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2)
了人。江明陽一看這架勢,當時就打退堂鼓了,林兆和他朝夕相處這些時日早就有防備的一把拽住他就往裏面走。他們倆大男人也不好意思和婦人還有瘦弱的學子擠地方,只能慢慢的前進。
前面應該是有個老人家,十七八節的臺階上了好一會,後面的人都堵了起來。林兆二人邊上站了個抱着孩子的婦人,那孩子不過三四歲哪有耐心等這麽久,不一會就哇哇大叫起來,婦人雖然勸解可是一點用也沒有。江明陽聽見皺皺眉站到林在身後,和他耳語:“你給我擋着點,我一聽小孩吵鬧就頭疼。”林兆見他那樣,從善如流的站在他身前,不滿的說:“你當我是什麽?還能擋住聲音。”
江明陽摸摸鼻子,哂哂的不說話。林兆還想吐槽幾句就看見前面劃過一道閃電,接着就一個大雷震了下來,他順勢一把拉住江明陽,“要下雨了,快找地方避雨。”話音還沒落,大雨就傾盆而下。
他會這樣想,別人自然也是這麽想的。行人紛紛加快腳步往寺裏走去,推推擠擠,林兆他倆随着人流往裏走着就聽見剛才站在他們身邊的夫人驚慌的大喊了一聲,接着就尖叫起來。林兆注目一看,發現她好像是被人推了一下孩子一下沒抱住掉到了地上。現在這人擠人的,就算是旁邊的人想停下來可後面的人不停的推着,眼見二三個大人就要被推倒壓在那孩子身上,他着急的要命有心想去救可是那婦人為了快點進寺沖的離他太遠,鞭長莫及。
正着急着,他覺得手上一涼就看見一道白色的影子閃了過去,沖到孩子跟前抱起了他往邊上一閃,站到臺階邊上的石板上。不知道是下雨天地滑,還是孩子掙紮邊上的人推來推去白影一下子沒站穩,腳一歪就抱着孩子滾了下去。
這一系列事快如閃電,等林兆反應過來白影是江明陽他早都躺在了臺階地下,連忙逆着人流跑了下去。孩子倒是沒受什麽傷,站在一旁哭着,林兆也沒力氣管她,連忙扶起了坐在地上的江明陽,一動就聽江明陽吸了口冷氣,猜測恐怕是崴到了。連忙蹲下就要背他。
江明陽卻不幹,說道:“就是崴了個腳,我堂堂姑蘇城有名的江大少還要被人給背,這是要讓看見,我都沒臉見人了。”林兆不管他說什麽,就把他往背上一塞,“你救個小孩都能滾下來,臉早都丢光了。”
江明陽大喊道:“我那是運氣不好踩着了個石子,不然這點事怎麽難得到我!”但現在四肢就剩三個了,反抗不過林兆,把臉埋在他背上一路凄凄哀哀的給背進了寺院。
大部分都在大殿避雨,林兆找了個小師傅說明了情況,就被引導了後院一個小禪房裏。不一會就送來了藥膏繃帶和幹的衣裳。
倆人先飛快的換了衣服,就看江明陽的左腳,見不一會就腫成了紫饅頭都一起皺眉。林兆按了幾把,有些悲壯的說,“肯定是骨折了,我去找個木板給你正過來。”
江明陽可信不過他,“你一個五谷不分的大少爺,哪分的清這個,我在忍一會雨停了趕緊去給我請個大夫。”
林兆不理他,在屋裏找木板,最後還是打着傘去折了幾條粗壯的樹枝給處理幹淨了。一把抓過江明陽換下來的濕衣服就塞他嘴裏,兩手一用力就把骨頭給正了過來,然後上藥長繃帶放樹枝,一氣呵成。雖然動作飛快但是等把衣服拿出來江明陽都說不出話來進氣少出氣多了。
江明陽喘着粗氣,“你到底多恨我,下這樣的黑手啊!”
林兆倒了杯熱茶喂給他,笑道:“長痛不如短痛,我雖好些年沒幹過這活了,但是一摸技術又回來了,你好好養着不要亂動腿肯定沒事。傷筋動骨一百天的,好好休息吧。”
江明陽一口把茶喝光,歇了一會,“你一看就不靠譜,我用不用馬上去找個大夫在看下啊。這還有大半個月可就要考試了,我要是考不上非把那小孩給……”估計是想到那只是個小孩,也就不惡毒的想法子對付他了,江明陽掙紮的坐起來,看自己被包成白蘿蔔的腳,覺得未來全毀了。
林兆聳了聳肩,萬分的同情,“我的手藝你信得過肯定就沒事。再說你常常吹牛讓我一手一腳都能輕松獲勝的,這童試考上去的人比我厲害不了多少,大不了你蹦着和他打。”
江明陽聽了不顧腿傷,真就打算蹦起來打他,可惜現在他行動不便林兆一閃身就躲了過去,“我把你拉來看風景,甭管你是為什麽受的傷我總是有責任的,我一定好湯好水的把你照顧痊愈的。”
“賢弟,你可要對我負責啊。”
林兆一掌拍到他腦門上,嘴角裂成冷笑:“肯定的,我一天三頓給你吃豬蹄,俗話說以形補形,好的必會更快。今個中午吃紅燒晚上吃清蒸怎麽樣啊。”
江明陽雖然是肉食動物,但是他獨愛雞肉魚肉,對其餘的興致缺缺。“這千年古寺的,你左一口肉有一口肉的,小心佛祖生氣了一會也讓你從上邊滾下去一遍。”
“江兄你走路還要靠我扶呢,咱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要摔一塊摔,要是不小心讓你另一條腿也折一下,你就要倒立着去比武了。”林兆把藥品繃帶收拾收拾,看雨停了就準備給小師傅送回去,“你現在最好祈禱自己烏鴉嘴不要中了,不然咱倆真得抱成一團滾下去了。”
江明陽很不岔他的毒舌,奈何現在自己一大半的精力全給了左腳實在想不出什麽話和他對打,眼睜睜的看着林兆走了出去關好門。
他這邊在屋裏捶被子,林兆在外面靠着門偷笑,他以前被水霖毒舌慣了,有時沒有就被嗆兩句。自己無師自通也成半個高手,現在遇到個江明陽可算是抒發出自己的怨氣了!
因江明陽受了傷,倆人自然不在看風景,林兆把松子叫了上來準備一塊把人給扶下去,到了借給他們的小禪房就見門外一個婦女帶着個小孩站着,他認出是江明陽救得那孩子,忙湊上去行禮,“夫人,可是有什麽事。”
那婦人低着頭本來就紅的臉更紅了,她愣愣的不知道要說什麽,猛的一推那個孩子,“二丫,快去給恩人老爺說謝謝。這位小老爺,我們能不能和那位穿白衣服的恩人說聲謝謝。”
林兆看他倆老實巴交的,蹲下來摸摸二丫的頭,“小丫頭,沒吓到吧!你們不用和他道謝,他現在正睡着呢。”
婦人連忙把二丫拉到一旁,說道,“小老爺,您這那筆的手可別碰我們二丫的土腦袋,會沾上這丫頭的笨勁變笨的。”說着從懷裏拿出個護身符來,就是很普通的紅布用線纏了起來,“這個是我們剛給恩人求的護身符,請您交給他,讓他別嫌髒。恩人一看就是讀書的大人,可別因為我們誤了大事。”
林兆道謝接了過來,安慰她倆一番讓松子先給倆人送走,自己進了屋。就看江明陽靠在牆上正發呆,見他進來故作生氣,“你把我救的人都給打發走了,我這腿是白折了,連聲謝謝都沒收到。”
林兆把護身符交給他,指着說“這可是人家特意給你求的,還惡人先告狀了,你會不知道她倆在外面,不出聲還不是等我回來幫你打發走了。”
江明陽細細的看了護身符,笑道:“我最讨厭小孩子了,不要讓我見他們,一哭起來就頭疼。”
林兆無話可說,你讨厭她還拼命救個什麽啊,以你平時揍我的那股勁,絕對能找個兩全的法子救人自己也不受傷的!
江明陽堅決不許別人擡他回去,最後還是林兆和松子一人扶一邊走了足足半個時辰才上了馬車,回了姑蘇城。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一直以為寒山寺是建在一個叫寒山的山上……我太OUT了
本來打算是讓江明陽為了救小孩一下子沒踩穩 滾下了山結果只能一下子踩到了石子滾下了樓梯 = =
感覺LOW好多
江明陽是蘿莉正太控,見到小孩遇險身體先于腦袋行動~~~~(自然是有原因的)
☆、36負心人
自從回了姑蘇,林兆每天三頓給江明陽送豬蹄吃,反正倆家離的近,這邊做完那邊就能熱乎乎的吃上。林嬸把豬蹄按天南地北的法子做了出來,争取以形補形讓江明陽早點康複。
現在林兆每天最高興的事就是看江明陽吃豬蹄,他本來就不喜歡這個,現在還被逼着一天三頓的吃,林兆勸他吃了腳好的快,而且盛情難卻林兆拿着筷子喂他,不好不吃,江明陽的表情簡直比喝藥還苦。看的林兆是每天笑呵呵的讀書練武也不覺得累了。
這日他給江明陽灌完豬蹄湯,看他差點口吐白沫也就不多留,拍拍屁股回了林家。他一回去就看林伯喜滋滋的和他說:“大爺,老爺在京裏給您來信了,還有一封小林大爺的信也一并捎了來。”
林兆接過兩封信,看其中一封果然寫的是小林,他很奇怪,“小林是誰?”林伯也搖搖頭,表示送信的人什麽也沒說。
他回了屋先拆了家書,看林海只是簡短的恭喜他過了童試,讓他繼續努力過了鄉試。倒是陳林氏洋洋灑灑的寫了好幾頁,衣食住行姑蘇的天氣,還有要去拜見的本家老人和林海的一些朋友事無巨細都叮囑了一遍。他笑笑把家書給放到了一邊,以前他一個人在京城的時候,陳林氏總是給他這樣寫信,板型都差不多,他都能背下來了。
林兆取過那封小林給他的信,左看右看,一開始聽到那名字還以為是林翟,但是家書裏面林翟也寫了幾句,除了他林兆還真想不起來還認識哪個姓林的比他小。
拿裁紙刀打開信封,取出信。林兆看到開頭第一話非常慶幸自己沒喝水吃東西,不然絕對會被嗆死。
大林子: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林兆,汝左新右歡,一二三!制吾于何地!且因小人之讒言遠吾離吾,生辰之日尚且不見吾。如若不是吾機緣巧合,吾尚不知汝以遠赴他鄉,悲呼悲呼!
他鄉之遠,鞭長莫及。聞君此去,乃向青雲之志?可笑之極,據吾所見,吾之二哥,體弱多病,汝尚不及。何不如回來京城,護吾平安?
林兆折起信呵呵的笑了起來,就算沒署名也猜得到是水霖那個小家夥,想想以前确實是起過那樣玩笑的稱呼。這信寫的半文半白,言辭難懂的,他在心裏默默翻譯了下“林兆,你左擁右抱,新歡一二三的,把我放哪去了!還因為別人的讒言過生日都不讓我去。要不是我抽空跑出宮去還不知道你跑了!跑的還挺遠是不?說是要去考武狀元?你連我二哥都打不過考武狀元是作死,快點回來,你要是想當将軍我讓你給我當侍衛,絕對方便。”
他深深的覺得水霖的教育有問題,教他的老師絕對會氣得頭發掉光,一個皇子詞不達意,亂用詩句詞語。有些詞那是能和我說的嗎?林兆摸着信想了想,還是點起了火折子給燒了。
自從他接到了水霖不知道出于何種心思寫的信,心思煩躁了好幾天,連續給江明陽送了三天的醬豬蹄,吃的他差點一頭撞在床頭上。
江明陽傷的本來就不重,現在已經能每天練習單腳跳,這份恢複能力也對得起他吹噓自己是百年不遇的天才。跳了幾天已經可以把林兆打到,再也不吃豬蹄了。
就這樣倆人難得勢均力敵的練了好幾天,到了鄉試的日子。因這次上面下令兩江總督治下三省只取一百名舉子,在加上人數衆多沒法像文科那樣判卷,內閣兵部商議了下決定還是确保殿試能在上皇生辰如約舉行更重要,就決定以一刻鐘為時限,采用五人混打争取只留一人的方式,直接把大部分淘汰掉,然後在進行筆試,最後安排名次上京參加會試。
将近兩千人分籍貫安排了不同天下場,林兆扶着江明陽還有密密麻麻七八百人站到城郊的校場上,他粗略數了一下,咋舌道:“這麽多人裏面就選出六七十人,十個中選一個就不錯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啊!”不過這些人要比童試時候看起來靠譜,起碼沒有五六十歲的老人和十一二三的小孩了。
江明陽靠在他身上省點力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說法挺有趣的。兩江這地向來是出念書的,從來沒尚過武,你就看着吧,就算選出一百人最後能參加殿試的一雙手都數的過來。”他神色銳利,聲音也不像平常那樣時時帶着笑意,“這地百年也遇不到什麽需要動武的事,連山賊都少,人們早都忘了打仗是什麽了。我還嫌舉上去一百個多呢,還不如就選十個剩下名額分給北方各省,還能多找到幾個有用的人才!”
林兆想反駁幾句,說他的思想太偏激,但是卻不知道怎麽說出口。江明陽說的是事實,選那些人也是為了面子好看。
這時一些官差念着名號讓個人分隊站好,他倆也就分散開了。林兆看他那一對一百來人大多都是山野村夫,看起來憨厚至極的,明白江明陽說的對,來這的大多數都是空有蠻力的農夫獵戶,這地重文輕武太嚴重,家裏有錢的人家都送孩子去讀書,很少有人家會教孩子習武,會點武術的大多是大字不識的粗人,當真選不出什麽人才來。
不過,這樣他的機會更大了些,也算是運氣不錯。
林兆這一隊也特巧,除了他都是三十多近四十的,看着不壯也不瘦,放大街上都沒人回頭看的。聽考官所說都是家中種地的老實人。林兆細細觀察了下,終于把心放回去一半,他就怕遇到個江明陽那樣的。
因刀槍無眼,對手也沒有殺傷力,林兆也沒把老侯爺贈的槍拿出來,用以前學的擒拿術就勝過了他們,順利晉級了。考官告訴他七日之後在去府衙參加筆試,就被攆了出來。
林兆站在門口沒等多長時間,就看見江明陽被個官差給扶了出來,一張臉和哭喪一樣,他猜測八成是落選了,連忙走了過去把他接過來,謝過官差就往他們的馬車走過去。
因江明陽腳上有傷,他倆坐車來的,等他和松子好不容易把人給扶了上去,才聽到江明陽滿是怨氣的說:“我以後沒法在姑蘇城混了。”
這可把林兆給下了一跳,忙勸他:“不過就是一場考試,沒發揮好的事,還有下次呢,你可別一下子想不開。”
江明陽面無表情,目光愣愣的沒個焦距,“我竟然在那麽多相親面前像個猴子一樣單腿蹦,還差點把另一只腳也給摔斷了,五體投地的趴下去……”
林兆長舒一口氣,“我還以為你被刷下去了呢。”
江明陽一把起來抓住林兆的領子,惡狠狠“你這個不愁吃穿的小公子懂什麽?考上了又怎麽樣,我當個小官不知道多少年的俸祿能把我家的東西給買回來,我現在的營生大多數都是鄉親們信任我才找我的,這回是丢光了臉,紅事白事撐個場面幫人看攤,以後誰還願意找我!我連進京的錢都沒着落呢!哪管以後怎麽!。”
林兆一把推他回去,安慰說:“你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升官速度也百年一遇的,總會賺回來的。”
江明陽揉揉右腳,剛才有下落地不穩,差點給崴到,他覺得林兆非常不可思議,“我打着打着就想你肯定是不行了,沒想到比我都快。也真是巧,和你比的那幾個真沒什麽殺傷力,你小子運氣不錯,哪像我差點把另一只腳也跳壞了。”
林兆摸摸鼻子,憨厚的笑道:“都是上天保佑,我運氣一向不錯。不過那幾個和你糾纏這麽久被篩下去真可惜。”
“我刺你一句你就非還我兩句是不是,看你長得也不是刻薄的面相啊!考官為了面子也會盡量選厲害的上去,最後我倆也分出個勝負,那小子八成也會進的,反正真正決定能不能榜上有名還要是筆試。”他一把把靠枕給林兆扔過去,“一個武科弄的筆試更重要,麻煩死了。”
江明陽這次回去後就好好的修養了起來,天天在屋裏抱着書苦讀,也不像以前那樣上蹿下跳總想着賺錢了。打算臨時磨刀,能多記住一點是一點。越是着急時間過得就越快,七日後二人還是結伴而行,和不到三百名的競争者參加筆試,一人一個小間埋頭做文章。
林兆看着問題,蹦出個笑容來。
如若敵軍來犯,快如閃電,不見其蹤跡,何解?
抛磚引玉圍魏救趙欲擒故縱在關門抓賊,幾計和一塊就能破解。這題不難,實在是想不到會是鄉試出的題。
林兆胸有成竹的奮筆疾書,打算寫的天花亂墜誠懇無比。他最有把握的就是“紙上談兵”,比起帶兵打仗沖在前面,他還是更适合在後面出謀劃策,尋找敵人弱點。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考試有點瞎編了,是瞎編的T.T
八個總督23個省,每省一個巡撫。武狀元和文狀元的出處正好相反,一個北方多一個南方多,這個也反映了下他們各地的風土人情了。林兆雖然不厲害但是在那地也算能沖出重圍了,考試越往後就越注重策略,畢竟選出來是做将軍不是小兵,就這樣,林哥哥一路上前,然後被江明陽壓倒身下吧,哈哈哈!!
一般鄉試是秋天 會試第二年春天 咳咳 現在非常時期特殊對待吧,因為我發現我完全迷糊了……而且 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直接比試的,但是我想象不能是射100之箭誰中的多誰就晉級嗎……
下一章繼續京中~
-----------------------------------------------------------------------------------------
隋唐之後,參加科舉考試一直是男性社會的一種性別特權,但“倡優之家,及患廢疾,若犯十惡、奸盜之人,不許應試。”明代武職多半由世蔭承襲,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舉只是個補充形式,所以,明代武舉出人不多。 崇祯年間,只有倆人能舞動大刀(我汗,他們考什麽啊!!!)還是清朝武舉制度比較完善…… 分一、二、三場進行。一、二場試了弓馬技勇,稱為“外場”;三場試策論武經,稱“內場”。但是會限定各省的配額,通常人數是文科的一半。
策論:策題出自《孫子》、《吳子》、《司馬法》三部兵書,論題只從《論語》、《孟子》中出!!!
(感覺考試好累)
☆、37死心
林兆姑蘇過得逍遙,每日讀書聊天的,林家在京中過的卻是很煩心。不說為林兆回鄉趕考的事,一家人是又焦急又擔心,就連林海都偷偷掉了好幾根胡子。就說賈寶玉這個呆人,他自從知道黛玉定了親而他自己也要和個不認識的姑娘定親鬧了好幾回。一會吵着不要讓林妹妹嫁給別人一會吵着要見那位柳家姑娘一會吵着不娶柳家姑娘,把賈母吵得沒法了,就派人來林家要接黛玉過去要和姐妹們玩兩天。
陳林氏拒了好幾次,可這回賈家是鐵了心要接黛玉過去,連王熙鳳都派了過來。
王熙鳳确實是個聰明人,她來了和陳林氏先誇了林家并黛玉一通,恭喜她找到了好婆家,才緩緩的提起賈母想見見外孫女的意思。陳林氏想了片刻,為了林家的名聲,是不能毫無理由的疏遠外家的,前段時間以黛玉要準備小定拒絕了很多次,王熙鳳都來了是不好在拒絕了。
她緩緩的說:“玉兒最近正在和嬷嬷學規矩,畢竟是大姑娘了。一會咱們去看看她學的怎麽樣了,最主要的是看看嬷嬷放不放人。”
王熙鳳見有希望也松了口氣,家裏寶玉鬧得要命,這回要是在沒把黛玉接去,恐怕他就自己出門來了。上回高嬷嬷去賈家的時候她有事情回了王家,雖然聽過她的威名,到底沒親眼見過,也不是很發憷,就昂首挺胸的跟在陳林氏後面找黛玉去了。
她見過黛玉幾面,看起來雖然聽伶俐能說的,但卻是個善良的姑娘,好好說說賈母思念她思念她母親,必定是會跟自己回去的。
黛玉的确是很善良,聽王熙鳳唱做俱佳的說賈母多麽多麽想她,還有幾個姐妹起了詩社,就差她一個人沒去,拿帕子就抹了抹眼淚,“二嫂子,我也想外祖母姐妹們,可你也是知道的,最近哥哥回鄉趕考,弟弟還小,家裏很多事姑姑一個人忙不過來我怎麽能去外祖母家常住呢。”
王熙鳳看她松口,生怕陳林氏插一嘴黛玉就不去了,黛玉話音一落她就接上,“林妹妹原來是擔心這個,陳夫人在家裏能出什麽亂子!咱們兩家坐車也走不了多一會的,要是想回家随時回來都成。”
陳琳氏見狀,也站在一邊的高嬷嬷使個眼色,高嬷嬷心領神會,“琏二奶奶,姑娘這幾日正學着管家,恐怕是不好長時間不練的,她現在剛在家裏起了個頭,可是不能斷的。”
王熙鳳就算是在自大,也不敢說出讓黛玉去賈家管家的話來,要是那樣不說王夫人,就算賈母也饒不了她。她心中一咬牙一跺腳,笑道:“老祖宗想妹妹想的僅,就算是一天也想讓妹妹去的,好妹妹你就當幫幫嫂子,和嫂子去玩玩吧。”
陳林氏見狀笑着對黛玉說:“玉兒你今天就不要忙那些事了,放松放松和你二嫂子去玩玩。高嬷嬷也同意的。”
黛玉回頭看高嬷嬷,見她果然笑着點點頭。就答應了鳳姐,回裏屋換了身出門的衣裳,帶着幾個大丫鬟和高嬷嬷就同鳳姐上賈家去了。
王熙鳳一路扶着黛玉往賈母方裏走去,搶了秋分幾個的活。黛玉看來往的下人見她神色都怪怪的,有種後悔的感覺,覺得自己不該聽陳林氏的話過來。但是來都來了,不能一面不見就走人,只能硬着頭皮往前沖了。
進了屋賈母就一把把她抱在懷裏哭了起來,心肝肉兒的一頓叫,搞的黛玉不知道如何是好,連忙和姐妹們還有鳳姐一塊勸她,終于是勸住了,賈母拉着黛玉就不松手了,“幹嘛今天就走,我可不準,你都好久沒來看我了,也不多陪我幾天,你老子姑姑那裏我去說,你只管安心在這住下,不用操心這操心那的。”
黛玉笑道,“外祖母,這哪是我住您這就不操心了,哥哥遠在家鄉準備科舉,還有家中各種大小的事。我以前是當家不知柴米油鹽的,現在好不容易剛上手,歇上幾天又要重來了。”
賈母不高興了,“你姑娘家家的最是尊貴,操心那些事幹嘛,以後有的是時間去操心,在這你們姐妹幾個寫詩說話不是更快活?”
黛玉笑笑,她自然是希望和探春幾個玩的,就算這段時間她認識了不少大家小姐,她還是更喜歡和探春幾個相處,因為這樣不用費心思去想一套配好的衣服哪好哪不好,可是陳林氏告訴她,聊那個是最打發時間的,自己一定要學會。
寶釵上前拉住她,“你可算是來了,上回咱們都沒好好說說話。我們幾個起了詩社,珠大嫂子領頭,就我們幾個還有史家大妹妹和寶玉,可就差你一個人了。前兩日得了盆白海棠,我們今早還在說等你來了大家一塊來作詩呢,你可不能拒絕了。”
黛玉也親親熱熱的和她手拉手,“我看着也是很好看,可是寶姐姐你也知道,我哥哥最近不在家,家裏很多事都是要我去做的。”她看薛寶釵還是笑的端莊,話鋒一轉,“但是今天我可要好好歇歇,和姐妹們好好玩玩。外祖母可不許嫌我礙事。”
賈母笑呵呵的抱住她,“哪能呢,我巴不得你天天在我眼前。等一會寶玉回來了,你們就去亭子裏玩去,把花也搬去,今個雖然陽光好,但是也不準呆久了。鴛鴦也跟着去,別讓她們瘋過頭了。”
黛玉幾個要等下人把地方收拾好了才能過去,仍是坐在那配賈母說話。黛玉以前覺得賈母應該很不希望見到自己,畢竟去年宮中那事狠狠落了她面子,今個看賈母對她還是和善疼愛的,也松了一口氣。
她們正聊着,就看見周瑞家的歡天喜地的進來,“老祖宗安,娘娘賞下了東西,夏公公正在前院候着呢。”賈母果然高興,幾個姑娘都簡單收拾了下就帶着邢夫人、王夫人往前去了。王夫人走到門口,發現黛玉沒跟着來,驕傲自滿的掃了她一眼,“林大姑娘,你怎麽還不快來。粘粘娘娘的喜氣也是好的。”
黛玉抿着嘴坐在那笑,并不動地方,倒是高嬷嬷出聲道:“賈家二太太,我們姑娘又不是賈家的人,自然是不能去的。”
王夫人本想多說幾句,但是看到賈母她們已經走出一段了,不岔的看了她一眼,追着賈母去了。
看他們都走遠了,高嬷嬷對黛玉笑道:“姑娘剛才做的很對,你不必去和他們湊熱鬧。”黛玉悠悠的嘆道:“哪是要我去粘粘喜氣,是要我去丢林家的臉啊。”
倆人談了會話,輕松了沒一會。賈家的人就回來了。林黛玉頓時覺得頭痛,因為王熙鳳雖然沒回來,但那賈寶玉卻跟着回來了,不僅回來了,沒進門就直直的的盯着自己。她哪被人如此看過,又是氣她無禮又是傷感,高嬷嬷看出異樣連忙帶着幾個小丫頭擋在了黛玉前面。
賈寶玉像來是有些愣的,他一進屋就向黛玉走來就要靠近她,被高嬷嬷攔住才發現原來好久沒見的林妹妹身邊跟了好幾個人,還有個讨人厭的老婆子。他往後退了幾步嫌棄的舞了舞袖子,“你這個老婆子,我好久沒見林妹妹了,你卻在這擋道,還不快讓開!”
高嬷嬷哪會理他的話,反而把黛玉擋的更嚴實了。
賈寶玉他向來是不願意碰那些老婆子的,因這個婆子後面就是林妹妹他才屈尊看了兩眼。馬上就把目光移向了賈母。賈母看寶玉這樣,着急的道:“玉兒你和寶玉怎麽這樣見外,剛才還說一塊玩呢。那個嬷嬷你退下!”
黛玉在高嬷嬷身後小聲的說,“嬷嬷你別這樣,有秋分幾個就好了。你一把年紀了不要幹這些……這些事了。”黛玉本來想說危險的體力活,但是實在是說不出口,賈寶玉的瘋勁她以前是見到過的,橫沖直撞的,她生怕高嬷嬷的被碰倒了。
高嬷嬷聽話的回她身後站好,賈寶玉見最大威脅走了也不管那幾個小丫頭,湊近幾步拿出個紅麝手串來,他揚起自豪的笑臉對黛玉說:“林妹妹,這是剛才娘娘賞下來的東西,二姐姐幾個和寶姐姐都有,唯獨沒有你的,我把我這個給你。”
黛玉往後坐了坐,秋分盡職的上前一步,請賈寶玉後退些,她板着個臉,“寶二爺,勞煩你離我們姑娘遠一點。這既然是貴府的娘娘賞給您的,我們姑娘怎麽能收呢,您快收回去。”
賈寶玉不解,“我好久沒見妹妹了,就想親親熱熱的玩會,幹嘛要離遠點,那還怎麽玩了。林妹妹沒有這東西我把我的給她,那是對她好。”
秋分被氣的差點一口氣沒上來,她好不容易接上了還沒開口就聽到黛玉說道:“我怎麽沒有這東西,上回皇後娘娘賞了好些,就算沒有哪用得到你給?”說罷就哭了起來。
秋分幾個忙去安慰她,就見黛玉用帕子掩了面,哽咽的說:“高嬷嬷,咱們快些回去,在待下去我不一定被說成什麽了呢。”
高嬷嬷連忙稱是,就讓秋分幾個扶着黛玉起來。她這邊還沒起身,賈寶玉卻不幹了,他把紅麝手串往地上一摔,大罵道:“都是你惹林妹妹生氣。”摔了還不盡興就要上去踩兩腳。王夫人忙起身攔住他,哭着道:“我這是造的什麽孽啊,這是娘娘賞下來的東西,你就算在氣也不能摔它啊,你要是生氣找個丫鬟婆子罵兩句或者砸幾個花瓶都是好的,怎麽能這麽對娘娘賞給你東西啊!”
高嬷嬷也扶了黛玉起來,見黛玉哭得厲害就替她和賈母告別,末了說了句:“賈老太太,老奴在宮中待了很多年,就算是貴人主子賞下的東西,皇子公主都是不會随便摔打的。今個幸好是摔不壞的手串。”言盡于此她也不在說話,就要扶着黛玉出門。
賈寶玉見好不容易看到的林妹妹就要走了,連忙大喊道:“林妹妹你別走,咱們還沒說說話呢,平常就是寶姐姐陪我,今個好不容易把你給盼來了……”他還沒說完,就見高嬷嬷回頭,神色銳利的橫了賈寶玉一眼,“賈二爺噤聲吧,這話要是讓理國公家或者皇後娘娘聽到,可就麻煩了。”說罷就領着黛玉快步走了。
林黛玉聽着身後賈寶玉不依不饒的哭聲,不禁悲苦幾分,她怎麽就認識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