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他袖中還擒着那日她遺留的羅帶, 唇邊挂了抹冷嘲,似笑非笑, 顯然是為的當日之事。

當着夫婿的面, 薛稚幾乎羞得無地自容。

“不是的皇兄……”

只可在新婚夜由夫婿親手揭開的團扇早已遺落在地,被他踩在腳下,她撲過去, 拉着他一只雲紋袍袖苦苦哀求:“不是的,一定是有什麽地方弄錯了, 我夫君……他們,他們怎麽會是叛黨呢……”

“皇兄, 皇兄, 請您明察啊……”

她并沒有為當日的事辯解,而是為謝家求起了情。一時謝璟也悲聲求起情來, 衛國公更是心如死灰。

自己忠心為國幾十餘年,竟被陛下認為是叛黨, 悲憤之下, 血氣上湧,竟道不出任何辯解的言語。

但桓羨并沒有看他們。

他密長眼睫輕垂, 冷眸睇着抓着自己不放的妹妹。

今日是大婚, 她自是沒有戴他送的那串流蘇璎珞,純衣纁袡莊重典雅, 以金線繡就的流雲紋栩栩如生。她仰着臉凄凄求他,淚珠在臉上留下兩痕脂粉印記,梨花一枝春著雨。

夕色濃郁,為新婦單薄的肩背披上重別樣的嫁衣, 也中和了那有如鮮血漫過眼簾的大紅色。

他勉力抑下熟悉的厭惡與眩暈之感, 口吻冷似冰霜:“是不是叛黨, 禦史臺查過自當知曉。”

“倒是你,昏禮還沒完成,便算不得成婚。既然還未成婚,為了一個男人,你就那麽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往叛黨的帽子裏扣?為外人說話?”

他嗓音溫和,更平靜得好似一灘不起波瀾的死水,衛國公夫婦卻從中聽出一絲耐人尋味的怒意,看看皇帝,又看看兒媳,眼神光由慌亂漸轉為了驚恐。

唯有謝璟言辭懇切:“陛下說的對,昏禮未完,算不得成婚,臣家中之事與公主無關,萬望陛下莫要牽連到公主身上!”

來不及多想陛下為何突然返京,謝璟一心只想把妻子摘出去,砰砰又磕起頭來。桓羨淡笑一聲:“多麽感人至深的畫面,倒像是朕在棒打鴛鴦了?蘭卿,你是不是還想說,‘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

Advertisement

“蘭卿,你不會真以為,成了叛黨,朕還會将這個妹妹嫁與你吧?”

他拿《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裏的句子嘲諷二人,雖是笑着,眼中只有冷意,更與往日的溫和相去甚遠。謝璟一顆心忽然便急墜而下。

天子毫不留情面地道:“帶走。”

跟随在後的親衛立刻刀劍加身,連同衛國公夫婦及在場未及散去的謝氏親眷也一并被帶走,原本熱鬧泱泱的婚禮現場唯剩狼藉,兵衛森嚴,劍印寒光。

薛稚無助地癱軟下來,緊攥着他衣袖的那只手也随之松開。像是一尊破敗的泥胎,了無生氣,唯眼中不可置信地凝滿淚水。

桓羨冷冷睨她。

裝模作樣。

他無心再于此處浪費時間,命伏胤道:“傳朕命令,公主婚事作廢,返程回宮,謝家諸人革職收監,押赴诏獄,聽候發落。”

——

回去的時候,薛稚仍乘坐來時的婚車。

天色已暗,沿途封禁,來時歡沁的禮樂聲被甲士橐橐相撞的兵甲聲所替代,撩開簾幕,入目唯有道旁人家點上的零星燈火。

車內,薛稚蹲坐在地上,無助地抱着自己。

才是七月初,暑氣未褪,星光與月色淩亂地從窗中瀉進,徹骨寒冷。

今日做陪嫁的青黛木藍都不知被帶去了何處,正如她不知道,原本巡幸北境迎接皇姊的皇兄為何會突然折返,還将謝家說成是叛黨……

在北境,究竟發生了什麽?竟讓皇兄誤會至此?她又要如何做,才能救謝家?

那日來告訴自己何令茵事的師蓮央,又是經誰授意?會與今日的事相關嗎?

薛稚怔怔地看着晦暗裏原刻着新婚賀詩的車壁,只覺自己被迷霧攏住,思緒心間亂如飛絮。

夜色降臨,因了羽林衛提前的道路封鎖,烏衣巷裏門戶緊閉,空無人煙。附近聞見風聲的百姓唯敢聚集在朱雀橋下,隔河看着公主的鸾車在昏昧夜色裏遠去。

“這是出了什麽事了。”

“今日不是公主大喜的日子麽,晚上迎親的時候還沿路發喜錢呢,怎麽又回去了。”

“不知道啊……看樣子,是出了什麽大事吧……”

“是啊……我聽說,是衛國公府有心謀反,陛下特意從北方趕回來處理此事……這麽一來,這樁婚,怕是結不成了……”

師蓮央亦在人群之中,她一襲桃粉衫裙,頭戴幂籬,手提蓮燈。總是風情妩媚的臉上如覆霜雪的凝重。

“我是不是做錯事了。”她對侍女結蘭道。

若薛稚不是被她那番話刺激到,興許不會病急亂投醫,她不去求太後發嫁,陛下……也就不會回來了,自然也就不會有後續的這許多事。

只是她想不明白,天子生性冷淡,當非因私廢公之人,貿然自北境回來,定是知道了什麽,為何下獄的卻是謝家呢?

結蘭亦有些被吓到,勉力安慰她:“沒事的……世子不會知道的……”

不會知道嗎?

師蓮央紅唇輕勾,在夜色裏如紅蓮搖漾,萬種風情。

人群裏已有陸氏家仆跑來,滿面焦色。師蓮央漫不經心聽着,一路跟随而去。

她沒有回教坊司,而是去到位于長幹裏的一處宅院。陸韶的貼身侍衛江瀾正立在門外望風,從來不為外事所動的少年郎,罕見地朝她看了一眼,目光裏竟有擔憂之意。

她笑了笑,扶了扶鬓上搖搖欲墜的一只偏鳳釵,挽着披帛娉娉袅袅地進門。

陸韶已經在屋中了,霁月清風般和煦溫朗的郎君坐于琴案邊輕撫瑤琴,溫和的僞裝還未撕開:

“你瘋了?”

“我早就警告過你,不要去招惹樂安公主,你為什麽不聽?”

她歪歪斜斜地向他行禮,身子軟得仿佛沒有骨頭:“天子驟然返京,公主與謝氏絕婚,衛國公府下獄,這個結果,不是世子想要的嗎?”

“我幫世子玉成此事,世子不反過來感激我,反倒興師問罪,這又是什麽道理呢?”

“感激你?”陸韶微微皺眉,“衛國公人品貴重,謝蘭卿亦是我好友,我為何想要看到他下獄?”

“真是如此麽?”師蓮央卻巧笑反問,“蓮央告訴公主,只是報答賀蘭夫人當年相救之恩,又怎能想到陛下竟會從千裏之外的太原趕回,以謀反罪名将衛國公府定罪?世子不去怪罪一切的始作俑者,卻來怪罪蓮央,未免有些太強詞奪理了吧?”

知道從她這裏問不出什麽,陸韶一張有如良玉雕就的臉染上些許陰翳,眸光微冷,終究未發一言。

此事實在太過詭異,天子驟然歸京,他們事先竟未得到任何消息,顯然是刻意封鎖過了,為的就是揪出內應來。然而真正密通幽州的是父親,與衛國公毫無關系,陛下為何要将謝氏下獄?

僅僅為了一個女子,還是有過骨肉之情的妹妹,真的能做到如此地步嗎?

想來想去也沒有答案,陸韶回過神,看着眼前媚色藏鋒的妖嬈女子。

這個自十三歲起便為他所用的女人,只怕,從未有過真心的馴服。

“世子不信我。”見他目光投來,師蓮央眼眸霎時浮上水光,似乎有些委屈,“您平日裏嫌棄蓮央髒也就罷了,可蓮央七歲就跟了您了,這麽多年,也還是一點信任都沒有麽?”

陸韶低頭調試琴弦,并不看她:“一個為了活命,可以頂替自盡的罪臣之女、自願入教坊司的女子,我是不大敢信。”

阖京皆知教坊司枕月樓花魁娘子乃罪臣之女,出身濟陽江氏,七歲時因父親犯罪,沒入教坊司為妓。

唯有陸韶知曉,眼前的這個“江蓠”是個不折不扣的冒牌貨。那年東海泛濫,沿海州郡萬千百姓都成了流民。她一家七八口全死在逃荒途中,适逢朝廷到江氏祖宅抓人,江氏女郎不堪受辱,投河自盡。而為了吃飽飯,她便頂替了江蓠,自願入教坊。

師蓮央面色微白,又很快恢複。道:“那又如何?我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

“是世子救了我,沒有拆穿我,讓我得以留在教坊司活命。蓮央将永世記得世子的恩德,結草銜環猶嫌不夠,又怎會想着背叛呢?背叛了世子,又有誰肯收留我這個千人騎萬人罵的妓|女?”

陸韶萬年不變的銥誮神情終有一絲動容。

當日他本可以帶她出教坊,可為了更好地收集朝堂中各路人馬的各路消息,他把她留了下來。

她的第一個男人是他,可自她在枕月樓接客始,他沒再真正地碰過她。

所以眼下,她是在恨他麽?

他擡起眼來,淡漠看她。本以為會在她眼中看到憤恨,然那雙眼,淺笑盈盈,竟無任何破綻。這樣的游刃有餘,哪裏是當初哭着求他不要揭穿的荏苒可憐。

心間突然便沒了計較的心思,他眉梢微動:“但願如此。”

——

天子驟然返京,事先也未通知宮中而是單獨會知丹陽郡,因而除卻到謝家赴宴的官員,事發之時,尚有許多人并不知情。直至事發後消息才漸漸地傳了出去。

崇憲宮裏,何太後急得無法,連夜召了侄女入宮商議對策。但天子回宮後徑直回了玉燭殿,并未來尋她的麻煩。

玉燭殿中,太皇太後謝氏在女官的攙扶下早已等候在殿下,不及他行過禮節便神色嚴厲地問罪:

“皇帝這是何意?!”

她性子怪癖,一向不與外界來往,即便侄孫娶親也未到場,然身上終究是流淌着謝氏血脈,無論如何也坐不住。

“我門戶何負國家,竟要讓陛下這般對待!謀逆的罪名,我陳郡謝氏背不起!”

到底是上了年紀,急怒之下,太皇太後氣血上湧,險些背過氣去。女官忙替她順着氣。

桓羨拂退女官,親自撫着她在軟榻上坐下:“孫兒非為針對謝家,乃是此次北境之行,常術、周摯二人心懷不軌,意圖反叛,被孫兒擒住後,供出的線索直指謝家伯父。”

“眼下,皇姊正留在并州主持大局,審理此事,孫兒為查清真相,不得已才将伯父一家幽禁起來,待查明事實真相,若伯父無辜,定然會還謝氏以清白。可若謝家伯父真參與其中,法不容情,屆時皇祖母也莫怪孫兒不留情面。”

“你也不必拿這些大道理來壓我!”太皇太後一口氣回轉過來,又憤然打斷了他,“我只說一句話,這天下都是我父親打下來的,如若我謝氏要反叛,當年便反了,還輪得到你谯國桓氏來坐這方龍椅嗎?”

“兔死狗烹的事,太|祖不曾做,太宗也不曾做,你為什麽要做?如今的衛國公府只一清貴閑散之家,父子都不曾擔任要職,你連門生故吏滿朝堂的陸氏都容得下,會容不下衛國公府嗎?今日之事,究竟是因為子虛烏有的指正,還是為的你那些見不得人的心思,你自己心中清楚!”

“皇帝,你別做得太過分。”

最後這一句冷意森森,已然是警告。他是皇帝不假,但頭上還有一層孝義壓着,真到了魚死網破的時候,她不介意與叛臣合作,用桓恺留給她的身份廢掉他。

“皇祖母說笑。”桓羨神色冷淡,作壁上觀,“清者自清,若謝家伯父的确未與叛賊來往,自是查不出什麽的,祖母又怕什麽呢?”

太皇太後冷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祖母多慮了。”桓羨依舊不冷不淡地應,“陳郡謝氏乃國之臂膀,又與我族世代聯姻,不管是看在您的面上,還是樂安的面上,孫兒都會照拂有加。”

“再且,祖母不信我,總該相信皇姊吧。北境之事現由皇姊處置,待其返京,會給祖母一個答複的。”

“你……”

這話聽來不異于威脅,太皇太後勃然大怒。對方卻半分不懼,神色疏懶,眼底無波無瀾。

太皇太後滿腔的怒氣便似軟綿綿打在了棉花上,老眼一澀,湧上渾濁淚花來,又不得已忍下。

她所在意之人悉數落在他手上,不忍,又有什麽辦法呢。她只慶幸阿兄閑雲野鶴,尚且未歸,沒有落到他手裏,也成為要挾她的籌碼。

是她小看這孽障了,為了一己私心,竟能做到如此地步。指黑為白,忠奸不分!

桓恺,這就是你看中的繼承人麽?

胸腔裏漫開一陣無可言說的悲涼,五髒六腑皆疼,原還盛氣淩人的謝氏仿若一息之間蒼老數歲,頹然嘆息一聲,顫巍巍起身離開。

桓羨并未去送,他冷眼看着這位名義上的祖母消失在殿下空明的月色,道:“去栖鸾殿。”

——

栖鸾殿,燈火幽獨。

薛稚被囚于室內,趴于案上,已近幹涸的淚眼怔怔地對着明黃燭臺。

那案上還擱着宮人送來的吃食,今日本是大喜的日子,按照禮儀是不能吃東西的,一天下來,她唯一所食的就只有同牢禮時與夫婿共事的那幾片生肉。可即便如此,她也一點兒也沒有胃口。

原先随她前往衛國公府的青黛木藍都被羽林衛關了起來,連殿中的宮人也被更換一新。這時門扉吱呀一聲被人從外面推開,她擡起淚眼,視線一怔,喃喃輕喚:“皇兄……”

“樂安見過皇兄。”她起身一福,柔順地在他身前跪下。

來人正是桓羨。

他負手走進,目光似随意地在燭光昏昧的室中轉了一圈才落在她身上,語聲近乎嘲諷:“你還真是把自己弄得狼狽。”

這一句倒也并非虛言,她還穿着去時的嫁衣,花冠不整,青絲淩亂,幾縷如雲鬓發垂在被燭光暈染得明珠瑩潤的臉上,低鬟垂淚,目光空洞,像民間酬神廟會上精致絕倫的神女塑像,毫無生氣,卻別有一種清冷的破碎感。

嫁衣鮮豔,汩汩又似新血流動,桓羨心間突生厭煩,冷冷地擲下兩字:“脫了。”

薛稚震驚擡眸。

對上她詫異的視線,他才覺她誤會了什麽,眉棱略略一挑,卻也沒解釋:“你還打算讓朕動手不成?”

這一回她抖得更加厲害,看着他的目光漸由驚恐轉為了傷心欲絕,貝齒顫栗,眼眶簌簌地落下淚來。

她顫抖着手,去解腰間系着雙魚佩的系帶。

玉骨瑩瑩,于衣下如芙蓉輕顫。嫁衣如凋謝的紅蓮婉轉落下,露出皎白如雪的中衣,她眼睫已沁滿淚水,簌簌自玉頰上滴落,正如一朵山栀經雨而沐,于這暗室之間、孤男寡女,平添幾分暧昧。

她原是跪着的,這一褪下,嫁衣便如斑駁落花垂在膝畔,擡起盈盈的淚眼來,見他神情冷漠仍沒有阻止的意思,霎時心如死灰,眼淚簌簌地去褪內裏純白的中衣。

雪白的肩頸都已暴露在燭光中,露出脖子上系着的赤色系帶。桓羨臉色更沉幾分。

靜默裏窸窣幾聲,燭光裏陰影如黑霧在眼前拂落,他褪下自己的玄黑鶴紋大袍,神情厭惡地扔給她。

眼中淚水一頓,薛稚終究回過神來,皇兄……他是不喜赤色的,他的那句……那句話……當是要自己把外面的嫁衣脫了……

是她誤會了他。

臉上霎得燙得無以複加,她玉顏嬌紅,垂着頭身微微前傾地去拾那件袍子,他已先她一步俯身拾過,衣袍如遮天濃雲自頭頂一晃而過,輕飄飄落在她單薄的肩背。

兩人的距離一瞬被拉得無限近,他屈膝蹲在她身前,冷着臉替她整理着衣裳。

獨屬于他的龍涎香在鼻間充盈盛放,臉上亦被絲線拂過,冰冰涼涼的觸感,是她送給皇兄的赤繩子,好似自從替他系上之後,便再未褪下。

薛稚一愣,看着兄長近在咫尺的宛如冰玉雕就的一張臉,鼻間旋即漫開一陣酸澀。

她想起小時候自己貪涼不肯好好穿外衣時,他也總是板着一張臉,一面聽她振振有詞地胡扯,一面不容抗拒地替她穿衣裳穿鞋襪。

宮中那麽多人,卻只有皇兄和太後會關心自己,連母親也不曾像他這般疼愛她。

而他少年時便性子陰沉,宮中的奴仆們都怕他。只有她不怕他,無論他臉色多難看都敢煩他替她梳頭。為什麽,他們會落得今天這樣的局面?

眼淚再度一點點漫上眼眶,她看着近在咫尺的一張臉,心頭又湧上幾分希翼:“皇兄,我夫……衛國公府是冤枉的,還請皇兄明察……”

桓羨本自替她整理着淩亂的鬓發,聞言,撥動耳發的手忽然一滞,輕輕擦過那瑩潤如玉的耳郭。

滑如凝脂,觸手似綿。

指腹處漫上密密麻麻的酥癢,似有小蟲噬咬,一直漫入心底去。他移過視線來,靜靜睇她。

燈下少女清肌如雪,小腰微骨。為新婚而梳的堕馬髻此時已全然披散,櫻唇皓齒,黑發如瀑,更襯得那張瑩白臉兒玉一樣溫膩。映着潋滟的燭光,好似山栀對月而放,精致溫潤。

柔眸如水,含情脈脈,卻是為了另一個男人。

薛稚猶然不覺,依舊心急如焚地求:“栀栀求求你好不好,你放了他們吧,放了他們……母……阮伯母她是有哮喘的,她不能待在監牢裏,會出人命的啊……皇兄,栀栀求你了……”

伯母有哮喘病,監獄那種地方,稻草為床,怎麽能待。伯母是除皇兄外她最親的人了,連母親都不曾管過她,伯母才是那個讓她體會到母愛的人。她不能失去她……

桓羨黑眸暗沉,在燭光下看不出任何情緒。半晌,收回本欲替她拭淚的手,嗤笑一聲道:“你還真是……”

他想說“自甘下賤”,話到唇邊終究忍住,改口道:“還沒有嫁過去,便一心一意為謝家着想,不惜三番五次地勾引自己的兄長,只為了一個外男而已,薛稚,你還有廉恥之心嗎?”

三番五次……

薛稚心間大恸,一下子慌了神:“不是這樣的皇兄……”

“那晚的事,樂安真的不知道……”情知他是誤會了太皇太後壽辰那晚的事,她慌忙辯解,“樂安也是被人算計,是,是何家十四娘子……”

桓羨冷笑一聲,自懷中牽出那抹遺落的腰帶來:“那這個呢,也是何令茵的麽?”

薛稚眼中淚水上湧,一瞬啞聲。

她最擔心的就是這個了,腰帶遺落,皇兄會認為她是故意為之,給他線索,欲拒還迎,根本不知要如何解釋,也無法解釋。

至此,桓羨最後一絲耐心也被耗盡,他冷笑了下,負手起身:“想吧。”

“就待在這裏好好想想,想清楚自己該做什麽,該說什麽,什麽時候想好了,再什麽時候來見為兄。”

作者有話說:

桓狗:我可不是直接強占的莽夫,自己來求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