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梅姨汪氏和元麗回神兒,目光從紀随舟的背影移開,望向南湘,一起發問:“剛才那個男人真是你愛人?”
南湘點頭:“嗯。”
梅紅梅三人又一起問:“皮皮糖糖的親爸爸?”
南湘繼續點頭:“是啊。”
梅紅梅又向店外看了一眼,激動地說:“南湘,你愛人長得也太好看了!我這輩子沒見過這麽好看的男人!”
元麗附和着:“就是就是!”
汪氏直接說:“可不是!我老汪活了五十多年,第一次見這麽好看的小夥子,還那麽高。”
梅紅梅附和:“沒錯。”
元麗點頭:“就是就是。”
汪氏接着着說:“眼睛鼻子嘴巴都好看。”
梅紅梅補充:“湊在一起更好看。”
元麗點頭:“和老板特別配!”
汪氏繼續說:“怪不得皮皮糖糖長得那麽好看,就看南湘和南湘愛人的長相,孩子随便長都不醜。”
元麗接着說:“而且老板男人對老板也好好啊,特意送過來東西,還在家帶孩子。”
梅紅梅煞有其事地說:“不止,南湘男人還在滬市打拼呢。”
汪氏連忙驚呼:“還在打拼啊,哎喲,我老汪真的沒見過顧外還顧內的男人吶!”
Advertisement
梅紅梅元麗一起附和,然後三個人湊在一起說紀随舟的長相英俊,說紀随舟體貼入微,說紀随舟是個好爸爸,說自己羨慕的不得了等等。
南湘根本插不上嘴。
直到有客人來了,三人才停下來工作。
南湘終于聽不到梅紅梅她們瘋狂誇贊紀随舟了,她拿着布袋坐到旁邊的制衣桌前,掏出自己的畫本,然後就看到布袋裏面兩個水煮蛋和一包餅幹。
水煮蛋是熱乎的,餅幹是牛奶味的,都是她喜歡的。
她嘴角不由得揚起,就着熱水吃了水煮蛋和餅幹,胃和身體都舒服了。
接着開始幹活。
從布架上取出一卷卡其布,按照畫本上的标注數字,剪取部分布料,用直尺比着,拿着粉筆在上面畫線畫點,動作娴熟利落。
忙了好一會兒,聽到有位客人說:“我是邱老師,找一下南湘。”
邱老師?
南湘轉頭一看,看到一位個子很高的中年男人,她立刻放下手中的直尺和粉筆,走上前問:“南化中學的邱老師?”
邱老師說:“對!你是——”
“我是南湘,邱老師你好。”南湘微笑着說。
“你就是南湘啊。”邱老師和華老師是認識的,他看到南化小學校服好看,又在華老師的大力推薦下,才給南湘打了電話,表示想要六十套校服。
在電話聽筒裏就覺得南湘年齡不會很大,想不到真人真的很年輕,而且長得這麽好看。
南湘說:“是,邱老師,幾天前你打電話到水灣村的。”
邱老師連連點頭:“對對對,你們真的昨天就開門了?”
“是啊,說了昨天開門就開門。”南湘笑着說。
見南湘談吐大方,邱老師忍不住問:“農忙還沒有結束啊。”
“大部分搶收都完了,剩下的慢慢來就行了。”南湘也實話實說:“這縣城也漸漸有人記了呢。”
邱老師十分認同:“也是,你們辛苦啊。”
“還行,你們學校開學了嗎?”
“還沒有,再過一個月,公糧交了,麥子種了,各個村子裏都沒什麽事情了,就開學了。”邱老師說。
“那你們當老師的可以歇歇啊。”
“是啊,不過,我歇不了,這不,想着你們要開門了,我就過來看看校服。”
“你是專門來看校服的?”南湘以為邱老師是路過。
“對啊,我們這個校服和南化小學的不一樣,他們是參加廣播體操用的,我們是開學獎勵給成績優異和家境困難的孩子。”
“嗯。”南湘點頭附和着。
邱老師繼續說:“本來學校說是獎勵吃的和紙筆,可是這些平時考試都會獎勵,所以就想獎勵他們一套校服,鼓勵他們積極向上。”
“是,你們想的是,你們對學生很用心。”南湘拿起畫本,翻到校服那一頁,他突然慶幸紀随舟給自己送來了畫本,也送來了校服稿子,不然她都不好和邱老師交待了。
“孩子就是祖國的希望嘛。”
“說得是,邱老師,你來看一看這衣服的樣式,和南化小學的很像,又區別于南化小學。”南湘将一張沒有數字的校稿給邱老師看。
邱老師接了過來,整套校服分上衣、褲子、內襯和鞋子。
上衣是紅色主打,袖子是藏藍色和白色條紋,褲子是也是藏藍色和白色條紋,鞋子是畫了是一雙藏藍色的和一雙白色的,南湘特意畫出來一套是搭配藏藍色鞋子,一套是搭配白色鞋子。
搭配藍色鞋子的校服看上去穩重,搭配白色鞋子的校服充滿朝氣,不管是哪一種搭配,都完全符合了邱老師的審美。
他們就是想要做這樣的校服,穿在學校裏就是校服,穿出學校又毫無違和感,尤其這種藏藍色是這個年代常穿的顏色。
邱老師當即就叫了一聲:“好!”
梅紅梅汪氏元麗聞言互看了一眼,心裏得意極了,就知道老板的手藝是惹人喜歡的。
“邱老師,你覺得不錯?”南湘問。
“非常不錯!”邱老師反複看着校服。
“主要是按照邱老師你的要求來的,你說要适合在學校穿,也适合在家穿。知道它是校服的,就看它是校服;不知道它是校服的,就覺得它是件普通衣服。”南湘回想邱老師的話。
就這個要求它思考了很久,想到這個年代大家都愛穿藏藍色,就把藏藍色給融了進去,這樣就不會像南化小學的校服那樣,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制服類的。
這邊梅紅梅三人囧了一下,邱老師這個要求也太苛刻了,可是南湘滿分完成,三個人不由得在心裏給南湘豎個大拇指。
邱老師也哈哈笑起來說:“對對對,想不到你記這麽清楚。”
“記住客人的話,是我們應該做的。”南湘說。
邱老師一聽這話就有一種被重視感,在心裏贊揚南湘這人特別會做生意,說:“這衣服多少錢一套?”
“這個要比南化小學的貴一些。”南湘說:“因為它使用的布料要厚一些,也多一些。”
“那肯定的記。”邱老師說。
“上衣、內襯、褲子和鞋子加在一起,十五塊錢。”
“不能少了?”
“這是最低價,也沒有要虛的,畢竟你們是我最尊敬的老師啊。”南湘笑着說。
最尊敬的老師——這個稱呼邱老師聽很是受用,他也知道南化小學的一套校服是十三塊錢,所以厚一點十五塊錢并不高,他說:“行,我先把稿子拿給校長看一看,他同意了,願意出錢了,我才能買。”
南湘說:“這個是自然的,我等你好消息。”
“好,那我就先回去了,你放心,我們肯定會在你們店做校服。”怕南湘擔心,邱老師先給南湘一顆定心丸。
“好。”南湘笑着應,送到門口說:“邱老師慢走,我們每天八點半上班,五點鐘下班。”
“行。”
邱老師拿着畫稿走了。
梅紅梅湊過來說:“南湘真厲害呀!這個做好了,說不定我們接校服都能接發財。”
南湘認真地說:“校服只是一部分,也只是起步,等情況穩定了,我們得做點別的。”
“做什麽?”
“做的可多了,慢慢發展。”
“行,反正我都跟着你。”梅紅梅說。
南湘笑了笑說:“跟着我?不要你男人了?”
“讨厭,你也會開玩笑了。”梅紅梅笑着推了南湘一把。
南湘笑起來,轉身繼續幹活,到了下午的時候,她稍微處理了一下手頭上的事兒。沒有待到下班,就和梅紅梅說了一聲,離開一湘制衣店。
騎着自行車,先在縣城逛了一圈,沒有看到紀随舟父子三人,想必應該回去了,就騎着自行車回家。
一進院子就看到父子三人在院子裏踢皮球,你踢給我一下,我踢給你一下,那麽成熟穩重的紀随舟居然和兩個孩子玩的專心致志,她按了聲響鈴,父子三人才看到她。
“媽媽!媽媽!”皮皮糖糖累的小臉通紅。
“回來了。”紀随舟接過自行車,推到西屋裏。
南湘問:“你們在踢皮球啊。”
糖糖點頭。
“媽媽,給你丸丸吃。”皮皮伸出小手,小手裏躺着一顆油炸蘿蔔丸子。
“哪來的菜丸子?”南湘問。
“姨來來給。”糖糖說。
“姨奶奶?”
“嗯!”皮皮糖糖一起點頭。
南湘笑,皮皮糖糖是會喊“奶奶”的,但是前面加個“姨”字,兩個孩子就繞不過來了,說成了“姨來來”。
“你們去姨奶奶那兒了?”
“嗯。”
“前幾天我不是去看過來小姨他們,他們一直想見見皮皮糖糖,正好給你送完布袋後有點時間,我就帶孩子們去小姨家看看。”紀随舟從西屋走出來說:“買了些雞魚和肉過去,小姨覺得自己沒什麽給兩個孩子的,就炸了菜丸子,給我一筐。”
“一、一筐?”南湘驚訝地問:“沒有弄錯?”
紀随舟伸手指了指廚屋。
南湘看到廚屋裏有一個嶄新的竹筐,她向前走了兩步,竹筐果然是一筐菜丸子,說:“這也太多了吧。”
紀随舟說:“他們今年豐收。”
“那也好費油啊。”
“也還好,主要是覺得我平時給他們錢給他們寄東西,他們也幫不上我什麽。”
“不是幫我們料理莊稼了嗎?”
記“是。”
紀随舟父母去世後,在這個親戚家待兩天,又去那個親戚家過一天,真正對他好的,也就小姨家。
可是小姨家太窮了,又有兩個女兒兩個兒子,實在養不了他,覺得挺對不住他的,年年農忙都幫着他。
他外出打工了,他們就幫他料理莊稼。
他們對紀随舟是真的好,也知道南湘各種不好,對南湘也是真的不滿意,所以哪怕他們在東湖地裏幹活,也不來這兒讨口水喝。
上次吳玉婷吳玉鳳在縣城見着她就冷嘲熱諷的,她忍不住問:“他們是不是又說我了?”
“說你什麽?”紀随舟問。
南湘說:“你知道的。”
紀随舟笑。
“有沒有在皮皮糖糖面前說?”
“這有什麽區別嗎?”
“當然了,我不在乎別人說我什麽,但是不能在我孩子面前說,影響我的形象,對孩子不好。”南湘說。
紀随舟實話說:“他們說了。”
“說什麽?”
“才開口,我就給反駁回去了。”
“你反駁什麽?”
“我說,看孩子又白又胖又活潑,這就能證明你是個好母親了。”紀随舟說。
南湘聽的心中一喜:“你真這麽說的?”
“嗯,小姨他們覺得有理,小姨還說,過年的時候,我們一起去拜年。”紀随舟微笑着說。
“真的假的?你不要騙我。”
“我從來沒有騙過你。”
“那你心裏也是這麽想的嗎?”
“想什麽?”
“我是個好母親?”
紀随舟頓了一下說:“以前有些欠缺,現在确實是好母親。”
說的是實話,南湘也就滿意了,她捏了一顆菜丸子說:“還是熱的。”
“嗯,剛帶回來的,嘗嘗看。”
南湘咬了一口:“外酥內嫩,好吃。”
“晚上做丸子白菜湯喝?”紀随舟走進廚屋。
“可以。”南湘點頭答應,說:“對了,謝謝你。”
“謝我什麽?”紀随舟從菜櫃裏拿出一顆大白菜。
南湘将邱老師來看畫的事兒,說給紀随舟聽。
紀随舟說:“也就是說,我可能促成了你們店裏幾百塊錢的大生意?”
南湘想了想說:“勉強可以這麽說吧。”
“你就謝謝我而已?”紀随舟接就問。
“不然呢?你說。”
“我說,你就會做嗎?”紀随舟靠近南湘。
南湘吃菜丸子的動作一頓,忽然感覺紀随舟離自己特別近,近的她都感覺到了紀随舟身上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