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開春時節, 北歸的病情已經徹底穩定。

情緒狀态也很好,英語的演講比賽,她還拿到了高中組的第一名。她演講的視頻, 也被學校的英語老師當作英文口語發音的模版。

一時之間, 北歸又在學校出了名。

學校論壇的帖子,都是在讨論她的。

不少人說,對她是始于顏值,忠于才華。

對于這樣的誇獎, 北歸跟以前那樣,覺得不好意思接受。

現在的她, 會很大大方方地接受別人對她的評價。好的壞的, 她都可以接受。

路上碰上了跟她打招呼的同學, 她也會坦然回應。

就算有時候沒聽見, 她也會直接告訴別人,不好意思,我剛沒有聽見。

她沒有再去害怕面對人群。

害怕有時候會因為她耳朵聽不見,而逃避跟旁人的相處。

她知道,不管發生了事情, 她的大姐姐一定會在她的身邊, 一切也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在北歸忙綠的同時, 應疊也沒有閑下來。

她進入到了封閉式的集訓。

每天都按照教練制定的訓練方案訓練, 飲食也是統一由是營養師搭配好一日三餐。

在要去封閉式訓練之前, 應疊剛開始還有點不知道應該怎麽去跟小北歸說這事。畢竟先前答應了她,晚餐要跟她一起吃,下了晚自習也要去接她的。

Advertisement

但要是進入到封閉式訓練後,肯定就沒辦法兌現承諾。

這讓應疊左右為難。

小北歸知道後,連忙說, 不用管她的,要應疊放寬心去參加集訓。

“你不生氣嗎?我答應你的事情,都沒有做到。”

北歸聽她這麽說,糾正她:“這有什麽好生氣的啊!你如果為了我,而放棄集訓,這才是讓我生氣的事情。你有你的事情要做,我也有我的學業要忙。我們兩個人,都要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努力呀。”

“我們都要一起加油哇。”

“而不是說,因為對方而放棄自己的生活。”

“你覺得呢。”

北歸竟然還做起了應疊的思想工作。

這讓應疊還挺意外的。

感覺小北歸渾身充滿了力量。

“嗯,我知道了。”

一番交談之後,在往後的一個月裏,兩人都沒有時間碰面。

應疊忙着集訓,然後在集訓過後,就去參加比賽了。

北歸呢就每天好好吃飯,然後認真學習,雖然兩個人好久都沒有說話,但只要空了,北歸都會給應疊發簡訊,說她今天吃了什麽。

以及在學校裏發生的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

但應疊在集訓,手機那些都被沒收了。

不過北歸也沒有覺得失望失落,她把生活中的點滴,都記錄在了手賬本裏。

那手賬本還是應媽媽送給她的。

是墨綠色的。

北歸一眼瞧着就特別喜歡,随身都帶着。

應媽媽還送給她一個拍立得,她說,現在小姑娘都喜歡這種小玩意。

是青草綠色的。

北歸也特別中意。

應媽媽說,綠色看着會讓人心情變好。

她希望小北歸永遠都快快樂樂的。

北歸一個人出門逛超市,去街角吃兩個人以前一起吃過的美食的時候,都會把拍立得帶在手邊記錄周邊。

最後把照片貼在了手賬本裏。

旁邊添一下文字。

都是寫給大姐姐看的。

生活好像一下子變得有意思起來。

從前滿眼混沌。

但在不知覺中,已經有了新的啓程。

從前潮濕的寂寥內心深處,在此刻,她感覺到自己內心底裏的溫潤。

她在手賬本裏寫到:

[我從未如此期待生活的多姿多彩,但因為你的出現,讓我覺得,好好活着,其實也挺不錯的。]

對于自己拿了英語演講比賽冠軍的事情,北歸一直忍着沒說。

在手賬本裏也沒有寫,她想當面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她的大姐姐聽。

但她,還不知道大姐姐什麽時候會回來。

大姐姐是沒有等到,卻等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北歸獨居的奶奶,在出門買菜的時候,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了下來。當場就暈了過去,還是左鄰右舍看到後,幫忙給叫的救護車。

但因為無法聯系上家屬,醫院也不敢貿然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目前做了搶救和身體檢查是說輕微的腦震蕩加腰摔傷了,需要做手術。

病人年齡比較大,情況也挺緊急,需要盡快做決定。

醫院沒辦法聯系上家屬,只能通過鄰居,聯系上了北歸。

電話打到學校安保處的時候,北歸還在上課。

得知消息後的她,整個人壓根沒辦法站穩。

好在同桌扶了她一把。

她很想說自己沒事,但她完全沒辦法開口。

最後是同桌陪她去的醫院。

到了醫院後,奶奶還在昏迷。

醫生找不到家屬,只能跟北歸說了大概的情況。

奶奶原本腿腳和腰就有問題,這次意外的摔傷,加重了情況不說,腦部可能還會受損。

但目前是腰傷比較緊急。

需要盡快手術。

但得先跟家屬确認基本情況以及簽手術風險同意書,否則後續的治療,沒辦法繼續。

北歸一遍遍打自己爸媽的電話,卻根本打不通。

她只能去聯系她的大伯。

大伯的電話,一打就通了。

在電話通的那一刻,北歸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大伯一遍安撫她的情緒,一邊問她,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北歸帶着哭腔,把醫生的話,告訴了大伯。

大伯知道這事後,說他馬上買票趕過來。

電話挂斷後。

北歸整個人癱在樓梯口。

從事發到現在,她想要聯系的人,一個也沒有聯系上。

父母的電話無法接通,應疊的電話是關機。

她只能給平常都沒有怎麽聯系的大伯通了電話。

雖然奶奶摔傷這事,大伯也應該要知道,但在北歸而言,她能想到的,就是先聯系自己熟悉和信任的人。

但卻都是無法聯系上的。

北歸以為自己是個大人了,可在面對這種事情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真的很沒用。

說話的時候,整個身子都在顫抖。

她太害怕了。

害怕奶奶出了什麽意外。

但更多的是,她沒有了底氣。

同桌沒有問她任何話。

選擇無聲地陪在她的身邊。

北歸在此刻有些懊惱,她先前,還對她的同學有點冷漠。可在這樣的局面裏,她的同桌還願意幫她。

承受着她不知所措的情緒。

“謝謝你啊。”

盡管從頭到尾。

北歸都沒有喊過他的名字。

但對于他來說,能夠在她的身邊,就已經足夠了。

“沒事。是我要謝謝你。”

願意讓我陪在你的身邊。

你看,年少時的喜歡。

似乎都低到了塵埃裏。

卻依舊渴望開出花。

大伯買了最快抵達莫城的火車。

北歸看着那個中年男人,氣喘籲籲地出現在醫院門前。烈日灼灼,将他臉頰兩旁的細汗照的晶瑩剔透,那瞬間,北歸忽然有一種,很莫名的感覺。

她從未好好細看過大伯一家人。

但在此刻,她看到大伯的容顏,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歲月痕跡。

大伯沒念過什麽書,是個養着一大家口子的農民。

偶爾也會為了細碎的事情,跟街坊鄰裏,或者是跟大伯母拌拌嘴,起個小的沖突。

抽抽煙,喝喝酒,激動的時候,還會爆粗幾句。

這些都是北歸之前不喜歡的。

大伯母也是。

是個很愛斤斤計較,有時候為了一塊錢都能跟菜市場的大媽幾番拉扯的中年婦女。

還很喜歡跟左右鄰居拉扯家長裏短,閑談村裏的八卦。

這也是北歸覺得難以接受的。

在北歸家,她的爸爸跟大伯截然不同。

北歸的爸爸是個文化人,說話有理有據,不愛争吵,冷靜沉着。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本科生,後來還去讀了研,畢業後,分配到國家鐵路工程做工程師。

然後開始挖山鑿地。

通鐵路。

北歸的媽媽也是鐵路工程的工程師。

在北歸的印象裏,媽媽跟別的孩子不太一樣,她名校畢業,事業心非常強。

從不沾染煙火氣息。

她在家休息的時候,也是捧着書本看。

家長裏短她從不關注。

一開始兩人都沒打算要孩子的,但後來意外有了,也就生下來了。生了小北歸後,北歸的媽媽并不打算當一個家庭主婦。

還是選擇了重新回到事業的崗位上。

後來他們打算再要一個小孩,其實就是怕小北歸一個人太孤獨了。卻沒想到,被誤會成是,他們要抛棄北歸。

見北歸強烈反對要二胎。

他們也很尊重自己的女兒。

忙于的事業的父母,并沒有過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上。

就連奶奶的意外摔傷,他們也是等奶奶做完手術後,他們才知道的。

但也趕不回來。

能做的就是出錢吧。

反正,他們也不缺錢。

每年夫妻倆賺的還可以,而且在那山旮旯裏頭,也根本花不了什麽錢。

似乎支撐他們往前走的,從來都不是家庭。

而是他們心中的理想。

他們既然這麽愛他們的理想生活,為什麽要生孩子呢?

北歸不知道。

也不想去知道。

在奶奶住院的那一刻,北歸好像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養活着一大家子人的大伯,在面對手術需要的一大筆錢時,紅了雙眼。

盡管北歸告訴他說,錢的事情不用擔心。

家裏有錢的。

但大伯還是偷偷抹了眼淚。

北歸說不出來什麽安慰的話,但她很感謝這時候大伯的出現。

讓她不再那麽害怕。

有了可以依靠的大人。

北歸也是第一次很誠懇地對大伯說,謝謝。

大伯有些意外。

印象裏這個侄女可不愛說話,臉上什麽表情都沒有。

但現在好像突然就長大了也懂事了。

大伯連連說一家人,不用說謝謝。

等奶奶這邊确定好住院了,她就叫大伯母過來。

今天來的匆忙,家裏還有孩子要洗衣做飯。

只能來一個人過來看看到底是什麽情況。

北歸沒有多說什麽,她在此刻,能信任的人,只有她的大伯了。

大伯處理好醫院的事情後,就讓北歸先回學校。

要是奶奶醒過來,讓她再來。

但是北歸不放心。

大伯态度很強硬,他說,這是大人承受的事情,小孩回去好好念書。

北歸拗不過。

點點頭說,好。

但離開醫院的時候。

北歸不知怎麽地,也紅了眼。

作者有話要說:  只要有家裏的大人在,好像不管在什麽年齡,我們都還是個孩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