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刻骨 [V]

李京州喉結滾了滾,他目光比剛才要深,只是依舊沉默。

池雪理解他的表現,她嘆了嘆:“枝枝告訴我,當時碰到她之後,你沖她笑了一下,你知道她怎麽形容那個笑嗎?”

李京州看着池雪,在等她講下去。

池雪笑得悠遠:“她說,刻骨銘心。”

有人說,心裏太苦的人,只需要一點甜就能滿足了,沒人比那時的朱慧更能理解這句話。

哪怕被所有人抛棄,也一定有人願意給她微笑,這個認知對那會兒的她來說萬分重要。

朱慧第二次面對面見到李京州,是在一個狼狽的早晨。

她那時候被迫幫班裏的女生幹值日。

說是被迫,其實也不全是,她多多少少還是出于自願的。因為那時候她正處于自我厭棄的階段,她覺得肯定是因為自己太糟糕別人才讨厭她,她想做些讓大家滿意的事情,于是默認了某些欺負。

當然,今天再看,她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

但當時的她的确并不能體會到這些。

當她拖着有半個人高的垃圾桶從五樓爬下來,累得氣喘籲籲的時候,李京州從車棚走來,幫她把垃圾桶拿到垃圾中轉站倒了。

如果說那個階段的糊塗,有為她帶來什麽好事,可能就是李京州的幫助吧。

就是從那以後,她決定喜歡上他。

她開始慢慢留意他的動态。

他比她大兩歲,清逸翛然,有君子之風。他成績很好,家境殷實,是上流社會的佼佼者。他會攝影,愛踢足球,偏文科,打過幾場全國性的辯論,還寫得一手好文章。

Advertisement

生命一開始就不公平,有人是絢爛的火花,有人只不過是一粒火山灰。

那時候的朱慧自卑,懦弱,不漂亮,就像一粒小小的微塵,而李京州,驕傲,挺拔,有意氣,像一顆耀眼的太陽。

比起男女之情,在她心裏,他更像是一個指引,像一個精神圖騰,甚至是《桃花源記》裏的山口微光。

他們沒有交集,正因如此,對她來說,他是一個理想化的人。

她想朝着他的方向走。

因為在她心裏,他的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樣完美,而她的世界戰火紛飛。

可很快,她就因為這個想法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班裏有個女生叫徐春,一個典型的不良少女,某一天,她丢了二百塊錢,王之娚說是朱慧拿的。

那是王之娚第一次真正袒露對朱慧的厭惡之情。

朱慧後來才知道王之娚這麽做,是因為看到了李京州幫她倒垃圾。不過什麽原因都好,秦枝早已經習慣了,習慣說服自己去接受大家都不喜歡她的事實。

可徐春不是以前那些只會過過嘴瘾的女生。

她這種人不喜歡講道理,崇尚用暴力解決問題,因此朱慧還沒有解釋,就被連甩了四個耳光。

這件事發生在晚自習放學之後。

在學校僻靜的樓梯間,監控被人死死擋住,不難看出,一切都是預謀。

朱慧雖然不喜歡與人交往,可她到底是蔡茹養大的孩子,蔡茹兇悍,她也不會白白受欺負。

她立刻回打了過去,四個巴掌,一個不少,每一下都使出了全部的力氣。

徐春被扇懵了。

她想不到朱慧敢還擊。

在她心裏,朱慧這樣的人就該求着她,害怕她。

可什麽是應該,什麽是不應該?

朱慧只知道,蔡茹從小就教育她,要互幫互助,不要罵人打人,她做到了,可她們呢?

當然,她反抗的時候,并沒想過以後等待她的是什麽。

當晚徐春沒再動她。

第二天晨讀,朱慧被班主任叫了出去。

辦公室裏四個女生,其中還有和她關系還可以的同桌曲柔,她們全都咬定是朱慧拿了徐春的錢。

串供很容易,至少對王之娚這麽聰明的人來說,并不難。

所以老師相信了她們,并且在班會上讓朱慧給徐春道歉。

朱慧不肯,她叫蔡茹來學校解決。

當然,這是她做的又一件蠢事,蔡茹聽了那些人的口供和班主任的偏袒之後,當着班裏同學的面把朱慧罵哭了,還要求朱慧道歉。

朱慧就是朱慧,她不是秦枝,面對這樣的壓力,她沒力量反抗,只能妥協。

她給徐春鞠躬道歉。

徐春裝模作樣的原諒了她。

然後呢?她們開始了真正的惡作劇。

她們給她起了個“豬頭”的外號,逼她學豬叫,讓她幫忙幹值日寫作業跑腿,不高興就找個理由把她堵在沒人的角落巴掌伺候……

偏偏朱慧是個很不識時務的人,被打那麽多次,她依舊會反抗。哪怕是被人摁在地上沒辦法還擊,她也會拼命掙紮,以此宣告自己的不屈。

這自然換來更多的羞辱。

這期間她不是沒有再次向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但是,一切的呼喊換來的都是一次比一次不耐煩的無視。

長大之後,她去找了許多關于校園欺淩的采訪看,她發現至少七成的欺淩事件背後,大人都是神隐的角色。

如果作為一個旁觀者,這實在是很令人費解,但親身經歷過,她才覺得感同身受——青春期的世界是一個透明的玻璃罩,大人們是進不去的。

朱慧的日記本被曲柔找到,是在十一月下旬了。

那是一個晴朗的午後,一群女生把朱慧堵在巷子裏,那是王之娚第一次親自下場,她自始至終沒有動手,只是逼她把臉湊近一面鏡子,問:“你拿什麽和我争?”

這是一種極大的羞辱。

哪怕被扒光衣服,都沒有那一刻讓人絕望,因為王之娚抓住了朱慧最柔軟和最珍視的東西。

她們羞辱完她,然後把鏡子挂在巷子口的樹枝上,讓她面對鏡子罰站,好好看清楚自己長什麽樣子。

後來她們走了沒多久,有警車從路上駛過,可他們并不知道,這世上有個孩子正在經歷欺淩。

那次,是朱慧唯一一次沒有反抗。

她就真的站在那,想了很多很多,比如,她必須改變,必須最快速度離開這裏。

十二月,蔡茹結婚。

朱慧做了一件自救的事,她沒有和蔡茹商量,去找了秦風華,把自己的情況說明,希望他幫她辦理轉學。

她是這麽告訴秦風華的:“叔叔,如果你不帶我走,我會死。”

于是秦風華真的帶她離開了。

她那一個月都借口生病沒去學校上課,直到後來辦理轉學,她知道自己要徹底離開這個令人痛苦的地方,才最後去學校上了一天課。

那天是平安夜。

她在大家都在上晚自習的時候,借口上廁所溜了出來。

她原本打算去李京州教室遠遠看他一眼,但出了教室門,她才發現她連這個都不敢。

她失魂落魄的走到學校廣場上,那裏擺了一棵巨大的聖誕樹,上面挂滿了彩燈和鈴铛。

她雙手合十許願,希望能最後再見李京州一面,哪怕遠遠一瞥。或許是老天爺覺得她太可憐吧,她再睜開眼,真的看到了李京州。

她吓了一跳,在原地眼睛都不敢眨。

他的臉在流光溢彩的燈光下面尤其好看,他又一次朝她笑笑:“真巧啊,我也來許願。”

是的,那時候的李京州還是個相信願望的少年,他笑得赤誠,對她說:“聖誕快樂啊,同學。”

朱慧靜了靜,回了他一句:“聖誕快樂,同學。”

然後她目送他出了校門。

從那一刻起,朱慧變成了秦枝。

她轉學之後果斷和遺棠所有人都斷了聯系,她把李京州當成一個遺憾來看,遺憾都是美的,尤其是在青春裏的遺憾。

然後她帶着痛恨與遺憾,開始自己的破繭之路。

秦枝貪心,她想要的從來都不是回到過去,她知道回不去,所以她希望她比過去活得精彩。

此後的每一天秦枝都在動心忍性。挨餓,鍛煉,學習,找到一技之長……她花時間重塑自己的內心,外表的變化并不能讓一個人獲得重生,心理上的重建,才能讓她走出陰霾。

遭受過欺淩的女孩子,往往痛苦到極點才會觸底反彈,往後的蛻變都是抽筋扒皮,脫胎換骨。

可她再努力,也不過是成為了一個過得好的人,卻無法再是一個沒受過傷的人。

池雪講到這裏,又不可避免的嘆了口氣,她對李京州說:“我和枝枝是高一認識的,那時候她還微胖,但已經很漂亮了,但她很高冷,我這個人自來熟,但是卻總是被她拒之千裏。”說到這池雪笑了笑,“那會兒我還以為她讨厭我,但我偏偏還對她莫名親切,所以還拼命讨好她……”

“後來我們熟了,她才告訴我,她警惕一切人緣太好的人,當時我什麽都不懂,還罵她神經病,當然,當她完全接納我之後,告訴我之前的事,,我才理解她為什麽會有這種想法。”

李京州聽着,起身去酒櫃拿了瓶威士忌,又從冰箱取了些冰塊,倒上一杯一飲而盡。

池雪接着說:“其實我挺佩服枝枝的,因為她經歷這麽多,卻還是對這個世界存有一絲期冀,不然她不可能允許我成為她的朋友,更不可能依然喜歡你。”

最開始的時候池雪會給秦枝帶早飯,會要求班上一些意淫秦枝的男生道歉,體側秦枝跑不下來,池雪明明也跑不動,卻還是會在外圈帶着她跑……

能成為朋友,其實都是因為一件件小事,一個個細節。

然後漸漸地,秦枝打開了心防。

而接納一個人成為朋友的最直接表現,就是吐露秘密。

當你敢放心的在另一個人面前說出自己的秘密,而不擔心她會分享出去,就說明,你已經把她當朋友了。

最初是池雪先給秦枝說自己某次考試作弊了,又說和某某同學達成了抄作業的協議……秦枝通常沒有回應,直到某次池雪告訴她自己老爸年輕的時候差點出軌的時候,秦枝跟着說了句,我是重組家庭。

就是那一刻,秦枝接納了池雪。

“你還不知道吧,枝枝真的很勇敢。”池雪回憶到什麽,笑了笑,“她要是放學見到有人被圍在巷子裏,絕對會沖進去幫忙。之前我們有個老師體罰同學,當時全班都沒人敢吱聲,只有她一本書扔過去,砸到了我們老師的臉上……”

池雪講起秦枝來,臉上都是溫柔的笑。

李京州知道,愛是相互的,秦枝一定對她很好,否則她不會這麽真心實意。

他更清楚池雪為什麽要來找他。

她想讓他知道,世界上有一種情感,叫有苦難言,而秦枝就在經歷這種苦。

李京州舔了舔唇,又倒了一杯酒,他說:“你走吧。”

池雪不明白:“那你……”

“走吧。”他又重複一遍。

池雪頓了頓,随後拿着包起身,走到他辦公室門口的時候,她回頭看了一眼才開門離開。

池雪也不知道她這麽做對不對。

她沒有閱歷,也不夠深刻,但她向來不缺共情心,她知道,秦枝不是不想告訴他這些,只是無從開口。

那麽就讓她來吧。

池雪走後,李京州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喝了小半瓶的威士忌。

他一直都記得她,那個叫朱慧的女生。

有次放學,他在車上遠遠看到王之娚一群人圍着一個女生,但那天母親情況很差,吞藥被送到醫院,生死未蔔,他急着趕去醫院,沒有下車,而是給王之娚打了個電話,讓她不要做壞事。怕她不聽勸,他甚至還報了警。

第二天他找王之娚談話,她答應不再做壞事,而後來他留意到女生一直沒來學校,也就放心不少。

後來那個平安夜遇見,他認出她就是被王之娚施暴的女生,所以才會給她一點善意。

他完全不知道那晚之後她就會轉學離開。

而她也不會知道,他之所以在聖誕樹下許願,是因為當晚母親割腕自殺未遂,他祈求平安。

再後來她到另一個城市生活,擁有一個家,而幾天後的元旦母親一躍而下,他從此成為孤兒。

他們的人生都在那時候發生了巨變——

死去的人在腐爛裏燦爛,活着的人在燦爛中腐爛。

作者有話說:

她再努力,也不過是成為了一個過得好的人,卻無法再是一個沒受過傷的人。

死去的人在腐爛裏燦爛說的是秦枝。

活着的人在燦爛中腐爛說的是京哥。

永遠拒絕校園欺淩!!!

明天雙更,早九晚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