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結局(上)

第六十八章結局(上)

深秋裏,除卻金黃的落葉與豐碩的果實,還有霧蒙蒙的清晨與滿窗的寒霜。

離陳妤與沈止大婚的日子還有三天。

陳妤不再出門,而是在宅邸中安心準備着出嫁要學習的事宜,沈止也不再來找她,像是一種無言的默契,不想在成親之前在橫生枝節。

只是,有時候意外總會特意找上門來。

也正是在這一日,病如膏肓的明帝下旨,于西郊獵場舉行秋狩,請滿京城的王公貴族、文武百官一并參與,聲勢浩大,甚至不遜色于每年花萼樓前千秋節宴會。

待嫁與待娶的兩人,不得不應着皇命,去西郊獵場。

陳妤與沈止對這裏都沒有什麽好的回憶,上次來是因為巫溪提議的冬狩,結果他們自己反倒成了被殺手追殺的“獵物”。

明帝從未有秋狩的習慣,可是明明只是在兩日之前下達的旨意,但西郊獵場的一應物什卻準備得相當齊全,甚至還為身體不适的人特意備好了營帳。

不過現在,那營帳裏只有面色慘白的明帝與一衆随侍。

連沈止都覺得臉生的太監從營帳中走出宣布這一次秋狩的規則,年輕的武将摩拳擦掌着想要大展身手,然而有心人此刻卻疑窦叢生。

明帝已經病到路都走不得了,為何還要開這一次秋狩?

沈止面色凝重,即使那太監已經宣布了開始,他也只是與陳妤一起,坐在營帳前布置好的座位上。

這場秋狩的古怪之處還有許多,比如他就未曾見到沈朝雲與寧妃的身影,而他的母妃也不在随行人員之列。

陳妤心中也有着同樣的疑惑,可她一側頭,便看見了許久未見的沈花影。

沈花影的容貌未變,可那周身的氣質卻似飽經了風霜一般,她也的确是經歷了辛酸的往事。

這本不至于讓陳妤驚奇,只是沈花影見陳妤看向她,便徑直朝着陳妤走了過來,目光掠過了沈止。

“許久未見。”她的聲音有些幹澀。

“四殿下有何事?”陳妤輕聲地問道。

沈花影也不廢話,只是從腰間解下了一個香囊,陳妤認得那個香囊,那香囊紋樣過時又有些破舊,卻是沈花影無比珍惜的東西,是她母親梁後的遺物。

“我想說的,都在這裏。”

沈花影将那香囊珍而重之地放在了陳妤的手上,而後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這氣氛詭異的獵場。

她來便只是為了将那香囊送與真正給送的人,故而也沒發現她的身後躲了個小尾巴。

陳妤默默地收回了看向追着沈花影出去的寧文曲的目光,看向了那個破舊的香囊,擺弄了一會兒,便發現了香囊封口處似被人重新處理過,只需解開系再外邊的那圈絲帶便可将香囊打開。

“要打開嗎?”

陳妤側身問着沈止,不知怎麽,她方才便覺得沈花影一直在看沈止,那目光頗為怪異。

“既然四妹親自送來,那便是希望你打開的。”沈止低聲說道。

陳妤的手放在了那絲帶上,不知為何有些緊張。

到底是什麽能讓沈花影親自跑這一趟?

香囊被打開,露出了裏面折疊整齊泛黃發脆的紙張,陳妤小心地将這紙張展開,便看見了紙張開頭四個大字。

“吾女親啓。”

這是梁後寫給沈花影的絕筆信。

娟秀的字體洋洋灑灑地寫盡母親對女兒的擔心,而末尾卻說起了旁的事。

“娘不知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是多少歲,但無論多少年有些人的執念大約是不會變的。”

“你不要靠近梁家,更不要靠近你的舅父梁隐,也不要靠近柳家人,尤其是柳初英,藺姑娘昔年曾與我有救命之恩,若是有機會便将這警告同樣告知于你那位名叫沈止的兄長。”

“若梁隐還念半分我與他的兄妹之情,應當也不會利用于你,而看在梁隐的份上,京中大部分的人都不會為難你。”

“娘希望你過得幸福快樂。”

那信紙的末尾的字跡與先前的有些細微的差異,每一個字的橫豎撇捺都不如之前平整,似是可以看出在生命的最後,梁後顫抖着手執筆寫字的模樣。

可這最末的寥寥數語,也同樣蘊含着巨大的信息量,比如,梁後為何說要将不要靠近柳家人的警告告知于沈止?沈止的母妃正是柳貴妃。

其實那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陳妤側頭看向沈止,只見,此時沈止面色一片平靜,只是眼神中蘊藏着不易察覺的風暴。

陳妤又看向不遠處的營帳,時不時便有随侍的人員來回進出,侍人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重病的帝王。

二十年前,明帝到底做了什麽?為何梁後會寫下遠離梁柳兩家的話,為何特意提起了梁相與柳貴妃?陳妤心裏起了無數的疑惑。

而那疑惑很快便随着營帳中傳來的巨大聲響而擊碎。

“來人,有刺客!”

營帳內外都兵荒馬亂起來。

陳妤猛地起身,在混亂的人潮中穿梭,很快便來到了營帳的門前。

“阿妤,”沈止站在營帳的門口,“我覺得有些事,可以今日當面問詢父皇。”

陳妤一愣,便見沈止拉起她的手,掀開了營帳的簾子,徑直地前來見明帝。

營帳之中彌漫着又苦又澀的藥味,最前頭,随侍的人正在壓制着一個侍女打扮的女子,将她手中的匕首打到地上。

這是個看起來極為草率的刺客,只是不知從哪裏搞來了一身明帝随侍人員的衣裳,拿着一柄匕首,就這樣大刺刺地直奔營帳,可偏偏卻并未為人察覺。

陳妤覺得有些奇怪。

然而明帝看着那刺客神色卻極為複雜,他的嘴唇開了又合,終是說道:“初英也想殺朕嗎?”

陳妤一愣,便聽到那刺客也就是那僞裝成侍女的柳貴妃說道:“臣妾想與陛下同生共死。”

沈止也明顯的有些驚訝,他十分不确定地喚了一句:“母妃?”

那刺客猛然回頭,臉上有半張未徹底撕去的□□,而那面具之下,正是沈止本應該最熟悉的柳貴妃的臉。

可看到沈止卻沒有讓柳貴妃冷靜半分,她不知從哪裏生出的力氣掙脫了壓制着她的人,抄起那被打到地上的匕首,直接沖着沈止的心口扔了過去。

“你這賤種,給我去死!”

她像是得了失心瘋的病人,一味地歇斯底裏着。

但沈止亦是第一次如此直白地直面着撫養了他二十餘年的母親對他的惡意,他的神色有些恍惚,竟然也忘記了躲開。

“殿下,想什麽呢?”

陳妤及時将沈止拉開,便見那柄匕首直接斜插進支撐營帳的木樁半寸。

柳貴妃是當真抱着殺死沈止的心,扔出的這柄匕首。

“柳初英,”明帝的聲音中含着少見的鮮明怒氣,“朕是不是太縱容你了?”

“縱容?”柳貴妃又看向了明帝,近乎癫狂地笑了起來,染着鳳仙花汁的指尖緊緊地摳向地面,“陛下,原來您把為了讓臣妾一心撫養藺如那賤人的孩子,而生生喂了臣妾三年的寒涼之藥,絕了臣妾的子嗣叫縱容?”

“原來您把只是因為容貌相似,便完全不顧臣妾打理六宮多年,把臣妾的臉面任由那個宮女往地上踩叫縱容?”

“臣妾在您身側二十年,卻還比不上一個死人,原來這叫縱容?”

柳貴妃一字一頓地說着,怨氣滔天。

可明帝只是冷漠地看着她,陳妤恍然間甚至将那神情與夢境中的沈止重疊。

只見明帝站起身來,飲下了一旁侍人放在一旁的茶水,朝着柳貴妃走了過去,低下身看着她的臉冷聲說道:“初英,何必把自己說得這樣悲慘?”

柳貴妃一怔,便聽得明帝略一喘息,繼續說道:“二十年前,朕忍下了你在如兒生産時動手腳,二十年後,朕亦忍下了你非要将長寧與止兒撮合在一處。”

“如此,還不算縱容?”

陳妤看向了沈止,她不明白這裏有他們兩個什麽事,但沈止只是握緊了她的掌心,握得很緊很緊。

柳貴妃冷笑了一聲,說道:“鎮北王妃是您派人殺的,又不是臣妾支使。”

“什麽?”

盡管早有猜測,陳妤卻萬萬沒想到有從別人口中親耳聽到這事的一天。

柳貴妃看向了她,面容上露出了陳妤初見她時那般溫柔和藹的笑意,然而柳貴妃口中的話語卻仿佛利劍一般,刺穿了陳妤的心口。

“昔年,就屬喬燕與藺如的關系最為親近,就算陛下登基為帝,硬擄藺如入宮也未曾損了情誼。”

“最親近的人自然知道最多的秘密,誰知道藺如對喬燕說過什麽呢?”

柳貴妃語笑嫣嫣地說道:“不然陛下為何總要試圖對陳家趕盡殺絕?”

陳妤從未想過還有這樣的原因,柳貴妃的話語讓她的頭都有些發暈,腳步站立不穩。

“阿妤,”沈止扶住了她晃動的身形,輕聲說道:“不要聽她的話,今日之事還有異常。”

陳妤轉頭看向他,疑惑不解。

“營帳遇刺,為何只有你我前來,旁的人去了哪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