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時,終于有出版社坐不住了
他們在經過了種種溫和的手段都沒有辦法聯系到博主後,終于通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這種證明了“六度分離法在二十一世紀的可行性”的法子,找到了這個博客網站的站長。
幾乎是靠着有《夏蟬》連載,從而在平緩卻沒有發展辦法的情況下殺出了一條血路的站長,是一個戴着金絲眼鏡的斯文男人。
他的名字是水原誠一。
看上去是高技術的樣子——事實也确實如此,但是同他的技術相同的,是他那精明的簡直就讓人只想痛罵心狠手辣的商業頭腦。
他早就在《夏蟬》的第一章第一回被發出來後,就聯系上了作者。搶在所有人之前,将自己百分之十五的周扒皮經紀人的身份奠定了下來。
他和他的團隊幾經操作,将《夏蟬》這本确實是擔得起盛名的作品,做了一次漂亮成功的病毒營銷。
在洽談的時候,水原誠一說了這樣一句話。
“比起網絡小說中的文學巨作這種名聲,”他微笑的說道,“《夏蟬》這部作品,就算一個字不改,也能輕而易舉的以文庫本的形式出版發售呢。而且,就算是在普通的實體書小說當中,也擔當的起十年一度的巨作。”
确實如此。
能夠讓挑剔的年輕人當做一種必修功課來對待的流行,能夠在網絡上點擊突破想象能力的可怕數量,能夠成為一種登上報紙的現象,《夏蟬》這個故事确實是有着她自有的魅力。
整個故事,都是圍繞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內,以三條不同的線索分別展開。
全文的起篇是一篇非常生機盎然的博客。
博主在窗外看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場景,然後用鍵盤記錄在了文檔上,再複制粘貼發到了自己的博客上。
三只雀鳥在青蔥翠綠、枝繁葉茂的樹上蹦跳,各有各的不同姿态,描述的栩栩如生恍若真人,而夏日的蟬鳴也響徹着整個空間。在灼熱的陽光中,這一切都顯得這樣生機盎然。
然後,接下去卻由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內發生在醫院這個固定建築物裏,看似不相幹的三條線,看似不相幹的一群人,卻遵守着“六度分離法”這一原則,在醫院裏進行了“醫生與家屬的醫療事故的後續糾纏”、“死者家屬們之間的財産與恩怨糾紛”、以及“所有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感情線”這三條線。
時間順序從來就沒有明确的标注,只能從每個人的話語中自己推測一件重要的事情發生的時間。可是卻又沒辦法保證每個人說的都是實話。
Advertisement
誰是兇手?誰要負責?誰犯下的罪?誰要索取什麽?錢財、生命、公道、感情……
一群人之間相互糾葛的感情,誰都是兇手,也都是被害人。
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哪怕一個沒有姓名的病患醫生護士甲乙丙,都需要仔細的在意。
誰也不知道下一章的主角會不會變成這個人。
《夏蟬》這個故事的每一章,都是新的主角。
不同的人,不同的視角,不同的三條線相互并進,誰也不知道最終的結局,這些線索會交織出什麽奇葩而又鬼祟到讓人戰栗的東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