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和田徑或者游泳那種4×100米、4×200米的接力賽不同,短道速滑的接力賽,規則特別複雜。
男子5000米接力大約有45圈。第一圈之後必須有一次交接棒,最後三圈必須有一次交接棒,最後兩圈必須由一名運動員完成。
中間的四十多圈四名隊員随便分配,每個隊員所滑圈數不限,上場次數也沒有限制。
這樣的規則,賦予了短道速滑接力賽極高的自由度,每個隊都在潛心鑽研合理的道次分配,以及更加出其不意的戰術。
也正是因為如此,比賽也增加了更多懸念和戲劇性,過程跌宕起伏,最終的冠軍難以預料。
14-16歲年齡組男子5000米接力是最後的壓軸大站。所有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個單項的優秀運動員都聚集在這裏,來自四支隊伍的16名隊員将進行最後的角逐。
去檢錄之前,徐清把四名隊員叫來身旁,最後叮囑道:“雖然H省實力很強,但接力賽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想象不到的意外,你們要時刻記住兩點。”
“第一,無論發生任何事都不要放棄比賽。”
“第二,不要受別人的影響,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
“聽清楚了嗎?”
四個人異口同聲:“聽清楚了!”
“去檢錄吧。”
檢錄室裏聚集了太多人,都是些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子,精力那叫一個旺盛。大家一起參加過這麽多場比賽,就算不是一個隊,也早已經熟悉了。
場上是對手,場下那就是哥們兒,互相聊天打鬧,吵得一旁的工作人員都忍不住上前制止他們。
“誰再大聲喧嘩,我就取消他的參賽資格。”
顧染從頭到尾都只跟自己的三位隊友坐在一起,商量他們在比賽中的戰術。
Advertisement
徐清給他們制定戰術的時候就說過:“最簡單的就是最有效的。”
畢竟他們一起合練接力賽只有兩周時間,複雜的戰術一來怕他們理解不了,二來也擔心他們記不住,畢竟圈數太多了,容易出岔子。
一般來說,運動員的絕對速度在一圈半左右,也就是他們能在一圈半的滑行中保持最快的速度,過了一圈半,速度就會降下來。
所以,現在短道速滑接力賽最主流的交接棒方式就是一圈半交接一次。
這樣計算下來,最後一棒就會輪到滑第二棒的選手。他需要一個人完成兩圈比賽,最後沖過終點。
因此,第二棒就是主力棒次,一定是這支接力隊伍中爆發力最強,速度最快的選手。
四支隊伍無一例外,都選擇了500米主項的選手滑第二棒。
H省是池朗,J省是顧染。另外兩個省是R省和L省,都是實力很強的隊伍,選手大多也是顧染在之前的單項比賽中遇到過的對手。
他大致觀察了一下,最後決定還是面對現實,盡力沖擊一塊獎牌,至于第一名,這次就不想了吧。
沒有上場比賽之前,顧染就已經想到了那個比賽畫面會非常混亂,但也沒有想到,真的站在賽場上,會亂成這樣。
第一棒出發,J省就落到了最後。這倒是顧染意料之中的,而另外三個省竟然也争得很兇。
H省滑第一棒的人顧染很有印象,是個滑1500米的選手,前半程并不突出,後半程發力,最後拿了個第二。
這是個純耐力選手,爆發力并不是他的強項,出發之後也沒能搶到第一,而是落在了第二位。
第一圈也就十秒左右,顧染就立刻并入賽道準備交接棒。他被隊友推出去的那一刻,前面的視線範圍內烏央烏央全是人,看得他眼暈。
一圈半的滑行距離,只有三個彎道,顧染也不用保留體能,拿出最快速度滑就是了。
前面三個人在內道糾纏不清,他是一點機會也沒有。只好切去了外道,利用自己速度的優勢,今天第二次,衆目睽睽之下,來了個外道超車。
看臺最高處,程森看到這一幕,臉上的笑容愈發明顯:“他還真是……很自信啊。”
宋志新說:“少年人,自信是非常優秀的品質。”
“很好,我喜歡他的自信。”
顧染超越了前面那名L省的對手,但是他們也快要出彎道了,他只能先并到內道來,準備接下來的交接棒。
他本以為池朗還在第二位,定睛一看,人家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沖到了第一位。
緊接着第三棒、第四棒紛紛登場。H省通過幾次交接棒,已經穩穩地站住了領滑的位置。
後面,其他三個隊為了第二的位置,你争我奪,輪流上前。
三位隊友成績一般,顧染也沒有一句怨言,只要他上場,就在拼了命的往前追趕。就算知道,J省四名隊員實力相當,就算是速度相對較弱那個,也是1500米的冠軍。
但是,比賽沒到最後,他仍然要全力以赴。
他的每一次上場,幾乎都會伴随着一次超越,內道有機會,就從內道超,內道沒有機會,改去外道繞大外圈也要強行超。
到了後來,看臺上的觀衆都在期待他的那一棒上場:
“快看快看!那個194號選手又要交接棒了。”
“我好期待,他們現在第三位,這一圈半應該能超到第二位吧。”
“他的路線和時機把握得太精準了,每次超越對手的時候,身體往前一卡,趕緊利落,超帥的!”
“……”
顧染的眼睛越過前面的選手,死死地盯着池朗。就算贏不了他們,也要将之作為目标。
一圈一圈滑下來,比賽越到後面,就越是混亂。也不知道是有的隊伍本來就有別的戰術安排,還是隊員自作主張。
比賽超過三十圈,就連交接棒也開始亂了起來,有的一圈就開始交接棒,有的兩圈,有的第一棒滑完第三棒上,第二棒直接跳了過去。
沒有上場的時候,顧染一直在觀察對手,雖然場上的情形亂成了一鍋粥,但他仍然在高速調動自己的腦細胞,盡可能去記住場上的情況。
就在這個時候,場上又發生了意外,他的隊友和L省的一名隊員出現了輕微的身體接觸。
“危險!!!”
看臺上的觀衆不禁驚呼出聲。在高速滑行的過程中,哪怕是及其輕微的身體接觸也會讓運動員失去平衡,導致摔出場外。
為了追求極致速度,他們腳下的冰刀都是極其鋒利的,雖然運動員的連體衣和手套都具有防切割作用,但是在比賽中摔跤仍然很危險。
好在兩個人反應夠快,及時調整過來,沒有造成飛出賽道的嚴重後果。
但這也直接導致他們落到了最後,并且和第二名的R省拉開了距離。而前面的H省已經遙遙領先,比賽還剩下九圈。
旁邊兩位隊友看到這一幕,都有些喪氣,本來拼一拼他們能拿個第二名,現在倒好,又回到了熟悉的第四位。
顧染腦子裏閃過賽前徐清對他們說的話:“無論發生任何事,都不要放棄比賽。”
趁着還沒有交接棒,他一手一個,搭在兩位隊友的肩膀上,快速在他們耳邊說道:“別急,比賽還沒有結束,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
“不放棄或許會有奇跡,放棄,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比賽到了最後階段,除了觀衆席的加油聲此起彼伏,場邊的教練區也是喊聲不斷。
“穩住,注意後面!”
“上啊,上啊,別猶豫!”
“……”
各位教練大聲的為自己的隊員傳遞信息,但以整個場內的喧鬧程度,以及高度緊張的狀态下,運動員根本聽不到他們喊了些什麽。
顧染仍然在努力的往前追趕,在他交接棒之後的第一個彎道就超越了L省,重新回到第三位的位置。
場上意外不斷,尤其是最後階段,運動員體能嚴重下降,失誤頻發。
強如H省速度也開始慢了下來,他們身後的R省隊員抓住機會,又把速度提了起來,去和H省争奪第一的位置。
看到這一幕,顧染腦子裏忽然就閃過八個字——鹬蚌相争。
他為什麽不能做那個得利的漁翁呢?
比賽看到這裏,宋志新搖着頭嘆了口氣:“這些小隊員,還是年紀太小,稍微遇到一點問題整個人,乃至整支隊伍就亂了。沒有一個沉着冷靜的。”
程森搖頭:“有,池朗和顧染就很冷靜,這場接力賽,冠軍一定會在H省和J省之間産生。”
"J省?"宋志新皺起眉頭,“他們應該沒有機會了吧。”
“如果是以前的J省,那是沒有的。但這次接力賽,他們多了個顧染,那可說不定。”
宋志新的目光也不由自主的落在了顧染身上,即便現在不是他的棒次:“你是真的喜歡好這個顧染。”
“他條件太好了,我相信每個教練都會喜歡他。”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不久之前你還說過,他有個不能克服的缺點。”
程森不置可否:“沒有什麽缺點是不能克服的,我的意思是,如果他克服不了這個缺點,就很難達到職業生涯的頂點。”
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可是,他身上的某些特質,生來有就有,沒有就永遠不會有,求也求不來。”
他說得太玄乎了,宋志新确實不知道他說的某些特質究竟是什麽特質。
還是接着看比賽吧,最後還剩下……
這一通亂的,已經不知道還剩幾圈了。
別說看臺上的觀衆不知道,場上的隊員也早就對圈數沒有概念了。
短道速滑在交接棒的時候,後一棒的隊員并入賽道,前一棒的隊員在他身後,推動他的身體完成交接棒。
此時,場上馬上就要進行下一次交接棒,其他三隊的隊員已經排好隊,準備并入賽道,其中就有池朗。
身後有人輕輕地推了顧染一把:“你在發什麽呆,快去呀,這是最後一榜了。”
顧染卻站在那裏并沒有動,場上的比賽愈發激烈,标志塊內的其他隊員緊張的情緒也達到了頂點。
L省落到了最後,已經沒有争奪獎牌的機會,而H省、R省和J省相差無幾,都有希望。
隊友急了:“別愣着,快呀!”
顧染輕輕地搖頭:“不對。”他反倒是拉了隊友一把:“該你上!”
隊友懵了:“可是你才是主力棒,最後兩圈應該由你完成沖刺!”
顧染來不及跟他解釋,直接把人推了過去。隊友無奈,只好并入賽道開始滑行,準備交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