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我不知道标題了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
王曉宛盤膝坐在桌案後,聽着首位的金丹道人說出的第一句話,心中若有所悟。正襟危坐,凝神靜氣,默默的傾聽。
“莫道修真仙路遠,休說功德業已全,前世因果今生鑄,成仙路上不可見。”
……
“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
“渺渺覓仙路,悠悠問道心。何日化成仙,逍遙天地間!”
端坐在首位的金丹道人說出了最後一句話,輕輕嘆了一口氣,消失在衆人的面前。
王曉宛沒有任何反應,仍然沉浸在雲珏所講的道中,慢慢的領悟其中的大道至理。等到她醒悟過來的時候,客廳中已經沒有多少人了。
站起身來,王曉宛看着伺立在一旁傀儡小童子,輕聲說道:“轉告你家主人,多謝他傳道之恩,他日若有差遣,必效犬馬之勞。”
傀儡小童子眼中紅光一閃,微微有些機械的回答道:“主人說,相逢即使有緣,道友不必相謝。”
王曉宛笑了笑,沒有把傀儡小童子的話放在心上。笑話,這麽大的人情不還怎麽可以。這些客套話,聽聽也就罷了,真要這麽做了,呵呵……
告辭後,王曉宛走出了客廳。陡然陷入黑暗,她不由得眯了眯眼睛。
擡頭,漆黑的天幕上,只餘一輪明月,潑灑着淡淡銀輝。
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月上中天。
神識掃過,王曉宛欲要找到屬于自己的車隊,搭乘獸車離開。不料,卻被幾位相熟的築基期女修喊了過去。
Advertisement
王曉宛一愣,心念一轉,就走了過去。
聽了幾位女修的話,王曉宛明白了,原來這幾位女修想要邀請她去某個山脈冒險。
“幾位道友,實不相瞞,從小到大,我就沒有出去歷練過。手段能力不行,恐怕會拖各位道友的後腿。”王曉宛猶豫不決,躊躇的說道。
一位女修大笑道:“早就看出來了,不然你以為我們喊你做什麽?就是因為你什麽都不了解,所以才要你跟我們去歷練啊!”
王曉宛聽聞,輕輕微笑,欣喜的說道:“既然這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這就對了嘛!”那位女修拍了拍王曉宛的肩,欣慰的說道。
又說了一會兒話,培養了幾人的感情,幾個人就分開了。
王曉宛搭乘自家的獸車離開,接着又有兩人各施手段走了。而剩下的幾位女修則相視一笑,進入了雲珏的院落。
“雲珏師叔,事情都辦好了。你就放心吧!我們會好好的調/教她的,讓她擁有自保的能力的。”
人參果樹,樹蔭之下。
雲珏背手而立,背對着衆人。晚風襲來,墨色發絲飛舞,劃過一個優雅的弧度。
“我知道了,”雲珏輕聲說道。然後,不再說話,默默的擡頭看着天空。
幾位女修面面相觑,相互看了幾眼,然後就向雲珏告辭,相攜着離開了。
雲珏師叔現在,越來越冷清了。如同天邊的白雲,不可觸摸。幾位女修心下揣測不安,郁悶的想到。
這幾位女修自然是玄元派的外門弟子了,除了他們,還能有誰。
以這個偏僻地方的尿性,男尊女卑的傳統,又能找得到幾個築基期的女修。
回到家中,王曉宛竟直入了書房,将聽道得來的一些感悟寫了下來。一式兩份,分別差遣仆人送到了李家和王家家主的手中。
慶賀那位新晉的金丹道人的禮物,全部是兩家出的,總得有些收獲不是。
在家中呆了十幾天,就到了約定的日子。王曉宛将自己要外出的消息告訴了父母親人,名義上的公公婆婆,就離開了。
這一次離開,只有她一個人。在某處山脈歷練,帶上仆人什麽的,很不方便。
王曉宛以為,這不過就是一場新手歷練,也就十幾天的時間,最多不超過一個月。誰料,這一去,就是一年零三個月。
王曉宛真的,那個自己曾經住了好幾年的小鎮子,其實也是個坊市。修真之人來來往往的,熱鬧非凡。
她在好幾位築基有成的女修的指導下使用靈石買了些必須品,放在了儲物袋中,然後就搭乘着其中某位女修的飛行法寶,仿佛跨越了千山萬水,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山脈。
進入山脈中,看着身邊的女修鎮定自若,行雲流水般的在昏暗的密林中前進,在看看自己跌跌撞撞的模樣,第一次認識到,自己和他們之間的差距。
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王曉宛努力的學習一切知識,希望自己能夠趕上其他人。
幸運的是,結隊的幾位女修很照顧她。知道她什麽也不會,就很盡心盡力的教導她。
幾個月的時間,王曉宛終于從菜鳥的行列脫離,變為了一個老手。雖然說還不能獨當一面,但是在衆人的配合下,殺幾個兇猛的靈獸完全不是問題。
全心全意的投入學習之中,王曉宛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等她知道已經過去好幾個月時間的時候,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本來王曉宛想找機會說要回去的,誰料,他們一行人遇到了一個神秘洞府。
神秘洞府,這意味着什麽?已經不是修真小白的王曉宛知道,這意味着財富和機緣。
看到這個洞府,別說她自己不想離開了。就算是她想離開,其他的人也不會允許。別人想離開,她也不會允許。
人心複雜,誰也不知道離開的人會不會将這個神秘洞府的消息洩露出去。更不知道,這個離開的人是不是真的離開了,是不是等在洞府外,想要摘桃子。
加上王曉宛,一行人一共九個人接連進了神秘洞府中。然後,他們被困在了裏面,整整九個月。
直到九個月後,才有五位女修出來,整整少了四個人。
存活下來的五個人之一的王曉宛對于神秘洞府裏面的事情,閉口不提,跟誰也沒有提過。
那場腥風血雨,那個生命和友情的抉擇,是王曉宛生命中的永遠的痛。縱使得到那麽多的寶物也不能彌補。
九個月的被困生涯,改變了王曉宛的性格。現在的她,更像一位殺伐果斷,清心寡欲的修士,而不是養尊處優,還帶着天真的大小姐。
有些事情,王曉宛現在不知道,以後,永遠也不會知道。
小院子中,人參果樹下,有一道身影背對着衆人。一如既往的平靜無波,深不可測。
那人的面前,有一面刻有蓮花紋絡的銀鏡,裏面的景象,正是默默流淚的王曉宛。
而他的身後,則站着四位美貌的女修。
從這四位女修的對話中可以知道,她們就是和王曉宛探險中,死掉的那四個人。
假死脫身,金蟬脫殼,這就是她們死亡的真相。
不過,奇怪的是,他們的容貌和聲音,甚至氣質都跟和王曉宛在一起的時候完全不同。
呵呵,或許在某些人眼中,這沒有什麽奇怪的吧!修真界,多的是這樣的功法、秘術和法寶。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