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宣帝要與民同慶元宵, 終于在夜色降臨後,與張皇後攜手前來宣德樓,帝後二人在受了衆人叩拜後, 落座于上首,全然好似一對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恩愛夫妻。

今日随行者,除太子以外的皇子皇女, 連同養在張皇後膝下的娉婷郡主一并來了,又有得陛下看重的朝臣不過一二十位, 倒是将宣德樓坐了個滿滿當當。

宣德樓百尺之內, 重兵把守。

而樓前又設有兩座燈樓,燈樓之間架起高臺, 上有伶人樂師表演着, 正是熱鬧。

沈遇站在欄杆角落處, 眺望着人來人往, 熱鬧的禦街, 尋找着什麽。

片刻後,聽得身後腳步聲, 他終是收回了目光,回身看去, 那是宣帝身旁的內侍, “沈大人, 陛下宣見。”

他自是随着去了。

宣帝跟前, 有位不過八九歲的小姑娘, 正在同宣帝撒嬌說着話, “父皇, 母後, 兒臣同表姐一道去禦街上逛逛,您就答應兒臣吧。”

沈遇走近,恰好聽見。

小姑娘模樣生的好,面容同宣帝有五六分相像,天子之女,金枝玉葉,錦衣玉食,卻仍舊張大了一雙明亮的眼眸,可憐巴巴道:“兒臣一年到頭,就只有今日能出宮。”

她是老來女,縱使生母張良嫔并不受宣帝寵愛,卻又因為張皇後這位嫡姐和女兒的關系,在後宮之中也算是太平無事,日子舒心。

張皇後于宣帝前開口,她略皺着眉頭,輕聲言道:“街上多少百姓,若是不小心沖撞了你們,可怎麽好?”

小丫頭雙手抱住了張皇後的衣袖輕晃着,嬌聲道:“母後,您就準了兒臣吧。”

她的餘光瞥見了一抹绛紅,眼前一亮,“父皇,不然讓沈大人保護兒臣?”

她聲音不大,卻是叫周圍人全都聽見了,人人都知道這話說的不妥,人人也都自己的心思。

宣帝輕斥了自個兒女兒一聲,“胡鬧。”卻是笑着說的。

Advertisement

小丫頭也不怕她父皇,撲到宣帝懷中,“父皇,您就準了兒臣吧,沈大人那般厲害,護兒臣安危不在話下。”

“去年上元節,也是沈大人解決了街上的騷動,護送着兒臣平安回宮的。”

張皇後狀似無意的輕瞥過那安靜立于一旁的娉婷郡主,娉婷郡主在她膝下長大,雖說娉婷郡主如同皇室中的任何人一般,極會隐藏心思,可年輕姑娘的情思,即便隐藏在心底不輕易顯露在人前,可那情思卻是會從眼神中洩露秘密。

小丫頭還在同宣帝撒嬌。

張皇後的目光并未停留,最後落在了走上前來的年輕人身上,見他走上前來請安,“臣見過陛下。”

“見過娘娘。”

宣帝的目光也落在了來人身上,“沈卿可願陪朕這六女去街上逛逛?”他到底拗不過小女兒的苦苦哀求。

“父皇最疼兒臣了。”六公主歡喜道。

沈遇颔首道:“臣遵旨。”

“臣定護六公主平安歸來。”

六公主歡呼一聲,“太好了。”

她年紀尚小,又是養在深宮,不谙世事,也不知男女到了一定年紀,又有了家室以後,應當是要避嫌的,她去拉了安靜站在一旁的娉婷郡主的手,笑眯眯的朝着娉婷郡主說道:“表姐,咱們走吧。”

“有沈大人保護咱們,就算有壞人在,也不怕的。”

娉婷郡主輕笑道:“福玉說的是。”

她終于能擡眼看去,“有勞沈大人。”她的目光中忍不住帶上了期待,卻又在發現沈遇從進來一直現在,都并未看向她時,期待破碎。

沈遇垂着眼,淡然應道:“郡主不必客氣,不過是臣職責所在。”

娉婷郡主剎那抓緊了手中錦帕,卻又在旁人察覺前松開了手,只屈膝同宣帝與張皇後行禮,“娉婷告退。”

六公主也同歡快的同帝後行過禮,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娉婷郡主的手,往外走去,“表姐,咱們快走。”

沈遇也自是向帝後告退,跟了上去,又點了一隊身着常服的禁衛随行,他略落後兩步,行在六公主身後。

燈樓處的歌舞表演,吸引了不少行人,而六公主卻是看得厭了,半點兒興致都沒有。

她出宮的次數屈指可數,好容易能出來走走,自是在興頭之上,一時拉着娉婷郡主去看正在捏糖人兒的攤位,看了大半晌都不挪步的。

今日能在禦街上設攤賣貨的生意人,那可都是提前在官府進行了報備的,知曉今夜達官貴族家中的嬌小姐貴公子不少,一眼瞧見在他攤前看的小姑娘年紀雖小,穿着卻華貴,身份定是不凡,就算只看看不買,他也恭敬迎着,“不知姑娘,喜歡什麽樣兒的糖人兒?”

六公主認真思索了片刻,“給我捏個兔子吧。”

她又回過頭去看娉婷郡主,“表姐,你想要什麽?”

娉婷郡主淡然笑道:“我便不用了。”

這些不過是小孩子才喜歡的東西。

她想要的,卻又無法得到。

她心中泛起了苦澀,許是趁着這時的熱鬧喧嘩,無人察覺她的心事,她看向了站在不遠處的人,那個人卻是在看向別處。

“阿虞。”

街上太過熱鬧,怕溫虞聽不見,溫成言擡起手朝不遠處揮手又喊了一聲,終于被他妹妹看見。

陶桃喜道:“是二少爺,還有易少爺和英姑娘。”這可太好了,她們逛着沒什麽意思,能碰到二少爺他們,總是能一起游禦街,多熱鬧啊。

說話間,兩方人已是相遇,互相見過禮,許是從她二哥口中聽說了小時候那些個随口提過的話,溫虞不免多看了一眼趙易。

她幼時玩伴不少,趙家卻是因為兩家相鄰,長輩們又交好的關系,從她出生起,便同趙易相識,趙易卻不是她最好的玩伴,趙易幼時體弱,性子太過安靜,旁人打鬧時,他就在一旁安靜地看着。

她是不大愛同趙易一處玩耍,卻仍舊會帶上他。

這麽多年過去,同趙易的過往,她都快要記不太清楚了。

而趙易真的還一直記着當年她随口提過的‘諾言’嗎?

這樣一想,她有兩分不自在,不免左右看過,好奇問道:“怎麽不見阿雲,他今夜竟是耐得住性子,不同你一道出門?”

溫成言想起了他那倒黴弟弟仍舊腫着的臉,就覺着好笑,“他在家中溫書呢,倒是你,怎麽只你一人?我那妹夫呢?”

提起沈遇,他話語裏帶起了幾分嘲意,“今個兒可是上元節,他難不成又同往年一般,公務纏身,所以丢下你一人?”

溫虞略皺起了眉頭,想也沒想便維護着沈大人,“他今日随侍陛下左右,哪裏有空同我閑逛。”

她自個兒說完都沒有察覺到語氣的不高興來。溫成言卻是聽了出來,他妹妹可不常生氣的,“罷了,他既然不在,我們陪你也是一樣的。”

趙英喜上眉梢,挽住了溫虞的胳膊,一邊往前走,一邊感慨着,“那太好了,阿虞姐姐同我們一起逛吧,上京的元宵節可太熱鬧了,你瞧那兩座燈樓可真美,聽說陛下此刻便在那裏同咱們一起過節呢。”

溫虞擡眼看過去,燈樓高聳,垂挂着的花燈也都已經點亮,于人群中格外顯眼,無論人身處何方都能瞧見那兩座燈樓。

趙英是第一回 在上京過元宵,不免興奮,“聽說半個時辰後,陛下就會命人放煙火,還會賜下燈謎讓百姓猜,猜中了還能得陛下賞賜……”

她自是滔滔不絕的說着話,溫虞卻是心不在焉看着燈樓。

陛下在那裏,沈遇也在那裏。

他們明明都身處于這條禦街上,卻是各自同旁人共同度過元宵佳節。

趙英說着說着,又相中了一旁攤位上擺着的銅鏡,不免停下了腳步,“阿虞姐姐,咱們瞧瞧這個吧。”

溫虞笑笑,應道:“好。”

街上人來人往的,小童也多,在人群中穿來穿去,靈活的很,他們不過才到人腰間,大人們自是不會怎麽注意。

溫虞正同趙英說着話呢,就覺着自個兒被撞了腰,力道雖不大,卻因着她沒在意,身形不免一晃,耳墜子也随之晃動。

“當心。”

“當心。”

兩道不同的聲音同時響起。

趙英忙是扶住她,關切道:“阿虞姐姐,沒事吧?”

“我沒事。”溫虞笑道,“不必擔心。”

衆人想起來要去看是誰撞了溫虞時,卻又發現那小童仗着身形,一扭身就跑進了人群裏,他們就看見了一道靈活的身影。

溫成言皺着眉頭,想讓人去把小童追回來,又聽溫虞勸道:“二哥,算了吧,難得一起逛街,不必為此事掃了興致,我沒受傷,也沒丢東西。”

陶桃在旁,幾欲想要開口,她家姑娘腰上挂着的玉佩可不見了,想想也知道是被那小童給偷走了。

這些扒子可真是厲害了,偷東西都偷到了她家姑娘頭上了?

可姑娘想要息事寧人,她自是也不好提,除了她旁人也并沒有瞧見姑娘的玉佩被偷了。

她們繼續往前逛着。

穿梭在熱鬧人群中的靈活小童,懷中揣着剛偷來的玉佩,心裏頭不知多高興呢,正要拐進一處角落,脖子一緊,被人從身後提住了衣領,“小鬼,你可知你偷得何人之物?”

小童一眼看見甲胄,終是害怕的連連求饒,“軍爺饒命,我錯了再不敢了。”連忙将玉佩遞上。

那把玉佩找回來的骁衛,自去尋了沈遇交出玉佩,“大人,這是夫人的玉佩,被人給偷了,兄弟們追了回來。”

沈遇握着玉佩,問道:“夫人在何處?”

骁衛忙道:“夫人就在前頭,是同溫家二少爺,還有趙家兄妹一道出游的。”

“趙家兄妹?”

作者有話說:

捉個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