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但凡是一個靠譜點的言情小說,都不會寫茅房裏那點私事,即使有某些個性作者靈機一動寫了出來,也必然是某路人甲尿急,某女配聽牆角之類的,總之,這種囧事是絕不會輪到正牌女主頭上的!
所以啊,此刻,蹲在茅坑上的祝小英無奈翻白眼,她早就習慣了自己的狗屎運,像出門釣金龜婿半路拉肚子這種坑爹的劇情,也就只有她能碰上了。
也許有好事者要問了:還有什麽比拉肚子更讓人郁悶的嗎?
祝小英攤手:有啊!當然有!
什麽呢?
還能是什麽,拉肚子還沒帶紙呗!
但這也不能怨祝小英。這年頭大家閨秀出門誰會揣腰裏一沓廁紙到處晃蕩!你以為是現代的獨立包裝小面巾,袖珍小包拿出來抖一抖還帶着各種添加劑的香味?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祝小英這時并不是一個人,她身邊還有個小跟班木桃。打發了木桃出去買紙,祝小英托着下巴蹲在茅房裏等,但也不知道這丫頭究竟跑去了哪裏,她左等右等也等不回人,覺得已經雙腿發軟。就在這時,她聽到有腳步聲從茅房外傳來,不禁大喜,剛要出聲叫人,卻發現那腳步不太對,聽起來要比木桃的步子重上很多。
祝小英屏氣凝神,接着便聽那來人進了自己隔壁的茅坑,一陣窸窸窣窣中她很耳尖地聽到了紙張的聲音,猶豫了一會兒,已經雙腿發麻實在堅持不下去的她終于鼓起勇氣,清清嗓子,敲了敲隔斷的門板,低聲道:
“咳,這位兄臺,小弟出門情急……敢問可有多餘紙張一借?”
門板那邊沒有回答,但不多時就聽見了撕紙的聲音,然後一張紙便無聲地從門板下面的縫隙裏塞了過來。
祝小英頓時感動,立刻接過來,剛要道謝,卻不經意間在那紙上掃了一眼,發現這竟是從書上撕下的一頁!而且……竟然還是個小說!
很久沒有摸過小說的宅女祝小英眼前立刻一亮,心想好東西當然不能浪費,索性看看再用。
這不看還好,一看……哇可不得了!竟然是一部妙文啊妙文!
祝小英一目十行地快速掃過,然後就郁悶了。
這一頁正寫到女主輕解羅衫,男主進帳……古代沒有和諧,接下來必定是很有愛的肉肉,可是後文卻沒了!
Advertisement
看文想看肉,卡肉什麽的最讓人蛋疼了……
祝小英矛盾再三,心想反正都已經丢了一次人了,便不在乎再丢一次,于是厚着臉皮又敲了敲隔壁的門板,聲音幹澀道:“兄臺……不才還想鬥膽再借一張,不知可否?”
本以為人家不會再理她,沒想到那邊又傳來一聲輕輕的撕紙聲音,然後又一頁從下面遞了過來。
祝小英感激涕零,急忙接過,還不忘道一聲:“多謝!”
本來祝小英
還有些擔心這頁紙能不能與上一頁相接,看到之後才松了口氣,的确是下文沒錯,于是她迫不及待地繼續看下去。
不愧是閱文無數的宅女一枚,果然不出祝小英所料,下文着實有貨!
但看文就是這樣,讀了這章便想讀第二章,等到祝小英第三次去敲隔板時,還不等她開口,便又一頁遞過來。祝小英這次連謝謝都忘了說,接過來繼續看,看得她面紅耳赤熱血沸騰!不禁感慨沒有和諧的世界真是……太TM爽了!
接下來,隔壁那位兄臺無需祝小英再敲門,每當祝小英看完一頁便自動又遞過來下一頁,一時之間,茅廁裏寂靜安詳,除了紙張翻動的聲音再也沒有別的,神聖得竟有些書院的味道。
祝小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那匪夷所思的故事情節之中,竟連腳麻都忘了。不過幸運的是,古代的小說大多短小精悍,不出三炷香的時間,祝小英就要全看完了,看情形應該就還剩下一兩頁的樣子,然而就在這時,茅廁外再次出現了腳步聲,緊接着便聽一個少年的聲音在外響起:
“公子,那些小姐們已經走了,您可以出來了!”
隔壁茅坑門吱嘎一聲推開,有人走了出去。
祝小英情急之下想也沒想便大呼:“哎別走啊!還沒看完呢!”
……
馬文才将手中最後只剩下幾頁的禁書默默收進袖中,眼中晃過一絲笑意,然後面不改色道:“這位仁兄,非在下小氣不肯割愛,只是這本書分上下兩冊,這上冊已經盡數給了你,下冊卻在敝府中沒有帶出,恐怕……”
祝小英這時已經随便挑了一頁解決好問題從茅坑上站起來了,一聽這話不禁皺眉。
怎麽還有下冊?
看起來明明已經快結束了啊,莫非……還有後傳?
聽裏面沒有聲響,馬文才又道:“不過既然你我二人相遇于此,又興趣相投,便是緣分,若是仁兄不嫌棄,請随在下到府中小坐,在下必掃榻迎接,将畢生所藏盡數獻出。”
祝小英本不是個矯情的人,本以為在這麽個時代一定會就此消沉,不成想竟讓她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的好基友!所謂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于是她斂了斂衣衫綸巾,推門從茅坑裏走了出來。
馬文才原本就在想,能和他一樣如此有品位的人定不是那些只知道酒肉笙歌的士族子弟,但是庶族寒門又一向清高,一門心思只沉浸于那些無聊的經史子集之中,所以他倒是有些好奇這位仁兄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
在門推開的那一瞬間,他不禁愣了一下,第一反應是這位少年長得好俊秀,第二反應便是感覺他有些眼熟,只是自己在哪裏見過他倒是想不起來了。
“兄臺~”祝小英拱手。
“仁兄~”馬
文才回禮。
“多謝兄臺……呃……送書。”祝小英再拱手。
“書送懂書之人。”馬文才再回禮。
兩人相視一笑,祝小英這才察覺出茅廁內令人不喜的味道,看了看門口,對馬文才道:“那……兄臺請。”
“仁兄請。”
于是兩人相讓一番,并肩走出茅廁,一個風流倜傥,一個俊秀豐韻。
一番客氣後就該交換名帖,祝小英估摸着時機差不多,便問:“不知兄臺如何稱呼?”
馬文才剛想說出自己姓名,但一想到自己往日不堪的名聲,唯恐将面前這位小兄弟吓跑,于是腦子飛快一轉,回道:
“敝人姓梁,名山伯。”
作者有話要說:【注】
中國最早的用紙拭穢出現在南北朝,到了元朝,廁紙普遍應用于平民百姓之間。而關于梁祝的傳說,很多學者認為歷史上确有真人真事。但所推朝代有幾個不同的版本,分別是漢代、西晉、東晉、還有版本說梁與祝是兩個不同朝代的人等等,本文采用東晉版。因此文中說紙用于擦PP這種事還是有點超前滴~~但為了追求情節效果,我們姑且就表追究了哈!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