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章節

“奶娘自然說就是了。”

“錦主子可與淑月姑娘相交甚好?”雖遲疑了下,但還是問出口了。

“淑月如墨蓮姐姐般,對錦兒呵護有加,關系自然可與姐妹相稱。”

“哎,奴婢說嘛,這錦姑娘雖文文靜靜,但識人倒是準,淑月姑娘為人不錯。”

“哦,奶娘可與淑月姐有一番故事?”淑月近些日子有些疏遠自己,但兩人的姐妹情誼還在,別人提及淑月的事情,錦兒自然有心去聽。

“也無他事,奴婢進宮時日短,難有幾個認識的人,素日裏來淑月姑娘來翠敏閣照顧我家主子,倒也有些熟悉,不過……”奶娘又為錦兒沏了一碗茶,若有所思道,“奴婢第一次見到淑月那丫頭就倍感親切。”

“怎麽說?”事情發展到這,錦兒越感好奇。

“也沒什麽,奴才在将軍府當差也有幾十年了,從小也是看着小主子長大的,所以她身邊的一些朋友奴婢也知道些,初次見淑月,奴才還以為主子而是的玩伴回來了呢。”

“奶娘,能細說說怎麽回事嗎?”

“錦主子想聽,奴婢也就不好意思拐彎抹角的說,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我家主子也不會忌諱什麽。”事情發生有些久遠,奶娘整理思路,開始說起一個故事,“先王在世時,南方熊木一族市場煩擾邊疆,百姓不得安生,正此時,王将軍奉命率領一幹将士上戰場驅逐異鄉侵犯邊境的熊木族,熊木一族兇殘無比,戰場厮殺不怕死,将軍雖英勇善戰,但寶山一戰被奸佞出賣圍困一個臨海的半島嶼上,形勢不予樂觀,先王下令派人解救王将軍,無奈全朝上下無一自告奮勇前去拯救王将軍,奴婢聽那是的人說,熊木族人性情粗暴,吃人肉飲人血之事時常發生,王朝派去的談判使者都被一一斬殺被熊木族一幹衆人食盡血肉,那時候,說起熊木族,京城百姓就面如土白,吓得不敢出門。”

似乎這故事與淑月無關,但內容的精彩還是讓錦兒耐心聽下去。

“正在這時,一個寄居在王将軍府的謀士向先王禀告,要求接任這個艱巨而危險的任務,奴婢記不得他叫什麽名字,只知那人有個兩歲的女兒,孩子的娘請難産早死,因為生活實在窘迫才寄居在将軍府。”奶娘似乎對那個人有着特有的情感和意識,說起那是那個謀士,眼裏總有無盡的春光,“後來先王同意那個人的請求,那人就帶了三四個人前往寶山搭救将軍,果不其然,半個月後,戰場那邊傳來消息,王将軍大勝,熊木族的餘衆因為此事被大削兵力,還因此趕出原先的部落。奴婢不清楚那個人到底使用了什麽計謀,但是,自那次回來,王将軍好生款待那位先生和他的女兒,先王也因此封那人為左将軍,也就是那個時候吧,那個小女孩子就和我們府上新出生的郡主一起成長。”

故事已經引出那個關鍵的人物,但是奶娘似乎還在沉浸在那個男子的夢幻中。

“那個女孩子後來怎麽樣了?”

“左将軍的女兒自小聰明懂事,對待比她年幼兩歲的墨蓮主子更是好的不行,那時候還以為兩位将軍會一直在一起守護王朝。”說到傷心的往事,奶娘臉上的笑容就暗淡下去,“十年左右吧,十年前的一天,左将軍一家突然消失,就連那家可愛的小姑娘也一同消失在這個世界,那時候的主子,也因為此事哭的死去活來。”

Advertisement

“為什麽會消失了?”

“奴婢也不知道,但是那時将軍也派人尋找過,但一無所獲,正因為失去一個好知己,将軍才早早辭去官位,隐居山野。”

“奶娘,還記得那個姑娘的面相嗎?或者其他一些信息。”

雖十幾年過去了,但是對于左将軍一家子的信息,奶娘還是可以清楚說出來:“那時候,小姑娘原名左木朵,左将軍都會親切喚自己的女兒‘朵朵’,是個沉靜聰慧的姑娘,左将軍從小就寵愛自己的女兒,但教育也有方,孩子十幾歲就能文能武,資質不亞于墨蓮主子呢。其他的,自他們一家突然消失後,奴婢也就不清楚了。”

故事的結尾,奶娘有些失落,在她的眼淚,錦兒看到了一絲情愫,倒也對,墨蓮出生後奶娘就一直呆在将軍府,那時她正值青春年華,一個英勇有計謀溫和的男子出現在她面前,讓她何能不心動,留在将軍府的二十年,縱然有離去的機會,但也渴望有一天,那個人回來,回到她身邊,哪怕看看也好。

“呵呵,錦主子,是不是奴婢說的啰嗦了,您聽不習慣?”

“沒,挺好的。”錦兒對着癡情的奶娘倍增好感,“奶娘,你覺得淑月姐和那個木朵姑娘哪邊相像?”

“哎,話說也奇怪,奴婢覺得淑月姑娘和木朵姑娘出于同一體,雖淑月姑娘稍顯成熟穩重,長相更為标準,但奴婢倒覺得這是一個女孩蛻變到一個女人本質。”

雖在故事過後揣測淑月的身份,但到底是從奶奶口中說出來更加真實可靠,錦兒的心混亂無比。

孩子興許是吃壞肚子,竟在錦兒胡思亂想之時……奶娘笑着抱開孩子,空氣中彌漫着臭氣,倒讓錦兒傻笑一聲,心情也開朗許多。

(各位,對不住了,本來更新的,卻發現學校網絡關閉,下午小泠回家時,驚覺小泠家暫無網絡,小泠真得很想快點告訴大家,不知今天更新晚不,抱歉)

第八十一節 追查

更新時間2012-9-30 21:47:38 字數:2548

這幾日,自小吉公公遇害後,姜尚心事重重,然在這個疑神疑鬼的主子前可不能表現出任何事情來,但也因為手腳不麻利挨了批評受了責罰。此時應梅正氣頭上,左右侍婢都離得遠遠的,這兩天瑞兒也有些奇怪,先不說見不到人影,若是碰見了也不原先般親熱,應梅雖知道因為自己從小對瑞兒有些嚴苛,但為人母總不能嬌慣孩子,更何況……

正當應梅要去孩子的時候,墨蓮和蔣狄帶着一幹衆侍衛擋住了去路。

“妹妹何事半夜三更前來?”

“王妃,蓮兒正好有事要請教姐姐些事情,煩請姐姐移駕執法堂。”

也由不得她召喚貼身侍衛,也不容她不從,蔣狄帶着幾個侍衛把應梅架着帶到執法堂。

窗外夜色濃重,堂內兩旁的蠟燭卻把執法堂照的燈火通明。好熟悉的感覺,若些時日前,不是在這個堂內高坐在上,審問那弱不經事的周錦兒的嗎,那事時隔多日,但是還是記憶猶新,此時卻立于堂下,被成為拷問的人,真是件可笑的事情。

墨蓮把效法寺最有權威最公正的董大人請上公堂,自己坐上旁邊的椅子,等待正式開庭。

“本宮堂堂一王朝國母,你們倆算什麽,竟然開堂審問本宮!”

雖然應梅不服此對待,但兩邊威嚴站立的小吏讓她無從進退。

“我奉王诏令,徹查趙菁菁小主之死。”

“趙菁菁之死和本宮有何關系!趙菁菁已近魂歸西天,還有什麽可以查的。天色已晚,本宮不與你耗下去!”

應梅倒是大膽,在這情形下擺明立場就走為上策。

至大門,蔣狄守住了執法堂大門。

“王妃,事情還未水落石出,請回至大堂,聽候審訊。”

“呵。”應梅冷笑一聲,“還有一個不自量力的。怎麽,今天不把本宮除了,你這個想要坐上正宮娘娘的人不會放過咯?”

蔣狄一個俨然的請的動作,把應梅“請”回了堂內。

應梅鐵青着臉站在臺下,按理說在罪名成立之前,應梅還是為一國之母,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應該享受王族的待遇,董大人也是明事理的人,請人搬上一把椅子,應梅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陰着臉看着堂上兩人。

董大人一醒木,敲進夜空中,格外響亮。

堂外的夜靜的深沉,寂的讓人沉悶。

一番簡單的提問,應梅倒是有備回答着。五月初四,按照往常的方式,請幾位小主和美人在玉庭池賞花,見得趙菁菁神情恍惚,似有不快,就打發她回閣了,直至半個時辰後,驚聞趙菁菁自殺消息,期間有許多侍衛和婢女看到她送走趙菁菁的場面。

蔣狄速速傳來當天看到應梅送走趙穆雪的證人,這些人皆可證明應梅說話無假。

“據趙菁菁貼身丫鬟蓮香回憶到,當日趙菁菁前去賞花時心情愉悅,且途中并未遇到什麽不開心的時,那請問王妃,當日見趙菁菁神情有異,是否探聽的是何緣故?”

“董大人問得這是什麽話,一個女人翻臉還用得着理由嘛!”

“這…”一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