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熱戀(13)

幾十年前, 烏水城還是一座小城。

古樓倚河而建,形成一條城鄉結合的小街道,小城的孩子最喜歡在水上劃竹排, 那些竹排都是他們自己制作的, 三四根竹子綁在一起,就是一個小小的木船。

烏水城的人都通水性, 即便不小心落入河水中,他們也能很快從水裏游上岸,就像猴子會爬樹, 就像貓會捉老鼠一樣, 烏水城的大人們從來不擔心孩子會溺水。

那一年, 古如心落榜, 沒有考上大學。

幾十年前, 大學招收條件非常苛刻, 考上大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城很多的人都沒考上, 古如心也不例外。

古如心後來選擇一所衛校, 很多烏水城的女孩子都選擇去這所衛校念書,出來之後就可以當護士,對當地的女孩們來說,護士是一個非常體面的職業。

衛校離烏水城不遠,每次周末,女孩們會坐一輛破舊的大巴, 從學校一起回到烏水城。

古如心每次從車站出來,都會在街角看到駱昭年, 少年總是蹲坐在一棵老榕樹下, 腳邊放着書包, 手上拿着一本書。

古如心知道,他是來車站等她一起回家的。

駱昭年喜歡看書,什麽書都看,名著、小說、傳記、歷史什麽都有,古如心每次都會問他,是書好看還是她好看,然後他會看着她的眼睛,說阿心好看。

古如心從車站出來,從來不敢主動靠近駱昭年,因為車上很多女孩都認識她,她們都住在烏水城裏,如果她和駱昭年走得太近,她們會把兩人戀愛的事告訴大人,駱家在烏水城名望不小,很難保證不會傳到駱家人的耳朵裏。

每次這種時候,古如心總是告訴同伴,說她要去一個老太太家看一只小黑貓,借此把同行的女伴甩開,然後她會帶着書包拐到一條沒落已久、很少有人出沒的深巷。

那條巷子四周都是危樓,據說還會鬧鬼,可古如心一點都不害怕,因為她知道要不了多久,阿年就會來找她。

等駱昭年的身影出現,兩個人會心一笑。

他們總是把書包丢在地上,然後背靠一堵破牆,開始接吻、擁抱和愛撫。

對他們來說,這一條深巷并不是鬧鬼的地方,而是他們用于安撫思念和渴求的秘密基地。

親熱過後,古如心樓着駱昭年的腰,親昵道:“阿年,我的包包破了一個洞,我想買一個新的。”

古如心生于一個破碎的家庭,有一點性格缺陷,總是渴望別人無條件對她好,而駱昭年也從來沒讓她失望過。

“還有我的鞋子舊了,想換一雙。”

古如心的媽媽很少給古如心零花錢,她如果想花錢,只能自己想辦法從別人身上拿到,駱昭年的零花錢幾乎都給她花了,可還是不夠。

“需要多少錢?我想辦法幫你弄到。”

駱昭年對她總是過分縱容,古如心享受着這一份愛意。

“你幫我弄到一百塊就好,剩下的我自己想辦法。”

短暫的溫存過後,兩人一前一後離開,她走在前面,在路的這一邊,他走在後面,在路的那一邊,古如心偶爾會回頭看一眼她的少年,相隔百米,他們遙遙望向,相視一笑。

烏水河岸,到處是光着屁股劃竹排的小孩,小孩們很快樂,整座小城仿佛充滿着他們的歡聲笑語。

古如心每次回憶過往,總覺得過往的黃昏格外美好,後來她才慢慢明白,美的不是黃昏,而是那個不緊不慢跟在她身後的少年。

駱昭年後來倒賣中藥的事情被發現,他被駱老爺子用皮鞭抽了五鞭,少年背後細致的皮膚,頓時皮開肉綻。

駱老太太很心疼,一邊給兒子敷藥,一邊溫柔詢問他為什麽這樣做,駱昭年卻緘默不言。

後背太疼,駱昭年只能趴着睡覺,古如心偷偷潛入他的房間,将洗淨的兩個桃子送給他,心疼地問他疼不疼。

駱昭年點頭,像小孩問要糖似的開口說:“阿心幫我吹吹嗎?”

古如心知道幫他吹一吹,也不能緩解他皮肉上的疼痛,可她還是撩起他的T恤這麽做了,一邊吹一邊惡趣味道:“阿年乖,姐姐給你吹吹,吹吹之後就不疼了~”

于是,兩個人都笑了。

他趴在床邊,伸手觸摸她的臉,杏眼溫柔:“你打開抽屜。”

“嗯?”

“打開看看。”

古如心打開他書桌的抽屜,裏面放了很多的錢,有五塊的,十塊的,二十塊的,還有一張五十塊,古如心數了數,居然有三百多塊錢。

“給你買鞋。”他說。

少年看着她,眉目充滿了柔情,世界上再沒有什麽比這個目光更柔軟了吧。

第二個周末,駱昭年的鞭痕愈合,古如心也有了一雙漂亮的新鞋。

古如心穿着新鞋,帶着駱昭年乘坐231路車,去了一個偏僻的教堂,他們坐在教堂裏參加一對陌生男女的婚禮儀式。

等所有人全部散場,她牽着駱昭年走到空空蕩蕩的婚禮臺上,對着教堂的十字架笑說:“駱昭年,你願意娶古如心為妻嗎?愛她、忠誠于她,無論她貧困、患病或者殘疾,直至死亡,你願意嗎?”

駱昭年看着她,沒有說話,但他在笑。

“你願意嗎?”古如心又問。

駱昭年:“嗯。”

兩人走出教堂,遇到一個街邊攝影師,于是他們站在教堂一棵喬木前,手牽手拍下一張合照,照片裏女孩的笑容美豔動人,少年低頭親吻女孩的面頰,嘴角彎彎。

駱昭年後來在照片背後,用鋼筆寫下兩行字: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

烏水城這幾天一直下雨,烏水河漲大水,周邊的古樓被雨水和河水包圍,木船成了烏水城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駱家房子地基較高,沒有被雨水浸泡的顧慮,但地板還是潮濕得厲害。

駱家的倉庫灌入雨水,地板潮乎乎一片,楊芸不得不叫上江阿姨,一起整理倉庫。

“江阿姨你看,這是小天三歲的時候騎的三輪車,居然還在倉庫裏,看樣子還沒壞。”楊芸從一對廢舊堆裏找到一輛小三輪車,覺得格外親切。

江阿姨笑了笑:“小天小時候很可愛,我記得他很愛他的這輛小三輪車。”

“是呀,他爸後來給他換一輛四輪車,說要把這輛小三輪拿去給小弟,他死死抱住不肯放。”

“你看,還有他的滑板,旱冰鞋,小木船。”

江阿姨從廢舊堆裏翻出更多的東西,都是駱天易小時候的玩具,叫人忍不住懷念過往。

“哎呀,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他都長大了。”

現在已經學會跟女孩子談戀愛了,楊芸輕嘆了一聲。

倉庫的一角擺放了很多的舊書,因為地上潮濕,那些書籍書頁泛黃,紙張也是潮乎乎似的柔軟,帶着一股潮濕的發黴氣味。

楊芸走過去,将那些書本裝入一個大紙箱裏。

這些書本都是駱昭年的東西,名著、小說、傳記、歷史書什麽都有,楊芸總在想,駱昭年如今性格的養成,是不是和這些書籍有關?畢竟書籍能造就一個人的靈魂,楊芸一直覺得自己的丈夫是一個博覽群書、儒雅睿智的男人。

然而,當她拿起一本書,一張舊照從書頁裏滑出。

楊芸從潮濕的地面上撿起那張舊照,翻過來一看,整個人愣住了。

照片裏古如心和駱昭年站在一起,古如心笑靥如花,駱昭年低頭親吻她的面頰,嘴角和眉梢都帶着幸福的笑意。

再看照片的背面,那是駱昭年留下的字跡: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楊芸定在原地,目光呆滞,心中五味雜陳。

“小芸,怎麽了?”

見楊芸拿着一張照片一動不動,江阿姨走過來:“是發現什麽了嗎?”

楊芸将照片胡亂夾進書裏,木愣愣道:“沒有,只是突然想到一些事情。”

江阿姨不疑有他,繼續用紙箱裝撿倉庫裏的汽車配件。

楊芸心不在焉地整理書籍,思緒回到幾天前,她和駱昭年在機場遇到古如心的那一幕。

駱昭年似乎不願意見到古如心,兩人見面時的氣氛也很奇怪。

現在想想,那大概是舊情人久別重逢時時感到拘謹和無措,或許還有尴尬、悵然和遺憾吧。

遺憾?

駱昭年錯過了古如心,最後和她楊芸在一起,這讓他感到遺憾了是嗎?

他那天為什麽如此反常,一直沉默寡言,不願意說話,是不是還愛着古如心呢?

楊芸心情煩悶,胸口仿佛積了一團團的烏雲。

她想起她追求他的那段過往,他明明确确告訴過她,說他心裏住着一個人,不知道要用多久的時間才能忘記。

楊芸當時很愛他,不介意他有過一段情史,她覺得只要給他一點時間,只要一直陪在他身邊,他總會忘掉那個人。

後來他們順利結了婚,生了子,她以為他已經忘記了那個人,現在看來,好像并不是她想的那樣。

是啊,像古如心這種美到骨子裏的女人,怎麽可能說忘就忘?

當天,楊芸借口身體不舒服,直接回房間休息,晚飯也不吃了。

她穿睡衣躺在床上,眼睛直瞪瞪看着天花板,覺得自己很委屈。

她嫁給駱昭年這麽多年,給他生了一個兒子,打點着駱家老小的生活,到頭來她不是丈夫最愛的女人,她是丈夫美好人生的一個缺憾。

晚上八點,房門被推開,駱昭年左手挂着一件西裝外套,右手拎着公文包走進房間。

他看了看床上的楊芸,将外套挂在椅子上,然後放下公文包。

“江阿姨說你身體不舒服,是怎麽了?”

聽到他的聲音,楊芸眼眶通紅,鼻子酸澀得厲害。

“嗯?”

他打開床頭燈,繞過半邊床,坐在楊芸旁邊:“怎麽了?”

當他看到楊芸通紅的眼眶,駱昭年頓了頓。

“跟咱媽吵架了?還是誰欺負你了?”

楊芸用手背擋住眼睛,聲音哽咽:“你......還愛古如心嗎?”

——

駱天易生日的時候,古琦送他一輛挂他名字的跑車,是一輛高調的蘭博基尼,車子被停放在男生宿舍樓下,車身有燈帶裝飾,亮着絢爛的光芒,車裏擺滿鮮花和彩色氣球。

駱天易起初并不知道那是送給他的,他和蒼志澤幾人從球館回來,手裏抱着一個籃球,和男生聊着無關痛癢的事。

走到男生宿舍樓下,便見一群男生圍着一輛藍色的蘭博基尼拍照,他和柯曹幾人走過去,立刻被豪車流暢炫酷的外型吸引。

不用懷疑,男人對車子的癡迷程度,僅次于女人,即便有一輛保時捷的駱天易,也不免粗俗。

“操,這車子酷斃了!”蒼志澤感嘆。

柯曹表示贊同:“什麽情況?誰來解釋一下?”

圍觀群衆之中,有一個人開口解釋:“聽說一個女的給男朋友慶祝生日,給男友送了這一部車。”

“我靠!這麽壕?!”蒼志澤眼睛都瞪綠了,“誰他媽這麽爽?!”

“不知道啊,反正咱只有羨慕的份。”

因車子太過炫酷騷包,男生宿舍樓下很快被圍得水洩不通,不僅僅是男生,連隔壁女生宿舍樓的女生,也都跑過來圍觀,大家紛紛舉起手機拍照,發了一條條雖然很牛逼卻和自己毫無關系的朋友圈。

駱天易把籃球丢給旁邊的柯曹,用手機拍下被浪漫的燈帶、鮮花和氣球裝飾的蘭博基尼,然後發一張圖片給古琦。

駱天易:羨慕別人的男朋友。

駱天易:為什麽別人家男朋友那麽受寵,我家臭姐姐卻一天天冷落她的男朋友?

作者有話說:

留言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