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節
是看我小妹妹可愛?
雲濤賭氣也拿了塊吃,那桂花糕做得小巧,也不過大人的拇指大小,高文卿吃掉了一個,又拿了第二塊,小雲濤見狀忙用空着的手去拿,高文卿見盤子裏也沒幾塊了,趕緊又多抓了塊。你一塊我一塊,兩個小童竟然搶起桂花糕來。
雲妙看得歡樂。忍不住咯咯笑起來。
卻聽門外也傳來爽朗的女子笑聲,“哎喲,我說我家的淘氣包兒一個錯眼就不知鑽哪兒去了,原來小猴兒們都在一處搶吃的呢?”
“難得這幾個小的在一處投緣,我家濤兒好容易遇上了能在一處玩的伴兒了,先前在碧柳城他就不愛和幾個堂兄在一處,我還怕這孩子不随和呢。”
說着話,瑞娘陪着高夫人走了進來,雲濤和高文卿已經把一盤子吃得差不多了,見兩個娘親進來,都規矩地行了禮。
雖是看着規矩,看那嘴邊,腮邊糊的糕屑跟兩只花貓似的,兩個娘都笑了起來。
“平日多少點心也不愛吃,偏是到了你們家倒露了饞相,這皮孩子,丢人不丢?”
高夫人指着高文卿笑罵。瑞娘摸出手帕摟過面顯愧色的高文卿來,給他擦了臉,又拉過自家兒子來擦。
小雲濤老實不動任娘親動作,心情低落,想着,“給他擦過的又給我擦!”
高夫人一雙眼又瞧着床上坐着的小雲妙,贊嘆不已,“快給我抱抱,先頭抓周的時候,我就愛得不行,一直沒得機會,…哎呀,瑞娘你是怎生的好福氣啊,這小仙女是怎麽生出來的,…可羨殺我了。”
抱着小雲妙,眼尖地發現小雲妙身上系的小金貓來,高文卿立馬顯擺地說,“娘,你看,這是我送小妹妹的禮物。我給系上的。”
高夫人眼看看自家兒子,又看看懷裏小玉娃,心裏有了計較,拉起瑞娘的手,“先頭我說的那些話可是當真的,你看我這老三怎麽樣?可夠格給你當半個兒?”
瑞娘雖有些意外,但女兒這麽小就有了提親的還是很高興的,這高家家裏可是正四品的京官,當家老爺丁憂這才回鄉,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又回去了,這高家老三生得好,又是嫡子,真是打着燈籠都難找啊。不過這種大事也得問問雲晨才是。
于是滿面歡喜地稱贊着小文卿,“太夠了,我是頂頂喜歡這孩子的,說起來真是高攀,…不過孩子都還小,這種大事也得當家的男人們作主,咱都回去商量下。”
小雲妙豎起耳朵,哎呀,大事不好,姐就要被定出去了呀。
不過轉頭看見小文卿那俊美的樣兒,心想,要是能一直這麽漂亮,姐也就勉為其難了吧…
二七 中元
接下來的幾天,雲妙有些擔心怕瑞娘真的給自己定了親,雖說她是修道者,以她現在的能力已經可以獨立自保,就算定了親,她将來想不承認也有的是辦法,但是如今在這個家裏生活了一年多,有了些親情,讓她不願意看到家人反目那一步。
幸而一連數月過去,都沒聽說有定親之事,倒是那兩個小的常來她這裏,一呆就是半天。有時她高興了就逗下他們(雖然在小雲濤和文卿眼裏是他們在陪小妹妹),不高興了就裝睡。白天人來人往不好修練,只能在夜裏奶娘睡着之後,加上小墨的幫忙,如此進境迅速,三年後,她也終于快要築基了。
雲妙有些犯愁,築基之時會有大量的靈氣波動,而且耗費時日少則三天,多則數月,又不能受到打擾,如今卻怎樣才避開府中人的視線,找個能獨處一兩個月的地方呢?
想來想去也沒什麽好辦法,索性抛開,反正至少等自己十來歲了就可以托詞去寺廟道觀等處拜佛學經。這六年就當是打好基礎吧。
這天她照例起床梳洗後去正房給爹娘請安,請安過後一家五口在正房擺飯。自滿了三歲,雲妍開始每日請安,雖是庶女,但好歹也是雲晨的骨血,瑞娘也便留她一起用餐,之後便成了慣例。
也不知是否小雲妍能感覺到桌邊的四人都對她不大熱絡,坐在雲妙邊上,只是低着頭,盯着自己的飯碗,象是在數飯粒,吃菜也只敢吃自己碗裏的,更不用說開口說話了。
雲妙看她那樣子,也覺得蠻可憐的,有時也會示意丫環們幫着把遠處的菜換到雲妍面前來,不過這偶而的示好就象是大海裏扔進去一塊小石頭,雲妍總是維持着那一付木讷的模樣,連個感謝的眼神都沒有過。久了雲妙也懶得當好人。
今天一落座,就覺得有些不一樣,桌上比平時裏多了好幾道菜,還都是耗工夫的大菜,雲妙嗅了嗅,“好香啊。”
“妙兒,今天是中元節,爹答應帶我們晚上去看桑林池看水燈和放焰口。”
雲濤已經八歲,從七歲起家裏就送他去郡裏開設的官學蒙童部讀書,正好與鄰居家的小文卿是同窗,據說兩人都常受先生誇贊,說是天資優秀努力向學。
在本朝,道教為國教,中元節也是大節,桑榆郡這邊沒有什麽大江大河,只有一個大約幾十來畝的小池,得名為桑林池。因此水燈和放焰口也都選在了池邊。
雲晨微笑地看着三個兒女,點頭道:“你們娘身子不便,只有爹帶着你們去,到時候你們可要跟緊了大人,不可亂跑,不可調皮。”
原來瑞娘如今又有了身子,大約三四個月了。
雲濤和雲妙都應了聲好。,只有雲妍抿緊了嘴,點點頭。
雲妙用過飯便回到自己房中細量,要不要趁着這個機會,離家遠行閉關修練?然後留個字條自稱世外高人收她為徒,等十年後再送還女兒?
奶娘見雲妙端坐在小桌邊,皺着眉頭,抓了支從哥兒那兒拿來的筆,在紙上塗塗畫畫,很是認真的樣子。便走過去笑道:“妙姐兒畫什麽呢?”
雲妙剛想收起自己寫的高人字條,轉念一想反正奶娘不認識字,就笑呵呵地舉起讓她看,奶娘看了誇道:“妙姐兒都學會寫字了呢,哎呀,給奶娘學學,這是什麽字啊?”
雲妙指着字條念到:七月十五過中元節,放水燈。
奶娘又是一番誇,完了又道:“妙姐兒可會寫黑妞這兩個字?”
原來奶娘的女兒黑妞也有四五歲了,自來了桑榆鎮就再沒見過,只往回捎過錢和給女兒做的衣服。
雲妙寫了黑妞這兩個字給奶娘看,奶娘拿起來左看右看,伸出手指摸摸,啧啧贊道,“真好。”看來是想女兒了。
若是自己去閉關,奶娘是不是就可以回去看女兒了?
又一想,萬一奶娘丢了差事,回去是不是日子也不好過?
還有娘那邊,着急上火可怎麽辦?
想了想雲妙還是把備好的字條撕了。打算等日後有更合适的機會再說。
到了傍晚,奶娘又是給雲妙梳妝打扮好,這回雲妙有了自己的意見,不再穿那些太過豔亮的,只挑了淺綠搭白色的小襦裙,綿綢的質地很是舒服。
奶娘覺得有些太素,但也沒說什麽,畢竟姐兒大了有主意了。
雲晨讓人備了兩輛車,他和雲濤坐一輛,長随正安和雲濤的書童侍墨坐在車前。另一車坐着雲妙雲妍和兩個奶娘。車前坐着個粗使婆子和雲晨的另一個長随正平。
雲濤想跟妹妹一個車,但一想那樣爹和雲妍只能同車,他雖是男孩不會想什麽争寵之事,這些年在奶娘等人的八卦故事影響下本能的覺得那樣不妥,所以還是沒吵着換車。
雲妙倒無所謂,雲妍只是個小孩子,與她無仇無怨,雖不覺得她是姐妹,但當路人也可。
于是上車後對雲妍笑了下,雲妍仍是面無表情木呆呆地,她的奶娘倒是覺得過意不去,讨好地沖着她們一笑,張奶娘哼了一聲,也不搭理他們。
車夫都是雲府的,到桑林池又是熟路,不過小半個時辰就到了。
掀開車簾一看,夜晚的池邊早已經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許多人手裏都拎着花燈,準備放在池水中好許願的,有性子急的已先放為快,令得桑林池面上星星點點地漂着各種色彩的水燈,天上也飄浮着零星的天燈。各種賣小吃玩具的小販推着車子穿梭于人群間,車上都挂着一盞大大的燈籠,倒是給湖邊添了亮光。
池子邊上每隔百步,便修着個亭子,綿延在池水邊也有十來座,都用錦障圍起,四角懸起明燈,每個亭子都是為郡中那家富貴之家包下,專供家人內眷賞玩之用。
東邊角上的一座挂着許多紅蓮花燈的亭子便是雲家所包,早有家丁備好了茶點花燈等物。
幾人進了亭子,新奇地打量着四周景物,管家把給哥兒姐兒備好的精致小花燈拿了