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落霞村

首要的是,她不能一直呆在這個地方,必須要盡快回到家裏,至少也得知道,娘和詠蓮現在過得如何。其次是把她所經歷的事查個清楚,不管是什麽樣的結果,她都必須要知道,更不能讓大夫人和二姨娘再在府中作威作服,欺負她娘。

可是要怎麽才能順利離開這個地方呢?

謝小米冥思苦想,忽然想起那日阿有提到的本縣縣令舉辦的乞巧節,只要她能參加這個節日,只要她能想辦法博得縣令夫人一笑,那她以謝小米之軀想離開這裏,便會容易的多了。

她昨夜貿貿然去找阿有,希望他能幫自己的忙,委實有些唐突。

但除了阿有,她也确然沒有可求之人。

謝小米覺得自己似乎做了天大的壞事,從此面對阿有都有三分愧疚之意在裏面。好在白日裏,她狀似不經意的同齊賽花提起阿有時,她也并沒有過多的當着她的面說他的不是,只道阿有是個實心眼的孩子,其實就算她嫁給了他,也未嘗是個壞的選擇。

謝小米問齊賽花道:“娘,阿有一直都是孤兒嗎?”

聽了這話,齊賽花原本看她的眼神有些莫名其妙,好在謝小米很快找補回來了:“那個,娘也知道,我生死之間走一遭,有些事情忘記了,一時記不起來,就随便問問您罷了。”

齊賽花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樣。不過,說起這個阿有吧,也是個可憐孩子。他家姓陳,跟小南的夫子宋繁秋一樣,都是外來的姓。原本是哪兒的人不清楚,只知道他爹叫陳元,也是個讀書人,識些字,對了,阿有的大名叫做——陳佑恒。以前陳元在的時候,還總給我們糾正所謂有和佑是不一樣的字眼,但咱們這些老大字不識幾個的,哪分得清這些個區別,就一直叫這孩子阿有阿有,時間長了,都差點把他本名給忘了。”

“陳佑恒。”謝小米在心裏反複咀嚼這三個字,覺得阿有的爹一定是個飲讀詩書之人,取名字也取得如此中聽,卻又暗含隐喻期盼。這大抵,是世間最無私的父親了吧。

齊賽花被打開了話匣子,一時說得滔滔不絕:“這孩子也是可憐。本來打小就沒了娘,他爹又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力氣活兒幹不動,只會畫畫會寫詩,可那頂什麽用?咱們這裏的人鬥大字不識一個也不懂那些個什麽詩呀畫呀的玩意兒,陳元當然也賺不了錢,于是他們爺倆兒常常饑一頓,飽一頓的,沒隔幾年,陳元就得了病,從此就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了。”

“真可憐。”謝小米聽來,對阿有的愧疚更多了幾分。

齊賽花看了她一眼,就跟看到什麽新鮮玩意兒似的,大笑起來:“可憐,倒是真的可憐。不過咱們這個村子裏,你放眼望去,哪個又不可憐?向老天爺讨飯吃的人,從來都很可憐的,老天爺一生氣,不給下雨,天一旱,大家都一樣的可憐,所以阿有,也就顯得不那麽可憐了。至少,他無父無母,從此以後只需顧及一人吃喝,便不愁全家,興許還是個好事呢!”

謝小米雖然對齊賽花的言論無法茍同,但也不得不說目前來說,這是對阿有來說最好的狀況。

謝小米又繼續追問道:“娘可知道阿有在外面幹的什麽活兒?”

齊賽花翻了個白眼:“這我怎麽可能清楚。不過,聽說不是什麽太好的事兒。畢竟你想想,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到了外面,能賺着什麽錢?不幹些小便小摸坑蒙拐騙的事,能養活得了自己嗎?”

謝小米不置可否,卻也沒有再同齊賽花說下去。

她去到院子外面,想要曬曬太陽,正在此時謝小南一路小跑跑了進來,一頭紮到她懷裏,歡快的道:“姐姐,姐姐,你快看我手裏是什麽?”

謝小米笑着低頭看去,卻見是個歪歪扭扭不成型的小泥人。而謝小南的臉上,手上,身上,全都是黃黃的泥巴,髒兮兮的。果不其然齊賽花瞧見了,驚呼一聲奔了出來:“我的小祖宗喲,你又上哪玩兒去了!瞧這身上髒的,快去換下來,娘給你洗洗。”

謝小南搖了搖頭:“不嘛不嘛,我還要玩兒!我要姐姐陪我一起玩!娘~”謝小南眨巴着眼睛沖齊賽花撒嬌。齊賽花的目光立刻軟了下去:“唉喲我的小祖宗喲,行行行,你想玩就去玩兒!小米,好好照顧你弟弟啊,要是他磕了碰了,我……”齊賽花說着,調子便不由自主便得尖銳起來,後來她似是突然意識到有什麽不對,連忙又換了口氣讪笑一聲道,“得了得了,你們好好玩兒,回來別把你的衣服再弄髒了啊小米!”

看齊賽花本能說的話,真正的謝小米的日子,大概真的很不好過。

謝小米點點頭,牽着謝小南的手便往外面走。正在此時,張大娘還有其他在謝小米看來十分陌生的大嬸大娘們三三兩兩的便往他們家走來,目光還都上上下下瞧着謝小米。

謝小米被瞧得頭皮發麻,立刻扭頭,拉着謝小南便往另一個方向跑,将身後叽叽喳喳的呼喊聲抛得老遠。

漫無目的的跑,便跑得有些遠了。謝小米畢竟沒怎麽在村子裏轉過,顯然到了此時已經迷了路。

村子雖然不大,但人住的不多,外圍住的人又相對有些分散,謝小米分辨起來,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謝小南咯咯一笑:“姐姐你迷路了嗎?”

謝小米賞他一記的爆粟,無奈嘆氣:“快說說,你可認得路?”

謝小南道:“當然認得,這裏是張大伯家。咱們這裏,除了阿有哥和宋夫子家裏,只有兩大姓,謝姓和張姓,都是世世代代居住此處的人。基本上出門就是親戚家。這個張伯伯,脾氣可壞了,還跟我們夫子吵過架,因為夫子教我們背三字經,其中有一句叫做‘養不教,父之過’,張小寧,就是張大伯家的兒子,每次在外面做什麽不好的事,別人找上門,張伯伯一想罵他,他就講這句話,氣得張大伯呼哧呼哧把夫子揪出來罵了一頓,說夫子這些教書的,思想迂腐,學問也迂腐,淨害人,都不會教點好的東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