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捌

于是建安十三年,曹操聽從蔣幹帶回的謀士龐統之言,将曹軍泊于江面的大船用鐵鎖條條相連。軍船既連,江風過來,一片大船穩如磐石,晃也不晃,久在北方的軍士終于不再暈船。曹操心下甚慰。

忽一日,數十條插着東吳旗號的小舟順風而至。

曹軍飛奔去報丞相,曹操不以為意,道:“十來條小船,打什麽緊?叫弓弩手準備,待小船行到射程裏,一齊放箭。”

卻不待弓弩手準備好,那數十條小船已燒将起來,船上人投江而去,只那數十條火船奔着曹軍大船迅捷而至。

曹軍大船早已被鐵鏈鎖住,一時解之不及,江風極大,一時間曹船便燒了十之五六,數十年後,沿江一帶的說書人說到那場戰役也是心有餘悸,啪一下拍了驚堂木,道:“只見江面火光沖天,一片鬼哭狼嚎,有兵士熬不得,跳下水去,奈何曹軍中多不識水,一時間燒死的淹死的不計其數。”

那是一場慘烈至極的戰役,曹軍號稱八十萬大軍,一戰過去,點将下去,只餘一二成,江面火光沖天直映得岸邊樹木皆不敢随風搖擺,數十裏之外均能聽到哭嚎之聲,當真天愁地慘。

那一夜,劉備舉軍慶賀。

劉備派人三請公瑾,周瑜只托傷不至,沒奈何,劉備派人送去許多治傷藥物,自與軍士慶祝去了。

遠遠的,周瑜也能聽到漢軍山呼萬歲之聲。

東吳的軍隊已定明日為歸期,他離家頗久,心中思念家人,卻不覺受傷的胳膊如何疼痛了,況且知道一回東吳,吳侯必定要設宴款待,那時才是他慶賀之期,又何必與蜀軍一道。只是心中總有些惴惴,似有何難放下事,他又不願深想。

他喝了半壺酒,仍是氣悶,索性又執一壺酒,慢慢走遠,坐在樹林中,自斟自飲。

有人踏着林中落葉,嘎吱嘎吱,他很警覺地問道:“是誰?”

這時便是碰着曹操殘軍,他亦不怕,反正曹阿瞞自己都夾着尾巴逃了,殘兵敗将還有何懼?他放下酒壺。

卻是趙雲從林中緩緩走出。

“是你。”他微微驚訝。

“是你。”趙雲亦有些驚訝。

Advertisement

“子龍怎麽不跟着三軍一道慶賀?一個人往這荒地來作甚?”涼月夜,荒木林,他忽然不想再與趙雲做那些無謂的口舌之争,笑笑揶揄一句。

“你不也沒去。”趙雲愣了半天答了一句。

“我是東吳水師都督,不跟蜀将一道慶祝。”

趙雲沒有作聲,反常地上前坐下了。

“還有酒麽?”趙雲問。

“有,只是沒有多餘杯子,你不嫌棄,這杯殘酒喝了吧。”周瑜端起唯一的那只酒杯,笑意晏晏。

趙雲不接。

他笑,“你怕我害你。什麽時候子龍竟這般膽小了?”仰脖将酒飲盡。

趙雲伸手拿過酒杯,自己斟了,喝了一口,“你受傷了,礙事麽?”

他微醺,聽趙雲這樣問,低頭瞅一眼纏了葛布的胳膊,笑道,“子龍不是一直讨厭我,想讓我死嗎?怎麽今天轉了性了?”

趙雲嘟哝一聲,“我何時說過。”

“曹軍已破,往後我們兩家是敵是友很難說。”周瑜已有醉意,并未聽到趙雲的嘟哝,又斟酒一杯飲了。

“嗯。”

趙雲心想,那還有什麽難說的,必然為敵。卻只嗯了一聲。

“往後上了戰場,是不必留情。”

“嗯。”

“趙子龍,你是不是一直想當真跟我打一場,打敗了我,在三軍立威。”

趙雲不答,一張棱角分明的臉在夜色中更顯輪廓分明,待到周瑜酔得微倚靠于他身,他微皺眉,道,“長坂坡一戰,趙雲早就名揚天下,何須再打敗你于三軍立威?”

“不想要我性命了,趙子龍?”

他無語。

“你從前不是一直叫我名字麽?”趙雲忽然蹦出一句,叫周瑜一時間有些發傻。

“什麽?”

“沒什麽,”趙雲默然,“你回去當好好勸誡吳侯與我主為善,這天下,本是漢家天下。”

“趙雲。”周瑜叫他。

“嗯。”

“你怎會跟了劉備?”

“某主賢德,雲心向往之。”

“吳侯不賢德麽?不夠英雄麽?”

趙雲不語。

周瑜等了一會聽不到他答,锲而不舍地追問,“你不是愛我們吳侯麽?那你同我一道回江東啊!”

趙雲輕輕推開他斜倚在自己身上的腦袋,道,“我是漢臣,怎能去江東事吳?”

“迂腐!你是武将,儒生的那套信來做甚?天下是一開始就姓劉麽?春秋秦漢,天下本是賢能明主來坐,如今漢室氣數已盡,你又何必賠上自己?”

“漢室有某主扶持,必定能重振昔日輝煌!”

周瑜笑,“這便是你當初與吳侯鬧翻的緣故?”

“我不識得你們吳侯。”

“趙雲!”周瑜醉意中夾三分無理,道,“你知道我說的是我們故主。”

趙雲斟酒自飲,良久不語,周瑜又緩緩靠到他肩,嘻嘻而笑,他才緩緩道,“吳侯是位英雄,知留不住雲,便放了雲自去。”

月色灑在周瑜如酡醉顏上,說不出的靜谧,他哈地笑一聲,道:“那你今日最好是将我殺了,否則我也會如你當日一般,一去不返。日後一世為敵!你我都知,最終我東吳與你蜀漢,只能存一個。”

“你回去了不要跟人提,吳侯,行嗎?”

周瑜一愣,推開趙雲,冷冷笑道:“原來同我說了半日,做出千依百順樣子,是怕我回去敗壞你名聲。”

“趙雲聲名是小,吳侯身後名事大。”

“趙雲,你威脅我啊?”

月色下,趙雲忽覺周瑜的臉色染上了些許悲涼。許是喝了酒的緣故吧,趙雲暗想。

“當我懇請你幫忙,行嗎?”

“那算你欠下我一個情,日後我要你還,你不能抵賴。”

趙雲想了一會,道:“只要不叫我投吳,就算我欠你一個情。”

周瑜哈哈一笑,從身後摸出一支長笛,敲着地面,道,“我答應了,你高不高興?”

趙雲不願與醉酒的他多纏,點點頭。

“那我吹個曲兒你聽,好不好?”

他見周瑜眼中放出褶褶光彩,又點頭一下,“好。”

長笛一橫,周瑜吹起一首他幼時自作的曲,曲名是『漁舟唱晚』。那是他幼時出門,臨于江邊,見了晚霞靜靜地灑在江面,鹜鳥高飛,漁人勞作一天都收了網,邊将漁船往岸上泊邊高聲唱歌時觸發了靈感。年幼時的他曾立于江畔,靜靜看這一幅天給人足的景象,但覺世間一切都停息下來,只有這一刻是真實的。

周公子家門名流衆多,他自己亦是飽讀詩書極富謀略。可這時,他作為一小小孩童,常自覺得孤獨。立于江畔,他微微嘆氣,心想,倘有一日,攜一知音立于江畔共賞這人間美景當有多好。腦中靈光一現,一首『漁舟唱晚』便做了出來。

一度,他視孫策為知己,擒了他手要拉他去江邊觀這美好景致時,他只笑笑。是啊,伯符,他太忙了,忙于收集天下情報,忙于孫家逐鹿天下的宏圖大業。偶爾閑暇,亦更願騎馬狩獵,不多的幾次願陪他去江畔,要麽碰上周父回家查他功課,要麽便是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什麽也看不成。想來也真好笑,他與伯符相交幾年,竟也沒能與這位知己看過一次他心中極美的人間景致。

這時他未跟趙雲解說,趙雲自然不知。只是聽這笛聲歡快中夾雜些許嗚咽,恬靜中包含幾分熱情,聽來說不出的舒服受用,不禁輕輕嘆一聲。

周瑜已醉倒了。他傷後不自持,幾乎喝了一壺烈酒,醉了也在意料中,趙雲心思是否将他扔在這兒,他回去他營裏叫人擡這小孩回去罷了。這可不是個孩子麽,做了三軍統帥依然這樣輕狂,失态得緊!

卻聽周瑜咂咂嘴,嘟哝一聲,“子龍,找一日我帶你去看那漁舟唱晚,去我家那兒看,好不?”

趙雲心中一動,竟是不忍。見他在夢中亦要尋個舒服的睡姿,整個人猴在他身上,長長的眼睫跟着亂動,嘆氣一聲,掰開他手,将他負在背上,緩緩往營中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