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有條魚…◎
林小紅看倆孩子暖和過來了,就讓他們下地幫她燒火,要燒第二鍋水了,第一鍋都被她嚯嚯完了。
倆孩子倒是不懶,燒火也都是熟練工。
小溪丫頭還會安排活兒,她讓小弟燒鐵鍋,她陪着娘一起燙鍋碗瓢盆。
林小紅也沒阻攔,不過怕燙到孩子,她讓小溪負責規整。
将燙好的碗瓢盆、筷子、勺子在竈臺、碗架子裏擺放好。
“小溪,這幾個碗是家裏常用的,放最邊上就行了。”林小紅一邊幹活一邊指導。
碗架子有點高,小丫頭還要站土坯。
這三塊土坯一直在牆角摞着來着,也不知道幹嘛用的。
現在給小丫頭踮腳倒是合用。
至于小板凳還是算了,那個有點歪。
林小紅幹活之餘,時不時擡眼看看二閨女、小兒子。
看他們手腳麻利的,就知道不是頭次幹了。
她是真心想着好好養娃的,但卻不是萬事包辦,做個全能保姆。
她肯定要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的。
特別是男孩子。
如今在農村,幾歲就開始幫忙做家務,喂雞、打豬草、撿柴火的有的是。
甚至有七八歲就下地掙工分的。
她是打定主意讓三個娃娃上學的。
學習之餘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要不然全靠她,得累死。
這個年代可沒減輕負擔的電器。
不說別的,洗衣服就很麻煩,特別是冬天笨重的衣物。
“娘!娘我回來啦!”
房門被拍的砰砰響。
林小紅知道這是大兒子李江回來了。
李河颠颠的去開了門。
小家夥夠門栓還有點費勁,還需要踮着腳,很是可愛。
林小紅知道三個孩子打小感情就好。
這讓她很是欣慰。
她是知道有的兄弟姐妹處的跟仇人一樣。
那樣她要頭大的。
“娘,你看大草魚!”
李江提着一條大海有一斤來的草魚,很是有些顯擺。
“哇!真不錯,你們打冰眼弄得?”林小紅很是驚喜。“趕緊放盆裏。”
小溪、小河都跑過去眼巴巴的盯着魚。
“娘,是大爺爺給的,他們一共弄了兩桶。”李江将魚放好,趕緊蹲竈坑前烤火去了,他冷啊。
“你沒湊冰窟窿玩吧。”林小紅雖然不是原身,但是有前車之鑒,加上孩子才七歲,還太貪玩,偶爾敲敲警鐘還是很有必要的。
“沒有,沒有,大爺爺他們不讓,就讓我和小叔、大哥他們打出溜(滑冰)來着。”李江趕緊解釋。
“回頭我把魚收拾了,明天吃一半,用來炖土豆條。”林小紅大方許諾道。
倆小的樂的拍巴掌,能吃魚了。
倒是老大皺着小眉頭,“娘,不留着過年吃麽。”
他還記得大爺爺說的話,今後他就是家裏最年長的男子漢了,要學會過日子。
林小紅眨眨眼,“不用留。哪年過年你二舅不給送條魚啊。”
其實她們生産隊附近大水溝都不少,要不然他大爺爺也不能這麽輕松就弄到魚。
而且三大隊挨着水庫,還自己挖了一片魚塘,每年年底都會起魚塘,然後家家分魚。
特別是她二哥,專門管魚塘的,分的魚也多。
她在林家一向受寵,所以過年前二哥或者娘家都會給她送魚的。
李江抿了抿嘴,“娘,要不咱們把魚賣了吧。”
林小紅停了手裏的活兒,“大兒子,咋地了?”
聽這話有點不對勁啊。
“不!不!”李河一着急都不會說倆字了。
李溪也有些不願意,她想吃魚,可她懂事沒吱聲。
李江悶聲說道,“以後就你掙工分了,家裏該窮了。娘,要不開春我也下地吧。”
“誰給你說啥了,咱家有錢呢,娘一天十二個工分呢。”林小紅心裏暖呼呼的。
“那也不是天天有啊,家裏雞都沒了。”李江蔫吧吧的。
林小紅一回憶,原來家裏是有兩只雞的,後來一個被不知道是狐貍還是黃鼠狼的咬死了,另外一只給殺了吃了。
不過不是給家裏人吃的。
是給那些幫忙原身丈夫下葬那些人吃的。
然後天就冷了,不好孵小雞,所以才一只雞也沒有的。
至于工分,她因為是生産隊的小學老師,和縣城裏老師肯定不一樣。
人家是按月領工資領票的。
她是按天領工分,因為生産隊沒錢,不過一天十二個工分真心不少。
算是秋收頂格工分了。
平時一個能幹的大老爺們一天的滿工分才是十分。
女的滿工分是八分。
只有春耕、秋收這種大日子,才會提升工分,男的滿工分是十二,女的為十。
所以她天天十二個工分不知道多少人眼紅。
教學生再累能有下大地累啊。
可是學生是有假期的,一周一天假,還有時間更長的春耕秋收假和寒暑假,真正上課的時間也就二百一二十天。
之前家裏還有原身丈夫的工分,他挺能幹的,所以日子很是寬裕,原身從來沒有在假期下過地。
她算過賬,即使她一個人掙工分,養活仨孩子也是可以的。
畢竟仨孩子還有人頭糧呢。
到時候自留地再多種點紅薯、苞米。
日子總過得下去。
還不說她手裏還有一筆“巨款”呢。
真心不誇張,這個年代錢是真值錢。
而且她也不準備就掙那點工分,她是準備開源的,想其他辦法掙錢。
之前她只是想讓仨孩子在家務上鍛煉鍛煉。
可沒想到好大兒這麽有“頂梁柱”的思維。
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當然是大力支持。
不過不上學下地掙工分什麽的還是算了。
林小紅起身擦手,把三個兒女都叫到身邊。“大江想給家裏掙工分是好的,但是你太小了,就是割豬草,一天能掙倆工分不?”
說着還摸了摸大兒子的小胳膊,直接摸到了骨頭。
這個年代的孩子都精瘦的,她家之前的生活也算不錯,可孩子們身上都沒啥肉。
李江挺着小胸膛,“我能。”
林小紅欣慰的拍了拍大兒子的肩膀,“那就謝謝大兒子了。”
必須先鼓勵一波。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的孩子太懂事了。
照比後世層出不窮的熊孩子,太可人疼了。
要不是好大兒大了,她都直接親親抱抱舉高高了。
舉高高弄不動,親一大口再抱抱還是可以的。
作者有話說:
跪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