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天還未亮,時針剛剛指到五點,基地卻已經蘇醒了。
路邊亮起了燈,居民們走上街頭,神情麻木的走向工作崗位。
他們的工作很雜,除了少數人能進工廠以外,多數人只能從事一些工資低,沒有保障的工作,多數非工廠員工也都有兼職——去鐵絲網外處理喪屍的屍體。
由于基地現在物資有限,所以并不焚燒,而是掩埋被爆頭的喪屍。
基地裏的居民幾乎都幹過這份兼職,雖然苦和累,還伴有巨大風險,但收入不低。
他們都已經習慣了時不時湧來的屍潮,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為了活下去,對未來并無任何希望。
畢竟三十多年了,喪屍不僅沒有化為白骨消失,數量還越來越多,屍潮也一次比一次大。
人類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小,食物種類越來越貧乏,基地裏看不到一個稍胖點的人,幾乎個個都面黃肌瘦,不少人都長期營養不良。
人均壽命不到五十。
居民像工蟻一樣走在路上,十多個年輕人聚集在一起,他們穿着最便宜,産量最大的工布套裝,頭發枯燥發黃,看樣子都不足十五。
雖然他們也會接受戰鬥訓練,但訓練并不會給他們開工資,只會給他們提供玉米餅,确保他們不會餓死,極個別,比如物資稍微豐富點的時候,他們也能分到一些福利。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實際上還是要靠家人養活。
“東西都帶好了吧?”領頭的是個瘦脫了相的女孩,她臉上有一道猙獰傷疤,把一張還算清秀的臉毀了,她戴上口罩,“別人問的時候你們都記得該怎麽說吧?”
其他人點點頭:“就說我們過十五了。”
十五歲才能去兼職。
女孩看向城牆的方向:“身份證明帶好了嗎?”
Advertisement
“都帶了。”
“真的能糊弄過去嗎?”
女孩:“那是人眼,又不是機器,怎麽可能被發現。”
身份證明只是一張紙,基地的印刷廠早就停擺了,學校也只教認字,勞動力不能一直待在校園裏,想要學習,就只能自己存錢去買書自學。
但基地裏的圖書館總是空空如也,人人都在為生活奔波,實在沒有餘力追求精神生活。
今天是屍潮退去的第一天,因為可能有只傷了脊椎,還沒被完全擊殺的喪屍,所以不少人都不願意都第一批清理喪屍的人,也正因如此,第一天的工資比之後都要高。
有穩定工作,或者家有餘糧的人都不會來冒這個險。
“玲玲,你到了年紀會不會參軍啊?”他們前往城牆方向的時候,有人問領頭的女孩。
女孩平靜地說道:“他們不會要我的。”
她的身體太差了,不僅營養不良,低血糖,還有心髒病,似乎她生來就只能是個拖油瓶,無論她做出多少努力,都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
女孩陳述事實:“我端不起槍,連訓練都只是在一邊看,基地只是找個理由給我發玉米餅,不讓我餓死。”
朋友們都沒有再說話。
馮玲是個孤兒,她的父母在生下她,發現她有心髒病後就毫不留情的抛棄了她。
他們養不起這樣一個孩子,只能交給基地去養。
所有人都鄙夷她的父母,卻又能理解他們。
養活自己尚且困難,更何況還要養這樣一個孩子。
他們走到城牆下,馮玲第一個把身份證明交給了守門的士兵,屍潮退去以後,士兵們終于有時間去休息了,所以還在這裏值班的都是新兵。
新兵草草看了眼身份證明,叮囑道:“小心點,別取口罩,消毒以前也別用手碰口鼻。”
“注意事項都看了嗎?”
馮玲悶聲悶氣道:“看過了。”
新兵擺擺手:“去吧去吧,等你們回來就發玉米餅。”
基地官方現在也不用“錢”了,老百姓認可玉米餅,他們就用玉米餅。
他們十幾個人抱團,一起朝鐵絲網的方向走去。
就在快要到達目的的時候,突然有人驚呼道:“那是什麽?!”
那人擡高手臂,指着不遠處的建築:“超市?”
他一字一句地念到:“隆、盛、超、市。”
他有些興奮地說:“像不像照片裏的超市?!”
他們都是喪屍危機後出生的孩子,并沒有真正見識過和平年代的繁華,但他們喜歡聽老人說和平年代的一切,也喜歡看以前的照片和圖畫。
裝滿了各種貨物的超市,不到三塊錢就能買一斤散裝大米,各色玩具和零食,對他們而言,就像是童話故事的天堂。
現實裏的超市沒有那麽多東西,總是小小一間屋子,要買東西需要拿票,限量供應。
但多數人連進超市的資格都沒有,基地絕大多數人都寧願把票賣出去,畢竟玉米餅不僅是貨幣,還是食物。
少年人的膽子總是要更大一點,隊伍很快吵嚷起來:“過去看看吧!”
“好像是玻璃門,這超市真大!就跟照片裏的沒兩樣!”
“不知道有沒有手扶式電梯,基地裏的幾個手扶式電梯早就停了。”
“看起來只有一層,應該沒有電梯吧?”
“這超市是誰開的?怎麽會開在這兒?”
“說不定就是開在這兒讓當兵的買,當兵的可比我們有錢。”
“玲玲,咱們去不去?”
“過去看看吧,在鐵絲網裏頭,肯定沒危險。”
他們像一群鴨子一樣叽叽喳喳,馮玲也沒能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以及對超市的向往,她點頭說:“那就過去看看。”
這話剛說完,十多個少年一起朝超市沖了過去。
他們臉上難得有了笑模樣,那一張張泛黃削瘦的臉突然變得生動了起來,剛剛升起的陽光肆意落在他們的臉上,将他們原本無神的雙眸照得熠熠生輝。
·
“有客人?”武岩放下了飯碗,“我出去看看。”
武妻連忙喊道:“仙人說了,叫我們每次出去都要把口罩戴上!”
武岩這才記起口罩,他戴上後匆匆朝外走。
他透過玻璃門看見了站在門外的人,十幾個人站在一起,哪怕個個瘦弱也不會讓武岩小看他們——經歷過逃荒的人,從不會小看任何一個老弱病殘。
武岩拿出對講機,倉庫裏吃飯的男人們魚湧而出。
女人們也沒閑着,她們的工作是接待客人,如果男人們确定顧客不會對她們造成威脅,她們就要引導客人購物。
女人們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
害怕外頭的人是壞人,但又期待自己能真正工作。
門外的馮玲一行人倒是一點都不怕——他們下意識的認為這家超市是基地裏的人開的,為士兵服務,他們雖然不是士兵,但多數都是士兵預備役,也在接受訓練,這麽算下來,他們應該也有購物的資格。
雖然他們手裏沒什麽玉米餅,但進去看看也是好的。
這麽大的超市,他們活到這個年紀都沒見過!
武岩沒有直接打開自動感應門,而是從旁邊的小門穿出去。
在确定這群人都是乳臭未幹的毛孩子,且沒有帶武器,其中還有幾個病秧子以後才讓人從裏面打開了門。
基地的電力也是有限的,除了照明用的路燈和工廠以外,別的地方電都只有晚上有,白天家家戶戶都用不了電。
所以剛進超市,一群人便不由自主的發出了感嘆聲。
雖然太陽出來了,可天并不算亮,而超市裏的白熾燈卻将整個超市照得格外清楚。
貨架上擺滿了商品,他們震驚地張大了嘴,眼睛都不知道應該看哪兒。
“從那邊進去。”武岩給他們指了路,“後面沒有收銀臺,你們結賬要從這邊出來。”
馮玲小聲問:“玉米餅能結賬嗎?”
武岩點頭:“可以,你們可以自己算價格,一塊玉米餅值五十。”
他們出來的時候都帶了口糧,工資是幹完活以後領,幹活的時候還是需要吃飯的。
但每人最多帶一塊玉米餅,再多就沒有了。
馮玲有些猶豫,這樣的超市,這樣的商品,東西一定很貴,他們的玉米餅可能只能買到一袋糖或者幾袋鹽,她又問:“真的不需要票?”
武岩:“不用,你們有什麽問題可以問裏面工作的導購,她們會告訴你們。”
進去的時候馮玲對朋友們說:“我們看看就行了,別買東西。”
雖然玉米餅他們天天吃,頓頓吃,可玉米餅畢竟能填飽肚子,如果用來換一些價格昂貴,又填不飽肚子的東西,那實在不劃算。
別錢還沒掙到,先把自己的口袋掏個幹淨。
可此時沒人能把她的話聽進去,所有人都奔向自己早就看好了貨架。
馮玲嘆了口氣,走到一旁賣糖的貨架上,她看着五花八門的包裝,聞着其實并不存在的香甜氣息,絕望的看向商品下方的價格。
藍色的包裝袋裏滿是薄荷糖,這一大包比她的腦袋還大。
馮玲的目光下移——
清口薄荷糖:22?。
馮玲還沒來得及震驚,就聽朋友喊道:“有大米!!”
“兩塊五一斤!”
馮玲雙目瞪圓。
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