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61.61.大米飯,垮炖魚

61.大米飯, 垮炖魚

張家人一早就起了, 容恣言睡覺輕也驚醒了, 看了手表才六點多。

“這麽早啊。”

“你醒了?再睡會兒吧, 一會兒吃飯了喊你。”張玉鶴穿好衣服下炕。炕上溫度已經不高了, 不過有取暖器在,屋裏的溫度還是很适宜的。

“不了,我平時起床也比這個晚不了多少。”容恣言也起了床。

張玉鶴慣例去跑步,容恣言外加小子豪三個人一起。早晨的空氣清爽而微寒, 深深吸一口, 涼涼的空氣直奔肺腑,讓人徹底清醒。

圍着村子跑一圈, 讓身體微微出汗, 渾身通透, 家裏的飯菜也正好出鍋。

大碴子粥, 現炸的大果子,自家腌制的鹹鴨蛋等等, 簡單卻又美味。

“小容啊, 你們那邊早上都吃啥?要不要吃牛奶面包啥的?我記得家裏還有牛奶呢。”

牛奶是上次張玉鶴帶着全家去縣城玩,在超市裏買的兩箱。喝奶能補鈣, 張玉鶴的意思讓老兩口和孩子每天都喝一袋, 不過兩人也不知道是舍不得還是想不起來, 至今也沒喝過幾袋, 還剩下多半箱子在櫃子旁。

容恣言失笑, “伯母, 我最想吃的就是這種飯菜了,那牛奶面包的有什麽稀罕的,這大碴粥我才稀罕呢!”

“我還怕你吃不慣呢。”孫翠芳一聽這話喜笑顏開的。

“吃不慣的,那都是不好吃的東西,還沒聽說誰吃不慣好吃的東西呢。”張玉鶴嘿嘿一笑,轉頭看向容恣言,“你要是在我家多住些日子,我保證你漲好幾斤肉。”

“不怕,咱們這村裏人天天都這麽吃,也沒見幾個吃成了大胖子的,這邊天氣冷,要多吃點高熱量的東西才夠暖和。一會兒你們還要出去釣魚,玉寶兒你們要帶上點什麽吃的?”

“稍微帶點東西墊墊吧,我估計晌午就回來了。咱們這裏太冷了。”張玉鶴琢磨了一下說道。天寒地凍,零下十好幾度的,他不覺得容恣言能跟賀天他們似的扛住,過去玩一玩就算了,釣魚這是順便的,能釣到最好,釣不到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行啊,那你們吃完了就出發吧,家裏的事兒不用你們。”張長貴那邊肉已經下鍋醬上了,而趙一虎的人會在十點前将貨兒拿走,保證在開門的時候有最新鮮的貨源。所以家裏的活兒現在真的不忙。

Advertisement

兩人吃飽喝足,帶上一幹工具開車直奔了松花湖邊緣。

“這就是著名的松花湖風景區?”

“是啊,可惜你來的這個時候,山上的景色看不到。”他們這邊離着松花湖風景區還有一定的距離,只是能遠遠地看到山。

“其實風景區不如我家附近的林子,那裏可有豐富的寶藏。我小時候最愛去林子裏玩,不過有時候跑的太深會挨罵。”

“你爹媽還舍得罵你啊?”

“平時舍不得,就是有一次在林子裏跑丢了,急得我爹媽發動全村人去找,那次不光挨罵,還挨了打。不過我爹這輩子也就打過我那一次。”張玉鶴想起自己小時候調皮搗蛋,也不由得笑了。

“我還以為你小時候是個乖孩子。”容恣言挑眉笑道。

“我從小到大确實都挺乖的。不過那時候家裏困難,我也是想進山裏多撿些松子榛子什麽的換錢,沒想到就迷路了。也是那時候太小了。”張玉鶴眼圈有點紅,“那次我爹一邊打我一邊自己掉眼淚。後來好長一段時間我爹都不許我去林子。”

“就是昨天你跑去的地方?”

“嗯。”張玉鶴點頭,“等到秋天你來,我帶着你去撿幹果,榛子,松子的都有。自家鐵鍋裏炒熟,很好吃的。”

“好!”

張玉鶴一邊說着,一邊挑選了個地方,使勁兒跺跺腳下的冰面,覺得沒有問題掏出工具開始砸冰。

張玉鶴有經驗,又有力氣,很快就在相隔不遠的地方砸出了兩個冰窟窿。

“你挑一個。”

“左邊的好了。”

兩人各自挂上魚餌夾起魚竿。

不必多說,兩人很默契的開始了比賽,不過釣魚不比別的項目,除了耐力和技巧之外,運氣也很重要。兩人半個鐘頭都見魚竿動一下,也就将注意力放到了周圍環境上。

今天來釣魚的人挺少的,也就遠遠地看到有幾個人在釣魚。

“這裏簡直是神仙日子。”容恣言嘆口氣。“遠山,農田,村屋,炊煙……在這裏生活,恐怕無形中能多活幾十年。”

“這裏這麽好,你還掙紮什麽。”張玉鶴似笑非笑。

“我就知道你心裏又在罵我口是心非了。可我也是身不由己,我家的情況挺複雜的,以後你就知道了。現在家裏局勢不明,将來何去何從我也不知道呢。再者說……”容恣言也笑了起來。“争,是必須要争的。這是我男人的尊嚴。”

兩人一邊聊張玉鶴小時候的事情,一邊釣魚,蹲守将近兩個小時的時候,總算是有魚上鈎了。

“看來還是我技高一籌。”容恣言将魚放到桶裏。

“別高興的太早。”說話間張玉鶴也一條魚上鈎。

自此開始就像是開了閘,兩人一條魚連着一條魚的上鈎,每人都釣上來十來條魚。

“別釣了,吃不了。”張玉鶴起來跺跺腳。之前沒釣到魚的時候還能起來活動一下暖和暖和,這一條接一條的,一直坐着還真是冷。

這還不像上次,他們幾個人好歹還弄個小爐子,聊勝于無。

“行,我看差不多也是我贏了。”

“回去稱稱就知道了。”

正這時候又過來了幾個人,看到他們一人一桶魚很是驚訝,“兄弟,這魚賣不賣?”

“賣!”張玉鶴很痛快,這麽多拿回去也吃不了。

賣給了對方幾條魚,兩人拎着魚回了家。

“回來了?凍壞了吧?快去屋裏暖和暖和!”

張玉萍剛從後院喂雞回來。以前後院的雞棚靠着燒個土炕給雞們取暖,現在簡單多了,直接安了一個取暖器過去就暖烘烘的。這些雞也比之前有活力了,一天要喂好幾次,這體重眼瞅着往上蹿。

“哇,這麽多魚啊,正好,我拿去收拾,咱們中午炖大魚吃。”張玉薇接過魚收拾了起來。

“回來的還挺早,這才十一點,我還當你們要過了晌午才能回來呢。今天收獲不錯。”孫翠芳出來也和張玉薇一起收拾魚。

“我們今天運氣好,一開始兩個鐘頭都不見動靜,後來就不停的上鈎了。”容恣言笑道,“回來的時候還有人要買魚,我們還賣了幾條。”

“今天也真是邪門,就我們兩個人,時間還短,居然比上次多了一倍。”張玉鶴也納悶,“我們去的時候發現都沒什麽人釣魚,而且冰面上也沒有什麽洞,我看這陣子好像沒什麽人釣魚的樣子。”

“當然了,前幾天剛下了一場大雪,估計都怕冷。再者說本來現在附近村子裏的青壯年就少,都出去打工了。哪有那麽多人啊。”孫翠芳笑道。“小容啊,你餓不餓?玉寶兒你找點吃的給小容墊一墊。”

“伯母您看您太客氣了,真是把我當客人了。我這人其實事不多,而且我和玉鶴兄弟一樣,您是玉鶴的母親,我也把您當成母親的。”

“咳咳。”張玉鶴在一旁咳嗽了兩聲。這容恣言,真是越說越露骨了。

容恣言臉上笑容不變,“您把我當兒子看吧,大家吃什麽,我就能吃什麽。天天吃這麽好的飯菜,我哪有什麽意見。”

“小容,你這孩子性格真好。中午我給你做好吃的啊!”

中午張家果然做了滿滿一桌子飯菜,張長貴也從水家學習回來,拎着幾個做好的熏豬蹄。

炕桌中間一盤炖魚,新鮮釣上來的大魚收拾好,兩面煎到金黃,多放蔥姜蒜,放上東北特有的大醬垮炖,色澤濃重香味撲鼻,看着就讓人食指大動。

旁邊地三鮮、青椒炒幹豆腐、溜肉段、大醬炒雞蛋将小炕桌擺的連放碗的地方都沒有了。

香噴噴的東北大米飯一人一大碗,咀嚼起來米粒筋道有彈性又軟糯。

這邊的米是溫帶粳稻,一年一季,稻米米粒豐盈,橫斷面近于圓形,晶瑩剔透,質地硬而有韌性,煮後柔軟可口,米香味濃,口感在粳米品種中較為突出。

這種大米飯,配上剛炖好的鮮魚,味道相得益彰。張長貴最喜歡的吃法是将魚湯澆在飯上伴着吃。容恣言看着好奇,也舀了幾勺拌起來吃了一口,果然夠香。

只是這種吃法也有不好的地方,一碗白飯澆上魚湯後稀裏呼嚕就吃下去了,比平時還要多吃一碗飯。

容恣言平時在衆人面前吃幾口就撂筷子的形象,只有自己回家做,或者是去那些小館子大快朵頤的時候才吃的多一些。

現在仿佛是胃口大開,各種地方特色濃郁的飯菜讓容恣言中午吃了三碗飯,吃完後才驚覺自己吃的太多了。

飯後張玉鶴給容恣言端了一杯孫翠芳給熬得山楂茶,“喝點吧。”

容恣言苦笑一下接了過來。“我太丢人了。”

張玉鶴一下就笑了出來,“你這樣子哪裏像是大城市來的,倒像是落了難,好幾天沒吃上飯的。”

“你爹媽,是不是覺得我特別丢人啊?”容恣言自己都覺得丢人。在人家做客,居然吃到了撐,還撐得胃難受。

“恰恰相反。”張玉鶴也是一臉古怪的表情,“我爹媽覺得你不但真性情,性格好,而且還從小受苦了。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家裏有錢原來算是受苦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