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李氏夫婦得了解藥,對薛洋和曉星塵連連鞠躬道謝,李民又問曉星塵接下來去哪裏,曉星塵說:“先把此處走屍火化……”
“不行。”薛洋打斷他,“這地方不能待太久,趁夜裏沒起霧,趕緊走了。”
曉星塵沒接他的話,薛洋又說:“這林裏有古怪,再不走就和地上這些東西一樣出不去了。”
李民和他妻子聞言惴惴,下意識去看曉星塵,曉星塵意識到現場的緊張氣氛,默了下,點頭道:“既如此,我們還是早些離開吧。”
李民哎了一聲,趕緊把兒子交給妻子,爬進沒了馬的馬車中,拿了包袱又趕緊爬出來,一行人緊趕慢趕往外走。
回到大道上,依舊前不着村後不着店,進城投宿已是不可能,李民就帶着妻兒跟曉星塵在路邊不遠處點了火堆圍坐下來。薛洋幫他們拾了些柴火放好,正準備走開,李民熱情地喊他一起坐下,薛洋看曉星塵不吭聲,擺了擺手直接往大道對面走,坐在樹下遠遠地守着。
天亮之後一行人繼續趕路。經過一夜的相處,曉星塵已得知李民和妻子張蘭青梅竹馬,兩人早年成親後一同離家做生意,如今有了積蓄,聽聞家中老父病重,李民這才拖家帶口回故鄉。他們的兒子李軒今年不到兩歲,很是乖巧,夜裏餓醒一次,李民拿幹糧泡了糊糊喂他,他吃了就繼續睡了。
“夫君待我很好,我們成親多年無所出,多少人勸他納妾他都不肯,他為了我才搬出來單過,還背井離鄉漂泊行商。”張蘭看着逗弄兒子的李民說,“我們成婚十幾年,本對孩子不抱希望了,誰知就有了軒兒。如今就想回家去,再做點小本生意,也不求大富大貴,只要能吃飽穿暖,讓軒兒平安長大,就夠了。”
“能如此便很好了。”曉星塵道。
薛洋一個人走在前面,李民見他孤單,把兒子抱過去找他聊天。薛洋對李民一家态度始終算不上好,可李民就是把他當成恩人,老往他身邊湊,明明是外出行商多年的人了,對着薛洋一點戒心都沒有。
薛洋覺得這一家人憨直得好笑,李民靠過來找他說話時,薛洋陰測測地看了咿呀學語的李軒一眼,還沒說話,李軒竟咧嘴笑着朝他伸手,标準求抱的姿勢。
李民笑溜溜地把李軒往薛洋懷裏放:“軒兒喜歡你呢!”
薛洋莫名其妙接了一個流着口水的小娃娃,手都不知道要怎麽放了,李軒嘴裏嘀嘀咕咕跟薛洋搭話,薛洋聽不懂他說什麽,就見李軒把自己脖子上的小紅繩子拽了出來,說着“給”,一副想送給薛洋的樣子。
“這是什麽?”薛洋躲開小胖手,努力忍住才沒把這兩歲的娃娃扔出去。
李民見薛洋抱得艱難,把李軒抱回來,看了一眼,說:“是給軒兒在廟裏求的護身符!”
李軒猝不及防被抱開了,眼睛和手都還朝着薛洋的方向,扯着紅繩喊:“哥哥給!給哥哥!”
Advertisement
這小孩子也不知道怎麽了,很是固執,竟把繩子扯斷了,抓着護身符還往外送,李民驚了一下,把李軒抱到張蘭身邊說了這事,張蘭跟他說了幾句話,李民快步回到薛洋身旁,把李軒抓着的護身符塞到薛洋的手心裏。
薛洋也不推拒,看着手裏金線繡紋的暗紅色符咒,挑眉道:“護身符都能随便送人?”
“哪能是随便送的,蘭兒說這是軒兒和你投緣!”李民理直氣壯,“軒兒平時很寶貝這個的,我和他娘要看他都不給,一定是知道你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才非要給你!蘭兒說這是天意,恩人收下吧!”
薛洋眼睛轉了轉,提溜着紅繩把護身符往李軒面前蕩了蕩,李軒見他拿在手裏了,被逗得拍手直笑,也不上來搶,薛洋就厚臉皮地收下了這小娃娃的護身符,漫不經心拿在手裏,說:“既然送給我了,就是我的東西了,別到時候反悔又來找我要,我可不會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
李民見他肯收,笑着連聲答應,又見李軒一直盯着薛洋看,就問薛洋要不要再抱抱李軒,薛洋伸手捏了一把李軒的小胖臉,看着李軒快流到下巴的哈喇子,滿臉嫌棄地拒絕了。
行至日中,到了一處分岔路口,李民一家要進城買馬,這地方離他們老家不遠了,想邀請曉星塵和薛洋同行,被拒絕後也不喪氣,依舊萬分熱情。李民聽張蘭吩咐,分了銀子和銀票裝在錢袋裏,說要謝薛曉二人,曉星塵自然不肯拿,李民只好把錢袋悄悄給了薛洋,又扯了身上一塊佩玉給曉星塵,曉星塵更不肯要,李民拿出緣分天意的說辭,硬送給他,曉星塵還要說什麽,李民跺腳說:“道長別推辭了,你們救了我們一家人,這一家子的命還不值一塊玉佩嗎?将來能不能再見着也沒個定數,現在我們只拿得出這些來道謝,道長就當為我一家積福,收下吧!”
曉星塵只好為難地收下了這燙手玉,跟這一家三口道別。
薛洋從剛才拿了錢袋就隔的遠遠的不靠近了,李民把玉佩送出去,擦了把額頭的汗,往薛洋的方向看了一眼,想了想還是低聲說:“道長,我和蘭兒夫妻這麽多年,知道出門在外互相扶持有多重要,我看那大俠也不像個壞心的,很是聽你的話,你們有什麽事,可以好好商量,別鬥氣了。”
薛洋哪是什麽大俠,哪有什麽好心,何況曉星塵都沒跟他說過話,那他也沒有聽話這一說,曉星塵聽李民這麽勸,也不辯解,笑了笑,微微颔首,同他們告別走向了相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