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天早上,彤若打算到街上去逛一逛,回國好些天了,卻都很少有時間出去閑轉,現在終于被父親撤走了禁足令,她立馬準備出門透氣。
彤若去叫珍慧一起,珍慧要繡東西走不開,她便打算一個人出去,轉身又去找劉媽讓給她找旗袍穿。
她雖然喜歡西式衣服,沒有那麽多束縛,卻也偶爾想要換一種體驗,外國人都喜歡看中國女人穿旗袍,身材顯露無餘,那叫做曲線美。
劉媽思想比較守舊,一聽說,哎喲了一聲,道:“年紀輕輕的姑娘家穿什麽旗袍啊?露出兩條光腿來,竟讓別人瞧了去,珍小姐就沒穿旗袍,短衫裙子的,如今不上學了,卻讓人看着也跟個學生似的,要穿最好嫁了人以後再穿。”不等彤若反對她就轉身去找衣服,不一會兒拿來一件淺藍色的綢布衫子和一件月白色的綢布半身長裙,笑呵呵的說,“都是在你回來之前裁好的衣服,二小姐把握的尺寸,我一開始還怕太窄,看你回來後瘦成這個樣子,現在穿上應該也不小了!”
彤若坐在床沿邊不說話,手指挽着一绺頭發半低着頭,心裏不高興,她就想穿旗袍,但劉媽是她奶媽,她從小就沒了母親,只當劉媽像親媽一樣對待,再怎麽堵氣,都只不支聲。
劉媽把衣服往床上一攤讓她看,她也只斜了一眼,可斜了一眼後又忍不住去再斜第二眼,繼而徹底轉過頭去仔細的看,手指也去摸那衣服的料子。
上衣是冰藍色的衫子,裙子是月白色的,搭配在一起倒也挺好看的,尤其那衫子上從胸前斜到掖下處的麻花扣子彎過的地方挨着繡了一枝長長的迎春花,黃色的小花朵極為別致,不禁越看越是喜歡。
這衣服其實也是由旗袍演變的,但樣子更像學生裝。
劉媽又捧過來一雙繡花布鞋,鞋面上也繡着彎彎一枝迎春花,花是黃色,鞋面也跟衫子一樣的藍色,竟是配套的。
換上衣服和鞋子,劉媽又給她把頭發梳成一條長辮子斜放到胸前。
打理好後,她站起來原地轉了一個圈,手挽着辮子,偏着頭問:“好看嗎?”像個孩子似的,劉媽笑着點頭。
這日天氣極好,不像前幾日那般冷,太陽一出來所有的殘雪都化盡了,天一下子暖和起來,她只穿着單衣就出了院子,挽着辮子一走一跳的到了前院,剛下臺階,忽然聽到一個奶裏奶氣的聲音喊着小姑姑,緊接着樹後面就冒出一個小腦袋,小身子也随之出來了,歪歪扭扭的跑了過來,一把抱住了她的腿,叫着:“小姑姑抱,小姑姑抱。”正是雲延三歲的兒子海瑤,小名叫丁丁。
這孩子不認生,她第一天回來時,就粘她。
彤若被孩子逗的直笑,一手提起将他抱到了懷裏,往柳樹那邊走去。
柳樹絲絲縷縷的抽出了鮮嫩的芽,萬千枝條垂着,她把小侄子抱的高高的,讓那小嫩葉子劃過孩子的臉,也劃過自己的臉,麻麻癢癢的,嗅着那股春天特有的清馨味道。
孩子在咯咯的笑,她也在笑,圍着柳樹繞圈子。
Advertisement
丁丁的母親佩霞也在遠處笑,對一旁孩子的奶媽說,“看這姑侄倆,一個是三歲的孩子,一個倒像三歲的孩子。”
戲鬧了一會兒,彤若把侄子交還給佩霞又捏了捏小東西的臉蛋,才出門去。
臨城畢竟是西北都城,繁華自不必說,人也極多,街上行人衣着也都不同,但多半還是傳統的袍子,衫子,西式衣服的很少看到。
彤若逛了一會兒,就進了一家珠寶玉器店,掌櫃是個極有眼力的人,第一眼看到她就知道必是那種花錢不皺眉頭的大家小姐,殷勤的領着只看上等東西。
彤若試過幾只翡翠镯子又放了回去,覺得有些笨重了,又拿起一串瑪瑙珠子戴了上去,看着那暗紅透亮的珠子倒是有些喜歡,擡手向有陽光的地方一伸,那珠子便更是明亮中透着光茫來,瑩潤而不刺眼,圍在嫩白的腕子上,極為好看。
掌櫃的見她喜歡,笑着說,“小姐好眼力,這可是乾隆年間的東西,前兒個有人在咱們當鋪裏當了死期,今天早上才剛剛拿出來擺着,遇到這樣的東西也算是緣分。”
彤若這麽一聽就更是喜歡,剛準備開口問價卻想起出門時換了衣服,根本沒有帶錢出來,瞬間有些尴尬。
緩緩将珠子退了下來 ,還給了掌櫃,說,“我再看看別的吧,這顏色有些暗了。”
掌櫃的見她沒有了要買的意思,便也不多說,但還是很客氣含笑道,“那您自個兒先看看別的。”他便轉身去招待又一個新進門的客人去了 。
彤若便裝模做樣的真去看別的東西了,看了兩眼後,才順理成章的準備抽身離去。
剛一轉身卻發現那剛進門的客人有些面熟,不由得腳下一停多望了兩眼。
她想起,他便是那日野外遇到的兩個軍官中的其中一個,那個阻止同伴開槍,幫她的人……心中一喜,很想上去跟他說話,卻遲着步子不前,覺得有些冒失,畢竟兩人都不算認識。
她想了想,又不走了,轉過身去,繼續看着那些珠寶,随便拿起一樣,問道:“掌櫃的,這個是藍田玉嗎。”也不回頭,只認真的看着手中的東西。
不等掌櫃的說話,就有一個夥計到跟前給她介紹,“小姐,這是上好的和田玉。”
她噢了一聲,又把玉佩翻過來看,夥計又說,“這上面刻的是龍鳳圖。”她點頭笑了笑,放下玉,又側過臉去看別的東西,這一轉眸,險些吓了一跳,那人不知何時竟到了她跟前,正站在她的左側,距離極近,一不小心就會蹭上彼此的衣服。
他今日沒有穿軍裝,一身西服,衣冠筆挺,正含笑的看着她,倒并不陌生似的,像是見了熟人一般的表情。
她心中不由得欣喜,原來他還記得她,且還是在她換了身打扮後,于是也對着他微微一笑,點了點頭,算打招乎。
少年說:“小姐也是來買東西的嗎?”他這話等于白問,明擺的事情嘛,誰來這裏不是為了買東西?可這是必要的開場白。
她回答說,“是的。”也問了他句同樣無趣的話,“你也是來買東西的?”
他笑着點了點頭,轉過頭去随便望了望,說,“我是買來送人的,不知道送什麽好。”
她哦了一聲,“那要看你送的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才好來選。”
他說,“是年輕的姑娘。”
她不知道為何,心中就突然的一涼,但還是含笑道,“那也好買。”轉頭指着她剛才看過的那串瑪瑙珠鏈,說,“那件東西就很好,年輕的姑娘都會喜歡。”等他去看那珠鏈時,她便借口告辭,出門後也沒心情再逛街,叫了人力車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