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男人最懂
今晚參加遙城市商會的主要都是當地涉足房地産的公司。
趙鴻光和趙翊坐在場下。
“現在政府呼籲住宅回歸居住屬性,打擊炒房的力度很大……”
去年政策剛下來的時候,對房地産行業的影響不亞于一場地震。
好幾家小公司直接告吹,業內唱衰,後續投資斷了,樓盤爛尾。許多心懷不軌的個體投機戶更是前一夜紙醉金迷後一夜身敗名裂。
趙家在郊外的一棟樓盤也受了點影響。
會議結束,父子兩人去了家茶館,吊蘭翠竹搖晃,落地窗外的城市燈火通明燦如白晝。
趙鴻光看着外面交通最繁忙的三岔路口,問趙翊:“你剛剛都聽出什麽了。”
“房地産被炒的太過,一陣風吹過去全是泡沫,局勢重構勢在必行,現在才是健康狀态。”
“這樣一來鴻遠所做的一切布局可都得改變了,棘手得很哪!”趙鴻光嘆道。
“不是鴻遠,是整個行業的改變。”趙翊清洗茶具。
危機是一枚硬幣,一面是威脅,一面是機遇。
“哈哈,年輕真好。”趙父接過他泡的茶,真心感嘆。
年輕人無所謂成敗,永遠有希望,鬥志昂揚。
趙鴻光在九十年代下海經商,賺了點小錢,後來國家擴大開放搞建設架橋修路,他包了很多工程,有自己的建設團隊,再後來趕上了房地産浪潮,乘風而上,聲名鵲起。現在想起那些輝煌時刻,覺得恍如隔世。
“我最近總想起以前的事,”他品着茶,“琢磨着要是衡兒的腿沒事就好了。”
趙翊倒茶的手頓了頓。
“有你們兩個在我就能安心退休了,不過還好我讓你學了……”
“爸。”趙翊說:“不早了,我先送你回去。”
“不用,你先走,我在這空空腦子,想點事兒。”
趙翊以前很喜歡跟父親撒嬌,趙鴻光也吃他這一套,對小兒子有求必應。
別的家是嚴父慈母,趙家是慈父嚴母。
孫淑華經常是用一種類似厭煩的複雜眼光看他。
他5歲以後就被送去爺爺奶奶家。
兩位都是退伍軍人,那時候國家分配了院子。
他在軍區大院裏跟着爺爺奶奶看抗日劇長大,小時候立志精忠報國作出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業。非常中二,因為身體好體育棒,想成運動員拿金牌為國争光,晚上放學後圍着大院跑很久,後來被告知已經錯過最佳訓練年紀,只得作罷。
第二次有想做的事是學習地質專業,了解承載着世人的這顆星球。
他沒有高考,走的是物理競賽保送這條路。從不覺得自己天賦異禀,能做的只有百分百努力。
這條路并不好走,夙興夜寐,靡有朝矣。[1]
趙翊很早就明白,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本來就是一種幸運。
世上最美好的路,就是通往理想的路。
高中有時候寫着寫着題天就亮了。
所幸努力是不會騙人的,以他的成績,上國內最好的地質院校都綽綽有餘。
一切都準備得當。
變故發生在寒假。
他接到消息趕到醫院的時候,趙衡在手術室內做截肢手術。他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會出這樣的事。
孫淑華哭着對他拳打腳踢,“都是你害的你哥,我就不該生你!你給我滾,滾……”
趙鴻光坐在長椅上深埋着頭,隐忍着淚,對他說出了所有事實。
他是最後一個去看他的。
趙衡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看見他進來抽動嘴角笑了笑。
被切割後的半截身體在床上掙紮想要坐起來,身上每一寸都是痛的。
每一聲呼吸都是剜在趙翊心裏的刀,他無比希望自己從來沒出生過。
很長的時間裏他都在想,他怎麽還不死,直到現在這個想法還會時不時冒出來。
後來在某一個暗淡陰沉的下午。
他無意間看到哥哥以前寫的人生規劃。
從那以後他的人生完全扭轉,以趙衡的規劃為航向。
趙翊打開車窗抽了支煙。
煙草味霧氣彌漫。
煙.瘾也是在那個時候染上的。
遙城的夜景很美,繁星漫城,燈光閃爍,車水馬龍。
他開車到了校門口,心髒附近的血管像被什麽纏住亂攪一樣,實在沒心情回宿舍,掉頭順着車流随便轉。
作者有話說:
[1]夙興夜寐,靡有朝矣.出自《詩經·衛風·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