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你也能掙錢(捉蟲)

第20章 你也能掙錢(捉蟲)

周秋萍還沒進宿舍樓, 就聽見小女兒“咯咯”的笑聲。

這小丫頭白天呼呼大睡,晚上精神頭倒足。她姐已經睡得打起了小呼嚕,她小人家好了, 抱在外婆懷裏對着新鄰居咯咯樂得口水直淌。

周秋萍無語, 拿手帕給她擦嘴:“你成夜游神了?”

隔代親,周高氏這回倒護短:“我們等媽媽回來呢, 我們多乖啊。”

剛住到隔壁的孕婦也笑:“你們家小家夥真好玩, 多大了啊,神氣的很。”

周秋萍還沒回答,剛被誇獎的小丫頭就繃不住人設,直接尿了一泡。這年代可沒尿不濕,家家戶戶養娃都靠尿片。

周高氏趕緊拿開髒尿片,張羅着給小丫頭洗屁股換幹淨的尿布:“哎喲喲, 我們平常都跟外婆打招呼的, 今天是看到漂亮的嬢嬢太激動了嗎?”

周秋萍笑着擡頭, 眼睛掃到新鄰居,燈光下, 對方一張臉慘白。她不由得奇怪:“你不舒服嗎?”

誰知這女人聲音陡然拔高了八度, 氣急敗壞道:“怎麽是個丫頭?!你怎麽也不說一聲?”

周秋萍跟周高氏都莫名其妙, 這麽小的孩子大夏天也不會留小辮子啊,男孩女孩不容易分出來,可人家不問, 誰也不會特地強調自家孩子的性別。

原先在宿舍收拾床鋪的男人也走了出來,伸手拉妻子:“誰讓你瞎搭話的, 晦氣!”

周秋萍真是人在家中坐, 禍從天上來。莫名其妙就有惡狗叫門。

“你說清楚, 到底哪個晦氣啊?你們才晦氣呢。”

孕婦氣呼呼的:“兩個丫頭還不晦氣啊, 別把我兒子帶成了丫頭!”

說着,她不給周秋萍反擊的機會,“啪”的一聲關上了房門。

Advertisement

周秋萍氣得嘴歪鼻掀。上下兩輩子,她還是頭回見到這種神經病呢。

周高氏也嫌女兒一連生了兩個外孫女兒,可自家崽崽自家疼,由不得別人說三道四:“就你倆那醜樣子,還生不出我外孫女兒這樣标致的姑娘呢!哼,一挫挫一窩,都是倭瓜!”

只小丫頭不知大人世界的險惡,還在咯咯直樂,順帶着又澆了一小泡尿。

得,晚上不該給她喝那兩口西瓜水,成尿泡了。

母女倆齊心協力,給小東西重新洗了回澡,然後自己匆匆解決個人衛生問題,趕緊上床睡覺。

周秋萍都合眼了,屋裏又幽幽的響起嘆息聲:“沒兒子誰都看不起啊。”

周秋萍立刻喊停,壓低聲音警告她:“這房子不隔音啊,隔壁什麽都能聽到。”

老太太瞬間嘴巴變成了蚌殼。輸人不輸陣,她怎麽也不能在那兩口子面前露怯。

第二天一早起床,周高氏瞧見桌上的書時,奇怪了句:“你拿這個幹啥,青青才多點大。”

周秋萍一邊梳頭一邊回答:“我自己學。”

老太太感覺好稀奇:“你多大的人了,娃娃都生兩個,你學啥啊。學這個有什麽用?能當官還是能做宰?早點幹什麽去了,上了高中也沒見你考個大學。”

說着她又開始絮叨,“早知道這樣就不該讓你上高中。識兩個字就行了,書念得越多性子越左。”

周秋萍槽多無口,一時間居然不知道從哪點開始反駁。她放下梳子,扭頭看阿媽:“誰說學知識沒用的?活到老學到老。你要學習,我保準你能掙到更多的錢。”

周高氏犯怵,下意識地想躲:“我都老奶奶了,我學什麽?”

“你才五十歲的人,怎麽就老奶奶了?”

上輩子周秋萍像阿媽這麽大的時候為了離婚還自學法律知識,久病成醫,她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半個婚姻法專家。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執行太骨感,直到她死,自學的知識也沒能變現。

不過周秋萍不會因此否定學習的意義,她當即拉着阿媽:“走,先去吃早飯,吃過飯我帶你看知識怎麽變成錢。”

衛校食堂的大饅頭真香,泡在粥裏,連小星星都一口接一口,吃的小嘴直吧唧。大點兒的青青更是快要把腦袋埋進碗裏了,進城果然好啊,城裏處處都好。饅頭好吃,肉包子香,還有燒賣呢!

等媽媽帶她進了間院子,她就覺得城裏更好了。因為她看到了小人書。

才兩歲大的青青不懂啥叫小人書,她就是覺得好多小人好好看。小丫頭蹲在地上瞧見被她媽扒拉出來的小人書就樂翻了,激動得不行。

收廢品的師傅不耐煩顧客上門不賣廢紙,而是翻翻找找。

“你別耽誤我做生意。”

周秋萍翻出一堆小人書,笑着問對方:“你賣給廢品回收公司一斤廢紙多少錢?這些我都買了。”

“五分錢。”

“那好,我那還有一堆廢紙,馬上拿來給你稱。”

收廢品的慌了:“四分錢,我收只能收三分啊。我這麽辛辛苦苦的,大夏天的還要跑老遠,總得掙點錢吧。”

周秋萍笑道:“那你三分五賣給我呗,我現在就拿走,還不用你辛苦跑去廢品收購公司。”

收廢品的差點沒當場摔倒,這女的也太會做生意了,哪有這樣的。雙方讨價還價,最後周秋萍以每斤三分八的價格買了整整一麻袋書,一百一十三斤,她愣是讓人抹去了十三斤的零頭。

收廢品的都感覺這買賣虧大了,可先前什麽廢品收購公司遠,靠他三輪車騎過去辛苦的話又都是他說的,搞得他連抱怨都底氣不足。

周高氏看着女兒推自行車出院子,才奇怪地問:“你在這上面學什麽啊?”

她雖然大字不識一個,可也曉得這花花綠綠的都是連環畫,糊弄小孩玩的東西。當年知青下放時,就有人帶到村裏來,娃娃們集體跟掉了魂一樣,天天跟在知青屁股後面跑,就想看一眼小人書。

周秋萍挑眉毛:“我做生意啊,我小時候喜歡看,現在的小孩也愛看。你不說學字沒用嗎?我現在就叫你看看到底有用沒用。那邊就是少年宮,縣裏的小孩放暑假都在這邊待着。小人書一分錢看一本,你等着,你算算一天能掙多少錢,是不是坐着就能把錢給掙了?”

周高氏大吃一驚:“還能這樣啊。真是,真是的……”

周秋萍已經分揀連環畫和雜志,八十年代遠比幾十年後人想的開放,無論電影還是雜志,那內容都相當火爆。

看看這些标題,什麽《女屍奇案》、《冷面佳人》、《麻城奇冤》,最聳人聽聞的是《發生在一個中年女人和一個青年男子之間……》,呵,省略號可真是神來之筆。

這些雜志文學性有沒有,她不知道,但她曉得裏面的故事夠刺激夠狗血夠吸引人眼球。

“這些等晚上可以在夜市邊上擺攤子賣。薄的三毛錢,厚的五毛錢一本。會有人感興趣的。”

周高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人家是傻子啊,人家不曉得自己去廢品收購站找?收廢品的不會自己去賣?”

話說出口她就閉嘴了,因為後一個問題的答案她也能隐約猜測到。那收廢品的跟她一樣,也是個睜眼瞎。

“現在人還少有這個意識。”周秋萍一點點地教母親,“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就說今天咱們在廢品收購站看到的那些牛皮紙袋子吧。當廢紙賣也就是三分錢。你要是把它們拖去爆竹廠這種需要牛皮紙的地方,你看能賣多少錢,兩三毛都有可能。”

周高氏雖然沒上過一天學,可十個三分才能換成三毛錢的算術題她還是會算的。她砸吧嘴巴,感覺自己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麽掙錢啊。”

周秋萍點頭:“那當然,大家才開始做生意不過十年時間,好多套路一時半會兒還沒掌握。等再過幾年,這些道理誰都懂就不稀奇了。說不定現在就有人這樣掙錢了,只是我們不認識而已。”

□□十年代,靠着收廢品分揀精準對口再銷售,可是成就了不少百萬富翁。

周秋萍帶着阿媽和女兒,不好東奔西跑。再說她一個女人獨自去做這種生意,很容易吃虧。所以,她也就只能撿點漏,也算是給阿媽找存在的社會價值。阿媽雖然嘴上不說,但讓她光留在家裏看孩子掙不到錢,她心慌。她在城裏沒存在感,所以才一直嚷嚷着要回鄉下。

那才是阿媽熟悉的能找到自我存在意義的地方。

周秋萍分配工作:“你看吧,看孩子的時候,你也能擺攤子。等到七點鐘天黑透了客人少了,咱們又能捉知了猴。天冷了沒知了猴,小孩暑假放完了,都回學校上課。你又能把攤子擺到學校門口,做放學時的生意。”

周高氏下意識地否決:“你講的,兩個娃娃誰帶?”

“送托兒所。”周秋萍相當幹脆,“青青要是有幼兒園能收就去上幼兒園,星星送托兒所。”

她不可能把孩子綁在身邊。陪伴固然重要,但掙錢更重要。非要怪的話,只能怪她們命不好,投胎到勞動婦女的肚子裏,她只能用她能做到的方式來撫養她們長大。

周高氏瞬間擡高了嗓門:“你講的,星星才多大,話都不會講,路也不會走,怎麽能送去那個什麽托兒所。到時候餓了怎麽辦?”

“等九月份星星就十個月了。我現在也沒多少奶水,帶着吃奶粉吃雞蛋,到了托兒所也這麽喂。你看啥啊,你以為人家在廠裏上班的怎麽過來的,也一樣。生小孩能有多少時間的假期啊,到時候不照樣回去上班。不然廠裏能白養你?”

周高氏依然不得勁:“你就嘴上講吧,又是托兒所又是幼兒園的,你上哪兒找去。你連糧本都沒有,人家能讓你娃娃上學?”

“事在人為啊。”周秋萍不以為然,“還沒試你咋就曉得不行呢。走,咱們拿上泡菜,先去面館。”

周高氏心疼兩個外孫女兒年紀小,不想大熱天跟着跑來跑去。

周秋萍看了眼日頭:“還行,今天有風,一路過去都有樹蔭,走過去沒問題。”

她不是存心折騰阿媽和孩子,可她得把阿媽帶出來。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兩只小丫頭還是人類幼崽指望不上,她不拽着阿媽拽着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