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家(三)

“親家母,你這話我可就不愛聽了。”林奶奶端着唯一一盤硬菜上場了,林逸秋飛快地瞟了一眼,是紅燒肉圓子。

“逸秋是像我們家人沒錯,這林前村誰不知道我們林家祖上出過舉人,逸秋就是像他太祖爺爺,學習成績才會那麽好,才能上高中!”林奶奶雖然不是一個善言辭的人,但是欺負孫子孫女都欺負到家門口了,她可不能孬。要知道張家幾個孫輩都是初中小學的學歷,所以林奶奶特地咬死了高中兩個字,氣得王春分面紅耳赤,又無言以對。

說完,也不等王春分回應,林奶奶笑着招呼大家:“今天我們簡單吃點,明天酒席我給你們做大菜!”

衆人歡呼:“行——”

有人喊:“嬸娘,別燒了,那麽多菜了!”

“再燒兩個青菜!”林奶奶瞥了王春分一眼,擦了擦手,又去後廚了。

在一衆熱鬧下,王春分大孫子張萊扯了扯她的袖子,王春分只得閉嘴,不過她的目的還沒達成,怎麽會輕易偃旗息鼓呢?

林逸秋開始還挺驚奇,這就完事了?

蘇前進悄悄跟林逸秋咬耳朵:“你舅婆怕我舅婆!”

林逸秋笑了笑:“但願是吧!”

王春分看林奶奶走遠了,心思又活泛起來了,她想既然說林家的事情不行,那扯點張家的事情吧,這應該沒人敢說她了。

于是她一邊把肉圓使勁往小孫子碗裏夾,一邊跟林母又說:“秀芬啊,你看你大侄子也二十了,你給他找個事情做呗!”

“娘,這年頭工作可不好找啊。”林母很為難。

“就知道你推!”王春分先是一怒,随即一想自己語氣不太好,又滿臉堆笑着說:“你當年不是幫老三找了個活兒嘛,我們不挑的,臨時工也行!”

這時候廠裏的臨時工一個月到手有17塊錢呢,還不算各種福利。

嗬!這要求還不高,林母要是有這本事,自家孩子早就上了,還輪得到你家的人?衆人心裏默默吐槽。

林逸秋還沒開口,林冬妮倒是搶答了:“舅婆,我們家門口碼頭還缺人呢,還是長工,我看大表哥又高又壯,應該能賺不少!”

王春分臉色一沉,直接罵道:“死丫頭片子,有你什麽事?”

林冬妮莫名被怼,還挺委屈的,她是真的覺得張萊很合适做這行的,身強體壯無腦,可不就适合做這些搬東西的活嗎?而且長工總比臨時工強吧!

林逸秋差點笑噴,一邊拍了拍林冬妮的肩膀,示意他來。

這時候酒席過半,林奶奶也忙完了,帶着衆女眷出來入席,她直接坐到了王春分身邊,省的她再出幺蛾子。

她先關切地問了一下林逸海相親的事情,又問了林逸秋的學習情況,最後又問到林夏妮工作的事情,得知林夏妮還沒有工作,她直接招來了一個女眷問:“金枝啊,你們石礦上還缺人嗎?”

“應該是缺的,後天我找工頭問問。”說話的人是林常福的媳婦桂金枝,她身材纖細,五官秀氣,個子也不矮,就是臉色蠟黃,嘴唇曬得都蛻皮了,看得出來年輕時是個美人,可能是常年畏怯,駝着背坐在林奶奶邊上,很容易被人忽視她的存在。

“行,缺人的話,夏妮你就去幹活吧,吃住都包,累是累點,但是一個月也有二十塊錢呢,這不比做臨時工強嗎?”林奶奶一錘定音,順便暗暗嘲諷王春分一頓。

林夏妮也挺高興的,如果她一直找不到工作可能就得下鄉了,畢竟家裏社會都不養閑人。

林逸秋一聽,機會來了:“那好啊!缺人好啊,舅婆表哥,你看這不是工作來了,二十塊錢确實是比臨時工強!”

“這是什麽……”王春分剛想說這是什麽狗屁工作,跟碼頭搬貨有區別嗎?轉念一想,這畢竟是女兒婆婆介紹的,這麽說也太打人臉了。

林逸秋仿佛知道她要說什麽,立刻開口堵住了她的嘴:“舅婆啊,正所謂工作不分貴賤,石礦碼頭累是累,但是都是一份工作啊!”

王春分氣得翻了個白眼,嘲弄道:“既然不分貴賤,你怎麽不去?”

“我倒是想呢,但是我這不是還沒畢業嘛,而且我的目标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所以舅婆,你能不能讓舅公給我在韓張村看看還有沒有工作名額,也給我找找關系,讓我也去做個計分員啥的,我不挑的!”來來回回,林逸秋又把這皮球踢了回去。

舅公張金榮确實快退了,位置肯定是給大兒子的,哪輪到這自己外姓的人。林逸秋心裏也很清楚,這是故意刺激王春分呢!

“你——”王春分又想罵人,但是顧忌到林奶奶就坐在身邊,只得咽了下去:“那大海要結婚,肯定要有人接親吧,我們家張萊張鑫可以去吧!”

林母瞪了樂呵呵的兒子一眼,忙接話:“畢竟是舅家人,小萊跟小鑫肯定要去的,到時候姑姑給你封個大紅包!”

“謝謝姑姑!”張萊張鑫異口同聲。

王春分的臉色有所緩和,趁機又提議:“張龍張鳳可以做童男童女嘛,他們兩個名字正好就是龍鳳呈祥是好寓意!”

林逸秋看着個子都快160的張龍和還抱在手裏的張鳳,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林母跟林逸秋的想法不謀而合:反正童女只需要坐床,能不能走路根本不要緊,但是這個童男……年齡是不是太大了點?

“張龍這個子也太高了,要不也跟着一塊接親吧!”

王春分其實也不在意是坐床還是接親,随意地說了句:“你看着安排吧,不過你得給他們幾個買兩身新衣服吧,你在服裝廠,肯定有積壓貨,不然穿着舊衣服接親像什麽話,女方還以為你們家都是窮親戚呢?”

又來了,林母臉上的笑臉都快挂不住了。

林逸秋假模假樣地說:“舅婆啊,您說您什麽都好,就是喜歡操心,你看兩個哥哥都是賺錢的年紀了,他們怎麽會好意思收我媽的衣服呢?再說了,嫂子來了我們家,咱們就是一家人了,她還能看不起窮親戚嘛,那不能啊!”

林逸秋一通輸出,渾身舒暢,他覺得這老太太可真有意思,他自己的外公外婆都是老藝術家,上輩子從來沒接觸過這類人。

為了兒子孫子拼命壓榨女兒女婿乃至于外孫,難道女兒就不是從她肚子裏爬出來的?外孫外孫女就不是她的後代了?

“你這小兔……”

“真不知道你在學校,先生都教了些什麽……”王春分被林逸秋陰陽怪氣一通,幹脆破罐子破摔了,她今天怎麽着也得從女兒手裏扣點東西,不然一家那麽多口子不就白來了?

“那幫張龍張鳳買一身總行吧!”

不出所料,林母爽快的答應了,這場嘴仗算是落下帷幕了。

孩子們得了東西的小舅姆喜笑顏開,沒得東西的大舅姆陰沉着臉,估計回去還得有的掰扯,不過這就不算在林逸秋的管轄範圍內了。

心理學上有一種留面子效應,是一種當人們拒絕了一個較大的要求後,對較小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加的現象。

王春分肯定是不懂心理學的,但是她卻在長年累月的打嘴仗中積累了知識,林逸秋想到前幾天看得紅本本:主席說人民群衆的知識是無窮的,看來這話不假,紅本本是本好書以後得多看。

其實是林逸秋高估了王春分,她是真的想找女兒給自己孫子找工作,也是真的想給孫子們做身衣服,但是怕惹怒了林母兩頭不着(就是兩頭都撈不着)。

王春分看林母答應了,又想趁機提出非分之想,這下連林逸秋的兩個娘舅都看不下去了,紛紛勸道:“娘,你就別說了,吃飯吃飯!”

“娘,吃的都堵不上你的嘴嘛!”

王春分出師不利,還被自己人怼,終于安靜如雞地開始吃席。

之後餐桌上基本圍繞着林逸秋小姑明天出門的事情在聊,王春萍插不上嘴,便也不說話了。

午餐結束以後,王春分借着張金榮沒吃飯的借口大包小包打包了不少吃食,她還想拿西瓜,眼睛一直往那兒瞟,林母愣是當做沒看見,還拿了一個直接切了給林家親戚分了,王春分沒占到什麽便宜,罵罵咧咧地走了。

等客人都走光以後,林母小小訓誡了一下林逸秋,大體就是你舅婆年紀大了,不要老是頂嘴,把人給氣壞了,也別同她一般見識,林逸秋知道她的思維是固化了,這很難改,概是左耳進右耳出,以後還是我行我素。

下午,林逸秋淺淺午休了一下,就跑出去玩了,這裏的村子還算原生态,有一點江南古鎮的感覺,但是房屋沒有那麽規整,很多老建築都被破壞了,同時也沒那麽多商業氣息。

林家前面的場子曬的煤絲,林靜林玲正帶着林冬妮在挖東西,林逸秋好奇地湊上去問:“你們玩什麽呢?”

“我們在玩王八蛋呢!”林靜人如其名,細細輕輕地回答道。

乍一聽,林逸秋還以為她們在罵人,仔細一看,可不,這圓不溜秋的蛋可不就是甲魚蛋。

林玲說:“我們沒有彈珠,就想玩這個,但是太容易碎了!”

暴殄天物啊,這是!

“這……你們不吃弄碎它幹嘛?”

“小秋阿哥,這玩意兒還能吃嗎?”

“當然可以!”林逸秋痛心疾首,随即又想到,這個年代的人不識吃,這可是天然大補的好物,林逸秋趕緊讓她們仨有多少撿多少,今天晚上加餐!

--------------------

作者有話要說:

加了點方言,都是可以理解的那種,去了北方會寫北方的用詞。

舅舅——娘舅

舅媽——舅母

外公——舅公

外婆——舅婆

嬸嬸——嬸娘

阿姨——姨娘

和諧詞彙太多,一直在改,不然就是口口。

我寫的甲魚蛋都是真實事跡,我外公也确實是計分員,年輕時是個美男子,我外婆十八歲就看上他非要嫁給他(兩個人年齡差蠻多的)我外婆也是真的石礦工人,也是真的會罵人(我媽說的),但是她只有三個女兒,對我們這些外孫都蠻好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