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老家(一)
第一張圖紙并不出彩,是林逸海的婚床,重新布置以後的婚房只有十平米,剛巧可以放下一張雙人床,他也沒有讀書習字的習慣,書桌就不需要了,可以放一個更實用的床頭櫃,和一個兩開間的衣櫃。
林氏姐妹的床則沿用了上下錯位的床結構,充分有效利用上層空間,床鋪比傳統的鐵架子上下鋪更大更結實,下面可以放書桌和床鋪,還有剩餘的空間讓二人自由發揮。這個設計脫胎于鐵架子床倒是也不算特別難以理解,但是勝在新穎實用,讓趙衛國眼前一亮。
“行,我現在就回廠裏一趟,保證把你的事情辦的妥妥當當。”
“家具的錢我先結給你,也不好讓你難做,不過這幾天我們要回鄉下一趟,家具三天之後你再送來吧!”林父回屋拿了一把零碎的票子,一張一張數給趙衛國。
從林家出來,劉喜妹就開始唉聲嘆氣,她娘家也不富裕,哪有什麽西瓜,都是買來的,林逸秋選的家具也都是時新的款,哪有什麽折扣,還不是得自家男人去跟廠裏的人磨嘛。
“還不是你惹的禍,占人家那麽多便宜,我哪用給你擦屁股?”經此一事,趙衛國的怒意也淡了,他算是看明白了,林家這小子以後八成是個有出息的,還是不要得罪了人家,不過他也懶得解釋:“總之,你回去湊湊,看看還有什麽可以補一點給人家的。”
等人一走,林父林母立刻憋不住了,一家人對趙衛國劉喜妹的态度轉變太好奇了,林逸秋挑了一些不太重要的點跟他們大概講了一下,他一沒脅迫趙衛國,二沒占趙衛國家的便宜,确實沒什麽錯處可挑的,加上家具的事情算是落實了,林父林母徹底把心放肚子裏了。
之前收拾的雜物,林父都舍不得扔,從村裏租了個拖拉機,把一些用的上的東西,換下來的大家具拉回鄉下了,同時跟林爺爺林奶奶報喜,說林逸海的婚事有着落了,林爺爺林奶奶自然高興,拍了電報讓他們回去吃頓團圓飯,正好同族有個親戚要結婚,算起來還算是林逸秋的姑姑呢。
一聽可以吃席面,林家幾個孩子都開心的不行,這一年到頭不外乎過年和吃席可以吃好一點,一年的油水就指着這幾頓呢。
家裏沒什麽特別好收拾的,林母拿了兩只西瓜,又去供銷社買了一斤水果糖,一斤桃酥做伴手禮。
看林冬妮實在饞,林母拿了一塊桃酥掰成四塊分給他們。
林逸海擺擺手表示不吃,林逸秋自然不會跟兩個小姑娘搶,只是掰了一小口嘗嘗味道,跟某專做桃酥的牌子比起來差遠了,不過聊勝于無了,可以甜甜嘴。
林母按原樣把東西打包好,簡單收拾了收拾了幾件衣服,準備第二天出發。
吳縣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土地平曠,水網密布,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水運比陸運更發達。每天從城裏到鄉下只有兩班車,一班是淩晨五點,一班是下午五點,每逢周末和展銷(趕集的意思),人就格外多,氣味難聞容易暈車,主要是身上的錢包容易被人摸走,這次帶着孩子們,林父決定還是走水路比較好。
第二天淩晨五點,林逸秋就被喊起來了,想到可以去鄉下看看,林逸秋還有點小期待,沒有賴床直接就起來了。早上只是簡單的粥和鹹菜,水多米少,喝了個肚飽一家人就出發了。
這時候大型船只都是國有的,用來運輸煤炭木材等資源,不做客運,能接送人的都是些傳統小漁船,還沒遮陽棚,一覽無餘。
林父林母跟船家顯然很熟,交了一塊錢,全家就上去了。林逸秋坐過豪華游輪,也坐過私人游艇,劃過帆船,卻唯獨沒坐過這樣的手搖船。
河水清清晃動着兩岸的小高樓,水面上比路面上熱鬧,來來往往都是大小漁船,貨船。小船搖啊搖啊,拐過一道一道彎,河面開始變窄,漸漸的,高樓看不見了,兩岸被低矮的房屋所替代,白牆黑瓦的。水面上開始出現東一簇濕地,西一簇蘆葦,裏面若隐若現露出點白色,是漁家們養的白鷺。
過了不知道多久,林逸秋感覺曬得慌,總算是快到了。
隔着很遠,就能看見河邊的埠頭上攢動的人頭。林父興奮地朝對岸招招手,一邊跟孩子們說:“一會兒下去記得叫人知道嗎?”
“知道了——”
小船靠岸,林逸海和林逸秋幫着林母拿東西,女眷們幫忙把人拉上岸,又幫着提東西,一會兒功夫便聊開了,話題自然是圍繞着中心人物林逸海,林逸海嘴笨,被幾個嬸娘打趣得擡不起頭,偶爾也會輻射到林逸秋身上。
來人是林常來本家的幾個堂兄弟和姑嫂們,倒是林常來的嫡親弟弟,林逸秋的小叔林常福沒來,似乎坐實了他們不合的傳聞。
一群人歡歡喜喜地從埠頭走到林家老房子,道路兩旁是低矮的丘陵和廣闊的田野,田野裏的水稻已經開始結穗,等到國慶以後就可以收割了。
繞過大路,轉到小巷,跟現代的新農村完全不一樣,這裏每家每戶都是獨門獨戶低矮的小房子,每戶房子前面都是青石板,剛剛可以走人的那種,再往前就是大河了。
林家前面的場子上曬着煤絲,兩個小姑娘正在翻找着什麽。
一個堂叔喊道:“大丫頭二丫頭,你們爹娘呢?快去叫爺爺奶奶來,你大伯回來了!”
兩個小丫頭飛快地爬起來,怯生生地看着衆人,然後沖着門內大喊:“爺爺奶奶,大伯大姆媽回來啦!”
很快大門打開,林逸秋看見天井裏坐滿了親戚,心裏不由得一怵。
林奶奶滿面笑容地出來了:“常來秀芳你們可回來了,大家等你們好久了。玲玲靜靜,你們兩個叫人了沒有?”
“叫了叫了。”林母也迎上前去,抓了一把水果糖分給周圍的一圈孩子:“玩去吧!”
“還玩呢?該吃飯了!玲玲你去撿十個雞蛋,記住是十個!靜靜去喊你爹回來吃飯,都幾點了,多大人了還要催吶!”林奶奶吩咐完,領着大家進門入座。
林家的條件在本村算是不錯的了,房子是兩層兩進的,大門進去是天井,然後是主屋,兩邊是廂房,後面有個小花園,再後面是豬圈,柴房,茅廁和浴室。
屋內十分破舊,雖然沒有透風漏雨但是也差不離了,跨過門檻,地上都是泥糊的,主桌的八仙桌和長椅也都是缺胳膊少腿,各有各的墊腳,牆上挂着主席的畫像和老黃歷,是每個家庭的标準配置,林逸秋家裏淘汰的雜物亂七八糟地堆在一邊。
家裏熱鬧,天井裏裏外外擺了四五桌,人來人往,人聲鼎沸,他們先被領到堂屋的主桌跟林爺爺太叔爺爺等長輩問好,然後才能入座。
林爺爺有兄弟姐妹四五個,所以林逸秋有一大堆堂叔伯堂嬸娘堂兄妹,叫了完一圈人又大半個鐘頭過去了。剛剛路上問過的問題則再度又被問了一圈。
“逸秋半年不見又長高了!”
“逸海啊,聽人說你家裝房子了,是定了嗎?”
“聽說可氣派呢,嬸娘可以去做客嗎?”
“是哪家的姑娘啊,說來聽聽?”
原來前幾天,林父借了拖拉機運東西這件事動靜太大,滿村人都來圍觀了,林奶奶收了準信,心裏也很得意,大孫子的腿腳是她心裏的一痛,現在竟然也能找到媳婦,雖然還沒成事,但是架不住她高興,這麽一高興,妯娌之間一宣揚,很快滿村就都知道了,正好林逸秋的一個小姑要嫁人,謝媒酒跟家族聚餐就一起定了下來。
等一系列問題問完,林逸秋終于得了個空隙可以偷偷懶,看來親戚太多也不是好事。
不一會兒,林常福溜達回來了。
林常福比林常來小了六歲,兩人有五分相似,由于常年種田的緣故看着比林常來老不少,他也不理會衆人徑直走到房裏去了。
“老四,你怎麽才回來!”林爺爺坐在主桌一眼就看見了這個不争氣的兒子,氣不打一處來,家裏忙的腳打後腦勺了,還出去亂晃。
林奶奶是個十分能幹的,帶着一衆侄媳婦們在後面熱火朝天地燒飯,聞言趕緊出來低聲勸道:“你也不看看今天什麽日子,是罵人的日子嗎?”
林爺爺被她勸住,只能喝點悶酒解氣。
話音剛落,門口又有了響動,是林家外嫁的兩個女兒,林逸秋的大姑小姑一家子回來了。
先進門的是林家大姑林菊鳳,她是林常來的大姐,家裏排行老大,是家裏最受寵的存在,所以當年林爺爺林奶奶想方設法找關系把她塞進了供銷社做售貨員,這可是極為風光的一個職業,之後她嫁在城裏的另一面,離鄉下比較遠,所以回來的也晚些。
衆人看見林家大姑,立刻圍攏上去,猶如衆星捧月一般,相反小姑倒是被冷落了。
林逸秋的小姑在家排行老三,上有受寵的哥哥姐姐,下有嬌貴的弟弟,她在家裏的地位就如同林夏妮于林常來夫婦,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雖然她就嫁在隔壁村,時常回娘家照顧林爺爺林奶奶,但是依舊不落好,懂事的孩子總是讓人忽視的。
林逸秋怕他小姑尴尬,趕緊上前接過東西,跟姑父兩個表哥和一個表妹打招呼。林菊芳早就習慣了這樣被區別對待,但是她的三個兒女就不同了,從進門開始就板着一張臉,看見還有人招呼他們,臉上總算是有了點好臉色。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