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四爺一句‘爺給你兜着’,要是放在後世威力肯定不亞于‘我養你啊。’或者這話要是換個人聽,換成是原主怕是能感動到淚灑當場,不說登時跪下給人四爺磕一個,起碼也得把這句話吸煙刻肺的記一輩子,甭管到什麽時候那都是四爺心裏有她的一個憑證。

偏這兩條四爺都沒趕上,瑾玉聽了這話第一反應就是四爺您哄鬼呢,感情剛剛在永和宮裏頭,被自己親額娘怼得無話可說憋了一肚子氣的不是他啊。這會兒出來知道說便宜話了,還他給自己兜着?

好家夥,說白了自己再是嫁到皇家成了愛新覺羅家的兒媳婦,那也是嫁又不是賣,好歹還是有娘家在後頭撐着的。娘家額娘還是宗室女,雖比不得德妃看着風光尊貴,但要論家世底子,誰比誰體面還真說不好。

反倒是四爺個倒黴蛋兒,幼年抱給佟貴妃養着,玉牒卻沒跟着改過去。佟貴妃死的時候明明年紀也不小了,能自己一個人在阿哥所湊活着過,偏又被康熙一句話重新歸了永和宮。

這事不能細琢磨,越琢磨越覺得康熙那當皇阿瑪心思太多。佟貴妃死在康熙二十八年上,永和宮的十四阿哥生在二十七年,就德妃那要強的性子,好不容易宮女起步登上妃位入主永和宮,還生了小兒子把日子過順遂,人康熙又冷不丁的把早年間從自己這兒抱走的大兒子給還了回來,還真是說不好德妃是高興多些,還是心緒複雜更多點兒。

加上這兒子還是倔性子,脾氣又怪又不會說好話,在佟貴妃那兒養了十二年,不管是跟貴妃還是佟家人都親近。連德妃的額娘嫂子進宮的時候都說過,在宮外德妃他哥哥遇上四阿哥,四阿哥叫了聲舅舅,那氣場愣是差點把人烏雅博啓唬得給人孩子磕了個頭。

這話娘家人說給德妃聽是當做玩笑,可德妃心裏有自己的盤算。她越發覺得胤禛從小在佟貴妃跟前養着,周身的氣派性格都是跟佟貴妃學的,跟自己不是一條心,就便越發的想要給兒子掰過來。

可四爺回來的時候都十二了,早就懂事了,平常也都是在阿哥所自己單住着,哪能是德妃想改他性子就能改得了的。這不,這麽十多年下來四爺沒變,德妃也沒變,變了的只有原本關系還算過得去的母子,都快成仇了。

說到底人是額娘,四爺是兒子,真要撕破了臉吃虧的肯定是四爺。四爺這會兒說什麽他兜着,瑾玉也只是聽聽就罷。畢竟德妃真發起狠來,兒子和兒媳婦非要打一個,瑾玉有自信肯定得拿她自己兒子下手。

所以四爺說完這話之後,兩人一直走出宮都走到自家馬車旁了,瑾玉也沒就四爺豪情又浪漫的承諾有什麽回應。

反而是等四爺上了馬車之後,悠悠然來了一句:爺,咱們夫妻之間誰兜着誰都行,您還是先想想十四那邊您打算怎麽辦吧。讓一直等着瑾玉說句好聽話的四爺,差點坐在馬車裏都劈了叉。

剛剛在永和宮裏頭,德妃挑完毛病該囑咐兒子幹的活兒也沒落下。今年胤禵論虛歲也有十四了,當初四爺的婚事就是在他十三歲那年定下的。給皇子娶福晉不比尋常人家,定下來之後還有得是繁雜的步驟和準備要做,有時候光是給女兒準備的嫁妝,娘家都能備上好幾年。

如今又不比從前,以前兒子剛漸漸長大,康熙這個當阿瑪的還有當阿瑪的瘾,給兒子找媳婦找得津津有味,有時候還會拿着備選的小像名冊去太後那兒,世上最尊貴的母子二人為了到底哪家姑娘更好,也能琢磨好半天。

現在前頭的兒子們都大了,都不是當年老老實實跟上書房讀書習武,皇阿瑪說什麽是什麽的孩子。成家建府之後更是各家有各家的小日子小算盤,各有各的小心思。

前頭光是太子和直郡王兩派相争,就恨不得互相把腦漿子都打出來,看得皇上頭疼心煩,下頭這些小的自然也就沒心力再多管。

那當阿瑪的不管,當額娘的不能也不管啊。前兩年老九的親事就是宜妃花了半年的時間,天天去太後那兒點卯伺候,又傳了消息出宮,托娘家在外頭好生尋摸才定下的。

Advertisement

定的是董鄂家的姑娘,家世好得要是早生些年,哪怕進宮做個皇後也差不離。跟老三的福晉還是同宗的堂姐妹,成親那會兒嫁妝把宮裏這麽多娘娘的眼都給晃了。有了這麽個外家當靠山,哪怕老九出宮的時候沒撈着爵位,宜妃的腰杆子也挺得倍直。

德妃當時看着那場景,就定了心思胤禵的親事上決不能馬虎,必須早早的就準備起來。她一娘娘整天不是永和宮裏頭,就是圍着永和宮打轉的也沒法出去,要等選秀的話還得等到明年開春,這差事可不思來想去只能歸了四爺。

“能怎麽辦,看看吧。”四爺雖年歲大些,如今在外頭也是一說話算得上的爺們,可這方面到底沒經驗。哪怕是貝勒府,也因為開府沒多少年到了年齡要配人家的奴才都不多,四爺真沒經過這事。

“看什麽啊,我覺得這事不該爺來辦,就算只是幫着尋摸也不好。”瑾玉接完這話有點緊張,但剛剛在永和宮她就已經把這話憋在心裏,實在是不吐不快,這會兒既然都開了個頭就不如全說了罷了。

“這話我本不該說,說了說不定爺您也得往心裏留疙瘩。可咱們到底是夫妻,你不高興我也得說。老話說得好,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這世上除了父母之命,旁人做媒萬一出了什麽差錯,到時候得落埋怨。”

四爺是個實心眼的性子,這事不光自己知道,後世電視劇和小說看得多的也知道。真讓他上了心的人,別說做媒拉纖,他恨不得把人祖孫三代吃喝拉撒全給安排喽,總覺得只要那樣才是對人好。

要是放在日後他成了皇帝這麽幹,瑾玉也不多這個嘴。反正天下都是他的,都是他的奴才愛怎麽折騰,別人不敢有怨言。

現在不一樣,且不說胤禵以後勢必要跟四爺掐得你死我活,只說他到底不是奴才是弟弟,真要是四爺點頭接下德妃這個差事,往後找得到十全十美的人家不一定記他的好,但是只要有一點不好,別說胤禵就光是德妃那兒,四爺就得被無窮盡的埋怨。

瑾玉說這話是鼓起了挺大的勇氣,甚至都沒敢看四爺的臉。畢竟這話不好聽,能跟他把話說到這份上,其中有一大半的原因,瑾玉自認為是剛剛在永和宮裏的時候四爺太像個沒人愛的小可憐,實在是有點戳了瑾玉的同情心。

說完之後馬車裏就陷入了一陣令人尴尬又頭皮發麻的安靜裏,靜得瑾玉心裏直嘀咕,壞了壞了壞了,人家到底是親母子,自己個當福晉的不該多嘴。怎麽自己說了這麽多道理,反而先把自己給套進去了。

但就在瑾玉低着頭懊惱的時候,四爺突然伸了個手過來,一把籠住瑾玉正在不安摳着自己衣裙上繡花的手,“福晉今天能跟我說這話,你的好爺往心裏去了。”

四爺話一說出口,瑾玉人都驚了。這可比剛剛那什麽我兜着你中聽一百倍。人在世上最怕的就是自己的真心被糟踐,不管因為什麽四爺能懂這份心就是好的,至少這人知好歹不是。

“嗯,知道了。”話不用說得太透,尤其跟四爺這樣的聰明人更是沒必要把道理一字一句全擺到臺面上來。

而且有了這段對話,回府的路上馬車裏的氣氛明顯好了不少,等到了府門口要下馬車的時候,四爺還添了一句,說是明天弘晖休息不上學,今晚他領弘晖去正院吃飯。

說好了晚上帶弘晖回去吃飯,四爺就先去了書房。沒想到今天還挺熱鬧,四爺坐在書房裏汗還沒收盡,原本下了朝比自己早出宮的胤祺和胤祐,也不知道從哪兒得着風聲,颠颠兒的就過來了。

來了之後更是半點不見外,進門找了坐慣了的位子坐下,胤祐又把書房裏幾個丫鬟小子使喚得來回打轉,又是要帕子擦臉、又是要扇子扇風、又是要冰碗解暑的,最後都給人伺候舒坦了,這才欠兮兮的跟四爺打聽今天的事。

“四哥诶,今兒十五您這打宮裏出來又得了新差事吧。打算怎麽辦啊,這可不是花點錢就能了了的事。就老十四那性子,得給他找個什麽樣的主兒才能叫他收了心。”

要不說家大業大兄弟多有好處也有難處呢,德妃在永和宮說的話還沒出宮門,人老十四個傻的就自己在上書房胡咧咧得衆人全知道了。

在老十四看來,自己才十三還年輕得很,阿哥所裏又不是沒人伺候,他才懶得娶福晉呢。今天聽說四爺去了永和宮,就知道他額娘肯定要跟他哥說這事,可不就在上書房抱怨開了。

“怎麽辦?涼拌。”四爺擡眼看着一臉饒有興致,也不知道是來關心兄長,還是來看自己熱鬧的胤祐,忍了又忍才勉強忍住一腳把這小子踹出去的心。

“啊?”胤祐像是聽錯了一下,原本歪斜斜靠在椅背上沒個正行的人突然一下坐直了,整個身子都不由的往前傾了點,“四哥你想通了,不當冤大頭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