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泥鳅

江荇收到稻苗, 給麻姑打電話,告訴她已經收到了,養兩天就會将稻苗種下去。

麻姑跟他說了一些水稻的種植注意事項, 他都拿小本子認真地記了下來。

水稻看起來并不難種,起碼不比他種菜難。

蛇老板知道麻姑給他發了水稻之後,好奇地朝江荇打聽:“你現在一共種多少畝水稻?都是麻姑提供的稻苗?”

“對, 我現在大概種五畝水稻,都是她提供的稻苗。”

“那一畝稻苗要多少錢?”

“她沒收我錢, 讓我試着種一下, 等收獲了把相關數據告訴她。”

蛇老板聽到這話後很是羨慕:【就這麽白送給你?五畝稻苗可不少錢】

江荇:【算我幫忙做實驗的報酬?你要和我一起種嗎?】

蛇老板:【不不不,我不種】

蛇老板:【我這邊主要是水果和藥材,稻子需要的人力太多了】

蛇老板:【其實今天找你聊天, 主要想問問你, 你有沒有興趣加一下我們的種植群?】

江荇沒想到還有這種群。

江荇問:【種植群?大概是什麽背景?】

蛇老板:【都是修行者, 種的東西也五花八門,品質要比市面上的好一些, 我們一般用這個群交流信息, 互通有無】

江荇見蛇老板這麽說,對他那個群挺感興趣,答應加入。

Advertisement

蛇老板很快就把他拉到了群中。

這個群的成員足有兩百三十九位,比江荇想象中的要多了不少。

群裏很熱鬧,他進去的時候有不少人在聊天。

江荇按照公告改了一下自己的備注, 又跟群裏的人打過招呼。

蛇老板就是這個群的管理員,把江荇拉進去之後又私聊他。

蛇老板:【我之前想拉麻姑進群, 可惜她不用智能手機】

蛇老板:【好幾個年紀大一點的種植者不喜歡用智能手機, 他們要是用手機的話, 我們種植群絕不止現在這個規模和影響力】

蛇老板:【群裏各種種植養殖都有, 你要是遇到了什麽問題,可以在群裏問一問】

江荇向蛇老板道謝,并沒追問為什麽現在才拉他進群。

可能在蛇老板心目中,他現在才終于算得上是一個正經的種植人。

江荇家的田已經耕出來了,耕地的大哥又幫他将田耙了一遍,将水田耙得如同明鏡,水面能倒映出人影。

水田裏有水,還有淤泥,江荇踩在田裏,水能沒到他的小腿肚,丹參果們太小,沒法下去水田裏種地。

江荇去鎮上請了短工幫忙插秧。

他請的人都是種田的好手,大家看着他家奇特的秧苗,熱烈地讨論了起來:

“怎麽還有這樣子的稻苗?”

“這是新品種吧?是不是産量特別大或者米特別好吃?”

對上大家期盼的目光,江荇說道:“這個是多年生水稻,種一次可以割兩三茬。”

大家更是驚奇:

“那不是能省好多事?”

“這樣的水稻産量怎麽樣?”

“種出來的稻子能賣多少錢一斤?”

江荇也不太了解,不過還是按從麻姑那裏得到的消息耐心地一一解答。

他告訴大家,多年生稻要比一般的水稻産量低一些,最大的優勢就是省事,現在還在試驗階段。

大家聽到産量低,稻米的價格又沒貴多少,瞬間對這種水稻不太感興趣。

對于農民來說,能掙錢的水稻才是最好的水稻。

有個大哥看江荇家的田:“這種水稻産量那麽低,你是不是還要在田裏養些什麽?”

江荇笑:“打算養點鴨子。”

那大哥揮手:“養鴨子又不在水裏養,這個不算。”

江荇:“還有什麽可養的?”

“這個可就多了,牛蛙、田螺、黃鳝、泥鳅、螃蟹、小龍蝦……哪一個都挺賺錢。”

大家聽到它們聊起這個,七嘴八舌地給江荇出主意:

“你這裏養小龍蝦就不錯,現在小龍蝦賣得多火。”

“還有螃蟹。貨商來收,小龍蝦一斤才六七塊錢,不如養螃蟹,螃蟹一斤要二三十塊。”

“螃蟹會吃水稻,其實最好是黃鳝泥鳅,這兩種都好打理。”

“我還看到有人養甲魚的,好像也不錯。”

“如果想在田裏養鴨,最好還是養泥鳅,泥鳅往泥裏一鑽,鴨吃不到。”

農民們讀過的書興許不那麽多,但對本地的氣候水文等條件一清二楚,在種植和養殖的經驗上也足。

大家争論了一番,最後一致覺得江荇家這裏養泥鳅最好。

泥鳅皮實,長得也快,不容易被鴨子禍害,反而能将稻田盤活。

江荇虛心吸取建議:“大家在哪裏買泥鳅苗?”

“縣裏啊,你去縣裏的水産市場,多得是泥鳅苗給你挑,泥鳅還有好幾種,就看你要哪種了。”

江荇請的人比較多,五畝地的稻苗,一天就插好了秧。

他打算在裏面放一批泥鳅,暫時不用往裏施肥。

稻苗剛種下去,還沒長出根系,種得也不怎麽結實,江荇不讓小鴨子進去。

野鴿子們只好帶着小鴨子在山上活動。

現在山上的野草野花也長起來了,鴨子是雜食性水禽,它們能吃的野草野花很多,長得也很快。

野鴿子們暫時充當這群鴨子的監護人,一天到晚看着小鴨,都快累癱了。

江荇去喂野鴿子的時候,它們“喔喔喔”叫着朝江荇抗議,表示太累了,不想幹這活了,再讓它們幹,它們就要飛走了。

最近野鴿子們确實累,江荇安撫它們,承諾會盡快将鴨子挪出來。

江荇琢磨着,還是得早日讓鴨子們在水田裏活動,這對鴨子好,對野鴿子也好。

他将買泥鳅這件事提上了日程。

他打算去一趟縣裏,家裏的小家夥們已經很久沒去縣裏了。

聽到這個消息,從狗子到丹參果們再到橘貓和小蛟,都十分激動,圍繞着江荇跳來跳去,嚷嚷着要跟着去玩。

江荇只好又租了一輛車,把小家夥們都帶上。

他現在只有一輛家用轎車,每次租車不太方便,江荇決定等春季的錢款結餘後,再買兩輛車。

到時,他可以買一輛大一點的面包車和皮實一點的卡車,運人運貨都比較方便。

江荇從開始養狗之後,陸陸續續買了不少狗狗用品,其中項圈和拉繩是第一批買的物品。

狗子們在山上的時候只戴項圈,到縣城則需要加上拉繩。

它們不太習慣被拉着走,江荇還是堅持給它們套上了。

狗子們不習慣這種束縛的感覺,走在路上無精打采。

活潑的狗子很常見,乖乖在主人身邊的狗子則十分少見,尤其這麽多條大狗一起,看着格外乖巧。

普通人只能看見狗子們和橘貓,江荇牽着五條大狗帶着橘貓走在街上,吸引來了不少驚訝的目光。

他繩子比較短,狗子們只在他腳邊活動,不會打擾到別人,大多數人的目光都挺友善。

還有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特地招呼:“帶那麽多狗逛街呢?”

江荇道:“出來遛一遛狗。”

陌生大姨:“挺好,你家這狗真漂亮,又高大又壯實,有小狗嗎?”

“沒有,都是公狗,生不出來。”

有第一個大姨,很快就迎來了第二個。

江荇也不知道怎麽回事,他一愣神的時間,就被熱情的人們圍上了。

邊上就是水果店,水果店門口擺了一堆水果,狗子們卻目不斜視,老板的态度從警惕變成了友善與熱情,也加入了聊天當中。

江荇怎麽也沒想到出來買個東西還遇上這種事。

主要是這麽好看的年輕人帶着五條威風凜凜的大狗和一只長毛橘貓出門實在太罕見了。

人們只是好奇,沒什麽惡意,江荇停下來說了幾句話,說自己要去買泥鳅。

衆人紛紛給他推薦,告訴他哪家店的泥鳅好,不缺斤短兩。

江荇要離開的時候,有大姨将買的蜂蜜蛋糕給了小家夥們:“你家這狗狗真乖,送它們點蛋糕吃。”

“哎喲,我這裏有買的雞腿,也給它們吃吧。”

“嘗嘗大姨這餅子。”

水果店的老板還特地裝了一小袋草莓塞到江荇手裏。

大家送東西是真,趁機摸狗也是真。

第一個跟江荇說話的大姨遺憾道:“你家這狗那麽好,要是有小狗就好了,怎麽也要從你這抱一只。”

“這貓也好,可惜也是公貓。”

“這還沒閹呢,我家有那什麽藍貓,要不要配一下?”

“我家貓這幾天也鬧春,三花,可好看了,你家貓配不,到時候給你留一只貓崽。”

“我家有狼狗,你家這黑狗要不要配種,要不讓它們配一下?”

江荇目瞪口呆。

實際上聽得懂人類的話的狗子們與橘貓也驚呆了。

它們誰都沒想到,就這麽平平無奇地出來逛個街還能遇着“相親”。

“汪汪!”大黑沉穩地叫了一聲,看身後的夥伴們一眼,毛茸茸的臉上寫着拒絕。

大家見大黑叫了,更是驚喜:

“狗狗不樂意了?”

“這狗子真威風。”

“你能聽得懂大姨的話啊?大姨家的狗可好看了。”

“汪汪。”大黑往後退,叼着江荇的衣角,示意他趕緊走。

江荇有些狼狽地拒絕大家的熱情:“謝謝啊!暫時不打算配,先不說了,我還得買泥鳅去,不然怕人家中午關門了。”

江荇艱難地從人群中脫身,回頭看小家夥們。

大黑臉色還是很嚴肅,二黃三黃吐着舌頭露出微笑臉,大黃和白白則不知道在想什麽。

江荇再看橘貓,橘貓毛茸茸的臉上若有所思。

小蛟“咕咕”叫了一聲,聲音裏帶着幸災樂禍。

丹參果們“叽叽”地坐在狗子們身上讨論起來。

小一仰起腦袋問江荇:“爸爸,大黑它們要有寶寶了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