最好的婆婆,若是能給她做兒媳,就能一輩子做人上人,過金尊玉貴的好日子。想着,她擡頭看了一眼無雙,對這位比她大不了多少的王妃有了幾分羨慕和嫉妒。

她比皇甫潇小了一輩,從輩分上說是不可能成就婚事的,若是窈娘,還有幾分可能,但是,事在人為,她垂着頭暗自盤算。對于皇族來說,姑侄姨甥同嫁一夫,也是尋常之事,先帝就有妃嫔是姑母和侄女先後入宮的,大家都覺得理所應當。她又是老王妃娘家人,便是皇甫潇納了她,外人也多半不會挑禮,反會說他孝順。現在府中空出了側妃的位子,正是她的好機會,若是能先說動老王妃,由她提親,皇甫潇肯定會接受。她坐在那裏,越想越遠,從成親想到生孩子,忍不住又偷偷看了無雙一眼,心裏有些遺憾,又盼着王妃這一胎是女孩,那麽将來長子就可以由她來生。

她生長在南方,本來這一生都不會與王侯公卿沾邊,所以并沒有人告訴她,庶子是很難襲爵的,因此她心裏的野望無限生長,如荒原中的草,無論什麽樣的風雨都不能阻止它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她默然無語,老王妃和無雙都以為她在害羞,便只顧着勸慰窈娘。

窈娘擦去淚水,勉強笑道:“既是姑母和表嫂都這麽說,窈娘聽命便是。自到了王府後,日子過得清靜安寧,窈娘閑來無事,便給小世子做了幾件小衣裳小鞋子,還縫了一頂虎頭帽,回頭就給表嫂送去,還請表嫂不要嫌棄。”

老王妃大感興趣,“去叫人拿來看看。”

無雙也高興地道謝,“窈娘費心了,以後定要告訴孩子,讓他好好謝謝表姑母。”

“對對。”老王妃連連點頭,“讓小世子一定要記得表姑母,以後也給他表姑母撐腰。”

衆人都笑起來,屋裏一片歡樂景象。

清姐兒雙眼閃亮,也笑着擡起頭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