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14)

”小春子低聲答道。

洛寧擺擺手,“不必擔憂,咱們暫且靜觀其變就是,萬一……本宮也好做好準備。”

小春子摸了摸頭,看着洛寧的大肚子,一臉擔憂道:“主子知曉靜觀其變便好,夜寒露重,外頭還是不宜久留。”

蘭秀在一旁幫腔:“主子,奴婢還留着上回李太醫給主子的安神藥,不若還是用些,養好精神,小主子也會更健康些,別想太多了,無論發生什麽事,奴婢們一定會在你的身旁的。”

洛寧最後還是讓蘭秀拿來了安神藥,稍微喝下了一些後終于睡去,但在夢裏依舊壓抑,醒來卻不記得自己究竟夢見了啥。

翌日,在衆妃自動自覺的朝着洛寧的院子裏湧來的時候,暢春園裏傳來噩耗。

烏喇那拉氏,雍正九年三月二十九日薨于暢春園。

三十日,雍正哀恸不已,遂下令辍朝五日,後又遣耿氏率衆皇子公主等前去暢春園舉哀,當然雍正并非略過了洛寧,他甚至還給洛寧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紅白二事不宜相沖,而他自己也因為身子不好,本想親自前去,卻因為大病初愈,在群臣力谏之下打消了親身前往含殓的念頭,只得由已經成年的弘晝代理,雍正交代好了一切後,圓明園終于安靜了下來。

園內零零碎碎的傳起了雍正用為悲痛過度而病重的消息,但因為沒人敢真實,所以音量并不大,事實上這幾日的确沒人見過雍正,所有的聖旨、命令都是由蘇培盛以及內務府總管海望等人傳下的,但就連海望都未曾見過雍正,洛寧心裏焦急,但卻知雍正未必會見自己,不去吊唁皇後本來就已經失了禮數,盡管有雍正旨意下來,日後也有可能引起诟病。

事實上,近幾日,洛寧總有做夢的感覺,夜晚有時候心神不寧,但沒有那日那般嚴重。

那日做夢的時候,最後把夢境拍碎的那只溫暖的手是屬于雍正的,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這一次雍正自會為她渡過這次的難關?

洛寧想了想,私底下将蘇培盛招了過來,直接用讀心術把能讀的都讀了出來,這才發現這幾日雍正并沒有如外界所傳一般,甚至連那病重的消息都是由雍正讓蘇培盛有意無意的散播開來。說起來蘇培盛的确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因為在雍正抵達了暢春園後,曾經有小半個時辰是單獨與烏喇那拉氏單獨渡過的,兩人說了什麽沒人知曉,只是在雍正出來後,臉色很沉,把蘇培盛吓了一跳,不過烏喇那拉氏病重,雍正臉色不好也是應該的。

話說雍正與烏喇那拉氏近幾年的感情并不好,不然近些年烏喇那拉氏不會以養病為由搬往暢春園,而兩人之間的感情話不明道不清,相伴近四十多年若是沒有些感情自然不可能,這一點由雍正并沒有廢後就看得出來。

在洛寧的觀念裏,雍正不可能最後連做樣子都不願意,還是在群臣“力谏”下才打消了親自去安排烏喇那拉氏梓宮、舉哀、持服等環節。

而且是怎麽看都不合理。

莫非是暢春園裏發生了什麽事?但憑着她現在的讀心術,沒見到雍正的面自然沒轍,見着了雍正的面也不一定能夠知道真相。雍正如果不想告訴她,這個答案就湮沒在時間的洪流了,直接跟着帝後進陵寝。

而當日後洛寧真的能夠讀到雍正的心思的時候,她已經不再想知道這個答案。

因為現在看來,雍正的确在護着她,無論是不是做戲。

洛寧本來就不想去烏喇那拉氏的葬禮,自古以來無論是哪朝帝後的身後事繁文缛節甚多,她身為貴妃,在烏喇那拉氏過世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然是要起到帶頭的作用,她大腹便便,恐怕根本無法承受着接二連三的祭祀與辛勞,所以在雍正安排烏喇那拉氏的各項事宜的時候将她排除在外的時候,洛寧心裏隐隐有些欣喜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因為衆妃要給烏喇那拉氏持服,圓明園空得不行,洛寧在雍正辍朝的第三日終于見上了雍正一面,雍正的話很少,沒有什麽表情,洛寧努力用讀心術探究竟,也僅僅是發現雍正心情很是平靜。

四月初四,雍正拟烏喇那拉氏尊谥曰孝敬皇後。

一月下來,大小祭祀不斷,雍正雖然并沒有親身前往,但也沒有怠慢,給足了烏喇那拉氏面子,而在所有禮儀、祭祀完成後,雍正收拾心情,将朝廷內外大小事務打理的井井有條。

五月,洛寧依舊身着素色服飾,有了她這個榜樣,圓明園裏色彩鮮豔的只有那開得嬌豔欲滴的荷花。

由于洛寧身子不便,現在早間晨會完全交予耿氏操持,洛寧則安心養胎,控制飲食,偶爾出外走走,盡量讓自家小四不要這麽大只。

作者有話要說:這算是第二更?總算幹掉了烏喇那拉氏,以後的生活都甜甜蜜蜜吧!

來人搶個沙發吧!

來,大家都祥瑞禦免一下!

繼續祥瑞禦免~

給大家拜個早年喲~

新春大吉!跟俺一樣,把不好的都留在了舊年!展望來年,吉星高照,順順利利!

感激小萌物輕雲的地雷,mua~麽麽噠~

117、平步青雲

天空一聲巨響,包子閃亮登場,小四出生的時候天空正在雷鳴電閃,風雨呼嘯,傾盆大雨沖刷着屋頂,水柱如龍,在屋裏屋外進進出出的宮人無一被淋了個半濕,經過上自家主子兩次的臨盆,衆人也不像頭兩次那般缺乏經驗手忙腳亂,但因為雨天的關系,大家都有那麽點狼狽。

這次是由雍正帶着一種宮妃在外頭候着,由于最後兩個月鍛煉得當,所以寶寶個頭并不算特別大,前幾日老太醫還給洛寧把了脈,大的和小的身子都還不錯,胎位也正,所以想來這一次洛寧生産應該會比較順利。

老太醫早就診出洛寧肚子裏是一個寶寶,一日洛寧與雍正坐在涼亭裏賞荷,清幽宜人,耳邊悠揚古琴音淙淙流淌,惬意悅耳,雍正主動開口問洛寧想她肚子裏的孩兒是男是女,洛寧想了想,自己已經有了兩男一女,覺得再來一個女兒湊成一雙好字很妙,雍正哈哈大笑,道:“若是這胎兒依舊是是皇兒,咱們以後再努力努力将這‘好’字湊齊得了。”

聽着雍正這麽一說,洛寧還真巴不得這就是個女兒,只直接湊成好字,不然以後還得倒欠了了兩個,這不是坑爹麽?

不過這是男是女自然不是洛寧能控制的,就是回到最初的最初,也是由男人所決定的,于是這美好的願景,也還真只能是個願景罷了。

有時候洛寧對鏡瞅着自己現在臃腫的身材,雖然不顯得很胖,但是為了養胎洛寧自個兒也圓潤了不少,比起最初那窈窕扶柳纖腰的身材早就是天差地別。偶爾看着其他的嫔妃要麽軟弱無骨,要麽纖纖細腰,要麽前凸.後翹,洛寧心下警戒心立馬升起,要知道這男人總是喜新厭舊,雖然雍正不像這麽膚淺的人,但是在傷心原木和肥團團之間,肯定是選賞心悅目的那個,她還想着生完後還要艱難的恢複苗條的身材,無奈這包子就跟開了外挂一般一個接着一個報道,她剛恢複了身材不久,又腫了起來,看着後宮一群窈窕美人群芳争豔,洛寧羨慕嫉妒咬牙恨。

她倒是心知她與後妃之間就是互相嫉妒,誰叫這送子娘娘這麽照顧她呢?

話又說回來,那日正值夏至,雨天倒是消去了不少暑氣。洛寧一早起床就開始陣痛,羊水不多時已經流了出來,直到未時才終于把小四兒給生下來。

這下如果真的得湊成個好字就得再追加兩個了——洛寧生完只看到是一兒子就累得睡了過去,心裏突然冒出了這個念頭。

由于這日是夏至,所以洛寧在晚上醒來後就決定讓小四兒乳名小夏至,傳話的汀蘭這麽活靈活現的一說,把雍正等人給整得哭笑不得的,雍正剛得了一子,龍心大悅便直接在門外朗聲問道:“那可是有二十四節氣,前三個沒能算上,這其餘的二十三個你準備怎麽補給朕?”

洛寧:“……”

雍正這話一出讓外頭的一衆人都忍俊不禁起來。

雍正清了清喉嚨,一本正經的說道:“想笑便笑,朕可沒說不準笑。”

這下更是沒人忍得住,洛寧在裏頭不出聲,又羞又窘迫,抱着被子自我催眠外面沒人沒人,誰也沒有站在外頭圍觀,偏生汀蘭還嫌不夠亂似的,又想拿開她的被子,嘴裏脆生生的添亂道:“哎喲主子,你怎麽蒙着頭,快把頭露出來,別悶着啊……”

洛寧:“……”

衆人笑得更歡實了。

洛寧可沒法說回嘴“皇上你再努力努力,說不得幾年之內就能湊齊這二十四個節氣”之類的話,只好把自己悶在被子裏,

前幾日洛寧還不能下床,三個包子也被禁止去見洛寧,三只包子雖然想自家額娘了,但是卻因為有了新的弟弟每日興奮得就跟打雞血似的,起身就嚷嚷着要去看小夏至,軟軟的用指腹戳戳自家弟弟的小臉蛋兒,小夏至一天一個樣子,看得三個包子天天都在問,怎麽弟弟又變了樣子。

洗三那日,三個小包子從頭到尾站在小包子的搖床側,像三尊小守護神一般,與郭羅瑪嬷一起送客迎客。

幾日過後,洛寧終于被允許下床,小包子也長開了,玉雪可愛得一塌糊塗,洛寧抱上手都恨不得狠狠的啃上幾口,小孩兒似乎喜歡下雨,也不怕外頭的電閃雷鳴,無論是淅淅瀝瀝的小雨抑或是滂沱雄壯的大雨,一到雨天總是興奮得手舞足蹈——至少小弘昊是這麽評價的。

小夏至撅撅嘴,軟軟的小舌頭總是喜歡伸出來顫兩下又放回去,萌得洛寧心肝兒亂顫,小夏至也特別的粘人,最喜歡讓人抱着,這個時候小嬰孩還不會認人,但三個小包子已經潛意識裏有了危急意識,洛寧抱着小夏至的時候,三個包子總是粘上去,一個摸摸小手,一個晃晃小腳,另一個戳戳臉蛋,自個兒玩得不亦樂乎。

奶娘等人倒是怕三個包子還小手腳不知輕重,不過三人在跟小夏至玩得時候,卻也沒惹得小夏至哇哇大哭,洛寧便随他們去了,但還是叮囑了三只小包子不要太用力。

小夏至滿月當日,雍正賜名弘旼。

小弘旼雖然名字裏有一“文”字,卻并不人如其名,有時候洛寧甚至覺得小弘晔和小弘旼的名字應該調換過來。小弘晔喜歡最喜歡讀書,小小年紀能捧着一本小小的連環畫冊看到小肚子咕咕叫仍不覺,小弘旼卻如自家姐姐一般喜歡動來動去,能坐起來的時候總是朝着人伸手要抱抱,會爬的時候就自己朝着自家阿瑪額娘哥哥姐姐爬來爬去,小手小腳嘤嘤呀呀的要抱抱的樣子可愛得不得了。

由于小弟弟十分可愛,讓三位新晉哥哥姐姐都歡喜得不得了,小弘昊有一段時間總是偷偷瞧自家親親額娘的肚子,好像希望那兒再給蹦出一個弟弟妹妹來,前幾次洛寧沒開讀心術,不知小弘昊有些奇怪的期盼眼光究竟是為了什麽,最後得知小弘昊意圖的時候被囧得都說不出話來了,但這事兒可沒法找人吐槽,只得憋在心裏。

有一次洛寧實在忍不住把小弘昊抓了過來抱在懷裏,正經着一張臉對他說道:“昊昊別看了,再看額娘肚子也不會蹦出個小弟弟小妹妹。”

小弘昊兩眼亮晶晶的看着洛寧,一臉正氣的問道:“額娘額娘,那弟弟妹妹什麽時候會來啊?!”

外頭忽然傳來一陣大笑聲。

不要問雍正為什麽總是來得這麽是時候,但很顯然雍正的确聽到小弘昊的問話。

雍正帶着小福惠和雙胞胎一起進來,小弘昊一聽到自家阿瑪的聲音就咚咚咚的下地,轉瞬間就已經跑到了雍正的面前。

小弘昊恭恭敬敬的給雍正請了個安,接着自顧自的就抱上了雍正的手臂。

“阿瑪阿瑪,額娘什麽時候會有弟弟妹妹?”小弘昊擡着小腦袋,扯着雍正的袖子問道。

已經開始有點懂事的小福惠燥紅了臉,差點想捂着這個口沒遮攔的弟弟的嘴。

下了塌準備請安的洛寧還沒福身就被雍正擡手示意免禮,這會兒屋子裏忽然安靜了下來。

“待阿瑪和額娘再努力努力,說不定來年你就能見着了。”

洛寧臉紅耳赤,想斥雍正沒臉沒皮,但沒那個膽兒,她也不附和,就由着雍正去說。

小弘昊何等聰明,見自家額娘沒有反應趕緊又跑到洛寧的面前,抓着洛寧的手搖來晃去,念念叨叨的非得要個答案:“額娘額娘,真的嗎真的嗎?”

洛寧:“……”

魔音繞耳啊!!!

☆ ☆ ☆

日月如梭,時光飛逝。

日子總是如潺潺流水般不經意的流淌而過。

洛寧身懷讀心術,身邊最大的威脅入黃土的入黃土,圈禁的圈禁,發配冷宮的發配冷宮,日子安安穩穩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已經基本不能被撼動,加上九年雍正取消了秀女大選,接下來三年之內後宮裏的女人只能看着舊人玩,于是洛寧的地位越發穩固,雍正心偏向洛寧衆所周知,加上洛寧雖然看起來不怎麽管事兒,但偶爾的洞悉人心卻讓衆妃忌憚,久而久之,也沒人敢再朝着洛寧伸手。

雍正十年三月底,孝敬皇後周年忌辰,雍正遣官員前去祭奠。

四月中,雍正頒旨晉淑貴妃富察洛寧為淑皇貴妃,擇日行冊立禮。

皇貴妃等同附後,禮數禮節無一不細致,日子時辰必須精挑細選,雍正對于此次封皇貴妃十分重視,五六月沒有好日子就延後,算是給準備冊封禮的衆人更多的時間準備,于是雍正的要求也更嚴格。

洛寧晉皇貴妃,最開心的不是本人,而是富察家的一衆人。富察家無論嫡系旁支皆希望他們家能在雍正朝出一位繼後,富察氏一族近些年因為洛寧彪悍的晉位方式而不斷崛起,富察家無論年長一輩還是年輕一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用,一時間在朝野內外風光無限,風頭無兩。

現下看來,也就只差那麽一步,洛寧就能成為後宮真正的主人。

不過在這些年雍正的身體越來越健康的情況下,這看起來這并不是異想天開。

作者有話要說: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風順工作順利學業進步喲~

一臉正氣的小月餅、小湯圓、小元宵、小夏至給大家拜年啦!

感謝小萌物傾顏的地雷,麽麽麽噠=3333333333333=

ps:

大哥小月餅——弘昊,小哥小湯圓——弘晔,小弟小夏至——弘旼(min第四聲)

小妹小元宵——瑚圖裏宜敏比,寓意萬福其至。

小元宵與小湯圓是雙胞胎,比小夏至大。

洛寧晉淑皇貴妃,谥號神馬的就不用這麽想了,說不定都可以省掉了。

最後的最後,大家可以開始點番外了……

118、學前教育

這一年多以來雍正的身體越來越好,似乎離了那些個道士丹藥,又聽從老太醫吩咐養生以及鍛煉身體後,把曾經病蔫蔫的身子養得生龍活虎,用小弘昊的話便是說不得連最強的巴圖魯都不是皇阿瑪的對手,這話可讓雍正龍心大悅,當下就賞賜了不少好玉給小弘昊,歡喜得小弘昊都歡喜得都找不着北兒了。

雍正身體好,處理事情起來也越發雷厲風行果斷果決,看着精力充沛的雍正,滿朝文武官員都差點忘了雍正曾經一度疑似發出病危通知書的消息。

至少明面上是這樣的。

有一段時間因為雍正臉頰削瘦,形如枯槁的病容,弄得滿朝風雨沸沸揚揚,下面幾個入朝的皇子更是開始争權奪勢,生怕争晚了吃虧。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曾經朝中大臣以為及早站隊就能擺脫這種困境得到新皇的重用,特別是雍正甚至一度需要沖喜的情況下。沒想到沖喜後雍正的身體也還真的越來越良好,好些個已經站隊站了一半的大臣都遭到了不大不小的清算,奪官奪爵有之,抄家流放有之,有的甚至腦袋與脖子分了家,這些個行動讓整個朝廷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那段時間更是人人自危。

雍正做了這麽些個措施,明面上讓許多官員為了明哲保身不敢再公然動作,但有句話怎麽說來的,利益有多大風險就有多大,古人也不是傻子,雍正的體魄再怎麽強健,前陣子也是病得七葷八素,身子折損定然是有的,再者雍正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甚至再過幾年就年逾花甲,還能撐幾年,盡管有些大逆不道,但這麽想的人絕對不再少數。

事實上,雍正的身體狀況近些年一直成謎,前些年病得快入黃土,這一兩年氣色越來越好,只是能不能保持亦是未可知也,且雍正從繼位開始就并未立過太子,過往幾位成年皇子裏頭,四阿哥弘歷怎麽看都是雍正最可心的人選,所以站隊的人大多倒像了弘歷,但弘歷卻沒有想象中争氣,先是鈕钴祿氏獲罪打入冷宮,繼位可能降了一大半,後有自己沉不住氣兒,自毀前程。

弘時從一開始就不得雍正心,其母齊妃本處後宮高位,但最初那三四年弘時還曾經被過繼出去,要不是後來查出是巫蠱之術作祟,雍正也不可能再次讓其入朝,可他也就是那段時間安分了不少,過後一見雍正身體不好,小動作雖然沒有弘歷多,但是母子倆一個在朝廷攪混水,一個在後宮那灘渾水裏倒污垢,母子倆做的事情雍正是心知肚明,是以兩人怎麽也不招雍正待見。

再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自從弘歷弘時都落了馬,現下雍正膝下皇子卻有那麽幾分青黃不接的情形,卻也不盡然。

弘晝是唯一的成年皇子,卻行事荒誕不羁,近些年有所收斂,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前些年太過荒唐,雍正就從未給予這個兒子多少關注,以至于現在也沒有多少大臣對其有多少信心。

至于八阿哥福惠亦即将成年,打小養在皇後烏喇那拉氏身邊,但若說到最親的,便是淑皇貴妃,福惠自幼體弱多病,這麽些年的确調理好了不少,只不過比起其他的皇子身子還是不夠看,據其老師透露,八阿哥聰慧是聰慧,卻并未将全副心思放在治國之道上,加之雍正對于這個從小體弱的兒子多多少少有些溺愛,幾乎是事事順着他,曾經有一段時間因為雍正對于這個兒子的過分溺愛,讓大臣對于福惠繼位很看好,若是撇出這些因素不談,那麽福惠由于年齡問題并未入朝,真正能力究竟如何無人能夠評論這一點,也是群臣考慮的因素。

剩下的皇子皆乃當朝後宮第一人淑皇貴妃所出,身份的确夠高,但年齡實在太小,最大的十阿哥弘昊不過六歲,開春後得上書房,據聞十阿哥冰雪聰明,乖巧伶俐,打小就只會笑嘻嘻從沒哭鼻子過,十分得雍正心,十阿哥最具傳奇性的事跡便是抓周時抓了玉玺,就沖這一點,就比因為體弱多病取消了抓周禮的福惠大了許多可能性。

至于十一阿哥弘晔與十二阿哥弘旼,實在是年齡太小而無從判斷。

但就從上述分析來看,福惠上位的可能性略大,但若是雍正身體情況越來越好,那麽興許等到弘昊成年也是可能,而弘晝則始終是被忽略的那個,畢竟其母妃雖然也是身處後宮高位,但身份越不過淑皇貴妃。

說到這位皇貴妃,三年入宮,甚至沒到十年就已經……說是稱霸後宮也不為過,甚至有傳言,孝敬皇後烏喇那拉氏就是因為她才以養病的藉口避走暢春園,其上位速度之快絕對傲視雍正後宮所有嫔妃,自其進宮後曾經敦肅皇貴妃專寵,子嗣無旁出的狀況便完全落到了她的身上,足以見雍正究竟有多麽喜歡這位富察家皇貴妃,連帶着富察家近些年也揚眉吐氣。

重點是大臣們根本不知道雍正究竟是怎麽想的,若是想要弘晝甚至是福惠繼位,那麽洛寧身份過高,又受到專寵,她身後的那些個小皇子,又該何去何從?福惠還好些,打小就跟洛寧親,但若說日後新皇不忌憚淑皇貴妃這一點,看起來又不大可能。

于是日後的走勢,看起來格外的不明朗。

差點把大臣們愁白了頭。

究竟要不要站隊,要站誰的隊,怎麽站,究竟該咋整啊?!

☆ ☆ ☆

不在朝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洛寧是沒把雍正的這幾個兒子颠來倒去的進行深入分析,就差沒列出一張表将他們逐個兒評分,不過若是說洛寧從不想這些,自然是不可能的,她在福惠小的時候就同他親近,本身又有讀心術,對于福惠自然是了若指掌,雍正怎麽想她不清楚,但顯然小福惠心裏對于皇位不怎麽感冒這一點洛寧相當确定,她現在走到這個位置,如果能把雍正的身體調理好,她肯定得為自己兒子籌謀,富察家現在在雍正有意無意的扶植下也是個強有力的後盾,于是她的最大的關注點,就是雍正的身子。

所幸近來雍正極聽老太醫的話,抛棄了長生不老之術後,更是癡迷于養生之術,時時刻刻注意養生,差點把洛寧給整瘋了,某人身體是養得極好,體力也是好的不得了,這麽一來,受益的也不止洛寧一人,就是不知道為什麽這一年多兩年以來,雍正的後宮就沒有再傳出喜事兒。

除此之外便是自家小包子們的學前教育問題,洛寧沒來清朝之前是個白領,接受了天朝填鴨式的教育十六年,吸收了不少外國的文化,對于怎麽教育自家包子雖然沒成一體系,但半放養式的言傳身教倒也讓自家包子聰明伶俐,小包子精得不得了,很多事情不需要她教就已經一通到底。

不光是自家小包子,還有小福惠,過往小福惠來洛寧這裏玩兒,洛寧也是一視同仁。

話說打小的時候小福惠就拆過雍正的自鳴鐘,曾經還懊惱了一段時期,後來見雍正(因為無暇)也沒有責罰他,就變本加厲把雍正的帆船和望遠鏡等西洋物件給拆了一半,再之後凡是古怪的、弄不清原理的物件小福惠都格外有興趣,重點是他拆了就組裝不回去,說雍正溺愛小福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後來雍正發現這一點後,發現有什麽新奇總會留個一件給小福惠由着他鬧也不阻止。

洛寧接受過現代教育,自然覺得動手能力強沒什麽不好,甚至鼓舞自家小弘昊和福惠一起拆,不過小弘昊對于這些個物件沒有福惠來得興趣,通常是看着自家八哥拆,自己就在一旁瞎指揮,所以很多物件福惠拆了後沒法恢複,就有小弘昊一份功勞。

話說這事兒雍正一開始很不贊成,但後來有一回發現洛寧并不是鼓吹福惠和弘昊玩物喪志,而是真心認為這樣可以開動小腦筋,對于啓蒙智慧很有效果,雖然不明白洛寧究竟為什麽會這麽想,但是看着小弘昊叽叽喳喳、興致勃勃的跟小福惠拆自鳴鐘,後來還和小福惠一塊兒發現他放在九州清晏裏的自鳴鐘究竟因為什麽壞了,雍正也就由着洛寧做一些在他看起來有些奇怪(?)的學前啓蒙教育。

有時候福惠還會教小弘昊自己當天學習的內容,小弘昊學習能力極強,雖然不能全通,但用淺顯的道理解釋過後,便能舉一反三,什麽三字經千字文更是張口就來倒背如流,甚至《論語》與《孟子》許多千古有名的句子都能講出個所以然,三歲過後積極累累的知識也足夠呼得了人,以至于雍正十一年開春進上書房的時候,他的進度比起其他人硬生生高出了一大截,差點被先生建議“跳級”,最後是他自己極力反對才作罷。

皇子六歲進上書房,小弘昊算是略晚了一些,進上書房後就要自己搬到阿哥所去住,洛寧自然萬分不舍,弘晔與元宵更是死死的抱着小弘昊的手臂不讓他離開,四個小孩一起住慣了,起身第一眼看到的通常都不是洛寧而是自家兄弟姐妹,而小弘昊又何嘗舍得自家弟弟妹妹,還有小夏至還是最好玩兒的時候能,小手小腳軟乎乎的可愛得不得了,于是號稱從未紅過眼睛的小弘昊差點就破功了,雖然阿哥所有自家八哥福惠,但是小弘昊還是舍不得弟弟妹妹,可定下來的規矩又不可破,有那麽一段時間一直樂觀積極向上的小弘昊是糾結得小腦袋都要炸了。

最後還是洛寧拍板,讓他擇日搬到阿哥所,縱然萬分不舍,但洛寧自然不可能将小弘昊留在身邊一世,她雖然有讀心術,可若是她想要自家兒子走得更高看得更遠,放他出去讓他成長才是正途,不過話雖如此,洛寧也不敢大意,放了好幾個人在小弘昊身。

就為了弘昊搬出去阿哥所的事兒,雙胞胎跟洛寧鬧別扭好幾天,連小弘旼都知道自己大哥不見了有點食欲不振。

人總是有一個從不習慣到習慣的過程,小弘昊搬出的頭一個月或許不習慣,但是過後也漸漸習慣了。

作者有話要說:=-= 年初五迎財神喲,祝大家新的一年裏財源廣進,橫財就手~

繼續鋪墊弘昊小朋友的稱帝之路,然後寫些小細節咩咳咳咳咳咳,來個人搶個沙發~

最後,感謝小萌物bronze的地雷,大麽麽麽麽一口mua~

119、皇子讀書

自從小弘昊要到上書房後,就再也沒法睡懶覺了。雍正朝延續了康熙朝的優良作風與傳統,皇子們寅正時分就得到上書房開始一天的學習,無間寒暑,一年也只有五日假期。

寅正究竟什麽概念,已經做了八年多清朝古人的洛寧可以很明确的告訴你,她自然也有清晨四點鐘起床的經歷,但那也只偶爾一回,根據她的經驗,寅正時候的天空還是黑漆漆的,想要看日出還得至少等一個多時辰,偶爾陰風陣陣,偶爾寒風呼嘯,之前小福惠上學的時候由于是烏喇那拉氏在照顧着,而小福惠來她這也從不說每日上課的事情,久而久之洛寧就忘記了寅正去上書房這一說,現在輪到自家兒子,洛寧對一個足歲還沒到六歲的小朋友每天要三點多起來——因為四點就要到上書房——展開一日的學習至戌時這一點趕到非常的憂慮。

四點多上課,真的沒問題嗎?對以後生長發育真的好嗎?雍正身高是沒多大問題,但據聞康熙也不是很高,洛寧本身不算太高,會不會隔代遺傳什麽的……總之,洛寧已經開始想是不是要去弄些牛乳給自家包子喝。

可洛寧憂慮歸憂慮,規矩就是規矩,康熙朝的皇子還不是這樣過來的,而且龍争虎鬥生龍活虎沒把雍正高熬死,最後要不是雍正忍得了得,那位置還得再起波瀾。洛寧以前聽過公司的女同事信誓旦旦的評價,若是康熙朝的九龍只要随便一個放到乾隆朝,就有辦法把乾隆朝的阿哥們攪得天翻地覆,而乾隆根本就不會是他們的對手。其實想想也對,如果歷史上的弘歷跟她現在遇到這個弘歷差不多的話,那麽想來九龍無論是誰都會把乾隆朝搞得天翻地覆。據聞康熙以前也是這樣學過來的,洛寧雖沒能見過康熙,但小弘昊作為康熙的孫子,能夠沾上清聖祖的光輝,洛寧也覺得挺滿足了。

雖然老祖宗們在學習上有虐待後輩之嫌,但這種比填鴨式的教育還嚴苛的教育方式也許不能教出一個天才,但是以後成人成才絕對沒有問題。加之弘昊早慧,雖沒能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但是他那是一點就通的小腦瓜,洛寧以往在做學前教育的時候曾經一而再再而三的給小弘昊強調讀懂書中內涵更重要,讀懂書中內容再回頭去背誦那些冗長的文章比起死記硬背也更會有效率,也不知是不是洛寧的鞭策挺有成效的,小弘昊日後在上書房背誦這些在洛寧看起來十分艱澀的文章的時候,表現了驚人的天賦,不僅背了還能給出解釋,雖然解釋的有些不盡然,但小弘昊不過六歲年紀,就能清楚的解釋出許多典籍書文的意思,還能及時舉一反三,讓教書師傅興奮不已。

——真正過目不忘的另有其人,洛寧在發現自家二包子有這種逆天能力的時候也是吃了一驚。

好吧,咱們還是把話題扯回來。

在沒有搬出洛寧的行宮之前,小弘昊同學的起床時間非常的晚,當然這是相對于寅時就得起床來說,洛寧雖然習慣了清朝的作息,但是也會縱容自家小包子晚點起床,于是一開始沒能調好生物鐘的小弘昊杯具了!

前幾天去上課的時候小弘昊眼睛都被糊住了,要不是師傅的氣場太過犀利,打向自家伴讀的戒尺霸氣各種側漏,小弘昊早就躺在桌子上做開口夢了。

雖然戒尺不是打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