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買房

“那我們家把老劉叔的房子買下來!”許青青兩眼亮晶晶的盯着爸媽,“爸,媽,你們說好不好?這樣哥哥也可以有個單獨的房間了,媽媽曬被子也不用爬樓了。”

“你一共得了多少稿費啊?”許秋實當父親的自尊心不想占女兒的便宜,但是看着女兒滿臉的期盼,又不忍心潑她冷水。

“一共有二萬六千塊,不過這裏面還有一千塊是給編輯的提成。”許青青拿出自己工商銀行的存折給爸媽看,“買房子夠了,剩下的錢還可以打家具收拾房子。”

許秋實在心裏嘆口氣,無奈的承認自己一個窮教書的收入的确太低,以至于小女兒都會想辦法賺錢改善家裏的生活環境了。

“可以買,但是房産證必須寫青青的名字,我們家不能助長不勞而獲的風氣。”許秋實鄭重的說道,“要和青松說清楚,這是青青賺的錢買的房子。”

寫誰的名字許青青并不在意,她高興的是終于可以憑自己的力量讓家人們過得更好,“那我們吃完粉先去老劉家看房子,看上了得和他砍砍價。”

“這砍價的事得你媽媽上。”許秋實想到和老棋友砍價就頭皮發麻,趕緊推薦孩子媽上。

“那肯定,你爸臉皮子薄,沒準一分錢砍不下還得倒漲。”張淑蘭斜睨了丈夫一眼接了句話。

許青青腦補了老爸面紅耳赤和老劉叔砍價的畫面多麽的有喜感,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聲來。

“好啦,看小黃起床了沒有,我們下粉吃。”張淑蘭忙替丈夫解圍。

許青青進屋發現黃莉還在呼呼大睡,真沒愧對她“睡神”的封號。

“睡神,起床了,都九點過了。”許青青把黃莉喊醒了。

黃莉睡意朦胧的望着許青青,突然想起自己是在許青青家,不好意思的摸摸頭,趕緊起床洗漱。

“媽,大哥呢?”許青青嗦完粉才突然想到沒見大哥來吃早飯。

“你大哥啊,早就去丈母娘家獻殷勤去了。”張淑蘭聽女兒問起兒子忍不住陰陽怪氣的說。

“大哥交女朋友了?”許青青興奮的打聽起了八卦。

Advertisement

“馬上就要變你大嫂了!”張淑蘭有點悶悶不樂。

“媽,大哥找女朋友了你不高興,是不是覺得當婆婆了就變老了?”許青青看媽媽的樣子,似乎對未來的大嫂不太滿意,就故意嬌憨的問道。

“你這孩子,真是的,亂說!”張淑蘭被女兒的話鬧了個臉紅,特別是看到許秋實在旁邊看熱鬧,更加不好意思。

許青青走過去挽着媽媽,輕聲安慰:“媽,你在我心裏永遠年輕漂亮!”

張淑蘭欣慰的拍了拍女兒的手,“說什麽傻話,你們長大了爸媽肯定要變老。”心底對兒子對象的那麽點不甘願的情緒卻不知不覺的消散了。

大哥的對象叫吳小燕,是學校的臨時工,去年大哥還在水泥廠上班時兩人就看對眼了,也去電影院看過好幾回電影。

本來大哥和他的對象還是在搞“地下情”,兩邊的家裏都還沒有過明路的。今年年初許青松突然調到學校搞後勤,吳小燕家就着急了,深怕許青松會踹了他們家女兒。

吳小燕本來是學校臨時工就不怎麽配得上許青松,許青松雖然在水泥廠上班,但好歹是正式工,而且本人高大英俊,一表人才,屬于顏控女孩一看就臉紅心跳,再看傾心不已的那種小鮮肉。

現在許青松調到了縣一中,與吳小燕臨時工的身份差異更加明顯。

吳家就是縣城裏的老居民,在老街有一幢小小的私房,一家子老少三代八口人擠擠巴巴的住着。家裏的房子本來就不夠住,希望吳小燕趕快嫁人,再加上怕許青松這只快煮熟的鴨子飛了便宜別人,吳家也不講究了,直接先讓女兒帶對象回去見了家長。

許秋實和張淑蘭都被蒙到鼓裏,直到許秋實大嫂見到張淑蘭,故意恭喜她要當婆婆了,還說了幾句別有用心的話,張淑蘭才知道兒子都已經見過丈母娘和老泰山了。

張淑蘭氣得七竅生煙,晚上回到家問許青松,許青松磕磕巴巴的解釋了半天,張淑蘭的一肚子火都沒消,這段時間母子倆正冷戰呢,許秋實在中間當夾心餅幹滋味也不好受。

現在女兒幾句話就讓妻子消了氣,許秋實得意洋洋的想,小閨女不愧是家裏的貼心小棉襖,一回來家裏的氣氛就好了不少。

許青青想起前世,大哥的妻子也是吳小燕。她人長得一般,但挺本分,也勤快。

老媽生病時動手術自己不在身邊,多虧大嫂貼身照顧,端屎接尿,擦身洗澡,至少讓愛幹淨的老媽沒受這方面的罪,從內心來說,許青青對大嫂是心懷感激的。

“媽,哥哥是大人了,你就安心當婆婆吧!我們家什麽時候辦喜事?我七月初就能放假了。”許青青一陣連珠炮似的問道。

“還早呢,起碼也得國慶節。他們老吳家不就是擔心青松反悔嗎?也不想想你爸爸是什麽人?咱家才不會做那讓別人戳脊梁骨的事情。”張淑蘭唠唠叨叨的和女兒念着。

“那不是他們家不了解你和老爸的人品嗎!”許青青和老爸擠擠眼睛,拉着黃莉跟在媽媽身後出了門,一家人說好去看房子的。

老劉家的老伴和兒子已經跟着運家具的車往省城去了,老劉在家守屋。賣房子的信已經放出去了,問的人多,看得人少,連一個還價的人都沒有,都嫌貴了。

可老劉執着的認為自家的屋子值這個價,不是需要錢在省城重新買個屋,他才舍不得賣呢!

許秋實帶着家裏人來看房子讓老劉大跌眼鏡,不過他依舊笑眯眯的帶他們參觀房子。

老劉家的臨街一樓氣派得很,一共有三大間門面,原來是老兩口開粉館用的。他家的粉許青青吃過,說實在的,炒的臊子不如自家老媽弄得,油辣子也是,所以粉館的生意不溫不火。

許青青不曉得的是,老劉叔家就憑這“不溫不火”的粉館存了一筆錢,就憑這底氣,才敢跟着兒子去省城安家。他們在省城看到處帶門面的臨街私房,準備買下來,繼續開粉館,要不是省城的房價貴,他們哪裏需要賣這裏的房子?

“老劉叔,你家的粉館不需要占三間門面啊,幹嘛不出租呢?”許青青跟着爸媽進了粉店,開店的東西都是現成的,許青青想這房子真劃算,不過她還得隔一間門面來做其他的用途,全部用來開粉館,有點浪費了。

“青青,你不曉得,有鐵飯碗的人不願意做生意啊,都嫌沒面子。”老劉叔笑着反問,“不信,你問問你爸,看他肯不肯?”老劉叔說的是實話,縣城裏消息閉塞,願意做生意的人的确不多,所以現在肯拉下臉做生意的才賺錢。

許秋實窘迫的瞪了老劉一眼,“你這老家夥就喜歡胡說八道,我幾時看不起你了?”

“老劉,要老許來賣粉,估計連老本都虧掉,他哪裏有你的手藝!”張淑蘭笑眯眯的給丈夫解圍。

“那倒是!”老劉背着手帶他們從門面邊上大門進院子,他們家生活區和營業區泾渭分明,為此不惜浪費可以做一個小門面的地方專門修了間進院子的大門。

許青青母女都是第一次來到這院子裏,許秋實倒是熟門熟路,他經常在這小院和老劉一塊下棋。

小院極為幹淨整潔,還放着一些花盆,裏面種着栀子花,三角梅和繡球,三角梅和繡球正直花季,怒放着,讓人賞心悅目。張淑蘭一向喜歡花花草草,一看這院子就愛上了。

“這平房也有一百來個平方,原來用修樓房剩下的材料修的,結實得很。”老劉指着院子一側的平房說道。

然後又指着平房對面的空地對他們說,“看見沒有,圍牆裏面的地方都是我家的,我老劉吹牛沒,是不是還可以再修一棟房子?”

那塊空地一大半用水泥硬化過,剩下的一小半是塊小菜地,還種着幾樣應季的小菜,青磚砌好的圍牆把院子圍着,不會和鄰居家有糾紛。

樓房的正對面就是白水河,老劉家用青磚和水泥砌了半人高半米寬的水泥臺子,上面幹幹淨淨的,老劉叔說可以用來曬酸菜和幹菜。

老劉又帶着他們一家上了二樓,現在修房子也不講究什麽設計,但這樓房還是挑出了一米多寬的陽臺,也可以說是走廊,站着這陽臺上可以俯瞰不遠處的白水河緩緩流過。

五月的陽光還很溫和,微風習習吹過,站這樓上眺望遠方令人心曠神怡。

二樓室內有五間房,客廳在中間,兩邊有三間卧室,一個大的洗漱間。一樓還有廚房和衛生間,許青青覺得老劉叔修房子時想得很周到。

想不到自家這麽快就要住進河景房了,許青青一陣心熱,這可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啊,果然還是自己賺的錢花起來比較有成就感。

黃莉聽到許青青的父母開始談價,才知道她家要把這房子買下,不由自主的吐了吐舌頭,“你們家可真有錢!”

“黃莉,你看老劉叔家,一直就沒端上鐵飯碗,卻能起這麽一大棟房子,可見還是做生意比較賺錢。”

許青青想到黃莉家的現狀,忍不住點撥了幾句,黃莉如果能分配到政府機關和水電等部門,還可以保持鐵飯碗一直不爛,但那點工資對她家來說也是杯水車薪。如果她分配到企業,還不如別浪費時間,乘着縣城做生意的人還少,直接做點小生意賺錢比較快。

黃莉聽了許青青的話若有所思,一直沉默着沒接話茬。

那邊張淑蘭和老劉砍價進度不大,老劉同意把他下面賣粉的家什,包括桌椅板凳全部贈送,但是一萬五的房價不肯少。

許青青想了想,走過去對老劉叔說道:“老劉叔,一口價一萬四千五百塊,你同意明天就辦證交錢。這房子是很好,但你想想,放信這麽久有人來還價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