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養崽第十三天
喬挽點了點頭,确實是小胤禛說的這樣。
趙石似乎有些驚訝,“生病了?能讓奴才看看四阿哥與喬姑娘帶回來的鳥兒嗎?它的身上可有傷口?麻雀雖小但堅韌頑強,輕易不會生病才對。”
喬挽轉頭示意小胤禛,小胤禛不舍的将手裏鳥巢送出去。
他們确實沒看到麻雀身上有什麽傷,該不會是被其他小動物咬傷了。
“趙叔叔。”小胤禛惶惶不安的看向他,“你說你見過很多鳥兒,那你知道麻雀的娘親生了什麽病嗎?”
趙石捧起鳥窩端看了一會兒,說道:“若奴才沒識錯的話,這只鳥兒不是生病了,也沒有受傷,而是餓着了。”
“餓着了?”
喬挽與小胤禛同時發出驚詫的聲音,小胤禛接着道:“那我們趕緊把它帶回去,本阿哥給它喂好多好吃的,這樣它就能好起來了!”
喬挽與小胤禛一道進屋裏,小胤禛将裝着麻雀與麻雀寶寶的巢放在桌子上,圓溜的腦袋湊上去左看右看,這時喬挽找了些谷子過來。
“你……我們喂麻雀吃飽了肚子,它真的就能好了嗎?”
喬挽将谷子撒了些進去,又給它們找來了水。
起初麻雀母親半阖着的眼皮動了動,身體輕微縮了縮,看着巢裏多出來的谷子想吃又不敢吃,喬挽牽起小胤禛的衣袖拉着他往後退了些,“噓,麻雀娘親怕生,我們離遠一些。”
麻雀得到舒适的安全空間,果然動彈了幾下,低頭啄起巢裏的谷子來。等吃了一些,已經能夠站起來,喬挽遠遠的看着擔心那只幼年麻雀還太小,恐怕吃不下這麽硬的谷子,正想能不能泡些饅頭屑給它,就見□□雀又叼起了一顆谷子在嘴裏來回嚼動,這次卻沒咽下去,而是朝着麻雀幼崽的地方挪了挪。
接着,便見毛還沒有長齊的麻雀幼崽張開嫩黃色的喙,去接麻雀母親喂來的食物。
喬挽拉着小胤禛在一旁靜靜的看着,直到一大一小兩只鳥兒将谷子都吃完了,過了一會兒又阖上眼睛,似乎要睡覺了。
小胤禛看得有些興奮,等鳥兒都不動了,擡起頭問喬挽,我能去摸摸它們嗎?
Advertisement
喬挽搖頭,“不行哦,麻雀娘親和它的寶寶睡着了,你一摸,會把它們驚醒的。”
小胤禛有些氣餒,“那我等它們醒了再摸,可以嗎?”
喬挽點頭,揉了揉小胤禛送在她手心裏的小手。
小胤禛被她揉得舒服,将另一只小手也遞來,“你人真好,比本阿哥見過的任何人都要好,本阿哥喜歡你。阿瑪讓我叫那些讨厭的女人麽麽,可是你還這麽年輕,我不想叫你麽麽,那我要叫你什麽?”
喬挽心中一愣,接着發自內心的笑了下,被小胤禛的話取悅到了,“那四阿哥叫我一聲姐姐可好?”
小胤禛想了想,“喬姐姐!”
小胤禛說他又餓了,但其實并沒吃多少。喬挽伺候他吃了兩根寬面和半塊東坡肉,小胤禛已經捂着肚子說飽了。
喬挽問他,“四阿哥要午休嗎?”
小胤禛搖了搖頭,接着轉頭跑去自己的小書房,“本阿哥今天早上睡了很久,今天的功課還沒做呢,不能再睡了,本阿哥要去讀書了!”
喬挽看着小胤禛飛快跑走的身影,有些不可置信。
給康熙當兒子已經這麽累了,每天如山倒的功課,難得得到三天休假,小胤禛不給自己放松一下,反倒主動學習。
又一想,這是未來要當皇帝的人,定然是從小就心懷抱負不辭辛苦才行。
于是跟了上去,“四阿哥在讀什麽書?有什麽我能幫到的嗎?”
便見小胤禛端坐在小書桌前,手裏翻開的紙書上工整的寫着兩行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四阿哥在讀詩?”
小胤禛恹恹擡頭,“是啊,夫子說每天兩首詩,全部要背下來,我若不記住,等考核不合格阿瑪又要罰我了。”
喬挽輕輕摸了摸小胤禛的頭,想到了學生時代的自己,對此深感同情,“加油,四阿哥肯定可以的!”
小胤禛順着她放在自己頭上的手抓住,“喬姐姐,你不要走好不好,這些東西太難背了,本阿哥一句都記不住,本阿哥想要你留下來跟我一起背詩。”
喬挽點頭應下,“我們一人一句好不好,我先來,四阿哥接上。”
好歹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雖然過去很久,許多古詩喬挽心裏還是有印象的,因此不看書就能說出來,倒是小胤禛又驚訝的看着她,“喬姐姐你也背過這首詩?”
喬挽點頭,“嗯,背過。”
兩人就這樣輪流說了上句接下句,幾遍下去,喬挽對這首詩熟記于心,小胤禛卻照着書讀還磕磕絆絆,自信心受到打擊,一把将手裏書摔在桌子上,“阿瑪總是說本阿哥笨,原來都是真的,本阿哥連一首詩都記不住,本阿哥不背了!”
喬挽撿起書重新遞給他,“四阿哥剛才還說要學習功課,這才一會兒就放棄可不行哦。”
小胤禛委屈極了,“可是……可是本阿哥記不住這首詩。”
喬挽耐心安撫他,“這不是四阿哥的錯,是這詩太晦澀難懂了,我來給四阿哥講講這首詩的意思吧?”
小胤禛聽完擡起了頭。
“喬姐姐還知道它的意思?真厲害!”
喬挽笑了笑,“這首詩是大詩人李白被流放時看着四周景色有感所寫。早晨李白乘船離開白帝城,遠在千裏的江陵一日就能到達,聽着兩岸的猿不停啼叫,不知不覺已經過了萬重山峰。李白那時雖然被貶了官卻仍悠然自得,看到兩岸美景豁達樂觀。這樣聽着,四阿哥有沒有覺得好記一點?”
小胤禛不停點頭,“雖然被貶官,卻不因此感到傷心難過,反倒能安靜的欣賞美景,李白太厲害了,寫的詩也很厲害!”
小胤禛雙眸凝聚,肉乎乎的小手按在後腦勺,像在思考,說完又補充道:“喬姐姐知道李白心裏想的什麽,喬姐姐也很厲害!”
這種方式果然有用,小胤禛理解了詩的意思,先前怎麽讀都讀不順的詩句這會兒幾遍就背了下來,小胤禛開心的背給喬挽聽,“喬姐姐,你去過白帝城嗎?詩人李白去過的地方,我也好想去看看呀!”
喬挽搖頭,“李白去過的地方可多着呢,就是這京師,李白也曾經來過。四阿哥若好奇外面的世界,等以後長大些,自然想去的地方都能去啦。”
喬挽記得,北京,在這時候是叫做京師的。她讀過的書中李白一生除了不停的升職貶官就是四處游玩,喝酒會友觀山賞景,也确實去過北京。
要說這天下,估計沒幾個李白沒去過的地方。
小胤禛神情有些激動,“真的嗎?喬姐姐知道的好多,這些夫子都沒跟我們說過!本阿哥今天還有一首詩要背,我們來繼續下一首詩吧!”
喬挽受到小胤禛的認可,心情也大好,在小胤禛看來她還博學多才,但是喬挽知道,她只是學生時代也像小胤禛一樣被“壓打”,不得已記住的罷了。
喬挽接過小胤禛拿來的書,這次依舊是四句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這是節選自《将進酒》其中的四句。
“這首詩也是李白所作,不只是說要及時享樂,更暗指人活着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等時機過了才對月空惆悵。後兩句說每個人生來都有自己的用處,金錢用盡了但才華用處仍在。”
小胤禛仰望她認真聽着,“那本阿哥,也有用處嗎?”
喬挽笑他,“當然了,不止有用處,用處還大着呢,以後整個大清的百姓以及皇上都會以你為榮,後世人也會世世代代記住你的。”
小胤禛沉默了,再擡起頭時臉上卻不見多少開心,“喬姐姐,你不要取笑我了,皇阿瑪怎麽可能以我為榮,他一點都不喜歡我,我這麽笨,也做不出什麽事能讓別人都記住我,只有阿瑪這樣為國為民的國君才能讓他們記住。”
喬挽搖頭,“小四不要妄自菲薄,你以後能做的事可多了,再說,你現在才六歲,已經讀了這麽多書,單獨每天寅時起床讀書這一點,都是許多人做不到的。”
小胤禛:“可是我的皇兄皇弟們,他們也都是寅時就在學堂了。而且,喬姐姐懂的比我多,讀過的書也比我多。”
認真起來的孩子是很難勸教的。小胤禛從小生存的環境就不好,康熙又極少有功夫教導他,即便教導,也是往貶低了說,小胤禛受到的觀念只有自己很差,書上說小胤禛從小自卑乖僻一點都沒錯。
書上說的都是康熙怎麽怎麽好,可是真自己穿了過來,喬挽卻對他并沒有太多好感,或許他是一個好皇帝,但未必是個好父親,單從對自己兒子的教育來看。
喬挽想激起小胤禛的自信心,告訴他自己将來也能成為自己阿瑪那樣受百姓和後世愛戴的人,但又不能洩露時機未到之事。
只好說道:“我讀的書比小四多是因為,我比四阿哥年齡大呀,四阿哥現在才六歲,我已經十八歲了,比四阿哥整整多活了十二年呢。可是即便現在,讓我每天寅時起床讀書、下午還要學射箭馬術,我也是做不到的。對了,四阿哥還會騎馬、會射箭,這些我就不會。”
作者有話說: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引用李白《早發白帝城》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引用李白《将進酒·君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