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金湖,都十二點多了,要不你煮飯吧?”
“老石你煮飯吧?!”
“湖湖?”
“石哥?”
“湖哥?”
“老湖?”
“……”
“石金湖?!”
坐在沙發上不知道在研究什麽書的石金湖入定一般一動不動,任由我怎麽喊他也沒有半點反應。又是這個鳥樣子。早上說好了到我家給我煮飯吃,結果說什麽半路收到快遞的一本書就開始看了起來,現在還看到我家來。
假模假樣,年紀輕輕當教授了不起啊!
又不是愛因斯坦,大學教授而已還真把自己當物理學家啊……
還叫我搬過去和他住,我看我沒幾天就得餓死。
我郁悶的關了游戲準備做飯。
可是我真的不會做飯啊!
走到廚房裏翻了翻昨天石金湖買的菜,一捆菠菜,一根胡蘿蔔,一個洋蔥,兩頭大蒜還有一個生姜。
打開櫥櫃,舀了大米準備煮米飯。
放多少水?
我記得好像是什麽1:1?
不管了随便放。
按下電飯煲的煮飯鍵,我又開始清理蔬菜。
菠菜洗洗炒了吃,胡蘿蔔和洋蔥怎麽吃?胡蘿蔔炒洋蔥?炒雞蛋?
熱鍋,倒油。
……這炒菜的鐵鍋怎麽有點紅色?油倒下去也變得有點紅?生鏽了?重洗鍋嗎?
管他的,吃了還補鐵。
我剝了幾瓣蒜切幾刀,丢下去滋啦啦噼啪直響。
就着融合了鐵鏽的熱油,我把菠菜一股腦丢了進去,嘩啦一聲。
“這……”石金湖嫌惡的看了看桌上的菜,“你的鍋多久沒用了?”
好像上個月開始都在他那裏吃飯,可能快一個月了吧?
“一個月吧,咋?”
石金湖用筷子翻了翻桌上唯一的一盤菜,“都生鏽了……”
“愛吃不吃。”我撇撇嘴,一邊夾菜一邊扒拉碗裏的飯。
看着我大口的吃着混着一絲絲深紅顏色的菠菜,石金湖也沒在說什麽,端起面前的碗,只吃裏面的白飯。
“挺好吃的,你嘗嘗?”我笑道,“鐵鍋裏的鏽怕什麽?還補鐵呢!”
“鐵鏽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大量攝入氧化鐵會造成人體肝髒功能的損害以及肝髒疾病的多……”
我趕緊打斷他,“您博學成了吧?”
石金湖看着我笑了笑,“下次還是去我那裏吃吧。”
“本來你就是來給我煮飯的好不好?自己在那捧着本破書還好意思說……”我不滿的道,不過看到他笑起來,什麽也都過的掉。
看着他什麽都好,能一直看着他就行,怎麽樣都行。
“這本書蠻有趣。”
“是嘛!”我對石金湖看的那些書完全沒興趣,那些什麽量子什麽四維什麽反離子虛粒子的東西,看了就眼花。
“嗯,他用量子去證實生死輪回。”
“啥意思?”
“一個簡單的實驗,當一顆粒子在通過一個障礙物上的兩條縫隙時,它會像一顆子彈會通過兩條縫隙中的某一條。但如果你不去注視着這顆粒子,它就會像波一樣行動,它可以同時通過這兩條縫隙。明白嗎?物質和能量既能夠顯現出波動性又能夠顯現出粒子性,而粒子的行為會因為觀察者的意識所改變。”
見我不說話,石金湖繼續道,“我們始終認為物質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客觀對于不同出發點或者說視角來說又是不同的,對同一事物可以有無數的觀察角度,如果是不同的生命形式,那麽也一定會有不同的視角和感受。”
“一棵松樹,我們把它看作松樹,如果換做一只鳥,一只蜜蜂呢?它們對這棵松樹就未必會有相同的看法。在人和鳥、蜜蜂的大腦重可能反映出多種完全不同的信息圖像,是互相之間所不能感受到的差異。”
我扒着飯,看着他漠然道,“所以?”
“這時候‘客觀’這個詞就不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了,因為客觀事物的本身已經在根據視角主體的改變而改變了,所以對于我們所見到的客觀物質本身的解讀,實際上只是對全息信息的部分讀取,是一種與客觀相悖的可能性的選擇,而這種選擇是完全根據意識發出的自身條件來改變與實現的。”
“請問您幾時拿諾貝爾物理學獎?”
“正在努力。”
“那我得提前采訪采訪您,”我舉着筷子當話筒,對着石金湖,假模假式,“您為物理學界乃至世界作出了如此傑出的貢獻,請問石先生希望今後人們如何評價您呢?”
“不擲骰子的上帝。”
“啥?”啥上帝?
石金湖又笑了笑,轉而問我,“你呢,你希望別人如何評價你?”
我扒完了最後一口飯,“有錢了不起啊!!”
作者有話要說:
☆、原來你真的是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