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房子(一)
門外的人聽到,剛準備去找,就看見秋香慢悠悠地跑了過來,口裏直喘着粗氣。
他不由分說,就粗魯地把秋香給推進了屋子:“快點,裏面叫你呢!”
秋香一進門就看見主母嚴厲的目光,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就跪了下去:“夫人!”
“怎麽回事?讓你去照顧魚家娘子,你竟然敢背地裏欺負她?”趙氏疾言厲色地問。
“奴婢冤枉啊!”秋香忙着喊冤:“奴婢見魚家娘子對小郎君惡言惡語的,便忍不住為小郎君打抱不平,絕沒有無緣無故地欺負她!”
可惜劉謙和立即很有氣勢地說道:“魚妹妹才沒有欺負我!都是你在欺負她,她才生氣的!”
幼微在旁聽着,幾乎都要笑出聲來了。
鄭氏聽了一段,便沉下臉來,問幼微:“惠娘,到底怎麽回事?不是說好要出去玩嗎?你怎麽對小郎君惡言惡語了?”
幼微委屈地搖搖頭:“娘,我就是說我肚子餓了,還沒吃飯呢……這位姐姐就……就……”她恰到好處地紅了眼眶。
“你胡說,你剛剛明明不是這麽說的……”秋香氣急了,也不管是什麽場合就站起身來,惡狠狠地指着幼微。
幼微吓得忙把身子藏到鄭氏懷裏,臉吓得慘白,眼淚汪汪。
這下子毫無疑問了,趙氏恨鐵不成鋼地瞪了眼秋香:“你給我閉嘴!”她陪着笑臉對鄭氏說:“鄭家妹子,真是不好意思,都是我管教不嚴,才讓小娘子受了委屈,你可千萬別往心裏去,秋香我會好好教訓她的!”
鄭氏此時也相信自家閨女受了委屈,雖然心裏不大舒服,可是趙家主母還是真心相待的,何況以後還要靠這個富戶呢,倒沒必要擺臉色。這樣想着,她便笑道:“趙夫人千萬不要這麽客氣,小孩子鬥鬥嘴什麽的是常有的事,你也別放在心裏了。惠娘這孩子就是她爹平日裏太寵慣着她了,才會一遇到點小事就委委屈屈的,沒什麽大事!”
其實也真沒什麽大事,趙氏是個爽闊的婦人,聞言倒也不再追究這事,只是呵斥一聲秋香:“既然鄭家夫人原諒你了,還不快過去道歉,給小娘子也道個歉!”
幼微自鄭氏懷裏露出嬌俏的笑臉,嘟着嘴道:“娘,我才沒有一遇到事就委委屈屈的呢!”
趙氏倒被她逗笑了,向她招手:“快過來,惠娘,來伯母這邊。”
Advertisement
幼微笑着去了她身邊,趙氏一把攬她在懷裏,逗着她:“伯母給你出了口氣,你還氣不氣了?”
幼微很自然地在她懷裏蹭着:“伯母,我才沒有氣呢!再說秋香姐姐也沒說什麽啊!”
趙氏又看向秋香,後者只好委委屈屈地走上前來,嗫嚅着說:“對……對不起,魚小娘子!”
幼微大方地揮揮手,就像一個大人的動作一樣,但語氣卻嬌嬌軟軟的:“我沒氣,我沒氣!”
一屋子的人都被逗笑了。
趙氏看了一眼秋香,秋香只好悄悄地退了出去。她知道一旦魚家走後,自己肯定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這都怪那個叫什麽惠娘的,實在是太可惡了,小小年紀,心腸竟然這麽歹毒,還那麽會裝,弄得自己裏外不是人……
劉謙和見她笑了,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笑。他在自己的小荷包裏翻了翻,從裏面舀出兩塊蔗糖出來,獻寶似的遞給幼微:“魚妹妹,吃糖!”
說了不要叫魚妹妹,幼微在心裏說着,面上笑着接過去:“謝謝劉家哥哥。”
趙氏笑道:“你這小摳門,平日裏娘吃一塊都不舍得給,現在眼巴巴給你的魚妹妹。”
劉謙和一聽,忙又從口袋裏舀出一塊來:“娘吃,娘也吃。”
趙氏與鄭氏都不由被他明顯的讨好給逗得合不攏嘴。
“還有你鄭嬸子呢。”鄭氏逗着他。
劉謙和捂着自己的小荷包想了想,才頗不舍地跑到鄭氏跟前,遞給她糖:“嬸娘也吃!”
鄭氏愛憐地摸摸他的小腦袋,搖頭:“嬸娘不愛吃,謙郎自己留着吃吧。”
話剛說完,劉謙和就藏寶似的把蔗糖給藏到了荷包裏,這下,就連幼微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小子還真是摳門!
其實小孩子都喜歡吃甜的,而這蔗糖卻是剛從南方流傳過來的,成本很高,在市面上自然就很貴。趙家雖然家境不錯,可也不會大手大腳地給孩子買零嘴兒,愛吃糖的劉謙和便把這個看得無比珍貴。
氣氛又活躍起來了,一屋子人說說笑笑,趙氏又吩咐老媽媽為幼微下一碗湯餅過來。鄭氏一聽,忙勸道:“眼看着快中午了,就讓她随意吃些糕點什麽的就行,不用那麽麻煩。”
趙氏聽了也就罷了,笑道:“也是,随意吃上一些,不然一填飽肚子中午就吃不下了。”她又吩咐道:“林媽媽,去為小娘子端上來些甜糕來。”
劉謙和忙叫道:“還要那種香香的花糕,我也要吃。”
“好,好,小祖宗,有你的份兒!”趙氏婆娑着劉謙和的脖頸,寵溺地說。
所謂花糕,就是采百花和着精米搗碎,再蒸成糕,比一般的甜糕要好吃,據說當初還是從武則天當皇帝時自宮裏流傳出來的。它工序也瑣碎,自然賣的貴些。
幼微前世吃慣的了,因此倒也不多吃,只不過捏上一塊吃了。鄭氏也嘗了一塊,她生平可是從沒有吃過這個,因而倒是稀奇:“到底是用百花糅合而成,味道确實細膩,不像那些甜糕,吃上兩塊就厭了!”
趙氏也道:“可不是,像我大熱天的什麽也吃不下,唯獨這個香甜,還能吃上一些。”
劉謙和一塊接一塊地往自己嘴裏塞着,一邊含混不清地說:“我也最喜歡吃這個!”
趙氏親昵地捏捏他的小鼻子:“是是是,你呀,只要是甜的就都喜歡吃。”
劉謙和仰起脖子得意地笑。
幼微越發覺得這小屁孩忒可愛,雖有一股子小霸王脾氣,但也是平日家裏嬌慣出來的,性情什麽的倒也純樸天真。
快到中午的時候,魚宗青與劉孝回來了,後者一進門就高興地笑道:“真是有緣哪!”
趙氏站起來迎上去,問:“為何會如此說?你們去找房子可是遇到喜事了?”
鄭氏也走到魚宗青旁邊,用眼神詢問。
劉孝撫了撫自己短短的胡須,笑道:“你們猜怎麽着,我和魚老弟跑遍了下邽看房子,不是租金貴就是房子小,不夠做私塾的,要麽就是房子太破舊,或者周圍環境不好。我們原本想着今天是找不到房子了,可沒成想遇到巷子口的孫二,他告訴我咱們後邊那一家姓鄒的山東人突然要搬走,正找着買主呢!”
“就在咱府後邊的鄒家?”趙氏問。
劉孝笑呵呵的:“可不是,而且那鄒家的院子我也知道,最最開闊的,頗符魚老弟的要求。”
鄭氏來時已經見了,劉家所處的位置不錯,往前走上兩道街就是兩排鋪子,酒肆、米肆什麽的都有,買什麽東西很方便。而這裏又清靜,交通方便,确實是個好地方。
可是,這一處的宅子肯定很貴,自家只有五百貫錢,除了買房子,還得吃喝用,怎麽也不會夠的。
魚宗青倒是知道她的心思,忙解釋道:“我們去看了,房子也就是一般的四合院,北屋、東廂、西廂都是齊全的,地界兒也寬闊,東廂比西廂大些,用來做私塾正好,後面還有一片空地!”
鄭氏關心地問:“那要價呢?”
幼微也豎起耳朵專心聽着。
魚宗青頓了頓,才低聲道:“得六百五十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