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道高-一丈(一)

第76章 道高-一丈(一)

與蘇玄卿對戲對蘇流年來說是一件很過瘾的事情,那種棋逢對手恨不得大戰百來回的心情是做不了假的。兩人的氣場完全不相符,但是卻能夠奇跡地融合到一起去,當飙戲飙到一個高峰,全場的工作人員表情都是統一的呆滞。

而身在兩位氣場大開的影帝身旁的其他幾位主演則一邊頭疼着被這兩人帶入戲好痛苦,一邊享受難得流暢沒有一點錯誤的自己的表演。導演笑得一臉猥瑣,表示他一點都不想這兩個人停下來。

但是這段劇情并不長,川離和蘇律之間的交流也不多,若這是漫畫也許可以看到兩個領域在對沖,但是現實就是現實,一段戲結束之後兩個人都快速出戲,回歸到本身該有的性格,就好似剛才那一場稱得上酣暢淋漓的戲與他們無關一般。

回過神來的一夥人看兄弟兩人的目光又再一次改變了,目光灼灼就差沒在他們身上貼上變态兩字。

《陰陽師》這部劇的拍攝周期長,但是再長不過一個半月,蘇玄卿一直陪着蘇流年在劇組待到殺青,才拎着弟弟回家。

拍攝期間蘇流年完全處于團團轉的狀态。每天的拍攝加上日常的存稿更新再加上樊岳澤安排的各種電影的宣傳,蘇流年總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前世那段剛火起來不久的時候,靠着一部部的片子增加曝光率,以期能積累更高的人氣。

《救贖》早在《陰陽師》開拍後一個月時就已經上映了,雖然挑選的檔期并不是什麽黃金時期,但是它的上映确确實實掀起了一股觀影浪潮。

先是在微博得到一片叫好之聲,而随着世界文學網認證的金牌影評人影評的出現,更是帶動了大部分的受衆,票房在一周之內急速飙升,很快就破了幾項紀錄,媒體方面更是得到頗多贊譽。身為導演的樊岳澤都随着電影的上映大火了一把,就更不用提身為主演的蘇流年和季紫銘了。

原本因為上次記者會而背負的類似于“走後門”“纨绔”之類的罵名随着這部電影的公映消失不見,人們對于他的第一印象也終于被扭轉過來,蘇流年真真正正被打上了“實力派”這三個大字,得到了觀衆的認可,而人氣也水漲船高,甚至更有媒體斷言,他會成為下一個“蘇影帝”。

這些都不是蘇流年所關注的,沈悅在他的耳邊啰嗦幾遍他基本就将這些無用的信息過濾了。

媒體從來都是牆頭草,今日能将你捧到天上去,明天就能潑你一身髒水,而你往往無力回天。他所在乎的是觀衆的感受,而這些從他每天急速增加的微博粉絲數就可以看了解到。

蘇流年的微博極少寫與自己有關的事情,大多數都是轉發電影的宣傳,若真要數起來兩只手就可以把他的微博條數數清楚。但就算如此粉絲們卻還是絡繹不絕,樂此不疲地在他的每條微博下面打滾賣萌加調侃。

蘇流年每次上去都會發現留言的數量翻上幾翻,次數一多,他也就懶得去理了,該幹嘛幹嘛,換一只號發牢騷去。

他主用的號還是作者號,雖然随着樊岳澤和這只號的互動三次元粉絲也上漲了不少,但是比上演員的號這邊的情況還是好了許多的。雖然這些妹子一個比一個沒節操,但是總是能讓他帶給他不少意外的驚喜。

類似于同人圖同人文或者COS之類的東西蘇流年權限一向放得很開,而廣播劇的授權則是完全交給了十年社團;到目前為止想盜就倒的廣播劇已經出了五期,而朝歌的廣播劇也已經有三期了。

Advertisement

蘇流年聽過之後都很滿意,也就沒再跟着劇組鬧騰,直接完全放權了。

結束了《陰陽師》的拍攝後蘇流年有很長的一段休息時間,除了中間會有的幾部電影的宣傳,娛樂圈方面他讓沈悅謝絕了所有的工作。

他本來就不是為了名或者利,出現這種忙到腳不沾地的情況讓他有些意外,也終于下了決心好好規劃一下時間。

停下了演戲,那麽他的首要的任務就是《盛世與悲歌》還有《年輪》的更新。

《盛世與悲歌》按照每天一更的速度到現在,已經進行到了三國,蘇流年耗費很大的心力描寫三國争霸,每一章寫出來後都是三改四改,有時候實在不滿意還要推翻了重來,看得管家老是嘆氣,說自家小少爺最近想太多了都想瘦了……

相較來說《年輪》的更新就容易了許多,蘇流年總是很容易想到一些奇怪的小腦洞,腦補完之後就自己動手寫文,他的碼字速度向來很快,有時候一天寫上三篇短篇小故事都沒有問題。

許多讀者都是一次追許多本書,而《盛世與悲歌》還有《年輪》的更新時間相差只有半個小時,一邊看正史一邊看野史直接導致一部分人頭暈眼花,蘇流年也常能在文下看到看到這樣的抱怨。

【*讀者:_(:з」∠)_從盛世悲歌那邊過來,一時轉不過來(〒_〒)大大你的腦回路到底是什麽樣子的……一邊嚴肅正經一邊輕松歡脫什麽的,不會精分嗎?】

【*讀者:大大的文風轉變好詭異(〒_〒)吾輩真的轉不過彎……膜拜大大,你果然是神……】

【*讀者:轉的過彎來銜接完全沒問題的我叉腰笑前面的渣渣們 哇哈哈……快來膜拜我!】

【*讀者:樓上是來拉仇恨的麽!才不會承認跟不上大大的思路呢o( ̄ヘ ̄o#)像我這種真愛明白大大絕對妥妥的!】

【*讀者:樓上大言不慚……我對大大才是真愛好嘛o( ̄ヘ ̄o#)我們大大絕對是精分!】

【*讀者:夢被打碎了(ㄒoㄒ)//一直腦補大大軟萌受的……被你們一說現在變成中二攻了(ω’ )】

【*讀者:樓上絕對吃錯藥了,大大怎麽可能是攻……明明就是腹黑受_(:з」∠)_說起攻君,兄長大人妥妥的,不服來戰!(#--)/。】

【*讀者:目測要變成CP大戰了,前排爆米花二塊五一包!】

【*讀者:話題變的好快……你們的腦回路比大大的還要詭異……】

【*讀者:啊——我還會沒轉過彎來……你們先打着,我再看一遍……】

【*讀者:真不真愛這件事我就不和你們争啦╰( ̄▽ ̄)╮大大告訴我這兩個本啥時候出版就好了!我要收藏!摔到我爸媽面前告訴他們:我也是讀歷史的的人(驕傲挺胸)】

【*讀者:給樓上點蠟,大大的歷史不是真正的歷史啦╮(╯▽╰)╭】

類似于這種從抱怨最後拐到不知道哪裏去的樓層在《年輪》或者《盛世與悲歌》文下比比皆是。蘇流年一開始還會關心地問他們到底哪裏拐不過彎來,到後來就完全明白這群人不過是想鬧騰,并不是看不懂他寫的東西,所幸也就由着他們去了。

雖然都是寫歷史故事,但是《盛世與悲歌》有着明顯清晰的時間線,《年輪》卻是想起什麽寫什麽,完全沒有時間線這種東西,所以蘇流年一開始就不擔心讀者們會被搞混。

這兩篇文章一開始就是不同的。

時間在學習與碼字中匆匆而過,轉眼間暑假便來臨了。

因為科技的先進與環境保護的到位,華夏的夏季并不會過分炎熱,所以暑假的放假時間其實不長,等到蘇流年收到成績單收拾好東西打包回主宅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中旬了。

随着他的生日的到來,成人禮的舉辦也被提上了日程。

雖然蘇流年說過不需要太過盛大的成人禮,但是蘇玄言依舊将這件事看得很重。

《禮記》雲:“夫禮,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對于冠禮非行不可,《禮記》的解釋是:“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不行冠禮在這個世界來說即一生難以“成人”,看似嚴肅,在華夏的傳統習俗之中占據着極為重要的地位,但其實由早期的二十歲行冠禮發展到如今,在時間上行冠禮已經提前了兩年,形式上也多少有了些改變,要求不再嚴格,也不會太過嚴肅了。這是僅是一個标志成人的形式,象征着孩子成年,可以離開家中歷練了。

當然蘇玄言不會讓蘇流年離開家就是了。

提前處理完手頭上的事情,給自己放了一個大長假的蘇玄言,似乎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樣子。

對此在一旁的蘇流年顯得有些擔憂,他拉了拉蘇玄卿的衣服低聲問道:“哥哥,大哥為什麽看起來很興奮的樣子。”

蘇玄卿沉默了一會,解釋道:“大概是他想準備我的成人禮卻被我拒絕了的關系吧。”

蘇流年:“……”

大哥你到底有多熱衷于養小孩啊……為什麽一遇到這些事情就特別興奮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