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壹

冬去春來,雁離雁歸。堪堪十二載忽攸而過,我們的周少爺也由當年人前自持人後頑皮的小童長成一英姿飒爽的青年。這一年,周大少爺十九歲了,早已舉家遷至江東,這一年,他也不再是當年周家門中的聰穎少爺而已,他已搖身一變作江東之地的水軍都督。

先生早說,亂世之中,人不如狗。老父或懷念漢室,可漢室對他周瑜畢竟無甚情義可言,如今漢室人口凋零,政權動蕩,他周瑜向來可不是不識時務之人。再者,孫家對周家從來厚待,是以老父一去世,周瑜恸哭三日,便合家拖口投奔江東孫權去了。

周公瑾知兵機曉韬略識陰陽懂進退,孫權素喜之,常自與他共飲幾杯談及天下大事,數次醉酒執公瑾手道:“吾得公瑾兄真如虎添翼,兄長未競事業有望耶!”

周瑜只笑而不答。

這一日,他正在鄱陽湖訓練水師。

阿三急步至。

十二年過去,家中奴仆換了幾番,留下的均是耿耿忠心追随他者,這阿三地位自然不同往日。

“都督。”阿三叫他。

周瑜長眉一軒,怒道:“水軍重地,你怎敢亂闖,拖下去打二十板子再說!”

左右急勸,“都督身邊人素來自持,頗有忠心,或有重事未知,可先問何事闖進。”

周瑜才哼地一聲。

阿三卻不害怕,然而當着三軍,再不敢如小時候一般吐舌做鬼臉,只道,“呂将軍于長坂坡下捉了趙雲,吳侯請您過去商議。”

左右皆是一凜。趙雲?是當日于景山長坂坡數十萬大軍中救出幼主劉阿鬥的蜀中虎将趙雲?常聽人說此将一身虎膽,能一擋百。倘真是被呂蒙捉來,蜀漢勢必軍心動搖。各人臉上有驚色亦有喜。

周瑜臉上也是亦驚亦喜,仔細看,當然是驚得多,問道:“如今人在何處?”

“在呂将軍軍中。”

“你速回吳侯,将趙雲提去偏殿裏。不必人看守,諒他跑不出去。我立時便到。”

Advertisement

阿三應一聲,連忙去回吳侯。

周瑜怔了一會。當年他于廬江偶遇趙子龍,相約一架,未及動手,他便被老爹的門生逮了回家去。事後叫阿三諸多打探,知這人是常山人士,名趙雲,表字子龍。當日是随了叔叔出門游歷。還不等周瑜再找到機會出門尋釁,那人已自離了廬江,往下一處游歷去了。

這些年來,每思及此,周瑜常恨得牙癢!想他周大少爺活了七年,除了爹媽,還沒人敢這樣給他撂臉子殺他威風!不對,應該是十九年,這些年來,就是吳侯也對自己禮敬有加。

不過這些年,他也對趙雲的事跡頗有耳聞。長坂坡單騎救主,便是曹賊阿瞞也對他青眼有加,這的确夠格當他周都督的對手。

他哼了一聲。趙子龍,這回,我倒瞧你往哪跑!

須臾,他進了吳宮殿。吳侯果然依他所言,只将趙雲一人扔在偏殿,總是對他設防,将他雙手反縛。

周瑜嗤地一笑。爽!還有什麽比看到當年仇人雙手被綁,送到自己面前任由處置更爽的事?真他娘的爽!

自然,人前,周瑜是不會爆粗的。

趙雲聽到人嗤笑,轉頭見了周瑜,怒目相向,道:“呔!小賊,你笑什麽笑?”

周瑜咳了一聲,并不動怒,道:“天下好笑事天下人笑得!”

趙雲哼地一聲,将頭昂起,不再理他。

周瑜搔搔頭,原以為這麽一句話足以叫眼前這人記起當年廬江仇事,瞧情形,怎麽這人好像并不曾想起?他又咳了一聲,道:“趙雲?趙子龍?”

“要殺要刮,悉聽尊便,要勸我投降,我一世為漢臣,絕不可能!”

周瑜笑,“你莫要緊張,你可知我是誰?”

“我怎知你是誰?”

“敝姓周。”

“周瑜?周公瑾?”趙雲睜圓雙眼。

“想起來了,當年......”

“瞧你大搖大擺進殿,身着水師都督軍服,你當我是瞎的不知你是東吳水軍都督周瑜?有什麽話快快說了,要我的頭立時将我推出斬了就是,莫要啰嗦!”趙雲打斷他話。

周瑜恨得咬牙!原以為這人終于想起當年廬江舊事,沒料到他一星半點也沒放心上。只憑着他一身軍服猜出他身份。他哼地一聲,“你要死有何難?我偏不讓你死的容易!有能耐,咱們外去打一架?”

阿三咳了兩聲提點道:“都督,這不可。”

“閉嘴!”周瑜斷喝。

阿三的汗,閃着綠光就這麽下來了。此時殿中只是他們三人,倘真放跑了趙子龍,吳侯怪罪下來,恁大幹系是誰擔着?他家公子平時不是這樣冒進急躁的人啊,怎麽一遇了這姓趙的,便這麽失常?他眨巴眨巴眼,不敢再勸。

趙雲一愣,“小娃兒?”

周瑜的臉抽了兩抽,“想起來了?”

趙雲腦子裏依稀閃過當日周瑜便是這麽兇神惡煞地對着一個人斷喝一句‘閉嘴’,那人霎時不敢說話,一時卻記不真切,從鼻子裏哼一聲道,“你這娃兒當真跋扈!”

“咳,咳,請注意你的措辭!我不是什麽娃兒!敢不敢出去打?”

“打不打的,我總之不如你們東吳人狡詐,呂蒙若真憑武力虜我,我無話說,憑着地勢陣仗,更兼我與曹軍交戰力疲時撿這便宜,我不服!”

“趙——将軍,”周瑜故意将尾音拖長,“豈不聞戰場之上,兵不厭詐?難道都以蠻力制勝麽?”

趙雲無話可答。他讀書的确不如周瑜多,口舌之争,只怕一生也及不上這‘小娃兒’。

“你打贏了,我放你回去如何?”周瑜循循善誘。

趙雲怒道:“我也是蜀中大将,小地之人怎麽這般不知禮?要殺便殺,不殺便沒道理一直縛着我!”

阿三瞧周瑜臉色,便要上前解綁住趙雲的繩索。

周瑜一揮手,示意他下去,親自去解。

趙雲見他從袖中摸出一把純金外殼的刀,抽出來時,見那刀幾能照出人臉。周瑜嘿嘿一笑,趙雲黑臉,并不說話。

周瑜一手扯了他手,一手拿刀,在那繩上割啊割啊割。

“該死的!你會放人不會?”趙雲終于惱了。這割個繩索,耽了這半日,況且明明是一節也沒割斷,只要割斷一小節,以他的氣力,便是硬掙也掙斷了,可他使力幾次未果,便知那繩索仍是牢牢縛在自己手上。

周瑜踢他一腳。

他無防備,吃痛。大怒道:“你要放人就放人,如何戲耍于我?”

“我是教你不要罵我!”

“你......”

“你再罵我一句我就再踹你一腳,你信不信?”

趙雲将後半截話咽了回去。

周瑜捏着他手偷笑。

“人家都說吳侯手下的周公瑾是個溫文有禮的君子,今日看來,不過如此。”大丈夫要懂得忍辱,軍師曾教過他,既然不能罵,那說幾句話氣氣他也好。

“時人多有謠傳。我也聽聞,将軍是蜀地名将,能以一擋百,怎麽今日面前就我一人,将軍就擋不了了呢?”周瑜并不生氣。

“那是我被你們綁着!”趙雲怒。

“你別動!”周瑜又踹他一腳。

趙雲的臉由白轉紅再至青,默默不語。

噠一下,繩結斷開一條。趙雲一使力,掙脫繩索。

周瑜見他腕上勒出幾道紅痕,呆了一下。

“多謝你!”趙雲咬牙拱手。

“好說!”

趙雲昂首,“但你要我投降萬萬不能,有什麽話直說吧。”

“我能有什麽話?”周瑜笑笑。

“不是孫權派你來做說客的?”

“吳侯派我來放你走。”

“嗯?”趙雲不解。

“如今曹賊割據一方,逼迫獻帝。東吳與蜀本是一體,唇寒齒亡,何必自相殘殺?還請将軍回去轉告劉皇叔,可考慮與吳侯合力攻打曹操。”

趙雲不語。

“走吧,”周瑜在他肩上拍一下,“我送你渡江。”

“當真?”

“放你是真,請你帶話也是真,送你,也是真。”

“架呢,還打不打?”趙雲忽覺他這話頗有暧昧意,自己更是一直處于下風,怒目向他,摩拳擦掌。

“等有一日,東吳與蜀漢翻了臉,咱們再打不遲。”周瑜心想,反正你也叫我踹了好幾腳了,當日之仇早已報了。

于是趙子龍跟着周瑜,往江邊去了。

阿三早備好小船,只等主人到。

周瑜道:“還望将軍多多美言,玉成此事。”

趙雲點點頭,便要上船。

“沒話說了嗎?”周瑜歪頭笑。

“還有什麽屁話說?”他一個堂堂大将軍,總是在東吳受了半日‘折辱’,不是聽周瑜說的有理,怕往後結盟先傷了和氣,這時定要在眼前人這張帥臉上踹個腳印。現在是不能了,那還能有什麽屁話可說?他轉臉就上了小船。

周瑜将金刀對着他一擲。他順手執了,吼道:“你又幹啥?”

“送你做個信物,來日好相見啊!趙大将軍!”

小舟已駛離岸邊,他見周瑜在岸上望着他笑得極是開心,恨恨地伸拳對他揮了兩揮。

“都督,你私放趙雲,倘吳侯追問起來......”阿三卻知,吳侯才沒叫趙雲去劉備那兒傳話結盟,全是他家都督編的瞎話。

周瑜心情甚好,笑道:“我自有法子。”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