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初寒下凡
正月十五乃上元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夜。一大早我就起床洗漱,就為了傍晚時能和熙親王一起去鬧市看花燈,且不給她丢臉。為此,我做足了準備。
這時,糖兒抱着我的新衣服進了來,我看了看紅色綢緞的棉袍,立刻喜歡得不得了。糖兒一邊幫我穿衣服一邊說道:“這紅色綢緞是咱們王爺親自挑的,她說你穿紅色的衣服最好看了。”
我聽到糖兒的話,心裏有些喜悅,但随機又很失落,因為熙親王就對我愛理不理,自初八之後,她更是很少跟我說話了,我也不敢主動去找她,所以多少有些寂寞。
“王爺她人呢?”我照了照銅鏡,問了句糖兒。
糖兒拿起梳妝臺上的血簪,将其插進我的發髻間,回答道:“今兒天還沒亮,咱們家王爺和承親王就去了東勝王那裏了。”
“東勝王?”
“對,東勝國的國王就住在候城,據說珞太儀的母親和東勝王有親戚關系,而且先帝的故鄉也是這裏。所以,今兒一大早他們和珞太儀都去了紫禁城拜見東勝王了。”
聽到這話,我不僅感嘆,這皇室的親戚必然是皇室,像我這種貧民,最多只能當個妾室。
“那,太子呢?”
“太子自然是去的,畢竟東勝國是咱們國的聯盟國,太子代表咱們平陽國去慰問,也算是表達了咱們的誠意。”
我聽到糖兒的話,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這糖兒雖然年齡不大,可在熙親王身邊待了這麽久,也沒有什麽事情是她不知道的。
我穿戴好衣服和首飾,準備去吃早膳,才發現,整個風涼居就剩下我和糖兒了。
考慮了很久,我便從行李中摸出銀子,這銀子還是年末的時候熙親王府分給我的,我至今還沒有用過。我将銀子裝好,轉身出了風涼居。
從風涼居出來,便是清真寺。
寺廟的院子不大,但是前來上香的人卻絡繹不絕。每一位前來上香的人,臉上都寫滿了虔誠。
擡頭望廟頂,使人眼花缭亂。那一個個佛爺凸起的臉,也宛如夏季夜空數不清的星鬥,它們神态各異,千姿百态。
Advertisement
回頭望去,這座古老的寺廟在大雪的籠罩下,像一幅飄在浮雲上面的剪影一般,顯得分外沉寂肅穆。
從寺院的大門出來,便是一段下山路。剛開始是很長很長的臺階,兩旁都是被積雪覆蓋住的松樹。走了很久,我回頭看了看,發現早已經不見的寺廟的蹤影。又走了許久,道路變成了平緩的小路。我向遠方眺望,隐約看到了出口,又走一回,便聽到不遠處穿來集市的喧鬧。
轉了一個彎,便到了熱鬧的居住區。在疏林薄霧中,掩映着幾家茅舍,兩個腳夫趕着毛驢,向城市走來。偶爾看到路上一頂轎子,轎頂裝飾着雜花,轎後跟随着騎馬的、挑擔的,不知去向何處。
順着人流行走,便看到了候城的護城河——侯水。候水是候城的商業交通要道。侯水河岸,人煙稠密,人們有的在茶館休息,有的在讨論當今聖上,有的在酒館用膳。河裏船只往來,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船夫們用竹竿撐着,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像在大聲吆喝。船裏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着。橋上的人,也伸頭探腦地在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
又行走幾步,便看到了高大的城樓,城樓兩邊的屋宇鱗次栉比,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店鋪門首前懸挂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還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
我就這樣動走西望,好似一個山裏的野人第一次來到鄉鎮一樣。
正走着,突然見前方有一兵器屋,雖天氣寒冷,屋門緊閉,我卻從屋中聽到“叮叮當當”清脆的砸鐵之音。我考慮着要不要買個武器送給熙親王,便推門進了兵器屋。
進入兵器屋,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挂在牆上且發着寒光的鐵器。其中,有一把短劍在衆劍中獨樹一幟,玲珑卻不失大氣,鋒利卻不甚寒冽,而且形狀和與之前凍在冰中的“健康與幸福”極其相似,我便下定了決心要買下來。
掌櫃的是個中年的男人,見我對此劍如此鐘情,便将此劍取下,介紹道:“此劍名為‘太陰’,相傳是歷代東勝王的随身寶劍。不過上一代東勝王背井離鄉,在離開之前将此劍壓在了當鋪,至今未取回。當鋪不識貨,便賣給了我。姑娘看你也是個明白人,我也不管你多要,五十兩,不多不少!”
我認真的聽着掌櫃的的解釋,可是我對東勝國的物價并不了解。但仔細一想,這銀兩我也沒有其他的用處,買來一把短劍送給熙親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便掏出銀兩,接過了短劍。短劍入手,掂了掂,感覺确實占份量,便連聲贊嘆這寶劍。這時,眼角餘光瞥見旁邊一對八只爪的彎勾,不禁又來了興趣。
掌櫃的見了我的目光,又拿起了那彎勾說道:“這彎勾乃是翻牆工具,它可以勾住任何的牆面,最高可以勾住二層小樓。”
我接過彎勾仔細觀察,突然腦中想到一計策,激動的問道:“既然可以翻越牆壁,那是否可以将此勾固定在二樓,然後人從二樓跳下?”
“那是當然。”
我沒有多想,便将身上剩下的錢都給了掌櫃的,轉身離開兵器屋,快速的回到了風涼居。
熙親王和珞太儀她們還沒有回來,我急忙的拿出彎勾開始研究。假如,我們晚上去看花燈,在途中,必會經過一個叫“萬粹樓”的二層小樓。我事先在二樓準備好,等到她一出現,我便從天而降,好似天女下凡一般,給熙親王一個驚喜!這樣真是太好不過了!
準備就緒,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他們也都回了來。我們一行人便去了夜市看花燈。
天色暗了下來,街上便變得五彩缤紛,形形色色的人都出來看花燈,滿大街的貨物,琳琅滿目。
法輪天下轉,梵語天上來。燈樓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凝流水,春風含夜梅。幡動黃金池,鐘發琉璃臺。?
此時的候城,整個城市已經被點亮了。紫禁城門外大放炬火,光燭天地,綿延八裏,列為戲場。金石匏革之聲,聞數十裏之外,自是每年以為常焉。歌舞場地,綿延八裏,各路百姓沿路搭起看棚,通宵達旦地觀賞。這種陣勢,可謂鳴鼓聒天,燎炬照地,撼人心魄。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人,聲聞數十裏,自昏至旦,燈火光燭天地。
珞太儀與小梅走在最前,承親王與太子在其後,兩人有說有笑異常親密。熙親王則走在我身邊,一言不發。不出多時,我見時機成熟,我便對熙親王說道:“王爺,我想到一件事,一會你去前面的‘萬粹樓’等我。”
熙親王點了點頭,便沒再理我。
我一路小跑來到了萬粹樓,才發現萬粹樓乃是候城的第一青樓。可是為了我的仙女下凡的計劃,我硬着頭皮,躲過了其他人的眼光,來到了二樓的陽臺上。
站得高,忘的遠,候城的美景盡收眼底。但我也顧不得欣賞美景,将彎勾固定好,抓着鐵絲線,準備下凡。
正想着熙親王會不會喜歡我這個驚喜之時,熙親王一行人從南邊過了來。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蹬上了欄杆。
熙親王走道萬粹樓門前,站住了腳,向裏面望了望。我抓住了機會,一下子跳了下來。
下落的速度極快,但是我盡量保持在空中時優美的姿勢。我甜甜的寒了一聲“熙親王!”,随後便将絲巾張開,好似一只真正的仙女下凡一樣。
熙親王看到了我的叫聲,擡頭一看,眉毛一挑,好似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我正為我的計劃成功了感到高興的時候,突然感覺鐵絲線“砰”的一聲斷了。
在我的叫喊聲,我“吧唧”一下砸在了熙親王的面前。
整個過程只經歷了2秒,但在這兩秒鐘,我好似一個從天堂掉進了地獄。
我忍着疼痛從地上爬了起來。第一次覺得這麽丢臉,尤其是在熙親王面前這麽丢臉。我本來是想給熙親王一個驚喜的,讓她看看我這個仙女下凡是有多美,沒想到……
想着想着,我的淚水就流了下來。
周圍的人見到此景,都圍了過來湊熱鬧。萬粹樓的人也大呼小,叫說有姑娘要跳樓。一時間,我成為了這條街道的焦點。
我不敢看熙親王,因為熙親王現在一定讨厭死我了,我又給她丢臉了。
啊!讓我鑽進地縫裏去吧!
突然熙親王拍了拍手,說道:“好了,各位鄉親們,我的妻子想要給我一個驚喜而已,你們不要再圍觀了。還有,她不是青樓的女人。”說罷,她蹲了下來,拍了拍我身上的泥土,溫柔的問道:“很疼麽?別哭了,能動麽?”
我被突然出現的臉吓得不敢做聲。我輕輕站了起來,發現除了之前受傷的右臂有些疼痛,其他的地方都沒有問題。我忍着眼淚搖了搖頭,熙親王拍了拍我的頭好似在鼓勵我。
路人見已經沒有事情了,都散了去。這時,我才掏出了買到的‘太陰’短劍,伸了過去。熙親王被我的寶劍下了一跳,疑惑的看着我,我帶着哭腔小聲的說道:“送你的。”
熙親王接過寶劍,借着月光看了看,發出一聲贊嘆:“好劍!”聽到此話,我不禁将煩惱事情忘在了腦後,破涕為笑。
熙親王看了看一會哭一會笑的我,這才問道:“你還沒告訴我,你這是演的一出什麽戲。”
我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後腦勺,吐了吐舌頭解釋道:“我……本來是想給你一個驚喜……想讓你在正月十五看到仙女下凡的情景……”
她挑了挑眉,慢慢的靠近我說道:“為什麽想讓我看?”
唉?為什麽想讓她看?因為想讓她高興?
我不知道,我為什麽想讓她高興?
她的表情依然很平和,但卻看到眼中放着異樣的光彩,大概是花燈的反射吧。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不知道怎麽回答。
“難道,你喜歡我?”她在我耳邊輕輕的問道,呼吸噴在我的耳朵上,癢癢的想躲開什麽?
我喜歡她?怎麽可能?
聽到“喜歡”這個詞,我的心髒“咯噔”的一跳,本來想跑開,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倒在了熙親王的懷裏。
“初寒!你沒事吧?”
喜歡?我才不喜歡她呢。
(文章借用到清明上河圖和中國歷史皇帝的元宵節場面描寫)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